大材小用典故-大材小用的意思和故事
1.成语故事:大材小用
2.大才小用还是大材小用的成语
3.大材小用是什么含义
4.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大材小用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是他主张抵抗清兵入侵,才遭到排挤,把乌纱帽给弄丢了。
隐退了好多年以后,才被任命为浙江安抚使兼绍兴知府。那个时候,陆游也住在绍兴,两个人一见如故,结成了很好的朋友。
陆游觉得他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为了激励辛弃疾发奋图强,发挥自己的才干,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于是,就写了一首长诗《送辛幼安殿撰造朝》,送给辛弃疾。
诗中是这样写的:辛弃疾的才华,可以同古代的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相比媲美。但是,只让他担任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实在是“大材小用”。
什么意思呢?就是用大的材料,做小的材料使用。实在让人叹息、令人失望啊!
还在诗中鼓励他,要为恢复中原,而继续努力,千万不要气馁,不要因为受到排挤,就心灰意冷,失去斗志。
辛弃疾在67岁的那一年,这位始终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最终,在郁郁寡欢中忧愤而。
“大材小用”,原来是用来比喻有才华的人,甘愿居在下位。
现在,泛指对人才使用不当,从而造成人才的浪费。
大才小用还是大材小用的成语
大材小用指大器物摊派小用场,表示使用不当。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也指人事安排不恰当,以致造成屈才和浪费。
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成语寓边让大材小用的故事,反映出古代封建社会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也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缺乏识人的慧眼。有人成才了,他的理想成了诗;
有人失败了,他的理想仍是梦。有人本应成才,却庸碌一生,郁郁不得志;有人本应该早成才,最终却“大器晚成”。
成语告诉人们,人才使用的不当,对个人是一个不幸,对社会是一种损失,不仅仅是埋没了人才,社会也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大材小用是什么含义
大材小用,释义是: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大材小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人才使用不当,导致人才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了浪费。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某个人的才华或能力被用在了过于简单或低级的工作上,或者某个具有高级技能和知识的人才被安排去做一些普通的工作,使得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专家被安排去做一些简单的文书工作,就可能会被认为是大材小用。这种情况下,人才的能力和知识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也浪费了他所接受的培训和教育。
大材小用还指在工作中,由于工作任务的不同,有些工作需要的人才和能力要求较高,而有些工作则相对简单,不需要太高的人才和能力。如果一个具有高级技能和知识的人才被安排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就会导致他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可能会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因此,在人才使用上,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人才的能力和知识发挥到极致,让他们做自己擅长和喜欢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不断提高人才的技能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学成语的意义和价值
成语展现了汉语表达巨大而丰富内涵的能力和语义融合能力。往往包涵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个典故、道理、哲理,它在历史的演变中自然形成。每一个成语几乎都有它的来历。各朝各代的文化和历史保存在成语之中,这使成语具有各朝各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和时代特色。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来源广泛,或为传世经典、或为巨著名作、或为历史故事、或为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其字里有话,话外有音,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堪称中华文化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汉语的精髓,中华文化的根本。
大材小用的成语故事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为我国南宋词人的杰出代表。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
当时,有一个著名的田园诗人叫刘瞻,辛弃疾当时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将来准备干什么?”
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然而,此后的辛弃疾果然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
公元1127年,金与南宋签订了和约,南北暂停战争。1161年,金主元颜亮,破坏了和约,率领四十万大军,南下侵宋。平静了二十年的中国北方,再起波涛。
中国北方人民,受着金人统治,时刻怀有反抗的心。这时,趁金人南侵之际,后方空虚,便纷纷起义。当时二十二岁的辛弃疾,率领二千多人,组成抗金队伍,投奔到当时最大的起义军耿京的队伍中。
金人的这次南侵,不仅遭到失败,完颜亮也被部下杀,而且,后方金人朝廷内部也发发生政变,留守的完颜雍自立为帝。在这情况下,金人只好退兵。
辛弃疾认为,这正是南北联合,夹击金人,收复失地的最好机会,便建议耿京联络南宋朝廷。宋高宗接受了耿京的提议,并委任了耿京、辛弃疾等人官职,让他们北上传达一起抗金的旨意。
然而,就在一行人北上的途中,耿京手下张安国为金人收买,杀了耿京,并率众投降金了。听到此消息后,辛弃疾愤怒异常,带着骑兵五十人,连夜奔驰五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拥兵五万之众的金军大营,把正在庆功酣饮的叛徒张安国缚在马上,押往建康,斩首示众。辛弃疾胆识和勇气震动了朝廷内外。
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他的抗击金国收复失地的报复始终没有得到施展。二十五岁那年,辛弃疾将其救国大计《御戎十论》进呈孝宗,未被采纳。三十岁,辛弃疾又书《九议》送交宰相虞允文,仍不见用。到了三十九岁,辛弃疾任浙东安抚使,建立了一支“飞虎军”,成为沿江抗金劲旅,武功卓著。不幸,两年后反被人诬陷,削职退隐。尔后又长期遭受排斥打击,但其救国复兴之志从未泯灭。
当辛弃疾六十四岁那年,有一次去拜访住在绍兴西郊的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 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
无奈辛弃疾这次去了后,仍没有得到重用,最后宋朝还是向金求和了。就这样辛弃疾这位大有作为的文武全才一生壮志未酬,雄图莫展,在六十八岁时含愤辞世。
尽管辛弃疾南归后无法施展抱负,但他统一中原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他写了600多首词,反映了当时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事实,抒写了他自己昂扬奋发的报国热情,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对朝廷主降苟且的批判。他为我们留下了这些不朽的作品,因此被誉为爱国词人。
辛弃疾小传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他从小生长在金兵占领地区。20岁那年,率领2000多人起义抗金,投奔耿京为首的农民义军,为耿京掌书记。后归南宋,曾任建康符(今江苏省南京市)通判,知滁州(今安徽省滁县),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湖南安抚使,江西安抚使等职。在历任地方官期间,重视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因此受到朝廷当权者忌恨。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前后近20年,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
辛弃疾是词中深入的反应了当时尖锐的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表现了他积极主张抗金和实现国家统一的爱国热忱。有《稼轩长短句》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