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所雅言;乐以忘忧;敏以求之

2.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上一句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意思是?

4.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前一句是什么

子所雅言;乐以忘忧;敏以求之

乐以忘忧的前一句是什么-乐以忘忧的乐是什么意思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有时会讲普通话:读《诗经》,读《尚书》,举行典礼时,都会讲普通话。

当时各地也有不同的方言,雅言相当于官方规定的通用语言,大概是夏朝的语言。

孔子的语言口音跟雅言不一样。他在讲《诗经》《尚书》,还有执行礼事、做主持人的时候,都用雅言。不用熟悉的腔调,而用雅言说明孔子对这三件事特别重视。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回答不上来。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起来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连自己正在老去也不知道……之类的话?”

古代大的县的县长叫公,小的县的县长叫尹,叶公示叶县的地方长官。可能原来有一个小国叫叶国,被吞并了以后就成了叶县。

叶公的名字叫沈诸梁,在《论语》中出现了好几次,在历史上也很有名。叶公跟孔子不熟,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叶公就问子路:“孔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讲讲你的老师。”

子路嘴比较笨,概括不出来,就告诉孔子:“叶公问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怎么说,就没有说。”

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么跟他讲:`他这个人忙起来、工作起来,非常努力,连饭都可以不吃。他在这个状态中享受快乐,把很多烦恼的事都抛在脑后,每天高高兴兴带着学生不断的学习,周游列国。虽然年龄很大,但是他好像不知道一样,还觉得自己活在年轻的状态当中一样。`”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怎么介绍才能让自己轻松愉快呢?“我是一个正直的人,我是一个诚实的人,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特别乐于帮助人的人,我是一个你可以信任的人……”这种介绍,所流露出来的自我不是身份性自我,而是本质性自我。

当一个人经常性的回归到本质性自我,去看自己的特点的时候,会很轻松愉快,内心很有力量。回到自我价值观,人就有力量。

一个人只有又努力又快乐,才能到达心流的状态。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种就是已经进入心流的状态。孔子像子路展现的,实际上是一个活得很愉快的人,孔子更看重的是本质性自我,而不是身份性自我。

感悟:以后介绍自己的时候不用说:自己是一个好妈妈,自己是xx公司职员……直接说: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轻松、自在的介绍本质的自己。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我只是个喜欢读书且勤奋地追求知识的人。”

有人跟孔子说,“你是圣人,你厉害,我们普通人做不到”。在当今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喜欢将别人封圣,喜欢神化天才。

有些人往往把别人的一些长处归于天赋,从而给自己的不行动找理由和借口。

孔子也不认为自己是天才。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是圣人,我不是那样的人。但是老百姓和学生希望孔子是这样的人,因为这样一来,大家都可以轻松了,不用像他一样学习,不用那么努力。

我们如果真的有志气,就要相信孔子能做到的事,自己一样能做到。王阳明十八岁的时候在江西遇到大儒娄谅,娄谅跟王阳明说的一句话,让他转变了整个人生的方向。他告诉王阳明“圣人必可学而至”,这意味着孔子这样的圣人,人们通过学习也能够达到他那个程度。只要努力学习,其他人也能成为圣贤,这让王阳明豁然开朗。

孔子在这儿跟他的学生强调:我根本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不是天生就什么都明白。

孔子说“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古”就是爱学习,孔子喜欢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闭门造车。孔子提倡,对于学习知识要非常敏锐,勤奋,讲求主动、能动的学习。

感悟:努力的学习前人的经验,而不是非要说厉害的人都是天才,其他人没办法达到他们的程度。只要刻意练习都可以。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上一句

上一句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详细解释:

这是出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意思是?

意思是,他这个人发奋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

语出《论语·述而》。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扩展资料:

《论语·述而篇》是《论语》的篇章之一,共包括38章,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共包含六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前一句是什么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前一句是“发愤忘食”,意思是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等。出自《论语·述而篇》。

《论语·述而》出自《论语》,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它包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