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首顿足指什么生肖

2.摇首顿足比喻一动物

3.摇首顿足打数

摇首顿足指什么生肖

摇首顿足意思解释-摇首顿足是什么意思

摇首顿足的生肖是猴。

猴是动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手和脚的趾分开,大拇指灵活,可以使简单工具和抓取食物,是中国十二生肖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温暖地带,形状类似摇手顿足,因此猴子常被用来形容摇手顿足。

1、词语解释:

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2、成语出处: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3、词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焦急、悲伤、无可奈何的。

4、猴子的形态特征:

四肢长并有明确分工,关节灵活而运用自如,拇指可与其他四指对握,双手具有一定的操作功能具有辨别色彩的能力,双目和人类相似,长在头部前方,能准确判断距离。上下颚短,脑腔很大,大脑发达,智力较高。

5、猴子的生长繁殖:

猴子每六个月怀一胎,每胎1-3仔。幼体生长比较缓慢。哺乳期多抓爬在母体胸、腹部或骑在母背上,由母带着活动。性成熟的雌性有月经,雄性能在任何时间交配。只有低等猴类,如狐猴、懒猴、指猴具有一定的交配、繁殖季节。

十二生肖介绍:

1、十二生肖包括: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2、起源: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3、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关系: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摇首顿足比喻一动物

摇首顿足是形容大猩猩的

因为所有动物中,唯有大猩猩生气时

就会像我们人类一样摇脑袋踏脚,所以摇首顿足应该形容的是大猩猩。

1、首顿足

含义:指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2、大猩猩

大猩猩 (学名: Gorilla) : 是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分两个物种一-“东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现存所有灵长类中体型最大的种,四足状态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时高1.6-1.8米。直立的大猩猩可达1.75米高,因为大猩猩的膝盖无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实际身长比这个高度还要长一些。雄性比雌性体大。

体重一般雌性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体型雄壮,面部和耳上无毛,眼上的额头往往很高。下额骨比颧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长,两臂左右平伸可达2-2.25米。人工园养的大猩猩体型最大的为230千克,直立身高接近2米。

大猩猩是昼行性动物,从每天天亮就开始进食,然后休息到下午,再进行活动和觅食,一直到傍晚。大猩猩虽然是林栖动物,但在树上活动的时间却有限。它能在地上直立行走,但平时仍以用四肢行走为主。上树的时候主要靠手攀缘而上,脚则缺乏足够的抓握能力。当它从树上下来时,首先是脚下降,紧接着是手臂下落,徐徐滑下,用脚在树干上制动。

大猩猩能发出22种明显不同的声音,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可听到8种。这些声音都有含意。例如:不满意时发出喃喃抱怨和哼哼诉苦声,当小猩猩掉队时发出尖颤声等等。最有趣的是大猩猩的著名“击胸”现象。大雄猩猩的“击胸”过程是由九个截然可分的动作和一连串的号唬喊声组成,显然这是起着模仿与通讯的作用。

摇首顿足打数

摇首顿足打数成语解释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

摇首顿足是生肖狗。

戌狗,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十一位。狗家畜中排名老五,对主人忠贞不渝,待人温顺,坚守岗位,忠于职守,行动快捷,爱憎分明,戌时狗守夜的警惕性最高。

黑夜来临,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并产生一种特殊的视力和听力,看得最远,听得最清楚。所以戌时属狗。

生肖的由来:

十二生肖也被称为十二年兽。在中国的历法上有十二只年兽依次轮流当值,所以我们的中国年兽就有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和猪应用在历法上。十二生肖始于纪元前六世纪,初期跟地支一组的数字互相应用,到后来才变成的纪年的年号。

其实,民间一直流传着这麽一个故事:话说当年,佛陀召集了所有的动物出席群兽大会,最早到的十二头野兽将作为十二个年号 群兽大会当天,老鼠最早到,所以兽年中它排行最大,接着是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和狗。猪最后一个才到,因此十二年兽中它排行最后。

形容惋惜或懊恨时的动作。《三国演义》四五回:“〔周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以脚跺地。多形容情绪激昂或极其悲伤、着急。韩非子·初见秦:“闻战顿足徒裼,犯白6*刃,蹈鑪炭,断於前者,皆是也。”?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握手哽咽,顿足不能出声。” 刘半农 扬鞭集·学徒苦:“呱呱儿啼,主妇震怒,拍案顿足,辱及学徒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