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乌纱帽的是什么生肖-戴乌纱帽的意思
1.为什么古代的官叫乌纱帽?难道帽子是用乌纱做的吗?
2.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有何寓意?
3.九品芝麻戴乌纱是什么意思
4.古代的官帽为什么叫乌纱帽?
为什么古代的官叫乌纱帽?难道帽子是用乌纱做的吗?
据说来自南朝刘宋王休仁的点子。王休仁创制乌纱帽,并没有什麼了不得的原因,纯粹是赶时髦,想做顶和别人不一样的帽子来戴戴。他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中国第一顶乌纱帽於焉诞生。
王休仁戴著自制的小帽在街上走的时候,果引起人们的兴趣与讨论。由於材料便宜,制作简单,式样大方,所以后来有不少人仿制著戴。隋朝的杨坚,也是这种乌纱小帽的爱用者。不过因为杨坚是个皇帝,戴起来意义不同,上行下效的结果,朝廷、民间顿时「黑成一片」,万头钻动,有如黑海。
明朝时候,乌纱帽的命运有了关键性突破。由於官员们特别爱戴乌纱帽,朝廷遂正式将它列为王公百官上朝及处理公务的必要配备。并对规范其制作的样子为: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呈前高后低式,两侧各插一翅。
乌纱帽成为官帽之后,老百姓自然不能再戴了。
乌纱帽是古代帽的一种。早期中国,并没有「帽」这样的称呼,《仪礼》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至於「乌纱帽」一称,则在隋唐时出现,《通典》有云:「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著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於冗吏,通著入朝。」(杨坚酷爱乌纱帽,由此得证)
王休仁,究竟是不是乌纱帽的原创者呢?好长一段时间,他的确独领风骚。但上世纪七○年代马王堆汉墓开挖后,他便退居老二了!原因是考古人员居然在马王堆三号墓,找到一顶状似泳帽的乌纱帽
乌纱帽始于南京
乌纱帽原来只是民间常戴的一种便帽,定为“官帽”则始于明朝洪武年间。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又在民间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便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由此看来,“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仅有600多年的历史。
可是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旧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如“丢官”,依然被说成“丢掉乌纱帽”。
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有何寓意?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在多数人的眼里,“头戴乌纱帽,身穿盘领袍,腰挂玉带,足蹬皂靴”,这就是封建时代官僚阶级的标配。
因此,古代官员佩戴的乌纱帽,它自然是寓意着其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自夏开启了“家天下”以来,历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君主专制,都喜用服饰来对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进行划分,借助允许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而禁止被统治阶级使用某些服饰,继而加强被统治阶级的服从心态。如西周,朝廷不允许百姓带冠冕,所谓“士冠,庶人巾”;西汉,朝廷不允许商人穿丝制的衣服,也不允许百姓穿有颜色的衣服(西汉末年,允许百姓穿青绿色的衣服);唐代,朝廷不允许百姓穿黄、紫色的衣服。
而乌纱帽亦是如此,在明代,只有官僚阶级才能佩戴乌纱帽,《明史》载:“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洪武三年,乌纱帽是为官僚阶级的专利,普通百姓不得佩戴乌纱帽,只能是佩戴四方平定巾(《明史》载:“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自此,终明一朝,若是见有人头戴乌纱帽,那必是官僚无疑。
当然,之所以说在明代,而非是古代,那是因为“乌纱帽”除了在明代外,其余朝代皆不是官僚专属的服饰,而是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能佩戴的一种帽子。
乌纱帽,所谓“乌纱帽”,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由黑色的纱织品制作而成的帽子,它最早出现在东晋成帝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当时在东晋皇宫中做事的仆人都会带戴一种用黑纱做的抽边半透明的帽子,谓之“乌纱帽”。不过此“乌纱帽”非彼乌纱帽,它并非是后世,我们所熟知的那种乌纱帽。
我们熟知的乌纱帽,是由南朝刘宋时期的刘宋宗室建安王刘休仁所创,《宋书?卷三十》载:“司徒建安王休仁统军赭圻,制乌纱帽,反抽帽裙”,建安王刘休仁于赭圻(今安徽繁昌西)领军时,或许是无聊,在某一日,他突发奇想,将一块黑色的纱布,四边抽扎起,制作出了一顶帽子,而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最初的“乌纱帽”。后来,因这种帽子材料便宜、制作简单,且也十分帅气,所以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开来,这时上至达官显贵,下到黎民百姓,他们都喜欢戴这种式样的帽子。
隋代,乌纱帽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标配,据《通典》所载:“隋文帝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开皇初年,因隋文帝喜爱戴乌纱帽,所以满朝文武开始也喜爱上了乌纱帽这种式样的帽子,此后,随着上层统治阶级开始流行这种帽子,民间自然也就是跟风而行,随之流行开来。当然,因天子百官士庶皆戴乌纱帽,所以就造成上下层不分,而隋文帝并未想过要禁止百姓使用乌纱帽。
由此,为免失朝廷的威仪,隋文帝在不禁止乌纱帽使用的前提下,定下规矩,以乌纱帽上玉饰的多少来显示官职大小:一品能用九块玉,二品能用八块玉,三品能用七块玉,四品能用六块玉,五品能用五块玉,六品以下以及百姓的乌纱帽则不能用玉块装饰。
到了唐代,唐初,乌纱帽曾短暂的被唐高祖所限制,只允许皇帝以及皇太子使用。但是,到了武德九年(626年)十一月,随着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自今以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宫士庶皆同服之”,乌纱帽就不再限制,依旧允许民间戴乌纱帽,唐白居易在《感旧纱帽》一诗中曾写道:“昔君乌纱帽,赠我白头翁”,此时的乌纱帽都可以用作亲朋好友之间的馈赠。同时,这时无论是何种人,只要喜欢,他或她就能戴上乌纱帽,就连亦可以,如白居易在《同诸客嘲雪中马上妓》一诗中,就写道一位“银篦稳篸乌罗帽,花襜宜乘叱拨驹”,头戴乌纱帽的歌妓。
当然,为了区分官员的品级,太宗还是将乌纱帽分为多种样式,其中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重要机构的五品以上的官员,出行时可佩戴“重戴” ,即在幞头之上再加戴垂纱帽,而垂纱帽也分席帽、裁帽两等,最高等的席帽为尚书左右仆射、内史、同中书门下等宰相佩戴,即帽檐周围垂吊一圈长薄纱;剩余的较低级别的官员则可戴裁帽,即在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帽子。
到了宋代,文武百官所用的乌纱帽的样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且在使用上也有了较为严格的规定。首先,太祖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群臣在上早朝时,出现交头接耳这种有失朝仪的事情,所以他就对乌纱帽进行改革,《宋史》载:“平施两脚,以铁为之”,他在原有乌纱帽的基础上,在两边加上长翘,这长翘是由薄铁片或竹篾做成的长一尺以上的骨架,这样,佩戴的官员只要在交头接耳,帽子两边的软翅就会互相碰撞,忽悠忽悠的颤动,而此时,皇上居高临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其次,原本朝廷只是规定官员能带的乌纱帽,却并没有硬性规定官员一定要带乌纱帽,只要他想戴就戴,不想戴就不戴。但是,到了淳化年间,随着宋太宗下诏:“命公卿皆服之(裁帽)”,自此在宋朝上至宰相,下到吏目,无论其愿意不愿意,他都必须要戴上乌纱帽。而之所以宋太祖要硬性规定官员必须带乌纱帽,其最初是为了体恤群臣,当时北宋东京汴梁常年风沙弥漫,有时生活在这里的人若不以物掩面,根本就出不了面。因此,太宗为体恤臣子,让他们可以更加安心的替朝廷办差,遂就硬性规定官员必须要戴上乌纱帽,也就是之前唐代给予五品以上较低官员所佩戴的帽檐的前半周挂有长薄纱的裁帽。
元代时,因元代统治者为北方少数民族,再加上他们并不重视汉族的礼仪,所以此时对于“乌纱帽”,元廷并未禁止民间使用,是听之任之,只要你想戴,你就戴。
到了明代,随着汉人重新掌权,而朱元璋又热衷于恢复汉人“冠冕”制度,及加强君主专制,因此“乌纱帽”顺其自然的就被朱元璋定为了官员专属的帽子。洪武三年,朱元璋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自此乌纱帽正式成为官员的标配。
当然,明代的乌纱帽,完全有别于唐宋的乌纱帽。首先,它的样式被规范:“以藤丝或麻编成帽胎,涂上漆后,外裹黑纱”,其以藤丝或麻为材料,并涂以漆,待漆胶硬之后,帽固定成形,再外裹黑纱,同时其形制与唐宋的乌纱帽相仿,前有半圆的顶,后脑部分有后山高起,两旁有展角。
而对于乌纱帽的品级之分,《明史》载:“凡职官,一品、二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彩绣,帽顶、帽珠用玉;三品至五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金,帽珠除玉外,随所用;六品至九品用杂色文绮、绫罗,帽顶用银,帽珠玛瑙、水晶、香木”,明代,一品、二品官员的乌纱帽,其帽顶、帽珠可用玉装饰;三品至五品官员,其帽顶用金装饰,帽珠除玉外,皆可用;六品至九品,帽顶只能用银装饰,而帽珠则只能用玛瑙、水晶,或香木装饰。
此外,需注意的是,明代的官帽可不只有乌纱帽,它只是明代官员上班常戴的官帽。在这之外,还有梁冠、襆头等官帽,其中梁冠是文武百官在国家重大祭祀典礼,及正月初一进朝贺年、冬至、皇帝生日、圣旨开读,进呈奏表等重大节日,所戴的官帽;襆头是文武百官在重大的朝廷集会、奏事、谢恩时所戴的。
九品芝麻戴乌纱是什么意思
九品芝麻是指九品芝麻官,在古代九品芝麻官是等级最小的官,但也是要佩戴乌纱帽。
乌纱帽(black gauze cap,比喻官位official position)为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后来也用来比喻官位。乌纱帽原是民间常见的一种便帽,官员头戴乌纱帽起源于东晋,但作为正式“官服”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乌纱帽按照官阶在材质和式样上是有区别的。明朝以后,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为宦的代名词。
古代的官帽为什么叫乌纱帽?
如今提起“乌纱帽”往往与当官相联系,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要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被称作是“乌纱帽”。直到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才开始在民间也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遂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五代时期马缟的《中华古今注·乌纱帽》中就记载,“武德九年十一月,太宗诏曰:‘自今已后,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
隋唐时期,天子百官士庶都可以戴乌纱帽。渐渐地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开始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数量来显示官职大小,其中规定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装饰玉块了。但这个时期,尚且不是官帽。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们交头接耳,就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成为了我们经常看到的样式,即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地颤动,而皇上居高临下,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此外,也在乌纱帽上的装饰上做出区别,不同的花纹代表的是官位的高低。不过这个时期,乌纱帽也是民间流行的便帽。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规定凡是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都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也就是明朝的官服。《明史·舆服三》中有记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圆领衫、束带为公服。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就被换成红缨帽,也就是后来人们总讲的红顶子。但是由于几百年历史的传承,以及文化习惯的养成,人们仍习惯称官员丢官为“丢掉乌纱帽”。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