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良能说-良知良能
1.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2.孟子提出的“良知”、“良能”分别指什么?
3.关于天赋的成语有哪些?
4.良也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良知良能是很简单的事,就算是“愚夫愚妇”也可以明白。《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0)》说的就是这回事。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谬,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小杖,大杖,割股,庐墓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孟子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由耳。”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节目时变,圣人夫岂不知,但不专以此为学:而其所谓学者,正惟致其真知,以精察此心之天理,而与后世之学不同耳。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离于明白者以为学之蔽也。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毫厘千里之缪,不于吾心良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用其学乎!是不以规矩而欲定天下之方圆,不以尺度而欲尽天下之长短,吾见其乖张谬戾,日劳而无成也已。
吾子谓“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清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
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使舜之心而非诚为无后,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其余数端,皆可类推,则古人致知之学,从可知矣。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引用顾东桥书信。顾东桥认为虽然良知良能容易弄明白,但要是应付具体的变化,那就需要学习了。正常与变化、过和不及,这些都需要认真讨论,找到事情的根本。这样,才能弄清楚搞明白,处理事情来就不会失误了。
第二自然段,王阳明肯定了顾东桥的“道之大端,易于明白”的话,在良知良能上所有都是一样的,只是圣人能知其良知。
第三自然段,讲述了有了尺度,掌握了规矩,无论方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都能应付,都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不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这是学不来的。
第四自然段,重复陈述知行合一的观点。
第五自然段,针对顾东桥的“讨论是非”,王阳明说舜帝娶亲没有通知父母,做这事他和谁商量了!武王没有埋葬文王就起兵伐纣,这又和谁商量了。交际应酬是得不到真才实学的,必须从内心体察,才能致良知。
人应该以最简单的原则活着,这才是致良知。过于复杂,或者说过于崇高都不行,往往自欺欺人。王阳明在这里说舜帝娶尧帝的女儿,是为了繁衍后代;武王伐纣是为了拯救武王统治下的老百姓。如果真是这样,这两个理由,繁衍后代和救人是很简单的,是一般人都可以找到的理由。如果舜帝娶亲是讨好尧帝,如果武王伐纣是为了扩大地盘,这些理由不是一般人的,那就不是致良知。
最简单的东西最本真;只怕看不起这些东西,丢掉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孟子提出的“良知”、“良能”分别指什么?
孟子的仁政主张以性善论为理论支柱。他指出:“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善心、良心。善心、良心不仅先王有,而且每个人都有。人生来就有向善的能力,孟子把这叫作“良能”;运用这种能力自然会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孟子把这叫作“良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知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具体地说,良知良能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端”。这“四端”即是仁、义、礼、智道德观念的萌芽,所以孟子断言:“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书影
关于天赋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天赋的成语有:秉性难移、良知良能、巧拙有素、崧生岳降
一、秉性难移[ bǐng xìng nán yí ]
释义: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出处:鲁迅《淮风月谈·后记》:“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我知道自己终于不能安分守己。”
二、良知良能[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
释义: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处:《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三、巧拙有素[ qiǎo zhuō yǒu sù ]
释义: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赋素养造成的。
四、崧生岳降[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
释义: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出处:《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良也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成语?
『壹』 看图猜成语中一个粮一个良答案是什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无米之炊 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求采纳
『贰』 良知良能的成语解释,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良知良能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释义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 处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叁』 疯狂猜成语左边一个单右边一个良是什么成语
弹尽粮绝
发音 dàn jìn liáng jué
释义 作战中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出处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示例
近义词 弹尽援绝 山穷水尽
反义词 源源不断 方兴未艾
『肆』 单和良是什么成语
弹尽粮绝
答案解析:
中单可看作弹字无左边的偏旁弓,理解为弹尽;
良可看作粮字无左边的偏旁米,理解为粮绝,
合在一起即成语弹尽粮绝。
『伍』 “良有以也”是什么意思
良有以也
可以解释为:确实是有原因的
良:确实
有:有
以:原因
也:虚词回
这虽然是古汉语的用答法,但是也不常见,现在更罕见。
不能说是出自《春夜宴桃李园序》一文,只是这篇文章比较为大众熟知而已。
春夜宴桃李园序
[唐]李白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其中“大块文章”也是很有知名度的,
『陆』 一个单一个良是什么成语
弹尽粮绝
解释:作战中用完了,粮食也断绝了。指无法继续作战的危险处境。
出自: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陷入困境
『柒』 良字的意思是什么
良的解释
[liáng ]
1. 好:~好。善~。~辰美景。~知~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莠不齐。
2. 很:~久。~多趣味。用心~苦。
3. 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以为犬~我友”。
4. 姓。
『捌』 包含良的成语是什么
包含良的成语 :
良辰美景、
贤妻良母、
逼良为娼、
金玉良缘、
除暴安良、
良辰吉日、
丧尽天良、
广结良缘、
坐失良机、
良师益友、
居心不良、
良药苦口、
高鸟尽,良弓藏、
良禽择木、
天赐良机、
良史之才、
一人元良、
诬良为盗、
温良恭俭让、
压良为贱、
乘坚驱良、
良弓无改、
贤良方正、
用心良苦、
三折肱为良医、
天付良缘、
敬守良箴、
立马良久、
痛失良机
『玖』 “什么良什么厚”成语是什么
温柔敦厚(wēn róu dūn hòu)
(1)释义——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敦厚,也含有老实善良之意。
(2)出处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3)示例 ——依孔子的见解,诗的灵魂是要“~”的。(闻一多《诗人的横蛮》)
(4)近义词——闻融敦厚、温文尔雅、温情脉脉、温良敦厚。
(5)反义词——蛮横无理、尖酸刻薄、出言不逊。
温良敦厚(wēn liáng dūn hòu)
(1)释义——指人温柔善良,待人宽厚。敦厚,也含有老实善良之意。
(2)出处——由温柔敦厚发展而来。
(3)造句——他为人宽厚,温良敦厚,做事沉稳,遇事冷静,可以成大器,部队里的领导都很器重他。
(4)近义词——近义词:温柔敦厚、温良恭让、温柔和平、敦厚淳朴……
善良忠厚(shàn liáng dūn hòu)
(1)释义——忠厚指忠诚,厚道,也指老实而不精明;善良指纯真温厚,没有恶意,和善,心地好,也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
(2)造句——我相信每一个善良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拾』 “良有以也”是什么意思
良有以也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的确有些原因的。
释义良:的确,诚然;以:所以,原因。指某种事情的产生是确有些原因的。
出处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