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首示众任务在哪里交-枭首示众任务
1.英雄和枭雄的区别?
2.大禹的知识
3.太平军如何对待占领区的妇女呢?
4.李鸣岐的人物事迹
5.明朝海禁
英雄和枭雄的区别?
英雄和枭雄其实差不多的.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所出的枭雄更多.而名垂千古的是英雄,得天下的往往却是枭雄.
其原因就是枭雄不单是有野心而且无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英雄却总有着所谓的妇人之仁,为小义而失大义。
提及"枭雄"一词,立即给人一种精警防备之感。虽然枭雄一词究竟何意不能准确道来,但长期在汉语语境中生活的人们,都能对枭雄做出历史人物的举例,或者近似正确的解释。可见"枭雄"二字,和中国人有着不解之缘。按汉代许慎撰《说文解字》曰: "枭,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之,字从鸟头,在木上。"此鸟何谓不孝?据说长大之后将会食母。所以民间通常流行的说法是:枭是一种食母恶鸟。
既谈"枭雄",不可不谈"英雄"。单一个"枭"字,历史不会记他一笔,只有"枭"和"雄"兼备,方可在沧海横流之中显其英雄本色。《太平御览》曰:"草之将精者为英,兽之将群者为雄"。引申到人类社会,以学识智慧策谋见长的,称之为"英",以勇力胆识武略见长的,称之为"雄"。英者以其思想为武器,雄者以其胆力为根基。英者,不仅仅指其有思想,还应有正确判断形势的慧力,雄者,不仅仅是勇力,还应有行权立断的魄力。能合称英雄者,古今皆稀。
枭
(枭)
xiāo
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勇健:枭勇。枭健。枭将。枭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枭首。枭示(枭首示众)。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枭。私枭。
枭
枭
xiāo
名
(会意。从鸟,头在木上。本义:指一种恶鸟,捕捉后悬头树上以示众)
猫头鹰〖owlet〗
枭,不孝鸟也。日至捕枭磔之,从枭头在木上。——《说文》
用一枭破镜。——《汉书·郊祀志》。注:“孟康曰,枭鸟食母,破镜兽食父,黄帝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如淳曰,汉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
为枭为鸱。——《诗·大雅·瞻昂》
射游枭。——《汉书·司马相如传》
鸱枭群翔。——《汉书·郊祀志》
枭鸣松桂枝。——唐·白居易《凶宅》诗
又如:枭奴(凶狠的奴仆);枭獍(枭镜。相传枭为食母恶鸟,獍为食父恶兽。比喻凶恶忘恩的人)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smuggler〗。如:盐枭
使人娱乐、愉快或欢欣的某种方法与手段〖amusement〗。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叫“樗蒱”(相当于现在的掷骰子),一为枭,六为卢。如:枭卢
枭
枭
xiāo
形
“枭”假借为“骁”,最勇健〖fierceandambitious〗
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史记·留侯世家》
为天下枭。——《淮南子·原道》。注:“雄也。”
枭为最勇健也。——《汉书·张良传》注
枭犹胜也。犹六博得枭则胜。——《后汉书·张衡传》注
刘备,天下枭雄。——《资治通鉴》
又如:枭恶(勇猛凶恶);枭张(猖狂;放肆);枭将;枭骑(勇猛健壮的骑兵)
枭
枭
xiāo
动
悬头示众〖beheadandputbeforethepublic〗
枭故塞王欣头。——《汉书·高帝纪》。注:“悬首于木上。”
枭俊禽敌之臣。——《汉书·陈汤传》
幸而破绍,枭其二子。——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又如:枭示(枭斩。砍头悬挂示众);枭夷(诛杀净尽);枭除(诛杀清除)
淆乱〖disturb〗
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荀子·非十二子》
昭示;宣布〖declare〗
可再作一判文,以枭秦桧父子夫妇之过。——《说岳全传》
挡;推〖keepof〗
岳大爷又把枪轻轻一举,将梁王的刀枭过一边。——《说岳全传》
撩〖holdup〗
枭开帐子,让张聋子亲自来看。——《官场现形记》
枭首
xiāoshǒu
〖behead;cutsb.'shead〗砍下并悬挂罪犯头颅
其徒二十人皆枭首。——《通典·刑志》
枭首示众
枭雄
xiāoxióng
〖afierceandambitiousperson;formidableman〗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多指强横而有野心之人
争为枭雄。——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备乃世之枭雄。——《三国演义》
枭
( 枭 )
Xi ā o
A kind of and the bird that 鸱鸺 resembles.
勇健 .
Ancient penalty, mow the head come down to hang on the wood.
The old hour points the person who smuggle the table salt.
ambitious
howlet
mopoke
owl
参考资料:
一、神话传说__大禹的三件宝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古时候,在华阴潼乡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化为仙体。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
大禹治理黄河之前,黄河流到中原,没有固定的河道,到处漫流,经常泛滥成灾。地面上七股八道,沟沟汊汊全是黄河水。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渡黄河、跨黄河、过黄河,常和黄河打交道。转眼过了九十九天,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吮吸一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了。冯夷很得意,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冯夷趟水过河,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跌倒在黄河中,活活被淹。
冯夷后,一肚子冤屈怨气,咬牙切齿地恨透了黄河,就到玉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横流撒野,危害百姓,也很恼火。他见冯夷已吮吸了九十九天水仙花的汁液,也该成仙了,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黄河水神,治理黄河。冯夷喜出望外。满口答应。这一来可了却自己成仙的心愿,二来可报被淹之仇。
冯夷当了黄河水神,人称河伯。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发了愁。咋办呢?自己道行浅,又没什么法宝仙术,只好又去向玉帝讨教办法。玉帝告诉他,要治理好黄河,先要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有黄河的水情河图为依据,治理黄河就省事多啦。
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想找乡亲们帮帮忙。乡亲们都讨厌他好逸恶劳,没人答理他。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后老汉见他如今成了仙,要给百姓们办点好事,就答应帮帮他。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硬是把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分手时,后老汉再三嘱咐河伯,干事要干到底,不要中途而废,画好图就动手治理黄河,人手不够,他说服乡亲们帮忙。
查水情,画河图,是个苦差事。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河伯看着河图,黄河哪里深,哪里浅;哪里好冲堤,哪里易决口;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可排洪,画得一清二楚。只可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很伤心。河伯想想,总有一天会有能人来治理黄河的,那时,把河图授给他,也算自己没有白操心。
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百姓们知道玉帝派河伯来治水,却不见他的面,都骂河伯不尽职尽责,不管百姓活。
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他对治理黄河的事不放心,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射箭百发百中。无论后老汉如何讲,羿不让他去找河伯。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连尸体都没找到。后羿非常恨河伯,咬着牙说,早晚要把河伯射。
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 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带着开山斧、避水剑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从水底出来,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没见过面,谁也不认谁。河伯走了半天,累得正想歇一歇,看见河对岸走着一个年轻人。这年轻人英武雄伟,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
对岸的年轻人不是大禹,是后羿。他抬头一看,河对岸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在喊,就问道:“你是谁?”
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
后羿一听是河伯,顿时怒冲心头,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疼得直流虚汗。心里骂道:“混帐大禹,好不讲道理!”他越想越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正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忍痛用右眼一看,对岸一个头戴斗笠的人,拦住了后羿。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后羿推开大禹,又要搭箭张弓。大禹拽住他,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才后悔自己冒失莽撞,射瞎了河伯的左眼。
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河伯知道了后羿是后老汉的儿子,也没多怪罪。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哩。”
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现在授给你吧。”
大禹展图一看,图上密密麻麻,圈圈点点,把黄河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水情画得一清二楚。大禹高兴极啦。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跃进黄河早没影了。
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
二、大禹治水
鲧被天帝杀了,然而他壮志未愁,不甘心,尸体也一直没有腐烂。三年后,从鲧的肚子里孕育出了一个新的生命,这就是禹。禹在鲧的肚子里孕育了整整三年,吸取了鲧的所有元气。因此,禹全身自幼便散发出一种奇异的力量,比正气更刚硬,比元气更充沛,比剑气更锐利。他的诞生,就是为完成其父未竟的治水事业而来的。由于吸取了他父亲的所有元气,禹的光芒照耀了三界,天帝都为他的力量所震撼了。
到了舜帝当政时,禹长大了,天帝和舜决定命禹为治理洪水的总指挥来负责治水。天帝还主动给了他息壤,并把应龙派来帮助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惹恼了水神共工。洪水原本是天帝命令他降下来惩罚世人罪恶的,现在天帝却又命令大禹前来治水,共工感到天帝实在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心有不甘,于是决定与大禹作对。
大禹在这边治水,他则在另一边发水,使得在治水前期,大禹治水总是不见成效。大禹后来发觉此事,非常恼怒,决定先除掉共工。他在会稽山下大会群神,商议讨伐共工之策。当时,大家都到齐了,只有防风氏还无音讯。防风氏是一个大神,同夸父一样,也是一个巨人,在众神中威信不错。但是,他看不起大禹,认为他只不过是个稚气未脱的后生,没什么了不起的惊人壮举,凭什么让他领导群神治水。因此故意迟到,想看看大禹究竟能把他怎样。
大禹对此当机立断,因防风氏不守约束、怠慢军纪,让管律令的皋陶依照律令,判处以防风氏极刑,立即枭首示众。防风氏就这样被处决了。大禹由此也在群神中树立了威信,大神们也变的相互和睦和团结起来,一致支持先除共工再治水,战斗力大大增强。在九天玄女和彩虹七兄弟的帮助下,大败共工于凌水。心腹之患终于被除,治水伊始。
大禹鉴于父亲鲧的失败,决定把治水的方法由堙障改为疏导。一方面用息壤来堵塞洪水。他让一只大神龟把息壤驮在背上,跟随在他的后面行走,随时将四散的洪泉填平,把人们居住的地方加高。这个方法就是堵。另一方面他又想办法打通河道,使洪水能向大海流去。这个办法就是疏。他命令应龙走在前面,用应龙的尾巴划地,再在应龙尾巴划过的地方开出河道来,让陆地的水流向江河,再顺着江河流向大海。
为了治水,他走遍了九州岛岛岛大地,天下万国。到过夸父国,到过王屋山;到过东海扶桑,到过西海昆仑;南抵交趾,北达龙门;拜见过东木公,请教过西王母。到过巫山,请神女瑶姬帮忙,得到了瑶姬的《黄绫宝卷》;到过云阳河,女娲娘娘赐予他《山河社稷图》。到了冀州,在导引水的群龙中,有一条龙错行了水路,致使人们在那里错误施工,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禹很生气,命皋陶在一座山的山顶把这条龙斩了。黄河流到这里,遭到龙门山的阻挡,大禹便运神力用开山神斧把龙门山一劈为二,使河流能顺势而下。禹给此地取名叫龙门。
由于大禹因为治水到过很多地方,见多识广,为了便于众人了解治水的地形,他便和自己的助手伯益写了一本书,名叫《山海经》,专门叙述在探索地形时的途中见闻。这本书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天象、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动物、植物、医药、地质和神话等等,真可谓是一部旷世奇书。
禹治洪水,直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当他来到涂山之地治水时,在路上碰见一只九条尾巴的狐狸,来到他面前又蹦又跳,摇着尾巴。当时民间有句俗语:谁见了九尾的狐狸,谁就可以当上国王;谁取了涂山的女儿,谁就可以家道兴旺。大禹看到这只九尾狐,心想:或许在这里,可以找到我的心上人吧!
涂山有个姑娘,名叫阿娇,人称涂山氏。大概是人长得漂亮,大禹一见她就喜欢,想娶她为妻,并含蓄地向她表明了心迹。阿娇也深爱着大禹。大禹治水的工作很繁忙,,与阿娇匆匆见面,又马上分手。阿娇一个人在家里等呀等,等了很久,还不见禹回来,心里很烦闷、很焦急,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她多次派下人去打听,但始终没有消息。于是作了一首歌:《候人兮猗》。终于,巡视灾情的禹回来了,两有情人终成眷属。新婚之夜,何等幸福!但是禹公务在身,结婚不到四天,便又要离开新婚的妻子到别的地方治水去了,留下阿娇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呆在家中。过了一段时间,大禹回家探望她的时候,她坚决要求跟着大禹一起去。禹拿她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她的要求。
有一次,大禹带着众人在圜辕山治理洪水。这座山形势十分险峻,只有打通这座山,才能使水从这里流向大海。跟往常一样,阿娇要给大禹送饭。大禹说:“我这边的工作很危险,你没有我的通知,就不要给我送饭。我在这山崖上挂着一面鼓,每天等鼓响了你才可以过来。”阿娇答应了。阿娇回去以后,,也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够将圜辕山打通,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头毛茸茸的大黑熊,拼着自己的力气来凿山开路。禹用嘴巴拱,用爪子扒,忙得浑身带劲、尘土飞扬。一不小心,踢出一块石头,正好打中山崖上的那面鼓。阿娇听到鼓声,便急急忙忙的拎着篮子去给禹送饭。禹一点没有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还在那里拼命地扒着。不料,他的这副熊的形状,给妻子阿娇看见了。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丈夫竟是一头熊,又是吃惊,又是惭愧,不由得大叫一声,丢了饭篮,回身便逃。禹听见妻子的叫喊,才停止紧张的工作,跟在她后面便追赶过去,想向她解释这个误会,却忘了先还原成人。阿娇回头瞟见追她的还是一头熊,心里更加残酷、更加紧张,跑得更快了,一直跑豫州嵩山一带。阿娇看见熊追得越来越近了,下地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块石头。禹见妻子化作石头,便向石头大叫:“还我儿子!”,石头便向北方裂开,生出一个小孩来。大禹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启。
禹治水前后一共十三年,好几次从自家门口经过,听见孩子在里面哇哇直哭,都因为活太忙没工夫回家看看。手上脚上都生满了厚厚的老茧,指甲都磨得光光的;长年的风吹日晒,皮肤的颜色也变得黑黝黝的。还没到壮年,大禹便因为劳累成疾得了一身疾病。大禹因为治水有功,世人都很爱戴他,舜年老以后,便将帝位传给了大禹。
太平军如何对待占领区的妇女呢?
太平天国的妇女问题一直是历史爱好者关注的热点,但其中有一个细节还是很少有人涉及,那就是太平军所到之处,大肆掳掠占领区女性。有学者论述太平天国促进了妇女的解放,这类观点非常扯淡,且来看看太平军是怎么糟蹋蹂躏被掳妇女的。
1860年5月,忠王李秀成率部向苏南进军,6月2日,攻陷苏州。这前后苏州妇女的遭遇,典型体现了太平军的一贯行径。
李秀成在苏州召开军事会议。
太平军控制苏州之后,一方面抢劫财物,一方面疯狂抓捕妇女。据史料记载:"城内被掳少年妇女无算,禁闭于元妙观内。有贼女百长管之。"大儒巷、悬桥巷、蒙葭巷、朱长巷等地是妇女受难的重灾区。"各贼私掠妇女,藏匿馆中。"苏州郊区的女性也未能幸免。有一人称一百八十三天将的太平军将领,率众在"石码头、善人桥、光福等处,大肆*掠,木渎掳人及船无算。"
掳掠妇女的行动持续了6天。6月7日,李秀成下令禁止"掠妇":"所掠诸妇女皆令十九日徼送女馆,违者论斩"。三天后,这一情形才有所缓解。太平天国体制中,有"男行""女行"之别,其中的"女行",又称"女营""女馆",说白了就是女性集中营,没什么自由可言,平时不能与丈夫、孩子相处,未婚的也难得见父母(后期稍宽松)。
"女营"承担什么任务?主要是后勤保障,包括但不限于肩米、背盐、负煤、斫柴、荷砖、抬瓦、筑营、运土、挑水、开沟、浚濠、劈送竹签、收割庄稼、搓麻绳。这些工作大多是体力活,对男人来说都不轻松,对江浙女子而言,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被拉去干粗活还不是最凄惨的,太平军的奸*现象更让苏州妇女感到羞愤。此类事件在清同治《苏州府志》中记载颇多。如:一伙太平军闯入苏州蠡市一户人家,见这家的女儿貌美,即欲施以。少女誓不从,太平军威胁杀其父母,她无可奈何,为了救父母只得含羞忍辱被。
胥门外一位女性的遭遇:"城陷日,夫他避,妇抱一幼儿在室,贼至,群奸之。"苏州人邱际丰的妻子席氏,31岁,"避贼山麓,贼至,拽氏欲污之,不从,中贼鸟枪昏绝而亡。"
太平军与清军交战。
有一些太平军士兵,尤其是军官,还霸占人妇,供自己*乐。时人记载,有军官强娶民女,"妇女美者,贼目占为己妻"。
6月7日之后,李秀成严肃军纪,处分私藏妇女的士兵,从其执法的过程看,士兵霸占人妇现象所在多有。"(巡查队)每当静夜深更,诸贼同梦之际,直入卧房,辟门查验。贼与妇莫不仓惶而起,持批对验,甚有颠倒衣裳,不及结束者。且忽早忽迟,无可预备。……二十日(6月9日),巡查队执两贼两妇相对裸缚,遍游六门,枭首示众,贼应伏辜。"
还有一部分未婚少女,被送到天京。有记载曰:"取美女七百余置诸舟,送金陵,备伪天王妃嫔用,曰贡女。每岁一贡,总计凡四贡。"这七百多名少女"备伪天王妃嫔用"未必真确,但进贡给天京的军政要人是可能的。然而,苏州的妇女并非逆来顺受之辈,她们在非常时期展现出一种超乎想象的烈性。在太平军的暴行之下,苏州出现了一个惨绝人寰的景象:大量女性被杀或自杀。面对太平军的攻势,清军无力保护城内百姓,家中的男人亦自身难保,或逃或被抓或被杀,此情此景,女性唯有一来成全自己最后的尊严。
蠡市一位少女为了救父母而被,事后,她对父母说:"女以保全两大人命致辱身,无颜苟活,请大人速自为计,言毕,自投后河。父母痛甚,亦投河。"木渎东窑村顾振的妻子周氏,"城陷后,贼至其家,逼*之,坚不从,哭骂撑拒",最终被太平军。
监生万春的女儿章氏,面对破门而入的太平军,谎称家里的井中藏有黄金,趁士兵往井里查探时,欲将他们推入,因力弱不能行,被杀。严家驹的聘妻金凤珍,带着母亲逃避,未能逃脱太平军的罗网。太平军士兵想她,以杀其母相要挟。她假装答应,等母亲安全后,乃痛骂不止,拒不就范,被杀。徐裕成妻张氏,"居湖沙里,闻贼近,急投河,贼至,拽之起,逼之不肯受辱,被刃,年二十六。"
太平军的"粮票",规定了某村某户应缴纳的粮食数额。
太平军胡作非为的传闻在苏州沦陷前即流传开来,一些女性害怕被掳或受辱,在实际危险尚未到来时,即选择自尽。葛景安的妻子陆氏,"闻警"投井而。庐某的妻子某氏,因"贼锋恶甚,恐受辱",投井而。
同治《苏州府志》记载了周树基家中妇女的遭遇:城陷之日,周的妻子、孙女、侄女以及周的两个妹妹自焚而,周的另一个妹妹周氏带着两个儿子投井而,周的堂兄弟之妻卫氏与女儿投水而,周的女儿淑贞也"同日"。
有学者统计,苏州于太平军战事、在《苏州府志》中有事迹可考、被官府旌表的节烈女性,多达689人,其中自杀374人,被杀215人。她们只是苏州难妇女的代表,目前虽无法统计共有多**女亡,不过由此可见一斑。
李鸣岐的人物事迹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中国***的帮助和推动下誓师北伐。李鸣岐被分配到豫皖鲁三省驻武汉办事处工作。1927年春,河南确山的中共党组织为配合北伐军入豫,举行声势浩大的农民的消息传到武汉。李鸣岐十分兴奋,经党组织批准,他立即赶回家乡确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之中,与领导确山武装的杨靖宇等一起建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和县治安总队。李鸣岐任总队长兼县党部宣传部长。
大革命失败后,面对敌人的,李鸣岐决定针锋相对,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积蓄力量;另一方面,看准时机,毫不留情地打击敌人。一天,李鸣岐正在县东双桥村宣传群众,县南一个老乡来告诉李鸣岐:“李队长,不得了啦,任店镇大劣绅徐二头(克亮)这几天不但勾结土匪拦路抢劫,还杀了咱们的一个同志。有人愿出1000块大洋请你去为民除害。”
李鸣岐问明了情况。这几天正好是任店镇一年一度的六月六庙会,是宣传群众的好机会。李鸣岐带两名队员来到任店。经当地同志的指认,李鸣岐等在镇内北大街路东一家药铺里找到徐二头。李鸣岐进到铺内对徐二头说:“你就是徐二头?怎么,只长了一个脑袋,就敢大白天里放火?”徐二头一看不妙,拔腿就往外跑,被在门口的队员堵住。李鸣岐跟上一步,一枪结果了他的狗命。他们3人一前一后撤到北寨门,把事先写好的布告贴在寨门上,然后安全转移。此后,李鸣岐又相继处决了范天培等几个劣绅。全县人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八七会议之后,中共河南省委把豫南定为一个区,同时成立中共豫南特委,王克新任书记,李鸣岐任委员。豫南特委决定以确山为中心举行秋收,并在确山设特委办事处,李鸣岐任主任,负责确山的领导工作。
1927年11月1日凌晨3点多,夜色如墨,寂静无声,李鸣岐率五六十人的敢队向县东刘店镇疾进。敢队队员无声无息地把刘店镇东西寨门上的岗哨摸掉,迅速进到镇内,将劣绅、民团团长李广化的团部“和兴酒馆”包围起来,登上四周房顶。清脆的枪声划破沉寂的夜空。团丁们从睡梦中惊醒,鬼哭狼嚎,乱作一团。有几个亡命之徒钻进工事,拼命抵抗。天已破晓,李鸣岐指挥房顶上的队员向团丁们展开政治攻势:
“团丁弟兄们,咱们没冤没仇,我们只找李广化算账,你们何必要替他卖命呢?”
团丁们看大势已去,胆战心惊地说:“我们缴枪,你们还打不打我们?”
“好兄弟,只要缴枪,我们决不再打人。”敢队员们齐声高喊。除几个负隅顽抗的家伙被击毙外,其余五六十名团丁喊着“我们交枪投降”,纷纷把枪扔在院子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胜利了。一面鲜红的旗帜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高高飘扬在刘店上空。
当天上午,李鸣岐主持召开有数千名群众参加的祝捷大会,宣布成立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李鸣岐任党代表。随后,经中共豫南特委批准,李鸣岐又领导成立中共确山县委和确山县革命委员会,并担任县委书记和县革命委员会主席。
县委成立后,李鸣岐在刘店镇保和堂药店后院,主持召开县委首次扩大会议,他在上报河南省委的《县委工作报告议决案》中明确指出确山党的任务:扩大党的组织,健全党的基础;恢复农协;在四乡同时爆发游击战争,建立乡村的苏维埃政权。尤其可贵的是,他在《议决案》中提出了“必须找一形势甚佳,可战可守之根据地点,作为经常争斗之中心”的精辟见解。
县委扩大会还没结束,一名农军向李鸣岐报告:从县城来了三个人,自称是驻军和县府的代表,有要事求见。李鸣岐把来人让进农军指挥部。确山驻军旅长张德枢的政治部主任迫不及待说明来意:“我受旅座重托与贵军面商合作事宜。各位年轻有为,旅座十分器重,彼此都是革命的,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农军可全部编为正规军,武器给养全由旅座发给,各位均可委以团长职任。我等竭诚欢迎贵部进城,携手为党国效力。”李鸣岐喝口茶,然后风趣地说:“旅座如此看重兄弟,岂有不愿受编之理?至于防地,怎好劳旅座费心?武器给养吗,尽可送到刘店来。当然,农军的行动等区区小事张旅长是绝不会过问的喽!你们说是不是呀?”三位“谈判”代表碰了一鼻子灰。
张德枢见软的不行,随即送来一信:“尔等打击土豪劣绅,应以正当手续来办,不然就是暴民。如不即刻停止此种行动,本军绝不袖手旁观。”
李鸣岐也不客气,提笔回一信:“弟等所为乃根据民众要求革命之主义向土豪劣绅进攻,并无过分举动。如旅长是革命的,应即刻联合肃清派,实现总理之主张,则党国前途幸甚。旅长如庇护劣绅,弟等及全县民众决不客气。倘若使我们无路可走,我们只有不顾一切……”
县长高子元也凶相毕露的来信威胁农军:“赶快解散各安生业,不然将严查拿办……”
李鸣岐不屑一顾的说,这个高子元真是可恶,并草书一信:“伪县长所言尽属言论,对于革命没有丝毫认识,竟敢胡说乱道,请快快,连夜逃窜,不然定把你的草包戳穿。”李鸣岐即刻做好应付敌人进攻的准备。1927年11月12日天刚亮,恼羞成怒的张德枢纠集千余人,分三路向刘店杀来。一路冲来不见人阻击,以为农军被吓跑了,便放大胆子嚎叫着向寨门口涌来。敌人越来越近,前面的敌人已离寨门不到20米。突然,李鸣岐从寨门楼上举起手枪,高喊一声:“打!”农军一齐开火,手雷夹杂着砖头瓦块飞向敌群。冲在前边的敌人纷纷倒地,后边的敌人掉转头往回跑。这时,张德枢的参谋长骑马冲过来,用枪逼着敌人再往前冲。李鸣岐看得真切,随即从农军手里要过一支,一枪将敌参谋长击毙。敌人全线溃退,不到十分钟,就毙伤40多人。农军又一鼓作气追杀敌人十余里。此仗农军大获全胜,无一伤亡。鉴于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不宜久驻刘店,李鸣岐按原定方案,率农军连夜南下确山、信阳交界的张板桥,开辟确(山)、正(阳)、信(阳)边区游击根据地。
12月中旬,李鸣岐率领农军活动到确山、汝南交界的留庄镇,定计处决了豫南“讨赤”总司令王杰英,正忙着向当地群众分粮和财物。这时豫南特委联络员气喘吁吁地找到李鸣岐,送来一封带有红三角特急标记的信。李鸣岐赶紧打开,信中说信阳农军受敌重兵“围剿”,情况危急,请求确山农速前往救援。李鸣岐当即决定留一部分党员骨干在确山坚持斗争,亲率农军主力200余人,连夜赶往信阳四望山,与信阳农军一起很快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之后,确山农军又与信阳农军一起进行大小战斗二十多次,开创了一块纵横百余里的四望山红色游击根据地。
1928年初,担任豫南革命委员会财政部长兼宣传部长、豫南工农革命军党代表的李鸣岐,作为确山和豫南地区党的代表,前往开封参加中共河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就在李鸣岐赴会期间,敌人对四望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更大规模的血腥“围剿”。农军与敌人浴血奋战十个昼夜,弹尽粮绝,最后失败。李鸣岐回到豫南,被的农军和群众随处可见,剖腹挖心,枭首示众,惨不忍睹。李鸣岐十分沉痛。几经周折,他终于在夏湾、杨湾几个小山村中找到了暂避此处的信阳县委的两个同志和豫南特委委员陈孤零等人。李鸣岐充满激情地对大家说:“我们的斗争遭受挫折,这是暂时的。党还在,群众还在,我们不会停止斗争,我们要向势力进行更勇猛的斗争,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光明的新世界。”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
经过李鸣岐的辛勤努力,一支二三十人的工农游击队在夏湾诞生了。为了打击敌人的凶焰,振奋群众的斗争情绪,李鸣岐决定去炸李新店庙会。
李新店是确山最南面的一个小镇,“二月二”庙会并不是每年都办。今年,该镇大劣绅杨进修看到***的农军被打垮,一高兴便闹起了庙会。尽管如此,杨进修去赶会,还是带了4个荷枪实弹的保镖不离左右。这一天,李鸣岐带五名游击队员来到会场,他看到在戏台前四五米的地方坐一个肥头大耳的人,身边还有两个抱枪的。不用问这个人就是要找的目标杨进修。但他周围都是群众,怎么好开枪?李鸣岐眉头稍皱,将队员布置在会场四周,便只身挤到杨进修身边,上前一抱拳,彬彬有礼地说:
“来看戏呀杨老师?我是城里的李瑞凤,来时带一信,咱到外面谈一谈可以吗?”
杨进修朝李鸣岐看了一眼,见他头戴礼帽,穿一件深蓝长袍,年纪轻轻,像是个文弱书生,便不加怀疑起身带一个保镖随李鸣岐朝场外走。刚挤出人群,李鸣岐突然转身,一支乌黑的手枪顶住了杨进修的胸口,“乒乒”两声,杨进修和他的保镖应声倒地。这时,会场四周同时响起了枪声,给人以会场被包围的感觉。李呜岐捡起快步冲上戏台,向群众大声喊道:“乡亲们,不用怕!我们是***领导的工农红军游击队,是专打敌人为民除害的。你们不用跑,继续看你们的戏。”从此,红军游击队的声威与李鸣岐的名字一起传遍了豫南大地,豪绅无不提心吊胆。明港有一个劣绅深夜听见狗叫,以为是红军游击队进村了,吓得越墙逃窜,竟把腿骨跌断。
一个月后,担任驻马店市委书记的李鸣岐,又被调往河南省委工作。
李鸣岐到省委工作不久,便接到通知,动身前往苏联,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李鸣岐代表河南省委起草的《豫南报告》,被指定向大会汇报。报告详细总结了党在豫南地区开展农民运动、领导武装斗争的经验教训,受到,特别是的高度重视。党的六大结束后,又让他留在莫斯科学习,三个月后回国,任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长。
1928年冬,河南省城开封白色恐怖更为严重,鸣着刺耳笛声的警车在大街小巷里横冲直闯。由于团省委的吴耀卿叛变革命,党、团省委又一次遭受严重破坏,李鸣岐被捕入狱。敌人对他软硬兼施,酷刑逼供,他始终坚贞不屈,并与原省委负责人周以栗、任作民等领导难友进行顽强的斗争,还编写《同志越坐越坚》等革命歌曲在狱中传唱,表现出***员坚强的革命意志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1929年夏,国民党西北军将领韩复榘叛冯投蒋,任河南省府主席,在开封成立“”清理委员会。河南省委趁机营救狱中战友200余人。李鸣岐出狱后仍回河南省委工作,不久调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主持工作。
1931年初,由于叛徒出卖,李鸣岐再次被捕。敌人从李鸣岐身上搜出了党的文件,被列为政治要犯。连续几次酷刑审讯,李鸣岐已不能行走。他忍受肉体剧痛,不吐露一字党的机密。他与曾斯廷等建立难友会,同敌人斗争;随后又在难友会中成立党的组织——党团干事会,李鸣岐任干事。3月25日,中共开封市委书记来学昭被敌人,李鸣岐强忍悲痛向大家说:“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同志,是党的光荣和骄傲,是我们和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英勇事迹只有我们最清楚,我们有责任把它记录下来,向党组织汇报,并把它传给子孙后代”。他克服重重困难,用从狱外传进来的半截铅笔头和几张绵纸,把来学昭等的传略和事迹撰写成文,通过狱中建立的秘密交通线转送给河南省委。
面对敌人大批残杀***人的情况,李鸣岐与曾斯廷等研究,决定组织越狱。省委批准了定于5月1日越狱的计划。组织越狱第一步必须砸开每个人的大铁镣。这可不是一件容易办到的事情,李鸣岐为此焦急不安。这天早上,李鸣岐到监狱东北角的厕所去,突然听到附近有卖菜的叫声,他想监狱后墙可能邻近街巷,通到墙外的尿池通道就可以利用。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向狱外党组织作了汇报,经查果然如此。于是3把崭新的钢锉便从尿池通道秘密传进狱中。李鸣岐指挥大家互相掩护,把各自的脚镣锉断,很快做好了越狱准备。4月30日清早,敌人突然增派大批宪兵到狱中大搜查。岗哨也增加了两倍,秘密传入狱中的钢锉、铁棍、匕首及其他武器全被搜出,疯狂的敌人气急败坏地给他们重新砸上铁镣。
5月9日凌晨,天下着?细雨,黑暗笼罩下的古城开封,一般的沉寂。牢门被敌人打开了,透过昏黄的路灯,看到两排荷枪实弹的宪兵站在院中。敌人已开始叫名字。李鸣岐整理一下衣衫和头发,昂首走出牢门,走上停在院中的囚车。随后曾斯廷、牟修武等也陆续被押上汽车。汽车开动了,顺着大街朝北门开去。一声声“打倒军阀!”“***万岁”的口号声,在开封上空回响。
李鸣岐就义时,年仅26岁。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党和政府首批定为革命烈士,他的英名和业绩载入《革命烈士传》中,人民永远怀念这位党的优秀战士。
明朝海禁
明朝的“海禁”主要在明朝初年和明朝中后期。因为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明朝中后期“海禁”主要是因为倭寇横行。
明朝初年,朱元璋就立下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祖训,后来“海禁”一度松弛(郑和下西洋就发生在明朝)。再后,为了防御倭寇的侵扰,又曾厉行“海禁”。
看这里
海禁政策的实施与失败
“寸板不许下海”(《明史》卷205,《朱纨传》),是明朝建立伊始就制定的遏制中国人对外交往的海禁政策。
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明太祖实录》卷49)。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录》卷139)。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
为了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法律规定了严酷的处罚办法:“若奸豪势要及军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前往番国买卖,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己行律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其打造前项海船,卖与夷人图利者,比照将应禁军器下海者,因而走泄军情律,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大明律》)。明政府对参与买卖外国商品的居民也不放过,“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现有者限以三月销尽。”
在这一错误政策的指引下,明政府于洪武十九年(1386)废昌国县,二十年将舟山岛城区和镇外鼓吹两里以外的居民和其他46山(岛)的居民徙迁内陆。本来,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他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了一些矛盾。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明太祖“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如“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明太祖实录》卷159)。他们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诚如顾炎武所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天下郡国利病书》,册26)。此外,滨海地区的居民还采取了另外一种斗争的手段,逃亡、潜往海外。“国初......两广、漳州等郡不逞之徒,逃海为生者万计”(张煊:《西园见闻录》卷56.《防倭》)。所以,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反复发布的海禁令,也说明了这一点。还有一些人干脆参加了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缘(沿)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明大祖实录》卷231)。“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谈迁:《国榷》卷12)。昌国县“民常从倭为寇”(《明太祖实录》卷183)。
嘉靖二年五月,日本藩侯的两个朝贡使团在宁波为入贡资格问题爆发了“争贡之役”,使很多无辜的中国军民被杀或被掳,“浙中大震倭自是有轻中国心矣”(《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
此后,明朝统治者认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并对日本“闭绝贡路”,实行更加严厉的海禁政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