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马奴到汉武帝托孤重臣:西汉传奇大臣金日磾

2.汉昭帝是由姐姐抚养长大的,为何最终汉昭帝却将其处呢?

3.李严和诸葛亮,到底谁才是刘备真正想要托孤的对象呢?

?从马奴到汉武帝托孤重臣:西汉传奇大臣金日磾

汉武托孤是成语-汉武托孤两重臣谜底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县新店子一号汉墓中室的壁画上,可以看到几个以母贤子孝为题材的故事。其中一幅画的主人公,是深受 赏识、重用并「笃慎忠心,数十年无过失」的西汉名臣 。 本是匈奴人,而 一生更以讨伐匈奴而功绩卓著。身为异族降臣, 却在武帝的朝廷中担任了要职,并在武帝病重时临危受命,辅佐幼帝。他不仅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自己也成为华夏多民族大家庭的历史 。>   休屠王太子沦为汉宫马奴 >  金日磾(音金密低,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武威郡休屠县(今甘肃民勤县)人。原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因其父休屠王曾作金人祭天,汉武帝赐姓金。>  「金日磾出生的第二年,西汉的窦太后薨了,而被奶奶管制多年的汉武帝正卯足了劲,大刀阔斧地实现著自己的理想抱负。金日磾14岁那年,一场汉匈战争结束了他作为匈奴休屠太子的命运。」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於志勇说。>  据《汉书》记载: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 年)春、夏,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骑穿焉支山、居延泽,快速突袭千余里,斩八千余人,击破休屠部,并获其祭天金人;同年夏,又引万骑,突入陇西、北地二千里,在张掖县附近的祁连山下,斩三万余人……昆邪(也作浑邪)王、休屠王惨败,匈奴大单于「欲诛之」。走投无路的两人合谋降汉,但休屠反悔,昆邪王杀了他,并率自己的部下和休屠王的部下降汉。金日磾兄弟与母亲,因受休屠王牵连,被罚为官奴婢,金日磾被分配到宫中饲养马匹。>>  "汉代养马实业空前繁荣。因武帝爱马,仅他在位时官马就达四十万匹。马匹一般主要用于交通、耕畜和战事。汉代养马设六个牧师苑三十六个分所,任用少数民族官员管理马政。在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专门画了金日磾就可以证明。对于自小生活在草原上的他来说,养马、挑马、驯马应该像一种生活本能了,所以他养的马一下就被武帝看上了。」於志勇说。>  一天,武帝带着众妃嫔、宫女,检阅宫中饲养的马匹。当数十名马奴牵着马匹经过殿下时,别人都偷看殿上的贵人,武帝发现只有身材挺拔、仪表堂堂的金日磾目不斜视。且「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酷爱马的武帝大为赏识,让人将他褐色的长发梳成了 *** 的发髻,还戴上了不准奴隶戴的发冠。提拔他作管理养马的马监,后一步步升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   严以克己备受宠信 >  「金日磾也是出身王族,气质不凡。想想他『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按现在的尺寸换算身高近1.9米,但却处世谨慎,本分守己,从不敢有所闪失。因此很受武帝宠爱。」据於志勇介绍,武帝「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一时间,皇亲贵戚多暗中嫉妒,说什么的都有。武帝听而不闻,反而更加宠信他。>  金日磾的母亲是匈奴休屠王的阏氏,平素教诲两个儿子很严格,使武帝大加赞赏。后来她病世,武帝还下诏为其画像并悬于甘泉宫,金日磾每次随武帝到甘泉宫,都会祭拜一番。「和林汉墓的壁画,就颂扬了阏氏的品行与美德,描绘出一个教子有方的母亲。应该就是出自于此。」於志勇说。>  受母亲影响,金日磾对子女管教也甚严。武帝很喜欢他的两个儿子,经常让孩子陪伴在驾前。小孩子深受宠爱,有时就忘乎所以了。有一次,甚至攀著皇上的脖子爬到背上,被金日磾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坏了。边哭边跑。武帝埋怨金日磾道:「何怒吾儿?」 孩子渐渐长大了。一次,金日磾偶尔撞见长子和宫女打闹嬉戏,怒不可遏」而杀之。汉武帝听说后大怒,金日磾叩头谢罪并说出「恶其 *** 」的缘故。使武帝深受感动,并更加信赖他。>   护驾及时生擒叛贼 >  汉武帝晚年,因误用奸臣江充使太子受诬陷,蒙冤而。知道真相后,武帝非常后悔,一怒将江充家族全部杀掉。>  当时的侍中、仆射马何罗兄弟因与江充交好,在围攻太子的时候出了不少力,害怕受株连起兵谋反。当时已经是侍中驸马都尉的金日磾察觉了他们的异志,就暗中监视他们。何罗也发现自己被监视,也不敢贸然行动。>>  据《汉书.金日磾传》记载,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夏六月,武帝巡游林光宫,金日磾因不适在殿中休息。何罗兄弟乘机杀掉使者起兵。第二天早晨,武帝还睡着未起。马何罗想趁机潜入卧室行刺,发现事情不对的金日磾拼力将他抱住,大声高呼:「马何罗反!」左右卫士一拥而上,欲杀马何罗,汉武帝恐误伤金日磾而制止了。金日磾一人奋力将马何罗举起,摔在殿下。不久其它同谋也被擒获。这以后,金日磾忠孝的名声在朝野上下传扬开了。>  「《汉书》中记载,自从跟随武帝后,金日磾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几十年如一日。皇上赏赐的宫女他不要;武帝想选他的女儿进宫以示恩宠,也被他婉言拒绝。这种连深受纲常礼教浸*的汉官都难持之以恒的严谨,让武帝常常在惊讶之余更加敬重。有人说,后来道教传说中三只眼的『马王爷』就是以金日磾为原型的。我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懂马,另一方面是他的精神吧!」於志勇说。>   汉武帝托孤 >  「武帝病危时,令宠信的霍光与金日磾辅佐他年仅8岁的小儿子刘弗陵来继承皇位,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於志勇说。>  位高权重之时,金日磾仍旧十分低调,说「臣外国人,不如光。」于是,武帝任命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金日磾为车骑将军做副手,及太仆上官桀为左将军、搜粟都尉桑弘羊为御史大夫,共同辅佐少主。>  昭帝即位后,封金日磾为磾侯,他坚决推辞。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 年),在病床上接受了封爵的第二天,金日磾病逝,葬于茂陵附近,被朝廷追諡为敬侯。>  」如果按《汉书》所载,金日磾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入汉时十四岁算,他去世时应为整五十岁。惯于在草原上游牧的匈奴人,一生在异乡汉朝生活了整整三十七年,真是令人感叹。」於志勇说。>  金日磾后,长子金赏承袭侯位,为奉车都尉,次子金建为驸马都尉,并为昭帝所宠信。金日磾的第弟金伦早,后代盛于两汉,形成历史上的京兆望族。>  「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金日磾的墓葬所在地接待了一位韩国考古学家。据这位考古学家讲,韩国人的古墓里发现了金日磾的相关记载,因此韩国的金姓人氏均认为,他们是金日磾的后代。」於志勇说。>

汉昭帝是由姐姐抚养长大的,为何最终汉昭帝却将其处呢?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的小儿子,原本轮不到自己做太子储君,更谈上后来掌管汉家天下。但是汉武帝在位后期,征和二年(前91)西汉王朝上发生震动朝野的巫蛊之乱。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被人诬陷,母子二人双双自杀而亡。

其他皇子都积极运作,甚至像老三刘旦自告奋勇要当皇太子,被汉武帝深恶痛绝,老四刘胥更是游手好闲,不成器的东西,老五本来将要被立为太子,可是先于汉武帝去,天大的便宜就落到小儿子刘弗陵手上。

生母被汉武帝毒,姐姐抚养成人

汉武帝驾崩前的征和年间,汉武帝开始思考身后大事,内心开始琢磨打算将帝位传给刘弗陵,汉武帝是多英明神武地的帝王,由于看不惯自汉朝建立以来,特别是吕后时期,外戚权势过于膨胀,威胁刘氏汉家天下,如今若立小儿子为皇帝,?主弱母强?极其导致外戚专政的悲剧再次上演,于是下令将刘弗陵的母亲赵婕妤赐。汉武帝这一举动,给后世的王朝解决外戚问题带来借鉴。

汉武帝驾崩以后,年仅八岁的刘弗陵只有同父异母的姐姐鄂邑公主是自己世上亲近的人,所以汉昭帝刘弗陵登基以后,鄂邑公主被封为长公主,长期留在宫中陪伴照顾年幼的汉昭帝。

托孤大臣争权,鄂邑长公主深陷其中,惨遭身

后元二年(前87)一代雄主汉武帝驾崩,生前遗诏大将军霍光为首辅大臣,金日磾、上官桀为副手,金日磾不幸因病去世,朝中大权就被霍光和上官桀一分为二。汉武帝的尸骨未寒,不安定分子上官桀不满屈居霍光之下,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取代霍光,成为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天子近臣。

始元四年(前83),汉昭帝刘弗陵已经十二岁,到了选妃立后的年纪。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打算让自己年仅六岁的女儿能够入宫伴随汉昭帝左右,想以此成为汉昭帝的老丈人,加上托孤重臣的家庭背景,该是何等的荣耀。结果,意见刚提出来就遭到霍光的反对。

鄂邑长公主有个情人叫丁外人,与上官安的关系非常密切,上官安就托丁外人向鄂邑长公主帮忙运作这事,并且最后取得成功。上官家族为了回报鄂邑长公主,公然于朝堂之上建议封丁外人为侯,霍光搬出汉朝?无功不得封侯?的惯例,把此事给否了,从这里能够看出上官家族和鄂邑长公主简直是拿国家大事当儿戏。

此前,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想给自己家的孩子们弄个一官半职,霍光同样寄予否定。于是,朝廷上两大政治势力开始狼狈为奸打压霍光,甚至拉拢燕王刘旦,企图除掉霍光,废掉汉昭帝,另立刘旦为帝。

鄂邑长公主手下有个小吏叫燕仓,跟随鄂邑长公主多年,对公主府上的大大小小事务都非常熟悉,无意间获知鄂邑长公主和上官家族的阴谋,就赶紧跑去告诉大臣杜延年,霍光和汉昭帝得到密报以后,先下手为强,一举将鄂邑长公主和上官家族的叛乱阴谋破获。

所有参与密谋叛乱的人,包括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诛灭全族,朝廷还未对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进行发落,二人对所犯的罪过一清二楚,干脆自杀谢罪。

鄂邑长公主曾经因照看汉昭帝刘弗陵居功至伟,深得汉昭帝信赖,却因迷恋自己的情人丁外人,居然铤而走险,犯下谋反的滔天大罪,最后身败名裂,落得个自杀身亡的下场,实在令人叹息。

李严和诸葛亮,到底谁才是刘备真正想要托孤的对象呢?

单从李严和诸葛亮两个人来讲,刘备托孤更倾向于诸葛亮,这一点毋庸置疑。

从《三国志》的记载可以看出,刘备病危之际,他召见了两个人,而且是同时召见,而这两个人就是诸葛亮和李严。当时,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而李严的官职是尚书令。尚书令,原本是小官,秦汉初期属于管理帝王家私产和生活的官员,汉武帝时期,才将尚书令逐步改为高官,同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一样成为“三独坐”之一。丞相,是传统实权长官,而且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政务长官,所以无论是从实权来看,还是从传统来看,诸葛亮的地位都要比李严更高一些,这说明单从能力上来看,诸葛亮要比李严更有实力。

李严和诸葛亮都不是刘备的旧部,但是从追随刘备的时间上来看,诸葛亮明显要更早于李严,而且诸葛亮是刘备旧部的代表人物,所以从忠诚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明显要更忠诚一些,所以刘备要全力托孤给诸葛亮,从逻辑上来讲,没有任何问题。李严,原本是刘璋旧部,属于西蜀坐地户,代表追随刘备的新势力,而且李严很早就进入了蜀汉核心层,这说明刘备很器重李严,一方面是因为李严在新势力中微信较高;另一方面则是李严更听刘备的话,但是这些都不是托孤重点,毕竟国家存亡才是托孤重臣最先考虑的事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也是刘备真正想要托孤的对象。

刘备去世之前,之所以选择诸葛亮和李严同时进场,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诸葛亮虽然比李严地位高一点点,但是只要李严不犯错,诸葛亮就拿李严没办法,所以李严在托孤重臣中,起到制约的作用;2、诸葛亮能力超强,但属于旧部代表,同新势力磨合欠缺,李严在托孤现场,可以为诸葛亮证明,尤其是可以为诸葛亮在新势力中证明;3、诸葛亮的忠诚度很高,能力也很强,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诸葛亮事无巨细全部亲为,这就让其他人很掌权,而李严正好可以调节诸葛亮这一坏毛病,但是从历史的结果来看,李严并没有完成使命。

总之,刘备真正想托孤的重臣是诸葛亮,一方面是因为诸葛亮能力强,忠诚度高,事后也证明,刘备确实没有看走眼;另一方面是因为诸葛亮责任心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而抢夺天下之主,会使蜀汉政权内部不稳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诸葛亮绝对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所以刘备选择了诸葛亮,诸葛亮也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