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中流击水”运用的典故是什么?

2.成语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出自哪个古代将领的故事

3.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什么典故?

“到中流击水”运用的典故是什么?

中流击楫典故合集-中流击楫典故

1、“中流击水”运用的典故是晋朝祖逖为收复中原,横渡长江时“中流击楫”的故事。

(祖逖因为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劝说晋元帝后)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

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用桨)敲击水面。

2、“浪遏飞舟”则是青年自己的豪迈情怀,没有运用典故。

扩展资料

这首词写于1925年秋,当时,诗人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

第一阙主要写秋景:深秋时节,诗人站在橘子洲头,眺望湘江北去,群山上枫叶红遍,树木的颜色斑驳参差;江水清澈碧绿,江面上百舟竞发。鹰在长空翱翔,鱼在水中遨游,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在这秋霜里争相过自由的生活。由此,引出感慨: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兴衰成败呢?

下阙回忆。当年曾和好友多次来此游览,光荣的革命岁月依然萦绕心头。那时候,我们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那些达官贵人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到中流游泳,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有两种理解:一是江浪很高,连飞驶的行船都觉得吃力,我们却敢于到江中游泳;二是我们到江中游泳,击起的浪花可以阻挡住飞驶而来的船只。我以为这两种解释都能说得通,都能衬托出同学们当时激情满怀,不畏风浪的英勇精神与豪情。

这首词有两大特色:

一、是写景。短短几笔勾勒出橘子洲的深秋景色。作者仿佛立在很高的地方放眼远眺,北去的湘江、万山、层林、漫江、百舸,尽收眼底;上视苍穹,看到飞鹰,向下俯视,鱼游水底,空间非常开阔,接着总结,“万类霜天竞自由”,具有高度的概括力。

二、是立意高远。在广阔的空间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诗词引入到历史的纵深之处。接着回忆激情飞扬的青年时代,曾用豪情书写壮志,似乎就是在回答上阙的提问:苍茫大地之上,难道不正是要我们这些人来建功立业、主宰沉浮吗?

主席作为一代伟人,具有非常典型的伟人气质。什么是伟人气质呢?我个人认为,核心是乐观主义精神。

毛主席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悲观消沉、自怨自艾,哪怕是在革命最低潮的时候,他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在积极思考、寻求对策,从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成语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出自哪个古代将领的故事

1成语解释编辑

成语: 中流击楫

拼音: zhōng liú jī jí

解释: 击:敲打;楫:浆。比喻立志奋发图强。

2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 《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什么典故?

《沁园春·长沙》中引用的典故只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引用了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祖逖率军北伐,船行至长江中央时,祖逖击桨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人遂以中流击楫比喻比喻立志进取,不成不罢,也用以比喻为颂扬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激昂壮志。

出自:《沁园春·长沙》是近代诗人所写的一首词。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原文:

沁园春·长沙

近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深秋季节,我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望着滔滔的湘水向北奔流。

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这旷远迷茫大地的盛衰沉浮,该由谁来主宰呢?

曾经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劲头正足。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可曾记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行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解析:

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全长八百多公里。沿江两岸风景秀丽,尤以橘子洲久负盛名,春来,水光潋滟,沙鸥翔集;秋至,柚黄桔红,一片清香。

更兼地势开阔,四面环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在上个世纪初,环境污染还不严重,那时漫步橘子洲头,极目远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的景象。

应该基本是写实的。景能生情,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人得江山之助,故能逸兴横飞,豪情满怀。

中国的读书人,自古有登山临水的传统。只因登山临水,游目骋怀,能极大限度地拓展我们的视野,从而使我们可以超越芸芸众生、茫茫尘世,超越狭小的个人空间,昂首天地。

将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寥廓的宇宙。所以司马迁写《史记》,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饱览祖国壮丽山川,其文才能汪洋恣肆,瑰丽雄伟,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曾在湘江漫步,在橘子洲头远眺的诗人何其多矣,为何只有能写出气势磅礴的《沁园春 长沙》?须知湘江不只是有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壮丽,它也有接天莲叶。

映日荷花的妩媚;它不只有百舸争流的豪放,也有渔舟唱晚的婉约;它不只有弄潮儿中流击水的英姿,也有采莲女无端隔水抛莲子的旖旎风光,浪漫故事呀。

自古有非常之人,乃作非常之语,乃成非常之事。一生是非功过,且留待后人评说,但他无疑是一位英才杰出之士。少年还蜗居偏僻的韶山冲时,已露峥嵘头角,已见志向高远。

父亲为他安排的人生,是去学徒经商,将来作一个精明的买卖人。正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小小的,此时已从书中朦朦胧胧了解到外面的世界。

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已开始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已开始燃烧起了奋斗的激*情,他哪里甘愿接受父亲的安排呢?经过顽强的斗争,他终于争取到机会,走出了荒蛮的山沟。

他十六岁写下的《离乡诗》虽是稚子口角,已见出非凡的胸襟抱负。到长沙后,眼界大为开阔,他博览群书,接触时事,渐渐明确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

故以诗言志,发为声口,自然立意高远,气象宏伟,而不屑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屑鸳鸯蝴蝶,雪月风花,作呢呢儿女子语。

所有的诗词中,写到愁的只有五处,其中只有赠给杨开慧的一首《虞美人》真正写得缠绵婉转,流露出少年初恋的情怀。其它四首诗中的愁,迥异于传统文人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