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穷途之哭

2.阮籍的典故是什么

3.有一首高中的文言文,提到某某驾车出行大哭的例子,是哪个典故?哪篇文章?麻烦知道者告知,急用,谢谢!

4.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

5.“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什么意思

穷途之哭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穷途之哭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无路可走了吗?

真的无路可走了吗?

无处可去了吗?

真的无处可去了吗?

广武涧的风,是那么的凉。掠过耳边,如同刀割一般。

还要往前走吗?

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了。

可纵然回头,哪里又是归途?

还是他,早已经把来时的路彻底忘记。

灼灼西隤日,

余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

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

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

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

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

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

中路将安归?

很久以前,他的朋友曾经称呼他为:“嗣宗”。

那是一个很遥远的名字,一个承载了家族期望的名字。

他所要承嗣的阮家,是一个起于汉末,兴于魏晋的书香门第。虽不是高门大户,但家中却以文士著名,他的父亲,阮瑀,就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善解音律,能鼓琴,又长于书记章表,曹操的军国章表多出自他与同僚陈琳之手。

只可惜,他的父亲,却过早去世了。

与叔夜一样,他在母亲与长兄的溺爱中长大。因为这份溺爱,又由着他过高的天分和灵性,他的天性,也和叔夜一样,奔放无忌,放浪不羁,自然万物,都是他的心灵自由驰骋的大世界。

年轻的他,多么向往变成一只巨鸟,一飞冲天,如鹏翔九天,如鲲泳于海,纵然现实是逼仄的,而人的心,却依然可以充满想象,自给自足,自由自在,未被任何外物污染,不为任何世俗牵绊。

归去来兮

《咏怀》之二十一

于心怀寸阴,羲阳将欲冥。

挥袂抚长剑,仰观浮云征。

云间有玄鹤,抗志扬哀声。

一飞冲青天,旷世不再鸣。

岂与鹑鷃游,连翩戏中庭。

他的声音,和竹林七贤所有的声音一样,终不免逐渐暗淡,逐渐消失。

中国的 历史 ,对于如阮籍嵇康这样的人,时代往往是错乱的。

乱世,于他们而言,纵然不幸,却是一个黄金时代。乱世之中,人人都在逐鹿中原,没有余力对思想进行大钳制,大清理,相反,却需要对这些新鲜的思想进行利用,从而转化成为执掌天下的资源。因此,这些充满创造力和批判精神的心灵,还可以自由发挥,无拘无束。

然而,乱世终将结束。

新的王朝即将诞生,新的统一即将开始。

所有的声音,都将在日趋严酷的打压下,逐渐归于沉寂。

他,终归是不曾像叔夜那样天真,悄然间,他仿佛已经预感到了即将到来的宿命。

苏门长啸

《咏怀》之二十二

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

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

凤皇鸣参差,伶伦发其音。

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

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无处可去了吗?

真的无处可去了吗?

那些来自心底的质问,一次次如炸雷般响起。

他很累,很累很累了,这个世间,最累的事,莫过于无数次的自我质疑。

往前走,前面已是断壁深渊。

往回退,后面早已荆棘遍布。

而停留在原地,那凛冽的寒风让人深入骨髓的寒冷。

他突然感到了恐惧。

苏门长啸

《咏怀》之二十三

一日复一夕,一夕复一朝。

颜色改平常,精神自损消。

胸中怀汤火,变化故相招。

万事无穷极,知谋苦不饶。

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飘。

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

他想到了山涛。

他很早就认识山涛了,在山涛寒微并未出仕之时,他和山涛,就已经是很好的朋友了。

山涛,是一个很有远见洞察的人,在高平陵事变发生之前,他就已经预感到了,曹魏,终究守不住那三分天下。于是,在司马师取代曹爽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之时,他迅速改换门庭,如今,已经官至尚书吏部郎了。

山涛心中,一直有一份心怀天下的抱负,即使有过怀疑,依然能坚持初心。

他也想到了嵇康。

嵇康,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即使,他并没有那么可亲。

他总是那么率直,那么纯真,他几乎从来不会违背自己的心意,也不会考虑他人或者世界的眼光,他任性的活着,无知无惧,无求无待。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风姿卓绝的嵇康,执拗尖锐的嵇康,豁达潇洒的嵇康,激愤嫉俗的嵇康,淡然从容的嵇康,宁为玉碎的嵇康……

这么多人围观了他的,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真正懂得他的内心?

所以,有人说他是幼稚无知不通世情,也有人说他在为理想殉道。他的一举一动一生行藏,都是传奇,都是谜语。

可是最终,山涛走了,嵇康了,只剩下自己,既成不了嵇康的围观者,也不愿去沾染这个污浊世间的半分责任,更无法决然的舍弃一切,舍弃宝贵的生命,去做那一只奋不顾身扑火的飞蛾。

所以,现如今,他是谁了?他还能去哪了?

阮籍

《咏怀》之十四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眼前,已是万丈深渊。

黄昏的太阳,早已沉没在远处的连绵山脉后,一些余光,如血的浸染了周围的云彩。

他原本想长啸,可是,他啸不出来。

他原本想狂喊,可是,他也喊不出来。

他原本想大哭,可是,他居然一滴眼泪也没有。

那些失去的东西,已如眼前的陡峭山崖一样,深不见底,无法唤起记忆中的任何一点回响。

他本想选择遗忘的。

他本以为自己是怯懦的。

那些沉重,绝望,郁结和惨痛,他多想将它们一起扔下茫茫的悬崖,从此不复相见,不复感喟,不复心痛。

可他也一直明白,一直一直很明白——

他做不到。

苏门长啸

《咏怀》之八十

出门望佳人,佳人岂在兹?

三山招松乔,万世谁与期?

存亡有长短,慷慨将焉知?

忽忽朝日隤,行行将何之?

不见季秋草,摧折在今时。

生命,终究是可贵的。

那些流淌过的血,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毕竟,真真实实的来过。

就像曾经走过的路,即使总有一天,会走到绝境,可是,他毕竟来过。

至于血有没有白流,命有没有白丢,路是否白走,答案,谁能知道?

答案,也许本来就没有意义。

因为它只在心里,只在自己的心里。

——虽然,那是仅存心间的最后一点残念。

最后一点希望。

苏门长啸

《咏怀》之九

步出上东门,北望首阳岑。

下有采薇士,上有嘉树林。

良辰在何许,凝霜沾衣襟。

寒风振山冈,玄云起重阴。

鸣鴈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山涧的泉水,顺着山缘流淌着,偶尔遇见尖锐的岩石,发出叮咚的悦耳声响。

沿路的野花,顺次开去,有几株被车轮碾过,陷落于车辙之间,却还有淡淡的香味,混合着泥土的湿味,飘溢于黄昏的气息间。

路过的大鸟,长鸣一声,仿若悲戚,仿若长吟,张开白色的翅膀,流逝于天空和血色残阳的尽头,它是为谁哀伤?为谁悲悼?

……

他不得不原路返回了,因为前面,已经没有路了。

有的,只有悬崖千丈。

或许,悬崖千丈之前,依然有更为广阔的世界。

他已经看不到了。

千百年后的人,是否能看见?

他的眼泪,早已泗泪滂沱。

苏门长啸

《咏怀》之十八

悬车在西南,羲和将欲倾。

流光耀四海,忽忽至夕冥。

朝为咸池晖,蒙汜受其荣。

岂知穷达士,一不再生。

视彼桃李花,谁能久荧荧!

君子在何计,叹息未合幷。

瞻仰景山松,可以慰吾情。

没有路了,没有路了,他在心中一遍遍的默念。

没有路了,确实没有路了。

沿途的风光,飞速的朝着回忆飞逝而去。

他知道,这或许是他做最后一次失路之悲了。

他的时间,不多了。

他拿出那把琴,那把曾经陪伴他无数孤独时光的琴。

第一个琴音冒出来了的时候,他心惊了。

——是《广陵散》

那是嵇康的琴,是嵇康的曲,是嵇康的声音。

唯有心中长存刚烈之气的嵇康,才能体会到的有去无回的刺客之声。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无路可走依然勉力前行。

这琴音,终究是要随着嵇康的去世消失于这茫茫时空中的。

它不该出现在这里。

可是,它却出现在了他的琴弦之上。纵然,只是残音稀声。

阮籍

《咏怀》之五十八

危冠切浮云,长剑出天外。

细故何足虑,高度跨一世。

非子为我御,逍遥游荒裔。

顾谢西王母,吾将从此逝。

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有些事,他注定不能遗忘。

有些命运,他注定不能逃避。

那又如何,都交付这穷途末路吧……

清风入我怀,

夕阳从此逝。

他抚摸着他的琴。望着前方。

来时和去时,同一条路,又有何不同了?

此生此世,他注定在这来时去时,隐时现时,穷时达时之间徘徊。

这徘徊,留待千百年后的人去评说吧。

这一刻,他惟愿忘记,他叫做阮籍。

《咏怀》之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更多”竹林七贤“相关文章

何人道我是酒狂

呼“啸”而过的魏晋

籍的青白眼

阮籍骑驴上东平

那个天真的孩子——嵇康

嵇康打铁

约一个共同的月亮

嵇康之与司马昭之心

《广陵散》的前世今生

广陵琴音

“搭头”吕安

心存事外,于时俯仰的山涛

任诞不拘说阮咸

刘伶的智慧

关于“竹林七贤”的人设形象~~

佯醉的阮籍——图说魏晋系列之竹林七贤

嵇康的广陵散——图说魏晋系列之竹林七贤

山涛的官瘾——图说魏晋系列之竹林七贤

阮咸与“阮咸”——图说魏晋系列之竹林七贤

刘伶《酒德颂》——图说魏晋之竹林七贤

书生向秀——图说魏晋系列之竹林七贤

小时了了的王戎

阮籍的典故是什么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 *** 自勉之意.“猖狂”与今义有所不同,今指狂妄放肆,气势汹汹.这里指狂放,不拘礼节.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所谓竹林七贤是七个魏晋时期的文人名士的总称.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纵酒酣饮,弈棋赋诗,无拘无束,史称“竹林七贤”.七人中,阮籍、嵇康名气最大,是竹林七贤的代表.他们的行为都怪诞得很.嵇康服药,阮籍喝酒.阮籍不受世俗礼教的束缚,表现出怪诞的行为.他好喝酒,附近有美妇人当街卖酒,他经常去喝,醉了就在美妇人旁边倒卧;他不屑遵循“男女有别”,嫂子回娘家,他为嫂子饯行并送她上路.对旁人闲话、非议,阮籍说:“孔孟礼教,与我何干?”我们现在说青白眼、青睐、垂青等,都来自阮籍的故事.阮籍见一般的凡夫俗子,以白眼对之;他喜欢和佩服的人来了,就用青眼相对.是真名士自风流,阮籍是真正的性情中人,超凡脱俗.

有一首高中的文言文,提到某某驾车出行大哭的例子,是哪个典故?哪篇文章?麻烦知道者告知,急用,谢谢!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出自《晋书·阮籍传》:

,阮籍喜欢一个人驾着木车游荡,木车上载着酒,没有方向地向前行驶。泥路高低不平,木车颠簸着,酒坛摇晃着,他的双手则抖抖索索地握着缰绳。突然马停了,他定睛一看,路走到了尽头。真地没路了?他哑着嗓子自问,眼泪已夺眶而出。终于,声声抽泣变成了号啕大哭,哭够了,持缰驱车向后转,另外找路。另外那条路走着走着也到尽头了,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间谁也没有听见,他只哭给自己听。

一天,他就这样信马游缰地来到了河南荥阳的广武山,他知道这是楚汉相争最激烈的地方。山上还有古城遗迹,东城屯过项羽,西城屯过刘邦,中间相隔二百步,还流淌着一条广武涧。涧水汩汩,城基废弛,天风浩荡,落叶满山,阮籍徘徊良久,叹一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滕王阁序全文及其翻译

《滕王阁序》

王勃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豫章故郡 一作:南昌故郡;青霜 一作:清霜)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天人 一作:仙人;层峦 一作:层台;即冈 一作:列冈;飞阁流丹 一作:飞阁翔丹)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轴 通:舳;迷津 一作:弥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一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遥襟甫畅 一作:遥吟俯畅)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见机 一作:安贫;以犹欢 一作:而相欢)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有灵秀之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洪州境内的建筑如云雾排列,有才能的人士如流星一般奔驰驱走。城池座落在中原与南夷的交界之处,宾客与主人包括了东南地区最优秀的人物。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每逢十日一旬的假期,来了很多的良友,迎接远客,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文词宗主孟学士所作文章就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兵器库中,藏有像紫电、青霜这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正当深秋九月之时,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找到仙人居住过的宫殿。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从阁上看不到地面。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华丽威严的宫殿,依凭起伏的山峦而建。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河流迂回的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鸟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时分,渔夫在渔船上歌唱,那歌声响彻彭蠡湖滨;深秋时节,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惊叫,哀鸣声一直持续到衡阳的水滨。

放眼远望,胸襟顿时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今日盛宴好比当年梁园雅集,大家酒量也胜过陶渊明。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的消长兴衰是有定数的。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在云雾之间。地理形势极为偏远,南方大海特别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的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的客人。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也觉得清爽可口,并不滋生贪心;即使像鲋鱼处于即将干涸的车辙中,依然开朗愉快。北海虽然遥远,乘着大风仍然可以到达;晨光虽已逝去,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心性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走到穷途就哭泣的行为呢!

我地位卑微,只是一介书生。虽然和终军年龄相等,却没有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豪情,也有宗悫“乘风破浪”的壮志。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不远万里去朝夕侍奉父亲。虽然不是谢玄那样的人才,但也和许多贤德之士相交往。过些日子,我将到父亲身边,一定要像孔鲤那样接受父亲的教诲;而今天我能谒见阎公受到接待,高兴得如同登上龙门一样。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

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集会的盛况已成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我的一首四韵小诗也已写成。请各位像潘岳、陆机那样,展现江海般的文才吧: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晨,南浦轻云掠过滕王阁的画栋;傍晚时分,西山烟雨卷起滕王阁的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创作背景

高宗时期,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公元675年(上元二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作者前往交趾看望父亲时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即席赋诗,并写下了这篇序。

作者简介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

此文重点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状写宴会高雅而宏大的气势,抒发自己的感慨情怀。文章在交待了“故郡”、“新府”的历史沿革后。便由阁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写起。“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就坐落在这片吞吐万象的江南大地上。接着,作者的笔由远及近,由外景转而描绘内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桂殿兰宫”、“绣问”、“雏登”。“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王勃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一个“路出名区”的“童子”,“幸承恩于伟饯”,他为自己有机会参加宴会深感荣幸。但面对高官显耀,不免又有几分心酸悲怆。他转而慨叹自己的“不齐”的“时运”、“多舛”的“命途”。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和不平,倾吐自己“有怀投笔”、“请缨”报国的情怀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情由景生,写景是为抒情、景、情相互渗透,水融。浑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自然流畅。

对比铺叙,色彩鲜明。作者无论是状绘洪州胜景、滕阁盛况,还是叙抒人物的遭遇情绪,都能洋洋洒洒。展转生发,极成功地运用了铺叙宣染的方法。譬如在说明洪州的“人杰地灵”时。一气铺排了十四句,从历史人物到现实人物、从文臣到武将,不厌其多;写登临滕王阁远望的景象,则沙洲岛屿、山岭原野、河泽舟舸、宫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叙来,不一而足。

而这种铺叙,又是在对比之中进行的。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跃起伏,回环往复。“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弦管、纤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具,二难并”,这是盛况空前的宴会。相形之下,“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天才沦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凉。这是人物境遇上的对比。文中还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是地域上的对比;“逸兴遄飞”与“兴尽悲来”,是情绪上的对比;“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是怀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对比。这种色彩强烈的映衬对比,在揭示人物的内心隐忧,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产生相反相成、鲜明晓畅的艺术效果。

对偶工整,用典恰切。全篇中除了“磋乎”、“鸣乎”、“所赖”、“云尔”等叹词、语助词与“勃”的自我称谓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语和六字一语的对偶句。这中间有的是单句对,如“云消雨弄,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有的是复句对,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还有的是本句对,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三江”与“带五湖”对,“控蛮荆”与“引瓯越”对。再如“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龙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对。这种对偶句不仅句式工整匀称,而且错综多变,读来节奏明快,整齐和谐,铿锵有力。

文中多次出现的典故。且都用得恰当贴切,非但没有冗赘晦涩之感,还使文章显得富丽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逐出的遭遇,虽心怀愤懑之情,却含而不露,且无金刚怒目之嫌。“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两个典故是隐喻自己不畏险阻、壮心不已的坚强信念。“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悫意之长风”等典故。则隐喻自己“长风破浪”的浩气和积极进取的决心。

化静为动,以物拟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客观静止的事物写成富有动态之感,这是《滕王阁序》的又一特点。作者善于选词炼字,活化物态“飞阁流丹”、“层台耸翠”,只因了“飞”、“流”、“耸”诸字,巍峨的楼阁便腾飞起来,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层叠亭台上的翠色也高高耸出.静物变成了动物,确有画龙点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带”、“控”、“引”,变成了一位裁“三江”为衣襟,摘“五湖”作衣带,近则制“蛮荆”,远则接“瓯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驰”般的“俊采”。“如云”的“胜友”,更是灵动活现,气韵不凡。

在艺术上,《滕王阁序》有以下写作特色:

(1)句式错落,节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这些句式,根据表意的需要而交错运用,使节奏分明,内容起承转合。一般来说,二字句用于抒情(文中有两处:“嗟乎”“呜呼”)。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个话题的开始或转折。六字句或七字句连用,为平实的叙述。四六句或六四句连用,为叙述或抒情的展开部分。仅有一个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顿。这样,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转。

(2)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这篇序文,如“物华天宝”“俊采星驰”“紫电青霜”“钟鸣鼎食”“青雀黄龙”“睢园绿竹”“邺水朱华”等,都是讲求辞采的典型例子。这样,文章辞采华美,赏心悦目。

(3)运用典故,简练含蓄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句话什么意思

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

自古文人家境大多清苦,阮籍也不列外,三岁丧父,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在父亲后,家境清苦,但是阮籍异常的勤奋,最后成就大才。阮籍不但勤奋,而且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而且精通音律,终日弹琴长啸。

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不慕荣利富贵,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的志趣。这样的思想就注定阮籍的心高气傲,众做周知,史上大儒多是些忠烈之士。

那么我们来看看,阮籍为什么要哭呢?据传,阮籍一生哭过三次,这就是我们熟知的“阮籍三哭”还不只是像普通人那般的哭,阮籍第一哭:哭母亲,第二哭:哭兵家女,第三哭:哭穷途。阮籍一哭的原因是他母亲的去世。阮籍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被母亲拉扯大。

阮籍的母亲去世时,阮籍正在和别人下围棋,当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他的对手要求停止,但是阮籍却铁青着脸不肯就此停下,一定要决出个胜负。等到下完棋后,饮酒两斗,哭的吐血三升。在他母亲下葬时,阮籍喝酒吃肉后才向母亲的遗体告别,并且又痛哭吐血。

阮籍二哭是为兵家之女而哭。兵家之女既有才华,又有美貌,却在还未出嫁时就已身亡。阮籍从兵家之女的情况联想到了自己,他自己身负极高的才华和学识,却得不到施展,无法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只能任凭时光飞逝,虚无度过人生。哭的撕心裂肺。

直到行至路的尽头,他突然泪流满面,哭嚎出声,之后调转车头,换了一条路走,但是又走到了尽头,再次嚎啕大哭。在这次哭中,阮籍从无论怎么走都会行至尽头的情况想到了当下穷途末路的知己,不由悲从中来。放声痛哭。

阮籍的那三声哭颇有传说中的神功隔山打牛的效果。除了哭声与常人不同,阮籍的三次哭号还饱含着一定的意义,都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黑暗的不满与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