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奇谈「求仁得仁」

2.求仁得仁词语解释

3.fd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求仁得仁,永珍安息一文中求仁得仁一词有无...

4.表示愿望意义的成语

5.每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求仁得仁《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7.15》

马奇谈「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的意思解释-求仁得仁是嘲讽的意思吗

理性(rationality)/结果神话的反主题是身份。本篇讨论决策的两个驱动因素——结果或身份

1

「求仁得仁」这句古话讲两件事,一,你行为的决策依据是仁,那你可以期待的结果是仁;二,不要搞错目标,以为你可以得到仁以外的回报,而徒留神伤或愤世嫉俗了。

2

马奇(James Gardner March,1928-2018)以现代用语解释「求仁得仁」这句话。决策发生在不同层面,有些决策的判准是结果逻辑,而有些是身份逻辑。一般我们说,我们做某事是因为期望它会带来好的后果,那就是强调结果逻辑作为判准。当下比较少听到的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些事情是因为它符合我们的身份和我们的感觉,即,强调身份逻辑的行为标准。

两类分析框架各自都有为行动带来好处及坏处的潜力,不过身份逻辑下的决策,可预见的后果是,指标不清晰、没效率、成效难考核,有显而易见的缺点。

举例来说,在用指标来考核学习成效的环境下,取得好成绩的方法讲究逻辑和效率,不是爱与好奇,那譬如选择题,用背的也可以答对,如果你真的探究背后的学问,可能反而你的考核绩效下降。

用到成人世界也是一样的,赚快钱逻辑和效率最佳的方法,可能是不择手段,但你考虑到身份逻辑,你就不愿意这样,而导致速度下降。

3

身份逻辑下的决策,可预见带来效率不佳的缺点,但它赋予人的好处却太多了。它让人的决策更前后一贯,例如始终追求诚实;它让人更不计较后果,毕竟从一开始就不是结果导向;连带地,看淡得失心,它也让人更能忍受失败或损失;它重视内在动机,所以个人更能有兴致的一直走下去,不会因为利益中断终止(我相信很少人会因为选择题做对而保持读书的兴趣,但因为喜欢思辨本身而终身阅读的大有人在)。

身份逻辑作为决策标准助益个人身心发展,我们甚至可以简单说成,基于身份逻辑的决策,使人更像一个人。但是我们经常在商业环境和学校中做选择时往往会忘记身份逻辑,忘记我们之所以为人的重要元素。

4

理想世界中,「求仁」应该是义利两全的事,你认真探索知识点,应该能帮你提高选择题分数,你坚守商业信用,应该能帮助你财源广进;但现实世界——套用宗教界修辞——是个原罪世界,你遇到时限的挑战,明天就要小考了,下周就要发员工薪资了,你发现义利未必能够两全,两者(在短时间周期内)是冲突的决策基准。

所以这是古话「求仁得仁」用以劝慰人心的涵义。要知道求仁可以期待的结果是仁,不要搞错目标了。有人做了好事却遭受社会质疑而忿忿不平,其实,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有营销、判断者短视、因果结构不明等干扰项存在,好的名声与怎样广告可能有更直接的关系,跟好的初衷与行为则未必有明确的逻辑联系。如果求仁,心中想的却是仁以外的回报,因而变得愤世嫉俗,那就太可惜了。

其实,仁作为回报一点不亚于利益,人展现复杂的身份认同,而不是活成一只回应计算的机器,可能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

5

当代决策取向偏废一方,需要拨乱反正,马奇建议的措施是阅读诗歌。马奇说,「诗歌是表达、审视怀疑、悖论和矛盾的天然媒介」;马奇说,「大多数时候,诗歌透过两个镜头看世界,一个清晰的,一个模糊的。因为生活既清晰又模糊,人既可敬又卑鄙。两方面同时存在,你必须同时看到它们,不要妄图调和它们之间的冲突,而要把它们都看作人生的本质」。

2003年马奇拍了一部**《激情与纪律——堂吉诃德的领导力》,**中马奇有这样一句旁白:

天人交战永远存在,善无善报总是可能,不用想着去调和正义与利益,更好的是,肯定正义的价值,因为求仁得仁而满意就好。

6

马奇很可能离开教职,以赚得超额财富。引用阳志平的整理:

按理说,马奇完全可以担任巨头公司的顾问,但马奇没有,平生只以私人身份给当时任职花旗银行总裁的好友支招。

马奇晚年退休时,在斯坦福大学晚宴上致辞:

马奇又说:

仁者求仁得仁,共勉!

2021-07-25

求仁得仁词语解释

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今河北省)国君的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想立叔齐为太子。他后叔齐想把王位让给兄长伯夷,伯夷说:「你当国君是父亲的遗命,怎么可以随便改动呢?」 于是逃走了,叔齐觉得自己不应该继承王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推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后来伯夷、叔齐听说西岐(今陕西岐山)的西伯昌是位有道德的人,便长途跋涉来到西岐。此时,西伯昌已经了,他的儿子周武王即位了,追认西伯昌为文王,带着文王的棺木,向东方进军准备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不赞成这种以暴易暴的做法,拉着周武王的马缰绳劝他说:「父亲了不埋葬,却发动战争,这叫做孝吗?身为商朝的臣子却要讨伐君主,这叫做仁吗?」周武王不听。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伯夷、叔齐不愿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今山西永济西)里挖野菜,后来就饿了。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究竟是甚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圣贤。」 子贡问:「那样的圣贤却被饿了,难道他们就没有甚么怨言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最终得到仁德,他们又有甚么可抱怨的呢?」

「求仁得仁」指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得以实现。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和《论语?述尔》)

[原文](子贡)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fd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求仁得仁,永珍安息一文中求仁得仁一词有无...

如果是一个常年写古诗古文以为爱好的人,不得不说,这篇中文系主任的文言文,语感不好,读着别扭,水平着实不高。

复旦大学官网登了一篇《求仁得仁,永珍安息》的文章,悼念突遭谋害的数学学院书记王永珍。

但没想到,因为文章里的“求仁得仁”四个字,一下子炸锅了。

尤其是,大家还发现,悼文的作者竟然是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刚。一个研究古代文学、研究苏东坡的著名专家。

堂堂复旦大学,文科实力在全中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多少中文学习的梦想之地。现在,它都沦落到“就这个水平?”

还有网友不无讥讽,“比我这个高中生水平还不如”“不文不白,不通”“为复旦感到汗颜”。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至少它的首要职责不在此。某种意义上,做文学研究的有点像美食家,知道怎么选材、配料、火候,可以侃侃而谈色香味,但真要让他们去做一道菜,那十有八九上不了席。

所以,也完全不必苛求朱教授要写的多么高雅、多么文采斐然,更何况他这篇文字本来就是发在朋友圈的,不考究也正常。

真正水平堪忧的,可能还是将朱教授这段文字拿到官网发表,还加了一个“求仁得仁,永珍安息”标题者。

其他网友为朱教授解释:

朱教授的“求仁得仁”意指逝者生前生活中“追求仁”,逝于意外,亲友学子皆感念其品德于心,故“已得到仁”,更像是悲伤之余对已逝朋友的一种安慰,类似“我知道你走的委屈,我也实在为此感到难过,如果还有什么可以让我感到欣慰,便是你这一生求仁得仁,我们铭记你怀念你。”

表示愿望意义的成语

愿望是指我们心中期望实现的想法,我们都有自己的愿望并都希望实现,有哪些 成语 是可以表示愿望的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表示愿望意义的成语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用

表示愿望意义的成语

 1) 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2) 大有希望:指做成某事或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3) 弘誓大愿:弘:大;誓:诺言。很大的决心和愿望

 4) 梦熟黄粱: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5) 止沸益薪: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6) 有心无力:有愿望和打算,但没有力量付诸实现。

 7) 一相情愿: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8) 一相情原: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9) 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10)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表示愿望的成语及解释

 1) 意满志得: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同?意得志满?。

 2) 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3) 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4) 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5) 事与原违:事实与愿望相违背。

 6)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7) 说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望梅止渴?。

 8) 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9)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10) 临川羡鱼: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11) 临渊羡鱼: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 措施 ,对事情毫无好处。

 12)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13) 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

 14) 傲睨得志: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15) 止沸益薪: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比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16) 戴盆望天: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

 17) 如意算盘: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

 18)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19) 计获事足:犹言如愿以偿。指愿望实现。

 20) 如原以偿:指愿望得到实现。

表示愿望的成语解析

 1) 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2) 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原?。

 3) 一相情原: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亦作?一厢情原?。

 4) 一相情愿:一相:也作?一厢?,一方面。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5) 趁心如意:称心如意。指符合心意,满足愿望。趁,通?称?。

 6) 饱人不知饿人饥: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7) 人各有志: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8) 事与原违:事实与愿望相违背。

 9) 事与心违:事实与愿望相违背。同?事与原违?。

 10) 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11) 上下同欲: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12) 残民以逞: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残害人民,来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称心如意。

 13) 皇天不负苦心人:天公不会辜负苦心人的意愿。意谓只要肯下苦功,坚持干下去,愿望一定能实现。

 14) 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 故事 ,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15) 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16) 始愿不及此:始愿:当初的愿望。指事势的变化发展,并非起初所料想到的。

 17) 始愿不及此:始愿:当初的愿望。指事势的变化发展,并非起初所料想到的。

 18) 上下同欲: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谓众心齐一。

 19) 临渊羡鱼: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20) 市民文学:封建社会后期,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

 21) 如愿以偿: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2) 如原以偿:谓愿望得到实现。

 23) 如意算盘:比喻考虑问题时从主观愿望出发,只从好的方面着想打算。

 24) 求知若渴:知:知识。探求知识像口渴想喝水一样迫切。形容求知愿望十分迫切。

 25) 求仁得仁: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猜你喜欢:

1. 形容希望的成语

2. 形容梦想的成语大全

3. 用于表示祝福的成语

4. 表示心情的成语

5. 表示成功的成语

每人都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求仁得仁《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之论语7.15》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乎?”

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冰雪译文

冉有说:“夫子会帮助卫君吗?”

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他老人家呗。”

子贡走进屋子,问:“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啊。”

子贡说:“那他们怨悔自己的行为吗?”

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仁,得到的也是仁,还怨悔什么呢?”

子贡走出来,回说:“夫子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这两段话直接看解释似乎没什么直接联系,其实是有关两个血腥和香艳的故事。

第一 :“ 父子争国”。

当年卫国卫灵公,宠爱天下可谓是美艳第一的夫人南子,南子年青无子,欲扶持太子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太子蒯聩欲杀南子而不成,于是被逐,逃于国外晋。

卫君,即后来的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灵公卒后,卫人立蒯聩之子辄,即卫出公。晋人挟(卫出公父)蒯聩来侵卫国,以太子复国名义杀返,但卫人怒刷众人齐拒之。于是,卫国局面就有了所谓的“父子争国”。

当时孔子奔袭流浪十几国传道授业,适逢居卫,还曾万般无奈下拜访过香艳夫人南子,气的弟子子路脾气暴躁、烈震雷迷对着老师一顿发火哦。故弟子们不知孔子是否会助卫君“辄”拒其父,故请子贡委婉打听,子贡情商最高,常常一曲十八弯,所以钱穆曰:“子贡不欲直问卫君事,故借问伯夷叔齐是何等人。”

第二:? 伯夷、叔齐让贤,不食周粟的故事。

伯夷叔齐是孔子心中少有的几位贤人之二,也是以互让位阶为后来者所尊崇。郑汝谐有书中云:“孤竹君欲立叔齐,叔齐以伯夷为长而逊之,伯夷以非父命也而逃之。二人俱不立,国人立其中子。”伯夷、叔齐曾拦马周武王不要杀伐,可后看来没有用啊——二人拦马劝谏未果,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都不愿食用周粟,逃往首阳山,采薇为食,直至饿。宁可逃到深山老林无野菜断绝食物,也为坚持的底线而献身,“仁义”二字可谓滴滴血泪书。

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 李炳南曰:“求仁得仁者,伯夷能顺乎亲,孝也;叔齐能恭其兄,弟也。孝弟乃仁之本,仁者天爵,国君人爵耳。”夫子赞许伯夷叔齐,子贡情商智商双高,又善于变通和言辞,举一反二,也可推知孔子其不赞成父子争国。郑康成曰:“父子争国恶行,孔子以伯夷叔齐为贤且仁,故知不助卫君明矣。”

其实,整个故事讲的就是孔子欣赏伯夷叔齐之德,不会给卫国不德之君卖命。士可杀不可辱,真的知识分子的底线不能踏吧。

附录文献参考

《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崇仁让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兄弟让国远去,终于饿,今卫乃父子争国,争、让正反。君子杀身以成仁,夷齐虽终于饿,得成于仁,岂有怨乎?

李炳南曰:伯夷叔齐兄弟让国,孔子赞为求仁得仁。可知孔子讲求相让,而非相争。不去卫,而又不助卫君,为卫国计,息争免祸而已。

《论语正义》曰:引夷齐者,借二子以正卫事也。盖辄之立及拒蒯聩,是“以王父命辞父命”;然叔齐亦是父命立之,及父,不复拘执父命而让国伯夷,与卫辄之坚执王父命而辞父命者相反。若伯夷则又遵守父命,而终让国不受,与卫蒯聩之弃父命而争国者相反。

朱子曰: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孝),叔齐以天伦为重(悌)。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xǐ)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

郑汝谐曰:(夷齐)二人俱不立,国人立其中子。使当时无中子可立,则二子必不使宗国绝嗣也。苟国中有主,二子可以各行其志矣。夷齐之奔,饿不恤,一则存君父之命,一则念天伦之叙,此求仁而得仁也。子贡以其穷也,而疑其怨。夫仁者之心,循乎天理;天理所安,何怨之有?

张栻曰:夫子告之以求仁而得仁,谓二人者求夫天理之安而已,夫岂利害之计乎?明乎此,而后知古人所以处身谋国之宜矣。

陈祥道曰:盖兄弟之让则仁,父子之争则不仁。孔子善夷齐之仁,而恶卫君之不仁。

《群经识小》曰:以灵公而废蒯瞆,蒯瞆无辞;以辄而拒蒯瞆,则辄将何以为心矣?

云门隐者按:蒯瞆与卫君辄之争,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无论卫君辄是否站在正义的立场上,“父子争国”之实已成。而成之者,卫灵公也。孔子对于“父子争国”之事是不会参与的。助其骨肉相争,是乱人伦,夫子不为也。

?

本章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集注》《论语注疏》《论语正义》《论语讲要》《论语新解》《论语集释》《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偶谈》《论语全解》《群经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