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纬武下一句-经文纬武寰宇一统
1.清朝皇帝皇太极为什么被称为“太宗”,而他的父亲,儿子,孙子却被称为“太祖”,“世祖”,“圣祖”呢?
2.《清史稿》卷八·本纪八(13)
3.中华五千年演义(52):千古一帝
清朝皇帝皇太极为什么被称为“太宗”,而他的父亲,儿子,孙子却被称为“太祖”,“世祖”,“圣祖”呢?
又是庙号的问题。
一般说来,只有开国皇帝和功绩卓著的皇帝才能被尊为“祖”,其他只能是“宗”,如明朝只有太祖、成祖两个“祖”(成祖最初庙号是太宗,也是“宗”,只是到嘉靖朝才改为成祖)。
清初,努尔哈赤建国,是开国皇帝,所以为“太祖”;顺治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皇帝,可以被看作是进入中原的“开国皇帝”,所以虽然他并不是很出色,也被尊为“世祖”;康熙是“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所以被尊为“圣祖”。而皇太极则只能是“太宗”了。
《清史稿》卷八·本纪八(13)
冬十月壬戌,置巡察台湾御史。诏?本年秋审俱已详览,其直省具题缓决之案,九卿已加核定,朕不忍覆阅,恐审求之或致改重也?丙寅,召抚远大将军胤禵来京。辛未,诏?大学士熊赐履服官清正,学问博通,朕久而弗忘,常令周恤其家。今其二子来京,观其气质,尚可读书,宜加造就,可传谕九卿知之?以锺世臣为浙江提督,姚堂为福水师提督,冯毅署广东提督。
十一月辛卯,以陈鹏年署河道总督。戊戌,以马武、伊尔哈岱为蒙古都统。己酉,上幸南苑。诏将军额伦特、侍卫色楞、副都统查礼浑、提督康泰等,杀敌殉国,俱赐恤。
十二月壬申,四川提督岳锺琪征郭罗克番人,平之。丁丑,上还驻申敭园。遣鄂海、永泰往视吐鲁番屯田。
是岁,免江南、河南、陕西、甘肃、福建、浙江、湖广等省一百二十三州县灾赋有差,朝鲜、琉球、安南入贡。丁户二千九百一十四万八千三百五十九,又永不加赋后滋生人丁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徵银二千八百七十九万零。盐课银三百七十七万二千三百六十三两零。铸钱四万三千七百三十二万五千八百有奇。
六十一年壬寅春正月戊子,召八旗文武大臣年六十五以上者六百八十人,已退者咸与赐宴,宗室授爵劝饮。越三日,宴汉官年六十五以上三百四十人亦如之。上赋诗,诸臣属和,题曰千叟宴诗。戊申,上巡幸畿甸。
二月庚午,以高其倬署云南贵州总督。丙子,上还驻申敭园。三月丙戌,以阿鲁为荆州将军。
夏四月甲子,遣使封朝鲜国王李昀弟昑为世弟。丁卯,上巡幸热河。己巳,抚远大将军胤禵复莅军。癸未,福州驻防兵哗,将军黄秉钺不能约束,褫职,斩为首者。
五月戊戌,施世纶卒,以张大有署漕运总督。
六月,以奉天连岁丰稔,弛海禁。暹罗米贱,听入内地,免其税。辛未,命直隶截漕二十万石备赈。丙子,赵弘燮卒,以其兄子郎中赵之垣加佥都御史衔,署直隶巡抚。
秋七月丁酉,征西将军祁里德上言乌兰古木屯田事宜。请益兵防守。命都统图拉率兵赴之。壬寅,命色尔图赴西藏统四川防兵。戊申,以蔡珽为四川巡抚。予故直隶总督赵弘燮祭葬,谥肃敏。
八月丙寅,停今年决囚。故提督蓝理妻子先以有罪入旗,至是,上念平台湾功,贳还原籍,交款免追。己卯,上驻跸汗特木尔达巴汉昂阿。赐来朝外藩银币鞍马,随围军士银币。
九月甲申,上驻热河。乙酉,谕大学士曰?有人谓朕塞外行围,劳苦军士。不知承平日久,岂可遂忘武备。军旅数兴,师武臣力,克底有功,此皆勤於训练之所致也?甲午,年羹尧、噶什图请量加火耗,以补有司亏帑。上曰?火耗只可议减,岂可加增。此次亏空,多由用兵。官兵过境,或有饣鬼助。其始挪用公款,久之遂成亏空,昔年曾有宽免之旨。现在军需正急,即将户部库帑拨送西安备用?戊戌,上回銮。丁未,次密云,阅河堤。庚戌,上还京。
冬十月辛酉,命雍亲王胤禛、弘升、延信、孙渣齐、隆科多、查弼纳、吴尔占察视仓廒。壬戌,以觉罗德尔金为蒙古都统,安鲐为杭州将军。辛未,以查弼纳为江南江西总督。癸酉,上幸南苑行围。以李树德为福州将军,黄国材为福建巡抚。
十一月戊子,上不豫,还驻申敭园。以贝子胤祹、辅国公吴尔占为满洲都统。庚寅,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甲午,上大渐,日加戌,上崩,年六十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雍正元年二月,恭上尊谥。九月丁丑,葬景陵。
论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圣学高深,崇儒重道。几暇格物,豁贯天人,尤为古今所未觏。而久道化成,风移俗易,天下和乐,克致太平。其雍熙景象,使后世想望流连,至於今不能已。传曰?为人君,止於仁?又曰?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於戏,何其盛欤。
中华五千年演义(52):千古一帝
(52)千古一帝
康熙朝版图,东濒大海,南极曾母暗沙,西接葱岭,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达外兴安岭,东北至库页岛,总面积约1300万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人口最为众多、军事最为强盛、实力最为雄厚的大帝国。康熙大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熙盛世的大局面。
好学博学
康熙立志高远、重视学习。他说:“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凡人、俗人与贤人、圣人的区别在哪里?在于读书学习。坚持之心,持之以恒。康熙帝读“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能念诵120遍、背诵120遍,直至老年,还能背诵。他自己还有《御制文集》、《御制诗集》和《几暇格物编》。康熙帝是一位学习型的皇帝,也是一位学者型的皇帝。
康熙大帝非常好学,也非常博学,他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文化营养,他无论是对中华传统儒释道文化,还是对西方科技,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他在文学、数学、天文、物理、医学、农业、林业、治河等广泛的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和创见,今天我们数学上所用的中文名词,如解方程的“元”、“次”、“根”等名词都出于康熙首创。他的科学知识,连当过他老师的西方传教士都自愧不如。
人格魅力
康熙大帝的个人修养无以伦比。康熙帝修身“一以贯之”,其表现,举三例——知敬、知仁、知止。
知敬:一以贯之。康熙帝认为,君子修德,在于知敬。知敬,就是要敬天、敬地、敬人、敬事、敬己,要有敬畏之心。皇帝地位至高,权力至上,怎样约束自己?作为皇帝的“敬”,就是对自己的约束。敬,不要时断时续,而要“一以贯之”。总之,康熙帝认为“敬”就是“正”,他说:“念念敬,斯念念正;时时敬,斯时时正;事事敬,斯事事正。君子无在而不敬,故无在而不正。”
知仁:一以贯之。知仁,就是重视仁爱。他说:“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康熙帝主张君子五戒:“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人有一颗仁爱之心,对人就会比较宽容。他对臣下宽和、善待:“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
知止:一以贯之。人既要知进知变,又要知足知止。康熙帝说:“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缊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康熙帝知足知止。他拒绝大臣请求为他立碑记功。大臣们曾经八次奏请上尊号,均被康熙辞绝。康熙帝之文治武功,之出众才华,在中国历代帝王中确实是罕见的。康熙一贯坚拒别人的赞誉、恭维,更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康熙帝的这些素养,不是一曝十寒,也不是浅尝辄止,而是“一以贯之”。用康熙帝的话来说,就是“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
千年一帝
康熙帝晚年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此皆小民脂膏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幼龄读书,即知酒色之可戒,小人之宜防,所以至老无恙。”
《清史稿?圣祖本纪》论曰:“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
康熙确是应该占有历史伟人地位,当时在清朝宫廷里的西洋传教士们,也赞誉他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帝王”。李约瑟博士称其为“科学的皇帝”。
无论就中国历史作纵向比较,或就世界历史作横向比较,都可以说康熙大帝是中国皇朝史上的千年一帝,也是世界史上的千年名君。他同当时俄国彼得大帝、法国路易十四,同列世界伟大的君主。
康乾盛世
康熙晚年,发生过“九子夺嫡”的事,但并没有影响康熙准确选择自己的接班人。
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立时年两岁的二阿哥胤礽为皇太子,日后皇太子变得骄纵与蛮横并结党营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杀索额图,父子关系趋于紧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乱”为由,宣布废除太子。之后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
大阿哥胤褆是庶长子,一向不被康熙喜欢,自知无望,向康熙提议立八阿哥胤禩,理由是“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祀必大贵”,又说要替父杀掉胤礽,让康熙极为寒心。这时三阿哥胤祉揭发大阿哥搞魇镇加害胤礽之事,康熙将大阿哥囚禁。康熙厌恶胤禩勾结胤褆,也将其关押,后又释放。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恢复胤礽太子地位。康熙五十年(1711年)末,胤礽被告与刑部尚书齐世武、步军统领托合齐、兵部尚书耿额结党营私。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九月再次下诏废太子。从此废太子一直被圈禁到。三阿哥胤祉见此乱局,主动退出竞争。
胤礽再度被废后,八阿哥胤禩转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祯(四阿哥同母弟,后改名允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附庸八阿哥。十三阿哥胤祥附庸四阿哥胤禛。胤禛在太子首次被废后,敢于为胤礽说好话,属。胤礽二度被废之后,胤禛看到胤礽绝无复立之可能,开始独立经营。这时形成了以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两大势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帝玄烨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当时八爷党支持的十四阿哥胤祯远在西北,四阿哥胤禛留京。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康熙遗嘱,命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2013年8月29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康熙遗诏”,上面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雍正帝勤政严谨,守业无亏,顺利将康熙开创的盛世传导至乾隆帝,祖孙三人在位的一百三十多年,是清朝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个辉煌时期。可见,康熙大帝慧眼独具,根本没有选错接班人。
文学戏剧中上演的“九王夺嫡”故事,说雍亲王胤禛私改康熙遗诏、篡夺帝位,经考证并不属实。估且不说遗诏中有具体名字,无法修改,就只说如果原文是“传位皇十四子”这句话,那么,如果把其中“十”改为“于”,这句话就变成了“传位皇于四子”了,根本读不通。因为清朝用字的顺序,是“皇四子”“皇十四子”这样叫的,而不是“四皇子”、“十四皇子”这样叫的,所以,根本是不可能这样修改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