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的成语解释

2.讽刺养儿防老的句子

3.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4.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的主导养老模式,该如何理解“养儿防老”呢?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的成语解释

增广贤文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是谁说的

成语: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拼音: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

 简拼:yzfljgfj

 解释: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出处: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剗的说这等言语那!”

 近义词: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语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成语接龙

 顺接:饥不择食 饥不暇食 饥不遑食 饥冻交切 饥寒交凑 饥寒交切 饥寒交至 饥寒交迫

 顺接:挨冻受饥 把饭叫饥 号寒啼饥 画饼充饥 己溺己饥 积谷防饥 乐道忘饥 漏脯充饥

 逆接:独善自养 监门之养 娇生惯养 骄生惯养 名闻利养 犬马之养 生聚教养 土生土养

 逆接:养乱助变 养儿备老 养儿防老 养力蓄锐 养女调妇 养威蓄锐 养威蓄锐 养家活口

讽刺养儿防老的句子

讽刺养儿防老的句子如下:

1.养儿防老,如同积谷防饥。海外张 爱玲《连环套》:“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我以后不指望着他们还指望着谁?”

2.养儿养女,不是为了防老,而是为了观看自己的一部分,活得比自己更丰富、更精彩。我永远都不会跟你谈孝顺爸爸妈妈的事。

3.?回望烟尘风雨路,坎坷泥泞自承受。莫叹命运不公平,生命健康在自身。千言万语说不尽,艰苦创业历艰辛。养儿成人自安慰,儿孙不再受苦贫。生活无奈随自然,不为儿孙再操心。儿孙本是世间物,珍爱生命胜黄金。不盼养儿来防老,能尽大孝我安心。

4.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儿女有了过失,父母的责任是百分之八十,儿女只负百分之二十。

5.朋友面前莫说假,父母身上好安钱。越叫姑娘越拐脚,半积阴功半养身。爱儿不得受儿益,与人做事与人周。愁人莫对愁人说,一年不比一年同。浪子收心一片宝,宰相家人七品官。胜者王侯败者寇,只重衣冠不重贤。

6.儿孙自有儿孙福,让他四海去闯荡。婆媳体贴互关照,岳婿同心家业闯。家庭和睦人温暖,家中天天有太阳。念年媳妇念年婆,新陈代谢花儿长。四邻八戚互照料,发扬社会新风尚。世事聪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注音一式 ㄧㄤˇ ㄦˊ ㄈㄤˊ ㄌㄠˇ , ㄐㄧ ㄍㄨˇ ㄈㄤˊ ㄐㄧ 汉语拼音 yǎng ér fáng lǎo jī gǔ fáng jī 同义词 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出处 《里语徴实》卷下引宋·左圭《百川学海》:「婺源詹惠明乞代父偿命,临刑无惧色,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太守曾天游奏之,乃免。」 敦煌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积谷防饥,养子备老。」 孤本元明杂剧˙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元?高则诚《琵琶记?谏父》:「又道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释义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例句 养儿防老的观念应该改变了。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可分开使用 相似词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曲突徙薪

家庭养老是中国社会的主导养老模式,该如何理解“养儿防老”呢?

人类养育孩子,固然是出于天性,为了繁衍后代,然而人类毕竟与动物有着很大不同。小动物只要长大雄壮,就要离家而去,一去不回。而人类却截然相反,父母老病,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要匆匆赶回,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所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即使作为报答,也该在父母年老体弱、丧失生活能力的情况下,乌鸟反哺,恪尽孝道。这是?养儿防老?最基本的含义吧。

大约一千年前,宋朝人陈元靓提出了?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名言。从此,?养儿防老?的观念,就深深地根植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流传千年左右,成了中国人衡量养育子女的一把标尺。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在我们国家,一个大家庭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孩子小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跟父母住在一起那是天经地义。父母年迈后,没有经济来源或体力不济需要他人帮助,跟儿女住在一起,也是理所应当。

即便是儿子有了儿子,祖孙三代甚或四世同堂,还住在一起都很正常。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父母还要牵肠挂肚;子女已经过了面立之年,父母还要给生活费;子女已经为人父母,父母还要照顾子女,照顾子女的子?不为别的,只是因为多少年来的父母都这样。他们这样做,除了为人父母的伟大、无私外,其实还有希望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的潜意识里的美好愿望存在。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潜移默化的传统观念。自古?孝?字为先,非孝者大逆不道。这种传统并不是字面上诠释得那么功利,是一种合理回报,因为没有父母,就没有孩子,这是生之回报。但养育子女的付出更厚重,更艰难,更漫长,很多人成长后,成为孩子的父母,方知自己父母曾经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