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神人-姑射神人是谁
1.历史上有四大美人,上古有四大美仙,你知道么?
2.中国神话中有姑射仙子其人吗?请介绍一下
历史上有四大美人,上古有四大美仙,你知道么?
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而上古神话中的四大美仙,即广寒仙子嫦娥、琼姬仙子、瑶姬仙子、姑射仙子。
知道历史上四大美人和上古四大美仙是谁后,我们再分别说说她们的故事。
西施,春秋末年生于越国,名夷光,因为天生丽质,五官端正,所以在当地美名颇盛。越王勾践三年,夫差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国为人质。被释放后,勾践针对吴王好色的弱点,决定用美人计对付吴王。
为此,越王命大夫范蠡全国勘察美女,结果西施被选中,并被带到会稽,经过三年苦练,西施终于成为了才艺与颜值兼得的美人,于是越王将其献给吴王夫差。献给吴王后,西施忍辱负重,最终使得夫差如醉如痴,终日不理朝政,最终亡国。
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因为是父亲老来得女,因此被家里人视为掌上明珠,不仅父母喜爱,就连兄嫂都对她百般宠爱。公元前36年,汉元帝选秀女,结果王昭君成为南郡首选,被诏命入京,尽管家里人百般推辞,可圣命难违,王昭君最终还是进了京城,为掖庭待诏。
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时,北方匈奴向汉朝称臣,王昭君不愿在深宫孤独一生,于是毛遂自荐,嫁到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带给匈奴和平安宁和兴亡,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貂蝉,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因见王朝被董卓把持,于是貂蝉主动为王允分忧,在王允的帮助下,她暗中被许给吕布,可表面却被献给董卓。身陷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貂蝉,将两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后来更是利用自己在吕布和董卓心中的地位,设计使得吕布和董卓生出隔阂,最终反目成仇。
杨玉环,号太真,据说她初入宫中时,整日愁眉苦脸,有一次与宫女赏花,杨玉环无意中碰到含羞草,结果草的叶子立马收卷起来,宫女们纷纷说杨玉环太美,让花草都自惭形秽。
此事传到唐玄宗耳中,于是召见了她,不久便册封为贵妃了,从此羞花就成了杨玉环的别称。
说完了四大美人,我们再聊聊四大美仙,这第一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广寒仙子嫦娥。据说她因偷食后羿求得的不药,奔月成仙,居住在月亮上的广寒宫中,孤独地生活着,只有月兔为伴。
琼姬仙子,在传说中是生活在芙蓉城里的仙女,因此又被称为芙蓉仙子,她美貌出众,如出水芙蓉。苏东坡还曾在自己诗中写了琼姬仙子和自己好友王迥相会的故事,当然后世觉得更多苏轼与好友之间的玩笑。
至于瑶姬仙子,那可是身份尊贵,她是王母的女儿,深得王母疼爱,可是瑶姬却动了凡心,想要下凡去看看。被王母得知后,觉得瑶姬想要找下界找夫君,于是让瑶姬仙子前往东海龙宫,试图撮合瑶姬仙子和东海龙王的儿子,结果瑶姬知道后,大怒而走,离开龙宫后,她甚至没有回到天宫,而是来到了巫山。
到巫山后,瑶姬看见天空有十二条孽龙兴风作浪,导致百姓民不聊生,于是瑶姬决定留在巫山,将十二条孽龙治住,还帮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即便王母让瑶姬的姐妹来劝,也都被瑶姬拒绝,并且还说服了部分姐妹留在人间。后来,瑶姬和姐妹们化作了巫山的山峰,百姓为了纪念瑶姬的美丽和善良,还在飞凤峰山麓为她修建了一座神女庙。
最后一位姑射仙子,乃是从姑射山得道的真人,在《逍遥游》记载中,曾说她肌肤如雪、身姿绰约,另外在其他道教书籍中也提到了她的美丽,因此后人常用姑射仙子来象征美丽的女子。
中国神话中有姑射仙子其人吗?请介绍一下
释义 姑射:山名;神人:得道的人。原指姑叶山的得到真人。后泛指美貌女子。
出处 《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绰)约若处子。”
示例 广寒仙子月中出,~雪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五)
“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姑射真人”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是因为庄子文中有“肌肤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将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为掌雪之神的。姑射之山在何处呢?庄子说是在“汾水之阳”,即今山西境内。山西临汾市确实有个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风景名胜之一。他们打的就是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个牌子,且称之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过近读《山海经》,却又有新发现。《山海经·东山经》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根据此说,姑射山绝不会在山西境内,而似是在东南一带。《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黄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今人据此而推测“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宾境内。
初识“姑射真人”,是十几年前读金庸《倚天屠龙记》的时候。《倚天屠龙记》之第一章《天涯思君不可忘 》开篇道:“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苞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万蕊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从金庸介绍中得知,“作这一首《无俗念》词的,乃南宋末年一位武学名家,有道之士。此人姓丘,名处机,道号长春子,名列全真七子之一,是全真教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词品》评论此词道:‘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
读此作品的时候,正值天真烂漫之时,竟对金庸此说深信不疑。及长,涉猎的文学作品多了,才知道原来金庸撒了一个大谎。首先,金庸擅改原词。丘处机原作名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金庸将原词中“灵虚宫梨花词”去掉,仅留“无俗念”三字,将“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分开,改为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琼葩”改为“琼苞”,“舒高洁”改为“殊高洁”,“万万化参”改为“万蕊参差”。不过,这首词经金庸稍稍改动之后,较原作似乎更具神韵。其次,金庸擅改词意。金庸说长春真人这首词“诵的似是梨花,其实词中真意却是赞誉一位身穿白衣的美貌少女,说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又说她‘浩气清英,仙才卓荦’,‘不与群芳同列’。词中所颂这美女,乃古墓派传人小龙女。她一生爱穿白衣,当真如风拂玉树,雪裹琼苞,兼之生性清冷,实当得起“冷浸溶溶月”的形容,以‘无俗念’三字赠之,可说十分贴切。”其实,这首词是长春真人借梨花来比喻自己的志行高洁,根本与“小龙女”无关。金庸为了作品的需要,硬把长春真人拉来为小龙女作陪衬,若真人地下有知,该有如何感想?
不过,我始终对“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之句不解。这个“姑射真人”又是何人?神仙传中并不见此人,一些神话传说也不见其踪迹。但是我知道,此真人定非寻常之辈,否则绝不会用“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这样的词汇来赞美的。后来读《喻世名言》之《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见有这样一段话,才解开了多年的谜团:“雪似三件物事,又有三个神人掌管。那三个神人?姑射真人、周琼姬、董双成。周琼姬掌管芙蓉城;董双成掌管贮雪琉璃净瓶,瓶内盛着数片雪;每遇彤云密布,姑射真人用黄金箸敲出一片雪来,下一尺瑞雪。”又道:“当日紫府真人安排筵会,请姑射真人、董双成,饮得都醉。把金箸敲着琉璃净瓶,待要唱只曲儿。错敲破了琉璃净瓶,倾出雪来,当年便好大雪。曾有只曲儿,名做《忆瑶姬》:姑射真人宴紫府,双成击破琼苞。零珠碎玉,被蕊宫仙子,撒向空抛。乾坤皓彩中宵,海月流光色共交。向晓来、银压琅,数枝斜坠玉鞭梢。荆山隈,碧水曲,际晚飞禽,冒寒归去无巢。檐前为爱成簪箸,不许儿童使杖敲。待效他、当日袁安谢女,才词咏嘲。” 原来这“ 姑射真人”乃掌雪之神,也只有她才当得起“天姿灵秀,意气殊高洁”。
这“姑射真人”从何而来,又为何被封为掌雪之神?当读过《庄子·逍遥游》中,才知“姑射真人”原来出于此:“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看来是因为庄子文中有“肌肤若冰雪”之句,古人才将姑射山上的神人封之为掌雪之神的。可是姑射之山在何处呢?庄子说是在“汾水之阳”,即今山西境内。山西临汾市确实有个姑射山,是1987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的首批风景名胜之一。他们打的就是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这个牌子,且称之为道教圣地、仙境神山。不过近读《山海经》,却又有新发现。《山海经·东山经》云:“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根据此说,姑射山绝不会在山西境内,而似是在东南一带。《山海经·海内北经》又云:“列姑射在海河州中。 射姑国在海中,属列姑射。西南,山环之。”《黄帝篇》亦云:“ 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今人据此而推测“列姑射山”可能在日本或菲律宾境内。
姑射真人是雪神,自然也就“肌肤若冰雪”,在古人诗词中也常有此誉。如陈师道《卜算子》:“飘颻姑射仙,谁识冰肌好。”刘鼎《蝶恋花·长道县和元彦修梅词》:“玉软云娇,姑射肌肤洁。”依我看,写得最好的还是朱敦儒《洞仙歌 》:“何人不爱,是江梅红绽。雪野寒空冻云晚。照清溪绰约,粉艳先春,包绛萼、姑射冰肌自暖。 上林花万品,都借风流,国色天香任欣羡。共素娥青女,一笑相逢,人不见、悄悄霜宫月殿。想乘云、是在玉皇前,粲蕊佩明珰,侍清都燕。 ”此词虽写梅花,却与长春真人《无俗念》之写梨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金庸借长春真人的《无俗念》,使小龙女的形象更加冷艳高绝。而长春真人借金庸的“小龙女”,使《无俗念》一词更加深入人心。二者真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文坛留下一千古佳话。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