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塞责读音-潦草塞责蔡元培
1.大学真的能让人成才吗
大学真的能让人成才吗
“我们的学生不一定要读大学!不读大学也可以成才的!”这是很多教育专家对学生的建议。可是,这种不读大学的成才建议,在现实中,行得通吗?
回答十分肯定——我眼前就收集到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几乎清一色要求应聘者要具有本科学历,其中有超过40%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对于这样的应聘条件,我们能对孩子说,你不读大学也可以成才吗?他到哪里去成才?谁给他成才的机会呢?
把学历与用工紧密结合,把其作为必备的前提条件,这正是我国培养人才面临的“结”,也从根本上影响我们对学习的态度。
这种结合,导致“学习成才”成为被推崇的单一的模式。用人单位十分强调对聘用人才的学历要求,并把学历的高低,作为划分人才层次的标准。这种要求,势必对大学发展“学历教育”具有不可比拟的推动作用,在我们的调查中,有超过80%的人是为了未来更好的就业才选择读研,这就表明社会的学历要求,已经转化为学生对教育的“需求”。如果用人单位不对学历如此要求,可以想象,还有多少学生这么热衷读研——准确的说,热衷那一纸“文凭”。“不要把文凭看得太重,那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老师们这样对学生说。学生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敲门砖,敲进了门,丢在一边,没有了用处;可是没有它,我们怎么去敲看那扇门呢?”
这种结合,将学习的功利性放大到“极至”。有人对我说,大学学习就是要“功利”,现实也让他们不得不功利——当前的教育开支让他们必须功利,否则一些家庭靠背债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培养,靠什么来收回回报?社会对人才的选择让他们必须功利,有多少用人单位不是标榜自己具有“现代人力资源理念”注重人本身的能力和素质,却大行以身份为标准录取人才之道呢?是的,我们有充足的进行功利学习——学习就是为了求生谋职、升官发财——的理由。但,让我们看看我们的教育家们是怎样来评价教育的吧。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这样告诫学生,“果欲其做官司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学,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重,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惜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今日之学生,并没有错。错在谁?错在我们的社会环境,把教育作为了生存竞争的工具。错在我们的教育,不但迎合这种“工具理性”,并为了“产业利益”,将传授工具技巧作为赚钱(收取高额学费)的机会。
这种结合,将把“读书无用”催生为现代社会新病。如果读书是为了一纸文凭,而一纸文凭又是通向成功的“PASS”,再加上读书很昂贵,那么,当付出昂贵的代价去读书,却获取不到一纸大学文凭时,读书无用,自然就成为一些家庭在衡量教育投入产出后得到的一个判断了。教育对人本身素质的提高,教育让人类生活得更美好,这些关于教育性质的描述,只能是标语式的口号,而难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当中。现实其实已经给这样的思维逻辑,做出了实证,有调查显示,在一些贫困地区,一个初中班级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辍学打工——其理由就是读书没有前途,不如早挣钱打工。
我从来不反对学业发展要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并要求学生做到学业生涯规划需要与职业生涯规划同步进行,但是我反对社会如此将学历与用工挂钩。你可以追求学历,但用人单位从不以学历作为衡量你能力并进而录用你、晋升你的标准,那么,关于“学历”教育中的弄虚作假、腐败行为,又还有多大的市场呢?只有更多的社会用人单位放弃招聘录用的学历硬性条件要求,将学历与用工脱钩,真正注重人才本身,我们才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成才模式,创造更大的成才空间,而教育,才能成为学生受益终身的能力来源、素质来源,成为一个人完善自我的终身需求,而不象现在,成为一种买卖和交易的条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