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义灭亲的人性格特点

2.大义灭亲词语解释

3.春秋故事?石碏大义灭亲

4.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大义灭亲的人性格特点

大义灭亲成语故事的道理-大义灭亲成语故事

大义灭亲的人性格特点有勇敢、果断、理性、有担当的性格特点。

1、成语释义:

大义:正义,正气,亲:亲人,亲属,灭亲:割断亲人私情。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子从弑君之贼,国之大逆,不可不除。故曰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大义灭亲的性格特点:

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什么是正义和是非,并且有勇气采取行动去维护正义。在面对家庭、亲情和道德的冲突时,她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不畏惧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她们也通常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的能力,不轻易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这种性格特点不仅体现在大义灭亲的场合,也贯穿于她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3、成语故事:

陈国大夫和石碏有很深的交情,他看到后也很震惊,随即命人捉拿此二人,由于石厚是石碏的亲儿子,众人也无法直接作出决,因此他们与石碏商议将州吁杀,将石厚释放。

作为父亲的石碏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因此他必须,他不想抛弃天下大义枉顾苍生。大义灭亲的这个成语就是这样二来的。

大义灭亲的例句:

1、当她知道丈夫干的是贩毒勾当,便决定大义灭亲,向公安局报案。

2、他刚刚之所以将话说得如此决绝,其实主要是为了向灵帝表达自己公忠体国、大义灭亲的忠诚。

3、大人你大义灭亲,我就人神共愤。

4、一个称职的干部,要有大义灭亲的无私精神。

5、师父他老人家眸子亮晶晶地闪着,变出个童音:“可以吗可以吗?”,皆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发誓他若继续用这嗓门说话,我便大义灭亲地弑父。

大义灭亲词语解释

春秋时代,卫庄公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公子完,一个是公子州吁。庄公很喜欢州吁,而州吁除了喜欢舞刀弄枪之外,不务正事,只知玩乐享受。有一位大夫石碏曾经劝告过庄公,请他严加管教,可是庄公不听。石碏有个儿子和州吁臭味相投,整天有一起胡闹,石碏加以禁止,也不听。石碏知道这两个人迟早会闹出乱子来,因此在庄公去世,桓公(公子完)即位之后,便告老退休了。

州吁从小骄横惯了,很早就有统治卫国的野心,看到桓公软弱无能,便决心篡位自立。常常和石厚商量怎样找机会把桓公害,可以达到他的欲望。

有一次,桓公要到洛邑去朝觐周王,州吁觉得机会来了,便和石厚计画好了,准备下手。当桓公动身离国那一天,州吁借口为桓公送行,在西门外摆下酒席,等到桓公来到,州吁便向桓公敬酒,说:「今天哥哥出门,兄弟为送行,请干了这一杯。」

桓公说:「我很快就会回来,你又何必这样客气呢?」说著,干了一杯。同时也斟了一杯回敬,州吁就双手去接,故意没有接好,杯子就掉在地上。州吁赶快俯下身去捡,顺势转到桓公背后,拔出匕首,一刀就把桓公刺了。」

州吁杀了桓公之后,就说桓公是害急病的,同时正式发表。自已即了位,封石厚为大夫。

卫国的人民都知道桓公是州吁的,大家商议要派人到周王那里去报告,设法惩罚这弑君之贼。州吁听到这消息,就著了慌。把石厚找来,问他道:「人民都不服我,你看有什么办法没有?」

石厚想了一会说:「我父亲当初在朝廷里,大家对他都很敬佩,后来虽然退休家居,但他的声望还在,如果能把他请出来,我想大家会听他的,您的君位也就稳固了。」

州吁听了,觉得能有一个德高望重的老臣来支持他,自然再好不过的了。便托石厚回去和他父亲商量。

石厚见了父亲石碏,就说:「新君怕人心不安,君位不稳,想请您予以帮助,不知您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石碏知道他们两人弑君的暴行,正苦没有办法惩罚他们。现在听到石厚一问,顿时心生一计。就说:「你知道,诸侯即位是都要得到周王认可的,要是周王答应了,还会有谁不服呢!」

「这是不错,」石厚停顿了一下:「可是就怕周王不答应,最好有个人先从旁关说一下才好。」

石碏静静地摸著胡子,想了一下说:「说人情的人也可以找的到的。陈侯和周王很接近,和我们的交情也不错,由他去讲是最合适了。你可以陪着新君先去访问陈国,当面拜托陈侯,请他先去关说,然后你们再去朝觐周王,我看就没有问题了。」

石厚得到了这个主意,非常高兴,就一五一十告诉州吁,州吁也很得意。于是准备了得多礼物,两人兴冲冲的出发到陈国去了。

石碏知道他们准备上陈国去,便写好了一封信,暗地里派人送给他的好朋友陈国的大夫子针,请他帮忙。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桓公派大夫子针负责招待他们,请他们在太庙里相见。大夫子针早就把太庙整理的整整齐齐,还准备了很多武士,预备伺候这两位贵宾。两位贵宾由大夫子针陪同到了太庙,看到门口挂著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两位贵宾看了,不禁楞住,石厚就问子针:「这是什么意思?」

「没有什么意思,这是敝国的规矩。」子针若无其事地说。于是他们才放心,大胆地进去了。

到了庙堂上,州吁和石厚刚要向陈桓公行礼,陈桓公就喝令武士们把他们拿住了。两个人虽然吓的大惊失色,但还倔强的问:「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犯了什么罪?」

这时大夫子针不慌不忙地拿出石碏的来信,当众宣读了一遍,大意是说:州吁和石厚谋害了国君,这样不忠不孝的人,如果不治罪,将来乱臣贼子就更多了。所以请陈国协助把他们逮住,明正典型,为天下除害。这时,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上了大当。

当下陈桓公马上派人通知卫国,派人前来处理。

石碏自从退休后,久已不问国事,这一回破例到了朝堂,向大臣们宣布这个消息,同时说:「州吁和石厚犯了弑君大罪,必须处,现在就派人去执行吧!」

大家觉得石厚是石碏的儿子,为了顾念他老人家,都说:「州吁是主犯,自然该,石厚就从轻发落吧!」

但是石碏说什么也不答应,虽然不免有父子之情,但他不愿因为私情而害大义,还是毅然派人去把两人都杀了。自然,大家对于石碏的忠君爱国,铁面无私,赞佩不已。而「大义灭亲」的故事,也就流传千古了。 ※谓大义所在,灭其亲属。「左传」隐公四年:「君子曰:石碏(ㄑㄩㄝˋ),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文化课教材(高级):大义灭亲(成语故事) 作者: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ROM: big5.zhengjian/articles/2007/9/22/48257 ◇◇◇ ◇◇◇ ◇◇◇ 原文 州吁(1)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2)。石子曰:「王觐(3)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4),老夫耄(5)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6)人使右宰丑(7)莅(8)杀州吁于濮(9)。石碏使其宰獳羊肩(10)莅杀石厚(11)于陈(12)。君子曰:「石碏,纯臣(13)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批注 (1)州吁:春秋时代卫国庄公之庶子,个性傲慢奢侈。吁,音虚。 (2)石子:即石碏;碏,音却。春秋时代卫国的大夫。 (3)觐:音紧,觐见。 (4)褊小:土地狭小。褊,音扁。 (5)耄:音帽,年老。 (6)卫:国名,指春秋时代卫国,后为秦所灭。 (7)右宰丑:名叫丑的右宰官。右宰,指官名。 (8)莅:音立,前来、光临。 (9)濮:县名。 (10)獳羊肩:人名,石碏的家臣。 (11)石厚:石碏的儿子。 (12)陈:国名,指春秋时代陈国。 (13)纯臣:忠心不二的臣子。 故事阐述 同上,略。 从此以后,人们便把原文中的「大义灭亲」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为了维护正义,不顾一切私情,让犯罪的亲人接受法律公理的制裁。 讨论 (1)石碏为什么要派家臣把儿子石厚杀? (2)州吁弑君的大不义和石碏杀子的大义灭亲,两者给你什么启示? 造句练习 例:虽然他是执法人员,但还是大义灭亲,出面检举哥哥的不法行为。 例: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她强忍内心的痛苦,大义灭亲出面指证父亲的罪行。 相似成语 以义割恩 课后时间 历史上大义灭亲的人,除了石碏杀子,还有周公诛弟、季友鸩兄等,以上请选一个故事阅读并和大家分享心得。

春秋故事?石碏大义灭亲

古往今来,很多功成名就的大人物往往却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屡屡上演老子创业,儿子败家的狗血剧。面对自己的不肖后代,那些可怜的老爹真正可以做出的选择并不多,而狠得下心大义灭亲更是少之又少。春秋时间的石碏就是以大义灭亲名垂史册的人物。

石碏是春秋时期卫国卫庄公手下的大夫。卫庄公有个无法无天的儿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在中国,往往庶出的孩子更能受到宠爱,州吁也不例外。这熊孩子从小受宠,长大后又喜欢舞枪弄棒,捅了不少娄子。卫庄公是“癞痢头儿子自家好”,随他到处撒野,从不禁止。州吁有这么个大BOSS撑腰,当然是有恃无恐,更加乱来。石碏向卫庄公进谏,没想到卫庄公根本不鸟他。石碏一看,得,你国君的家事我管不了,我管好自己家总行了吧。石碏有个儿子叫石厚,整天跟在州吁后面混。于是,石告诫石厚:“州吁这小子迟早出事,你少跟着他混!”无奈儿子大了,也不鸟石碏。还好,卫庄公后,传位给了长子,是为卫桓公。石碏一看,好像也没自己什么事了,就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了。

卫桓公即位后,就拿自己的亲弟弟开刀,致使州吁流亡他国。几年后,州吁卷土重来,纠集卫国流民刺杀了卫桓公,自己当了国君。这个弑君行为,或许是州吁个人的一小步,却是春秋历史上的一大步,州吁成为春秋史上第一个弑君的人。从此以后,弑君现象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屡见不鲜。所以,州吁弑君的影响极其恶劣。州吁上台后,折腾本性立现,联合宋、陈、蔡三国征伐郑国,着实耀武扬威了一阵子。没过多久,州吁发现自己国内反对自己的声浪越来越大,感觉日子难过了。

好基友石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回头便向自己的老爹石碏求教。这石碏眼见州吁弑君,又痛恨儿子与州吁沆瀣一气,正憋着一肚子气想法子为国君复仇。见石厚来向自己讨教方法,知道机会来了,大义灭亲的大戏正式开场。石碏告诉儿子:“现在只有想办法去朝见周天子。取得天子的认可,州吁就可以坐稳王位了。”其实,石碏这话是给石厚下了个套,你好哥们杀了国君,还想求得周天子的谅解,这不是做梦吗?果然,石厚又问了:“怎么见啊?”言下之意,这不是去送吗?石碏又说:“周天子现在宠信陈桓公,而现在陈、卫两国关系很好,请陈桓公帮忙就没问题了。”石厚从没想到亲生老子会给他下套,向州吁如实汇报了石碏的话。州吁一听,感觉在理,便带着石厚去了陈国。此时,石碏早已暗中派人与陈国取得了联系,告诉陈桓公:“我们卫国是小国,我自己年纪也大了,做不了什么事。这二个人杀了卫国国君,希望您趁此机会除掉他们。”陈桓公立即将州吁、石厚扣留,请卫国派人来处置。当年秋天,卫国就派人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而石碏则派他的家臣在陈国杀了石厚。此时,距离州吁弑君篡位尚不足一年。

《左传》作者左丘明对石碏的行为大为赞赏,在史书里写道:“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石碏不仅因此名留青史,也为后世留下了“大义灭亲”这个成语故事。

下一篇: 春秋故事?宋襄公真的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吗

大义灭亲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大义灭亲

[读音][dà yì miè qīn]

[解释]《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 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出处]《左传·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近义]天公地道不徇私情秉公灭私六亲不认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反义]里通外国认贼作父徇情枉法徇私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