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评价康有为“欺世盗名”?

2.为何王莽淡出人们视野?千年没几人为其呐喊

3.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怎么评价康有为“欺世盗名”?

欺世盗名的历史人物是谁-欺世盗名的历史人物

说他欺世盗名的大概率没有读过康有为的文,其人的思想还是非常有深度和远见的,有大局观,许多清末政治家与他相去远矣。他因只争取到少数开明士子、官僚和无实权的光绪皇帝,被势力击败了。但我们不能够因成败论人,很多人称他好色、照片等,实际上都符合他的一贯言行。

为何王莽淡出人们视野?千年没几人为其呐喊

王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

因为他代汉自立,因此他被传统思想认为是篡位者,受到攻讦,然而又有传言说他是确实受拥戴即位,因此这点上有争议。

王莽确实想要为民造福,解决长期以来的豪强势力,但是他的政策太过理想化,不具有可行性,由于改革的失败,一方面由于触犯贵族阶级利益,他得不到统治阶层的拥戴,另一方面他有为农民阶层误解,被农民误解,因此这是他的又一个悲剧。

王莽待人待物都很有礼,也很孝顺,个人修养很高,但是他失败之后又被人们误解为欺世盗名,还是一大冤。

总的来说,他是一个个人修养很不错的人,但不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他即位的不合法性,以及他改革的失败,使得它几千年为人诟骂。确实冤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孟尝君这个人,是担不起“君子”之名的,不过话说回来,春秋战国时代,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大家为了抱负和前途跑到其他国家做官,然后反过来打自己国家的事情并不罕见,魏国人才诸如商鞅、张仪之类跑到秦国反过来干魏国就是个典型事例。

不过,孟尝君与这些人不同,大多人投奔敌国都是怀才不遇,而孟尝君作为宗室,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谓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的代表。

孟尝君在齐国为相数十年,因为他长期“有齐权”,以致天下人“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但是,在她当政期间,齐国却失去了“一天下”的机遇,这固然是齐闵王的过错,但与孟尝君执政的内政外交方针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如果说,这还属于他政绩方面的问题,那么他为了一己私利,伙同燕国合纵破齐,使齐国几乎亡国,就只能说没节操了。

大贵族养士之风是从春秋后期开始的。所谓士,在战国时代,指的已然不是春秋时候贵族阶层中的最低一级,而是转变为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分为文士、武士。

孟尝君养“士”达数千人,其实确切的称谓应叫“食客”、其中“亡人有罪者”、“任侠奸人”、“暴桀子弟”、“鸡鸣狗盗之徒”这四类人构成了孟尝君食客的主体。而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知识分子。

孟尝君一生为了个人利欲不择手段,他养士纯粹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服务,他与士人,是一种豢养与被豢养、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他的名声是靠养士得到的,但实际上他养这些人,全都是利欲熏心之辈。比如田骈,号称不当官,被齐国人讥为行年三十不嫁而又七子的“邻人之女”,他十分有钱,比当官的贵族还要有钱。在齐获罪逃到薛(孟尝君封地)后,却说话自己在齐国过的是苦日子,吃不饱,穿不暖,冬天被冻得要,夏天又被晒得要。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吹捧孟尝君,言下之意要不是投奔孟尝君,自己是过不上好日子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之为“士”呢,而他寄居在孟尝君门下却成为了“亡人有罪者”中的头面人物。

贵族养士虽然是春秋战国间社会变革的产物,但不能说每一个贵族养士都具有积极意义。孟尝君养士的事实说明,他养士与一般贵族养士是背道而驰的。

信陵君魏无忌所养多贤士,他们平时保国安边,当国家利益需要时,不惜得罪魏王而窃符救赵,在亡居赵国十余年后,当秦兵犯魏,大梁危机时,他们不计个人恩怨,“告车趣驾归救魏”,逐秦兵于函谷关内“不敢出”。在秦人离间,魏王再度猜疑时,信陵君“谢病不朝”,最终“病酒而卒”。信陵君对魏国之功和魏王对他的不公正对待都远远超过了孟尝君与齐王的情况,但信陵君和他的士人们则始终以魏国利益为重,这与孟尝君及其“士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难怪刘邦当了皇帝后,独独为信陵君“置守冢五家”了。

再如平原君赵胜,他虽然平庸无奇,当政也或有失误,但毕竟能忠于赵国,门下中也有毛遂、李谈那样敢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的人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孟尝君指责他爹田婴“门下不见一贤者”,而事实上是他自己不识贤士。他爹田婴得益于士人貌辨之力,相位失而复得,维护了齐国大局。

孟尝君养士与其他贵族养士的目的不同,结果也不同。他养士是为了拼凑一个私人帮派体系,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是逆“一天下”的历史潮流而动的,是春秋战国贵族养士作用的反面教材。孟尝君的养士组织完全可以称之为“”了。

荀子对孟尝君的评价是“篡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是对其一番讥讽挖苦,北宋时政见不同的两个宰相司马光和王安石,一个称其为“奸人之雄”,另一个称之为“鸡鸣狗盗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