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冯唐易老什么意思

2.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3.宋史.赵普传有赵普什么的典故

4.古代皇帝包庇大臣的典故

5.介之推不言禄成语故事_成语“介之推不言禄”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冯唐易老什么意思

论功行赏的典故-论功行赏前一句

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一起说的原因: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这两件史实,都发生在汉朝,都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巳晚,后者的赏罚不明他是难辞其咎的.这两件令人叹惋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的需要,他们的“论功行赏”只不过是施展“权术”的一个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也是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出处:《张释之冯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本篇出自《史记》卷一百二的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扩展资料:

《张释之冯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本篇出自《史记》卷一百二的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哉!有味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重点是写张释之、冯唐,但也一笔关涉两面,他们两人所以能显示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从谏如流”的汉文帝。

该传在写作上也能体现司马迁的风格,在朴实的叙写中,蕴蓄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一些细节之处也能作栩栩如生的描写,特别是一些人物的对话,更能使传文有着强烈的文学性,显示其独有的性格特征,如对张、冯二人的犯颜直谏和汉文帝的勇于纳谏,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张释之冯唐列传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内容如下: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中国经典的历史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的:话说在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先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一直不被重用,于是韩信想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

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此意愿,为萧何所赏识。刘邦正在去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可能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就离去了,萧何发现后就一路追赶把他叫了回来,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重用了韩信,韩信从此成为刘邦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

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经常演绎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才也要有伯乐,没有机遇金子也发不了光。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暗评

需卦比喻事物发展都要适合时机,对时机的到来,需要等待。但等待有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场合,就如天上聚集着的云,何时可化成雨,降落何处,这需要一个契机,也就是需要有相互作用的条件。

韩信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指挥家,至今还传颂“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但他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艰难的成长岁月中磨炼出来的。

这位从小失去父母的穷孩子,由于发愤努力,攻书练武,练就一身本领,但投奔项梁,没有得到重用,在项羽手下,也得不到重视。再到刘邦处,开始时,同样不被重用。幸得萧何知道他的才能。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重视人才之举。

这典故以需卦的释义来论,说的是事业发展要靠人才,国家要发展,企业要创利润,首先需要大批品学兼优的人才,但搜集聘用人才,养贤纳士,需要先付出代价,并且要有“伯乐”识别,要有高薪养给。做出了贡献,要论功行赏。所以需卦第五爻说:“需于酒食,贞吉。”——要有酒食招待,等候才吉祥。

宋史.赵普传有赵普什么的典故

北宋初期。出了个很有名的宰相,他在幕后出谋划策,参与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300年的统治。这位宰相就是号称“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今天就给大家摆摆他三起三落的龙门阵。

赵普原本与赵匡胤同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下,深谙赵匡胤的为人。他设计发动陈桥兵变,让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即宋太祖。但在论功行赏时,赵匡胤为稳住一班武将和后周的官员,仅封赵普为右谏议大夫。后来赵普又设计平定叛乱,解除外忧;劝太祖杯酒释兵权,以加强君权,从而使宋朝在开国之后避免走上历代杀功臣、夺兵权的老路;接着赵普又设计了一套强干弱枝、相互制约的官僚制度。赵匡胤等中枢与地方政权部署完毕后,就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实际上就是宰相职位。

赵普当了宰相后,一开始君臣关系甚是融洽。宋太祖经常跑到赵普家里去,事先也不让人通知他。赵普由于深得宋太祖的信任,胆子逐渐变大了,常常接受贿赂。一些人想当官,就走他的门路,不时有人给他送些礼物来,赵普是来者不拒。

一次,吴越王钱做派人给赵普送来10坛“海产”。赵普还没来得及拆开,宋太祖就到了。宋太祖在厅堂上看见这10只坛子,便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这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

宋太祖笑着说:“既然是吴越王送来的海产,一定不错吧,把它打开看看。”

赵普忙吩咐仆人打开坛盖,在场的众人顿时傻了眼:坛里放的哪是什么海产?全是一块块的金子。

宋太祖是开国皇帝,最忌讳官员行贿受贿,他脸色一下子就沉了下来。

赵普忙跪下向宋太祖请罪,说:“其实臣也没有详察,只是听他们说起,臣实在不知道里面装的是啥东西,还请陛下恕罪。”

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任何国家大事都是由你们这班书生决定的。”赵普一听心惊胆战,因为这实际上触及了皇权尊严。

从此,宋太祖对赵普有点猜疑了。不多久,又有官员告发赵普违反禁令,贩运木料。当时朝廷禁止私运秦陇大木,而赵普却到那里运木料为自己修造住宅。手下的人也趁机冒用赵普的名义,私运一批大木到东京贩卖。紧接着,又有人弹劾赵普的儿子与枢密使李崇矩的女儿通婚。当时规定,宰辅大臣之间不得相互通婚,以防架空皇权。随后又有翰林学士联名揭发赵普受贿,包庇抗拒皇命的外任官员。这已经是欺君之罪了。这一系列事件都牵连到赵普,宋太祖大怒,要治赵普的罪。尽管许多大臣都为赵普说情,宋太祖还是撤了赵普的宰相职位,贬为河阳三城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宋太祖后,弟弟赵光义继位,就是宋太宗。弟继兄位,朝廷内外流言纷纷。刚好遇上太宗皇帝御驾亲征北汉,高梁河之役,宋军惨败,宋太宗也一度失踪,于是便有人策划谋立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继位。赵德昭也趁机拉拢北征将士。太宗回朝后闻讯大怒,逼迫赵德昭自杀。宋太宗对皇位极其敏感。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赵廷美也多有猜忌。以致后来凡诬告赵廷美图谋不轨的人都受到了封赏。

看到这种情况,赵普相时而动,对众人说:“太后曾令我书写懿旨。命太祖传位于太宗。”接着当着众官弹劾赵廷美,说他毫无悔改之意。宋太宗乘机将赵廷美贬往房州。赵普也因此与宋太宗结成了特殊的关系,不久升任司徒,封梁国公,二度出任宰相。

因为赵普在开国之初就曾建议“兴文教,抑武事”,宋朝君臣都很注重文教之风。赵普由野人朝,朝中早己任用了许多的文人。他感到自己的学识已明显跟不上时代步伐,为此常常牢骚满腹。有人曾戏说山东人读书甚少,只读《论语》一书。赵普刚好是山东人,太宗便问赵普这话是否属实。赵普说:“我过去所运用的知识的确都出自《论语》。当年仅用了一半就辅佐太祖皇帝打下了天下,现在打算利用另一半来辅佐陛下治理天下。”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历。其实,当时《论语》连经书都算不上。直到北宋中期以后,刘敞首倡“七经”之说,《论语》才首次列入其中。后来理学家朱熹又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抽出,连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并为之详作“集注”,又把“四书”抬到“五经”之上,《论语》的地位才大大提高。到了元朝时,“四书”取代了“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赵普的话这才备受关注。

赵普定计稳住了宋太宗的皇位,赵廷美为此郁郁而终,时年仅38岁,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很为这位叔叔鸣不平,最终也发狂变成了疯子。宋太宗因此对赵普很不满,便以赵普没有学问为由,再次罢了他的相位,贬为武胜军(治今河南邓县)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

一直到了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为报高梁河之辱,亲征幽蓟。因为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多是文官打仗。没想到战事很不顺利,正在进退两难之际,赵普又瞧准了时机,对太宗说:“陛下,我们长年累月在外打仗,谨防兵久生变。请班师回朝。”宋太宗当然知道赵家天子地位就是因为后周战事连连而获得的,也担心别人依葫芦画瓢,夺了他的皇位,果然不敢久留,连忙打道回府。

太宗对赵普进言颇为嘉奖,便在次年让赵普改任山南东道节度,改封许国公。与此同时,宋太宗的次子昭成太子、陈王元僖也再次上表请求委政于元老赵普。宋太宗见前面的拦路虎都被赵普剪除了,自己的两个儿子迫切需要赵普的帮助,便接受谏言,授赵普为太保兼侍中,第三次任宰相。

一直到了淳化三年(992年),赵普三次上表,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告老还乡。太宗下诏慰留,并加太师衔、封魏国公,享受宰相待遇。这年七月,赵普走完了生命的历程,享年71岁。宋太宗派官员为其治丧,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谥号“忠献”。

古代皇帝包庇大臣的典故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正当君臣喝得尽兴时,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因垂涎许姬的美色,加之趁着酒兴,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

许姬将缨握在手中,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谁知庄王沉思片刻,却让人暂缓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都喝得这么高兴,我看还是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照样谈笑风生,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 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七年之后,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

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介之推不言禄成语故事_成语“介之推不言禄”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介之推是晋国公子重耳手下的谋士,在拥立重耳登上国君宝座一事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重耳在论功行赏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表白自己的功劳,介之推却在旁边一言不发。封赏时,重耳一时疏忽,竟忘记了介之推。

回到家里,介之推对母亲说:“晋献公共有九个儿子,现在,除重耳外,都了。重耳之所以当上国君,有各种原因,而一些人却认为是自己的功劳,真是天大的笑话!如果一个人拿了别人的东西,就叫做‘盗’的话,那么,贪图拥立国君的功劳,又叫什么呢?”母亲说:“你在私下怨恨,又有什么作用呢?不如向国君说明。”介之推说:“争着表白自己的功劳,实在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又何必效仿呢?”母亲说:“既然如此,我们干脆隐居起来吧。”

后来,晋文公重耳发现介之推不见了,一了解,才知他因受了委屈而隐居了。晋文公感到无比的惭愧:我患难时得到他帮助,现在却把他忘记了!因此,晋文公派人四处查访。后来,了解到介之推隐居在绵山之中,他请求介之推返回。但是,介之推反而逃往深山,不久,在山中。晋文公知道后,内疚地说:“这是我的错误啊!”为了表示不忘恩负义,晋文公就把绵山一带的土地都作为祭祀介之推的地方。

含义及用法:后人用“介之推不言禄”这一典故表示某人不居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