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不夸什么四字成语

2.关于水果的成语有哪些

3.山东的地方戏剧是什么

什么不夸什么四字成语

老王卖瓜戏曲-老王卖瓜的意思是什么

1. 什么不夸四字成语

没有 什么不夸 的四字成语,夸 在第四位的成语只有2个: 1、好自矜夸 hào zì jīn kuā 解释矜:自以为贤能。

骄傲自满,喜欢夸耀自己 出处《周书·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 结构动宾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2、自卖自夸 zì mài zì kuā 解释夸:夸赞。

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

出处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自我吹嘘 近义词自我吹嘘 反义词谦虚谨慎 例句老舍《又是一年芳草绿》:“他老人家那股子自卖自夸的劲儿,打我也学不来。”。

2. 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没有 ()不夸的成语,夸 在第三位的成语只有3个:

1、争荣夸耀

zhēng róng kuā yào

解释争荣誉炫耀自己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2、斗美夸丽

dòu měi kuā lì

解释指比赛美丽以争胜。

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民俗》:“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厅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

3、逞异夸能

chěng yì kuā néng

解释施展奇异本事,夸耀能力高强。

出处《封神演义》第九二回:“梅山七怪阻周兵,逞异夸能苦战争。”

3. “不什么不什么”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不瘟不火,不屈不挠,不三不四,不卑不亢,不折不扣

1. 不瘟不火:

读音:bù wēn bù huǒ

释义: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态度一般。

2. 不屈不挠:

读音:bù qū bù náo

释义:比喻在压力的挫折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诎。”

3. 不三不四:

读音: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4. 不卑不亢:

读音: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卑,低、自卑;亢,高傲。意为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泛指人的品格。同"不亢不卑"。

出处:朱之瑜(明)《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谄,何得如此也!"

5. 不折不扣:

读音:bù zhé bù kòu

释义: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经常与贬义词一起使用。

出处:茅盾《子夜》:"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4.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什么不什么

情不自禁、

势不两立、

身不由己、

势不可挡、

文不加点、

乐不思蜀、

微不足道、

爱不释手、

瑕不掩瑜、

高不可攀、

道不同不相为谋、

理不胜辞、

美不胜收、

迫不及待、

时不我待、

入不敷出、

漫不经心、

词不达意、

刻不容缓、

怒不可遏、

目不暇接、

锐不可当、

恬不知耻、

俗不可耐、

言不由衷、

坚不可摧、

兵不厌诈、

力不从心、

心不在焉、

少不更事

关于水果的成语有哪些

人面桃花? 南橘北枳? 投桃报李?

望梅止渴? 避瓜防李? 抱蔓摘瓜

瓜剖豆分? 瓜熟蒂落? 桃之夭夭

梨园弟子? 瓜李之嫌? 风花雪月

百年好合? 桃李满天下 瓜田李下

瓜皮搭李树? 橘化为枳? 避李嫌瓜

梨花带雨? 滚瓜流水

扩展资料:

带有水果的歇后语:

冬天吃山楂——寒酸 ?

鼓槌打芝麻——敲到点子上去了

海南的椰子------果真有味

苹果掉在箩筐里 ----乐(落)在其中

拿着黄莲当箫吹-------苦中取乐 ?

砍树吃橘子 ------ 不顾根本

虫吃沙梨 ------- 心里肯(啃)

山东的地方戏剧是什么

山东梆子是流行于山东省鲁西南及鲁中地区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

又名“高调梆子”,简称“高调”或“高梆”。又因其高昂激越的特点,被人称为“舍命梆子腔”。主要流行于山东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泰安等地的大部分县市,以及聊城、临沂等地区的广大城镇乡村。因流行区域的不同,群众对其称呼亦有别。如以菏泽为中心的,习称“曹州梆子”;以济宁、汶上为中心的,称为“汶上梆子”或“下路调”,总称“高调”,以区别于流行在鲁西南的“大平调”。1952年,定名统称为“山东梆子”。

2008年6月7日,山东梆子经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流传

山东为历代贸易运输的主要通道之一,山西人来山东经商为时甚早,济宁、菏泽、聊城

山东梆子

在明代就已有了规模宏大的山西会馆。这些山西商人,经营典当、钱庄行业,在山东境内具备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他们长期定居山东,在这种形式下,在这种情况下,山西的戏曲和班社自然也流入山东鲁西南一代,在不少剧目中也反映出当时山西商人到鲁西南等地做买卖的情形。诸如《奇错》、《》等。因此,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的“西梆”,早期流入鲁西南济宁、菏泽等地后,受到当地文化、方言、习俗的影响,加上当地及其他戏曲形式的影响。也就顺其自然地逐步演变成今天的山东梆子。

据清乾隆(1736—1795)时人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载:“院本之后,演为曼绰,为弦索。……弦索流于北部……陕西人歌之为秦腔。……至于燕、京及齐、晋、中州,音虽递改,不过即其本土所近者少变之。”其中的“齐”,就是指山东。又据乾隆五十年刊印的吴长元《燕兰小谱》载:“花部四十四人”中,有于永亭(即墨人)、孟九儿(历城人)是山东人。其中孟九儿隶大春部“演百花公主,戎衣结束,秀媚中颇饶英气……。其他杂部则梆子腔,俱多为京班别派。”后面的附诗中还有“筝阮调高蛙漏促,踏摇娘苦月三更”句,可知当时是用筝、阮等弹拨乐器伴奏的。所谓“京班别派”的“梆子腔”,多为山陕梆子。据嘉庆十五年(1810)刊印的留青阁小史《听春新咏西部》“金庆儿”条:“姓金名元庆,字菊人,又字绣卿,年十五,山东兖州人(大顺部)。”该条附诗说:“齐歈不唱唱秦声,怯怯玉喉度玉筝。”说明山东艺人进京后,不唱“齐歈”而改唱山陕梆子,也使用弹拨乐器(筝)伴奏。就两书所述的伴奏乐器,也与山东梆子早期用大弦(八楞月琴)伴奏是相吻合的。

上述文字资料可证明,至迟在乾隆年间山东境内已有本地梆子存在,且有山东籍演员到北京演出。这一点,与山东梆子老艺人追述中的时间较接近。

据资料考证,济宁财神阁的高调老班“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1573年)以前由李翰林创办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为证实这段历史,1957年山东省戏曲研究室曾专门调查走访了山东梆子老艺人段广才(艺名段珩,1889年生),他讲:“听我老师张恩普说(济宁人,花脸),济宁财神阁的高调五福班是明朝万历皇帝登基以前由李翰林创办,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这个班垮了不过五六十年”。另据巨野大姚班最后一代班主姚保员介绍:“姚班始建于清代,姚孔绰是第一代传人,到我

山东梆子

已是第九代了。姚班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再综合其它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山东梆子约在清初就相当流行了,而它的产生,则可以推溯到明代的后期。

可见,时至今日,济宁东门里财神阁高调五福班,汶上县大曹班、崇圣府班,巨野县田家班、大姚班等,成班均有300多年之久,其活动范围遍及菏泽、济宁地区,以及泰安、聊城、临沂地区的许多城镇、农村。过去,不少职业班社和著名演员经常到豫东、苏北、皖北、冀南一带流动演出。

山东梆子原无女演员。光绪二十六年(1900)前后,出现首批女演员,如巨野县的“女班”中,小冷儿(旦)、小景儿(旦)均是受到群众欢迎的女演员。此后,其他班社也陆续吸收女演员扮演旦行,较著名的有单县四班的王德兰、绿大褂子、红大褂子(小环),巨野县孔班的李翠喜,汶上县萱楼班的吴太云,莘县沈庄的大金等,其中大金并能唱黑脸。王绍明(红脸、黑脸)与孙致平(旦)曾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过标名“山东梆子”的唱片。

与此同时,曾有一些山东梆子艺人去外省演出,如魏二(红脸)、么五(小生)、李二黑心(黑脸)、唐进功(艺名三托,旦)、张克明(艺名一棵葱,旦)等曾演出于江苏、河南等地。直到1930年前后,河南东部(包括开封)仍常到鲁西南邀角。当时较出色的演员有王锡堂(艺名桂花油,曹县曹家班出科,青衣花旦)、刘德润(红脸王)、黄儒秀(艺名黄娃,定陶县东三义堂出科,文武小生)、孙子高(孙三,曹县曹家班出科,黑脸)、赵义庭(曹县火神台班出科,小生)、崔云芳(女)等。但在这一时期,河南梆子(豫剧)崛起,而鲁西南一带因受连年战争影响,社会动荡不定,山东梆子的发展受到阻碍。至40年代初,一些河南梆子演员,如李金娥、徐凤云、陈素花、马金凤等都曾到菏泽地区演出,从而是山东梆子唱腔受到了河南梆子影响。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调查,山东全省四十三个梆子剧团,其唱腔很多吸收了豫西调的成分,使山东梆子的唱腔更加丰富。?[2]?

近代演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省仍有不少职业剧团在流动演出。业余剧团也很普

山东梆子

遍,仅菏泽县就有梆子业余剧团一百余个。据1953年山东省文化局戏曲工作组的统计,全省尚有四十三个梆子剧团。1958年,山东省文化局组织“山东梆子剧目工作队”,对山东梆子传统剧目和唱腔、曲牌进行挖掘整理。同年,以菏泽专署人民剧团为基础,并从济宁地区调集窦朝荣、卢胜奎等著名老艺人,在济南成立了山东省梆子剧团。山东省戏曲学校也设立了梆子科。通过整理传统剧目和创作现代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唱腔、表演、音乐伴奏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和创新。

1960年,山东省梆子剧团至北京汇报演出时,《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剧目受到好评。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等。

1982年在山东省戏剧演出月期间,省梆子剧团演出的《程咬金招亲》分别获优秀剧本创作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乐队伴奏奖,剧中主要演员获表演奖。至1983年,这一剧种除山东省梆子剧团外,梁山、郓城、巨野、泰安、肥城、新泰、曲阜、嘉祥等地,仍有专业剧团巡回演出。

已传唱300余年的山东梆子,如今却成了“濒危物种”。截至到2005年,全省仅余3个剧团,即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郓城山东梆子剧团。

2006年山东省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山东梆子成功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给这门古老的戏曲艺术的复兴注入了新的希望。

2007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下,党和政府重视山东梆子的发展,重新启动恢复该剧种,全省计有专业剧团: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济宁市山东梆子剧团、菏泽市地方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等,其中泰安市山东梆子剧团的武兰香,李红,汶上县汶上梆子剧团的刘太华,巨野山东梆子剧团的刘秀云入围全国红梅花戏曲大赛总决赛 并获得金花大奖。又于2007年12月成立了山东梆子专业委员会,使该剧种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