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瓮中捉鳖”的出处瓮城,在古代城池中是什么存在?

2.什么中捉鳖

3.源于水浒传的成语故事

“瓮中捉鳖”的出处瓮城,在古代城池中是什么存在?

瓮中捉鳖成语典故-瓮中捉鳖的意思的故事

俗话说的瓮中捉鳖,就是因为瓮城特别的难以攻进,如果你是进攻城墙的话很困难,因为城墙很厚。而且你可能进攻成功进入城墙之后他反而会把你攻的那个大门关起来。这时你就被困在了瓮城里面,也就是瓮中捉鳖的由来了。

瓮城是十分强大的一个防御措施,其中在冷兵器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如果你想要从正面进攻城墙的话,基本上很困难。而且瓮城的来历十分的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之前,具体的时间还难以断定。而且不仅是我们国家,其他的国家也有类似我们国家的瓮城存在。

瓮城有很多道防线,你有可能进攻了第一道防线过后,后面还有第二重第三重防线等着你。而且瓮城内部比较的狭小,所以军队在里面很不容易施展他们的能力。而且如果敌方故意的将你放进瓮城的话,将你围困在瓮城中,那么你怎么进攻也不容易进攻出去,所谓的瓮中捉鳖,你就是那个鳖了。所以它的战略意义是十分的重要的。

但是瓮城它都会有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可以使你的部队自由的进入。但是一旦你这个出口被敌方发现的话,敌方不再从正面的城墙进攻而转攻你们那个出口的话,那么你们的瓮城就很容易被对方击破。在明朝的时候,就十分的喜欢建造这种城池,而且当时这种瓮城的主要战略意义并不是防御,而是用来存储粮草或者安顿士兵之类的。但无论怎么说在当时那个都使用冷兵器的年代,瓮城的确是有很大的作用,而且也有很多的人喜欢修建瓮城。

什么中捉鳖

瓮中捉鳖的含义如下:

1、瓮中捉鳖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形容事情非常容易掌握和解决,就像在瓮中的鳖一样,只要伸手就能捉到。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已经掌握敌人或对手的动向或弱点,可以轻易地取得胜利或成功。

2、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故事。据说在古代的一个战争中,一位将军为了捉拿一位敌军将领,设下了陷阱,将这位将领引入陷阱中,就像在瓮中捉鳖一样,轻松地取得了胜利。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事情非常容易掌握和解决。

3、在现代汉语中,“瓮中捉鳖”这个成语的使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不同场合的事情,比如在工作中掌握住了关键环节、在商业竞争中掌握了对手的弱点等等。无论是在哪个场合使用这个成语,都表达了对于事情容易掌握和解决的自信和乐观态度。

瓮中捉鳖的相关知识

1、瓮中捉鳖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毫不费力。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楚子使椒举如晋,求成于晋侯。晋侯将许之,士蒍曰:‘不可。’晋侯曰:‘何故?’士蒍曰:‘以郑国之宝器而赂之,是教之偷也。”

2、这个成语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楚国的国君派椒举去晋国求和。晋国的国君准备答应楚国的请求,但是士蒍却反对这样做。他认为,如果用郑国的宝器来贿赂楚国,就等于是在教他们偷窃。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称为盗窃,更何况是贪婪地占有别人的功劳呢?

3、这种行为不仅在道义上是错误的,而且在法律上也是犯罪的。如果上下都互相欺骗,那么就很难相处了。因此,士蒍认为这种做法就像是在瓮中捉鳖一样容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贪图不义之财。

4、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欺骗别人,最终只会自食恶果。正如古人所说:“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善于识别事物的真伪。有时候,一些看似美好的东西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陷阱。

源于水浒传的成语故事

1、水浒传成语故事:翁中捉鳖

“李逵元夜闹东京”后,和燕青两个,不敢从大路上走,恐有军马追来,难以抵挡,只得大宽转奔回梁山。在路行到梁山泊北,到寨尚有七八十里,将近荆门镇,当日天晚了,便去刘太公庄上投宿。只听得太公两口儿一夜啼哭,李逵睡不着,巴得天明,起去问他。

刘太公说道:“两日前梁山泊宋江和一个年纪小的后生,骑着两匹马到庄上来,老儿听得说是替天行道的人,因此叫这十八岁的女儿出来把酒。吃到半夜,两个把他女儿夺去了。”

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

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

李逵道:“他在东京兀自去李师师家去,到这里怕不做出来!”随即便答应去梁山泊山寨讨了太公女儿还他。

李逵、燕青径往梁山泊来,直奔忠义堂上。李逵不由分说,圆睁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字扯做粉碎,又抢上堂来,径奔宋江。

后来经与刘太公对质,夺太公女儿的并不是宋江,才演绎出“李逵负荆请罪”来。

宋江道:“若要我饶他,只教他捉得那两个假宋江,讨得刘太公女儿来还他,这等方才饶你。”

李逵听了,跳将起来,说道:“我去瓮中捉鳖,手到拿来!”(《水浒传》第73回)

后来,李逵和燕青终寻得并杀了夺占牛头山道院又夺去刘太公女儿的王江和董海两个绿林草贼,还了宋江的清白。

有诗赞曰:

梁山泊里无奸佞,

忠义堂前有诤臣。

留得李逵双斧在,

世间直气尚能伸。

“瓮中捉鳖”的意思是,像放在瓮中的鳖,伸手便可捉住。比喻该事确有把握。

2、水浒传成语故事:不三不四

《水浒传》中,鲁达因救卖唱父女而拳打镇关西命案,被迫削发为僧受法名智深。因酒后“打闹五台山”,鲁智深通过智真长老介绍从五台山来到大相国寺,被智清长老安排去管理本寺的一个大菜园。

菜园附近住着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平常总在园内偷盗蔬菜糊口,听说新来了个管菜园子的和尚,便想方设法来个下马威,以便今后能够自由出入菜园。这帮小混混商量决定引诱鲁智深到粪窖边,然后一齐动手把他掀入粪窖,逼他离开。

计议商定后,那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便拿些果盒、酒礼来到菜园,嬉皮笑脸地对鲁智深说:“闻之和尚新来主持,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鲁智深不知是计,便来到粪窖边,说:“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众小混混头领张三、李四拜倒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鲁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

“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水浒全传》第七回)

鲁智深走向前去,张三、李四便动起手来。鲁智深不等他们靠近他,右脚早起,一下就把李四踢下粪窖去;张三正要逃走,鲁智深又起左脚,把张三也踢入粪窖。后面的二三十个地痞小混混看到这种情形,吓得目瞪口呆。

“不三不四” 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3、关于水浒传的成语故事:不怀好意

不怀好意,出自《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怀:包藏祸心。没安好心。意为怀有恶意,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扩展资料

《水浒传》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因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发,出于无奈,只得投奔外乡。后来碰到了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二人在酒楼谈天,得知酒楼卖唱父女受当地恶霸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了郑屠。事后弃职逃亡,转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鲁智深受不了佛门清规戒律的约束,寺中长老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开封)大相国寺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在偶然的情况下结识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当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贪恋林冲妻子的美貌,设计陷害林冲,诬陷他“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亏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才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定计,约集了其他七名好汉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郓城有个好汉叫宋江,他的阎婆惜与人私通。在探知宋江与梁山强盗有来往后,她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结识了武松。

武松与宋江分手后,在景阳冈上打猛虎,成了英雄,之后去阳谷县当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莲却不守妇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门庆,毒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二人,给兄长报了仇。事后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也转去投二龙山安身。

宋江与武松分手后,到了清风寨寨主花荣那里,不久被父亲召回,因被人告发,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江执意要回家探父,又屡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几多曲折也上了梁山。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也参加了梁山聚义。最后,梁山共招募了一百零八个好汉,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招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采用“借刀”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征方腊。连年的战事,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最后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

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好汉们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李逵又被宋江临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