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逸待劳的现代含义

2.以逸待劳的意思

3.以逸待劳的意义。

以逸待劳的现代含义

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以逸待劳是什么意思解释

以逸待劳的现代含义是保持良好的状态,为随时要到来的工作做准备。

古义: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读音:yǐ yì dài láo。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夫攻者不足;守者有余;今先据城;以逸待劳;非所以争也。”

翻译:攻城力量不足,而守城则力量有余。现在我们先去占据城池,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并不是要去争斗。

例句:由于球场离我们很近,大家以逸待劳赢得了比赛。

反义词

疲于奔命

读音:pí yú bēn mìng。

意思:奔命:奔走于执行命令,忙于应付。形容忙于奔走应付而弄到筋疲力尽的程度。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七年》:“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

翻译:我要让他们忙于奔走应付而弄到筋疲力尽而亡。

例句:他们常常不大考虑下边的情况,有时又朝令夕改,弄得我们做具体工作的人只好疲于奔命,费力不讨好,看不到工作的成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的意思

以逸待劳,是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予迎头痛击。

以逸待劳,语出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战国末期,秦国少年将军李信率二十万军队攻打楚国,开始时,秦军连克数城,锐不可当。不久,李信中了楚将项燕伏兵之计,丢盔弃甲,狼狈而逃,秦军损失数万。后来,秦王又起用已告老还乡的王翦。王翦率领六十万军队,陈兵于楚国边境。楚军立即发重兵抗敌。老将王翦毫无进攻之意,只是专心修筑城池,摆出一派坚壁固守的姿态。两军对垒,战争一触即发。楚军急于击退秦军,相持年余。王翦在军中鼓励将士养精蓄锐,吃饱喝足,休养生息。秦军将士人人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平时操练,技艺精进,王翦心中十分高兴。一年后,楚军绷紧的弦早已松懈,将士已无斗志,认为秦军的确防守自保,于是决定东撤。王翦见时机已到,下令追击正在撤退的楚军。秦军将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杀得楚军溃不成军。秦军乘胜追击,势不可挡,公元前223年,秦灭楚。

以逸待劳的意义。

以逸待劳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yǐ yì dài láo,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出自《孙子·军争》。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劳”。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例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

使用以逸待劳这种策略的时候,务必要沉着冷静,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意图,以及彼此间的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随地注意事情的变化,时机未成熟时要稳如泰山,机会一来就要翻江倒海。

扩展资料

以逸待劳近义词:养精蓄锐

养精蓄锐,汉语成语,拼音是yǎng jīng xù ruì,意思是保养精神,蓄集力量。出自《三国演义》。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军力、精神恢复、比赛等。

例句:

1、叶圣陶《四三集·得失》:“他们个个像跑道上的选手,养精蓄锐,伸足擦腿,准备显身手。”

2、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其他队员们撤回到8100米的营地,养精蓄锐,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为突击顶峰的队员提供各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