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什么意思古诗的翻译

2.请问佛教上说的业果和因果是一回事吗?

3.犬儒主义

4.人老了,为什么儿女都嫌弃?

5.有关郑板桥作品《墨竹画》的介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什么意思古诗的翻译

愤世疾俗有福难享-愤世疾俗的拼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思——在东边种菊花的地方采摘菊花,无意之间看见远处南边的山峰。

作品出处

出自《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

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其五)

[ 魏晋 ]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品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作品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东篱(dōng lí):种菊花的地方,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圃。

6、悠然:自得的样子。

7、见:看见(读jiàn),动词。

8、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9、日夕:傍晚。

10、相与:相交,结伴。

11、相与还:结伴而归。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平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赏析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平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席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席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习,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

1、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2、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3、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平:“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平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平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近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平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名家点评

宋代苏轼《东坡题跋·题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

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在酒。盖时方艰难,人各罹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

元代刘履《选诗补注》卷五:“靖节退归之后,世变日甚,姑每得酒,饮必尽醉,赋诗以自娱。此昌黎韩氏所谓‘有托而逃焉’者也。”

明代钟惺、谭元春《古诗归》:“妙在题是饮酒,只当感遇诗、杂诗,所以为远。”

清代王夫之《古诗评选》:“《饮酒二十首》,犹为泛滥。如此情至、理至、气至之作,定为杰作!世人不知其好也。”

清代沈德潜《古诗源》:“‘弥缝’二字,该尽孔子一生。‘为事诚殷勤’五字,道尽汉儒训诂。末段忽然接入饮酒,此正是古人神化处。晋人诗,旷达者征引老庄,繁缛者征引班扬,而陶公专用《论语》。汉人以下,宋儒以前,可推圣门弟子者,渊明也。康乐亦善用经语,而逊其无痕。”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请问佛教上说的业果和因果是一回事吗?

你的问题关键是要让你明白前生后世的存在。你不相信前生后世。认为人后就断了,不会延续到后一世,所以你来到这个世界,你也不承认这是前世的延续。然而,佛法认为人是有前生后世的,是因为人后心识不会断灭,会由你的业力把你引生到下一个轮回。如何见得呢?我们都是凡夫,不是圣人,无法带你去游天界或地狱,但是,从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便能找到蛛丝马迹。比如,同是一个乡村长出来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学习英语有天分,有的学习数学有天分呢?同是一个家庭长大的,为什么你爱吃萝卜,哥哥爱吃土豆呢?这些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却忽略掉的,便是过往生中带来的习气。如果象你所以为的没有前生后世,那么每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应该都是一个模样,不会有各自的偏好。然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有的娃娃爱哭,有的爱笑,有的爱玩车子,有的爱耍枪。这一切都是前生业力所至。由此,你便能明白,前世所作的善恶,将导致现在或来生的苦乐。因此,尽管现在受苦的你,也会努力行善,现在享乐的你,也会努力惜福了。

犬儒主义

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社会文化形态。现代犬儒主义的彻底不相信表现在它甚至不相信还能有什么办法改变它所不相信的那个世界。犬儒主义有玩世不恭、愤世疾俗的一面, 也有委屈求全、接受现实的一面,它把对现有秩序的不满转化为一种不拒绝的理解, 一种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种不认同的接受。犬儒主义在其它现代社会的大众文化中也存在, 但是普遍到一般人觉得左手、右手之间的信任都出现了危机的情况却并不多见。这种危机是整个公众政治和道德生活危机的冰山一角。当今中国社会的犬儒主义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怀疑戒备心态, 而更是一种人们在特定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中形成的生存方式。与这一统治和被统治关系有关的犬儒主义, 分别表现为在上者的第四权威和在下者的现代现实主义。它们的形成和特征, 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一、犬儒主义和后极权社会

犬儒主义(cynicism)的鼻祖是公元前五到四世纪希腊的底约基尼斯(Diogenes),他的哲学一反当时浮夸的哲学和社会习气, 以行动而非理论向世人展示他的贫困哲学。为了证明人对尘世物质要求越少便越自由, 他生活在一个桶里, 以最低生存需求来生活。雅典人因此称他为“犬”。以节欲克己来谴责人间超度的权力行为, 使得犬儒主义成为一种社会讽刺和批判哲学。在底约基尼斯那里, 犬儒主义还是一种以无所求来保持思想独立的理想哲学。古代的犬儒主义具有三种倾向,一是随遇而安的非欲生活方式, 二是不相信一切现有价值, 三是戏剧性的冷嘲热讽。从公元三世纪起, 犬儒主义开始分化出在下者和在上者的犬儒主义。对于在下者即普通人来说, 犬儒主义是一种任人摆布的勉力生存和宣泄愤懑的方式。正如杜德雷(D. R. Dudley)所说: “犬儒主义者是布道人, 他们所布之道是, 不管世道怎么个变法, 日子总得过下去。”下层人面对世道的不平和权势的强梁, 没有公开对抗的力量和手段, 冷嘲热讽和玩世不恭便成为他们以谑泄怒的主要表现形式。

对于在上者即权势精英来说, 犬儒主义则是一种对付普通老百姓的手段。公元三世纪的享乐主义哲学家西欧多罗斯(Theodorus) 就已经开始将犬儒主义精英化和权术化。西欧多罗斯是克兰尼贵族, 是享乐主义哲学的代表。享乐主义和犬儒主义虽然在物质享乐问题上针锋相对, 但却都鄙视现存价值( 前者认为它不够理解享乐, 后者则认为它过于沉溺于享乐),因此而有了衔接的可能。和底约基尼斯一样, 西欧多罗斯强调的是智者和平常人的区别, 但他更强调智者有权设置自己特殊的游戏规则。智者是自我完足的, 适用于傻子们的规范标准并不适用于智者, 一无所有的生活对傻子们有好处, 但对“我们”智者就未必。智者并不相信过苦日子有什么好, 但“过苦日子好”这个想法却能让傻子们安于本分。从西欧多罗斯起, 在上者的犬儒主义就成了权力精英设置双重标准, 说一套做一套, 把普通人当傻子来控制的政治伎俩。

在现代社会中, 互相联系的上下分层犬儒主义表现就更为复杂。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分化和各自建立的领域规范使得权势政治和大众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经常处于冲突状态。冠冕堂皇的政治理想和令人失望的政治表现之间的差距使得普通人对政治敬而远之, 甚至视之为不道德的事业。现代大众对政治冷漠, 他们的犬儒主义其实往往包含了一种波维斯(T. Bewes)所说的“崇高的、升华了的价值尺度”, 它往往“把抽象的真理和正直看得远比政治美德所强调的行动和想象来得重要。”大众犬儒主义发自大众受压抑的道德意识, 是一种大众对现代政治功利伦理的无可奈何的不满和抗议。不管多么无奈, 大众犬儒主义毕竟表现了大众某种独立的自我意识。

并非所有的现代社会都有大众犬儒主义存在。在控制严厉有效的现代极权社会中, 犬儒主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因为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强制相信的状态下。真正有效的正统意识形态统治, 其控制能力不只表现在扑灭异端思想, 而更表现在封杀异端思想的可能滋生空间。以二十世纪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为经验背景的大众社会理论所强调的正是极权意识形态对大众思想统治的绝对有效性。极权社会的“大众”指的不只是人数众多, 而更是众人彼此隔离、相互疏离的状态。极权统治下的大众不断受到政治运动激励, 不断处于动员状态之下, 因此而聚合为“群众”, 更确切地说, 是“革命群众”。极权制度中, 合众为群的关键力量是一个力行政治专制的群众政党。正如法国政治学家勒夫特(C. Lefort) 所说,“群众政党是极权主义的绝佳工具, 国家和民间社会因此而成为一体。在每一个公开场合, 党都体现了权力的原则; 它传播某种普遍规范, 使得这规范似乎出自社会本身。”群众社会不断处在“积极行动命令”之中, 并以此形成绝对整体的大众社会。

极权统治用敌我对立( 阶级斗争) 意识形态来统治社会。在极权社会中, 没有人敢承认自己游离于公共政治之外, 没有人敢公然对政治表示冷漠和怀疑, 更不要说对它冷嘲热讽。奥维尔的《一九八四年》所描绘的正是一幅不容冷漠和怀疑存在的极权社会图景。这不是一个绝对没有邪思的社会。极权制度下的邪思是“双重思想”, 不是犬儒思想。双重思想者对自己思想的罪孽深信不疑, 对自己所犯的思想罪行一面恐惧万分, 一面却欲罢不能。他一面心存侥幸, 但愿能免遭暴露, 但一面却知道不可能永远侥幸。正如罗森(P. Roazen) 所说, 双重思想是一种“病”, “只有用双重思想才能理解双重思想”。经历过的人都不难理解双重思想的恐惧和罪孽感。与双重思想相比, 犬儒思想并不带有自我罪孽感。在它那里, 怀疑正统成为一种常态思想。无论从认知还是从道义来说, 不相信都是常态, 相信才是病态; 相信是因为头脑简单, 特容易上当。犬儒思想者也不再受恐惧感的折磨, 因为他知道人人都和他一样不相信, 只是大家在公开场合不表明自己的不相信罢了。

当专制制度中“双重思想”让位于犬儒思想的时候, 极权的铁牢已经转化为后极权的“丝绒牢笼”。犬儒思想的生存空间给人一种后者比前者自由的感觉,乐观者甚至声称后极权制度已经产生了“半独立的”民间社会。但这种“自由”是极有限度的, 因为它是一种受制者的自由。即使在事实上没有干涉或不太可能干涉的情况下, 受制者仍处于脆弱的状态, 因为统治者随时可能进行干涉, 受制者不受干涉的限度是由统治者安排的, 受制者和统治者都知道这一点。正是这种受制地位, 使得受制者即使在不再相信统治者的情况下, 也必须按统治者所定的规则继续玩假装相信的游戏。把受制者的自由炫耀为真正的自由, 这本身就是后极权制度下一种特有的犬儒主义。

极权和后极权统治都依赖意识形态的谎言控制, 即乔治. 奥维尔所概括和描述的“新说法”(Newspeak)。哈维尔(V. Havel)曾这样列举了极权和后极权的“新说法”: “生活中渗透了虚伪和谎言; 官僚统治的政府叫做人民政府; 工人阶级在工人阶级名义下被奴役; 把彻底使人渺小说成人的完全解放; 剥夺人的知情权叫做政令公开; 弄权操纵叫做群众参政; 无法无天叫做遵法守纪; 压制文化叫做百花齐放; 帝国影响的扩张被说成是支援被压迫人民; 没有言论自由成了自由的最高形式; 闹剧式的选举成了民主的最高形式; 扼杀独立思考成了最科学的世界观; 军事占领成了兄弟般的援助。因为该政权成了自己谎言的俘虏, 所以它必须对一切作伪。它伪造过去, 它伪造现在, 它伪造将来。它伪造统计数据。它假装没有无处不在、不受制约的警察机构。它假装尊重人权, 假装不迫害任何人。它假装什么也不怕, 假装从不。”

“新说法”是后极权权势犬儒主义最集中的体现。“新说法”“表述了官方意识形态核心思想”, 成为权力规定真理的根本手段。那些代表“官方真理核心”的思想( 如“阶级斗争”或“四项原则”) 将公众语言变为禁固思想的统治工具, “新说法的语言作用, 不仅在于言说官方理论, 更在于杜绝它异思想的发生。”随着极权统治有效思想控制条件( 专制政党的可信度记录, 与世隔绝的经济和信息存在方式, 意识形态和政策的一致性, 等等) 一一消失, 后极权统治的思想控制已经不再具有实质效力。但它仍具有表面的效力, 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知道这一点。统治者的绝对权力仍控制着公众空间, 仍有能力将被统治者的怀疑和不信都排除在公开话语之外。这种后极权意识形态统治产生的是一种不容说理的政治犬儒主义。它的关键不在于说什么, 而在于为什么能这么说; 不在于说了你信不信, 而在于就是你不信, 你也不敢公然说出不信。后极权政治犬儒主义心照不宣地把普通人当傻子, 它所行使的是一种特别的统治权威的合法性, 古德法勃(J. C. Goldfarb)称之为第四种合法性, 我们不妨称之为第四权威。

第四权威玩弄意识形态, 其犬儒主义手段不仅表现在它如何继续运用旧的意识形态信条, 如“社会主义”、“党领导一切”等等, 而且也表现在它如何引进一些新的政治理念, 并对之作所谓“中国特殊性”的处理, 如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和“人权”。第四权威建立在受制者不相信, 但又不能公开说出不相信的基础上。因此, 它完全不同于威柏(M. Weber)所说的那三种以取信于受制者而获得合法性的权威形式( 理性法制、个人魅力和传统) 。第四权威之所以得以建立, 乃是“因为统治者对于公开知识的垄断是得到受制者公开认可的。当然, 受制者也没有别的办法。但是, 只要没有人公开质疑这种垄断, 它就无须提供说明, 无须负任何责任。”当权者必须在确保大众不敢反对的情况下, 才能公然把他们当傻瓜对待, 也只有在大众不公开反对的情况下, 才能维持其犬儒式统治。

与在上者第四权威共生的, 是在下者即普通人的弱者犬儒主义。它是一种对现实的不反抗的理解和不认同的接受, 也就是人们平时常说的“难得糊涂”。弱者犬儒主义使在下者在并不真傻的情况下, 深思熟虑地装傻。既然我没法说真话, 那么你要我怎么说, 我就怎么说, 我不这么说也得这么说, 由不得我心里想说什么。我照你的说, 不见得有好处, 但不照你的说, 说不定就有麻烦。我知道我照你的说, 你未必就相信我, 未必就拿我当回事; 但我不照你的说, 你肯定会说我不拿你当回事。既然你要的不过是我摆出相信的样子, 我又何必在说真话上面空费心思。这种颇费心思的不相信和谎言, 它们所形成的犬儒主义, 便是古德法勃所说的“现代现实主义”, 这里的现实指的主要是完全假面化了的公众领域和公众话语机制。

二、假面化的公共生活和犬儒式抵抗

专制权力垄断控制公共话语领域, 公众生活被强制性地假面化, 这是后极权社会中体制性的犬儒主义的特征。凡是专制权力, 都需要用美妙崇高的公共话语为自己作道义包装, 但受制的大众对这种包装的相信程度却不相同。事实上, 相信或不相信这一包装乃是区别极权和后极权这两种专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区别对于区分大众所受的不同种类的意识形态控制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极权的强势统治和后极权的弱势统治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控制。前者以洗脑的方式迫使大众参与, 不断共同再生统治他们自己的社会制度; 后者则以不让公开说话的方式迫使大众相信现存的社会制度为不可改变。前者要使大众觉得现有社会秩序是最为合理美好的( 如“就是好”);后者则要使他们觉得现有秩序即使不好也不宜改变( 如“一搞民主就乱”) 。前者将现状合理化, 以达到最高程度控制; 后者将现状自然化, 以达到较低程度的控制。在低程度意识形态控制的社会中, 现实失去了意识形态的道义支撑, 大众对缺乏支撑的现实却又无力改变。这种无力感便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对整个公众生活( 包括政治和公共道德) 的冷漠。

在民主社会中也存在政治冷漠的问题。政治冷漠甚至是民主社会中大众犬儒主义的主要表现。但是, 民主社会中的犬儒主义并不涉及整个公共生活领域, 它对政治的失望也不延伸为对公共道德的失望。相反, 人们疏远政治, 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普通公民在社区、宗教和社会运动( 如民权、环保与和平) 等公众领域中活动, 比在政治中更能维持出色的道德水准。大众对政治的失望与政治活动的虚伪有关。但是, 在民主国家中, 政治虚伪受到权力制衡和舆论的遏制; 政治家不可能老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不被选民唾弃。所以, 政治虚伪与其说是因为权力把持了真理的论坛, 还不如说是因为政治理念和实践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差异。

中国大众对政治冷漠, 则是长期体验虚假政治的现实教育结果, 国内论者对此已多有论述。王蒙在谈到王朔作品中的玩世主义时指出, “首先是生活亵渎了神圣, ……我们的政治运动一次又一次地与多么神圣的东西——主义、忠诚、党籍、称号直至生命——开了玩笑, ……是他们先残酷地‘玩’了起来, 其次才有了王朔。”王力雄则指出, “邓小平时代的意识形态空壳化”, 将“‘公有经济加极权政治’( 马克思加秦始皇) ”改换为“资本主义加极权政治”, 使得极权政治因失去了社会主义的道义目标而成为赤裸裸的极权。王力雄写道: “邓把‘实践’奉为唯一标准所导致的挂羊头卖狗肉, 对于回避行为与意识形态的分裂固然聪明一时, 却由此腐蚀了意识形态之所以可以立身的基础——真诚。‘不争论’进一步导致了说一套做一套的言行不一, 形成近年中国官场一大特色——集体心照不宣地‘打左灯向右转’。犬儒主义成了主流价值观。”

“说一套做一套”形成了当今中国犬儒文化的基本特点。它不仅弥漫于政治领域中的公开话语, 而且成为社会普遍的欺诈、虚伪和腐败行为不成文的规范。按此规范言论行事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自我保护手段和生存技能。人人都说谎、都作假的状态常被解释为是大众的个人道德意识出了问题。其实, 如此犬儒化的社会所面临的与其说是个人道德危机, 还不如说是公众生活规范危机。公众生活的道德规范和个人道德良知不同, 它并不依赖“良心”的维持, 它的维持机制是法制( 以民主程序所产生和执行) 、舆论( 以自由言论为基础) 和传统( 以长期形成的民间正义为核心) 。充斥着腐败和谎言的公众生活, 不是没有规范, 它有它自己的规范, 它的规范就是虚假。

从社会批评的角度来看, 虚假只是假面化公众生活的症兆, 而其症结则在于理性社会规范机能的坏。理性社会机能就是民主的机能。在民主法制和独立舆论比较完善的社会中尽管也存在虚假和腐败现象, 但民主法制和独立舆论能将这些现象的危害降至最低的程度, 使之不能恶化为全社会公众生活规范的制度性危机。当今中国社会中, 法制由专断权力所操纵, 舆论为权力充当喉舌, 传统的民间正义无法作为独立舆论介入公众体制。普通人在虚假和腐败问题上抱犬儒主义态度, 不仅仅是因为虚假和腐败充斥于现实秩序之中, 而更是因为现有秩序已不再能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体制性条件。

大众犬儒主义对现有的、假面化的公众生活秩序既有妥协和参与的一面, 又有不满和抵抗的一面, 这两个方面本来就是犬儒主义乞行天下、冷嘲热讽这两个特征的结合。前一个方面使得大众犬儒主义成为现有公众领域的一部分, 成为一种与之相协调的现象。后一个方面则使它疏离现有的公众领域, 成为假面公众领域边缘处的批评立场。这一批评立场的领域性质相当暧昧, 它与其说是个人的,还不如说是下层的; 与其说是异端的, 还不如说是受制的; 与其说是独立的, 还不如说是衍生的。大众犬儒主义的这些性质使得它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性, 也使得它得以从制度性的公众生活领域( 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 及其犬儒主义脱离出来, 形成一种特殊的弱者抵抗形式。

民主社会中对大众犬儒主义的批评, 大多强调它与现实妥协的一面。批评者大多认为, 在民主制度中, 犬儒主义不同于批评理性, 它是一种非理性的否定和怀疑, 因此它与民主政治文化的理性共识机制不合。勒纳(M. Lerner) 指出,“犬儒主义不象理性怀疑主义那样相信人可以改变世界。”对犬儒主义的批评,其合理性必须从民主公共话语空间的自由度来理解。民主公共话语空间既不排斥犬儒式怀疑, 也不排斥理性批评, 但是只有理性批评才对民主公共话语空间有建设性的贡献。你可以和持理性批判的怀疑者作理性探讨, 但你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服犬儒主义者, 因为“犬儒主义象是抱定宗教信仰般地不相信有任何根本变化的可能。”

在非民主社会中, 对现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统治的质疑和反对不可能自由进入公共话语领域。无论是持理性批评的怀疑还是根本拒绝相信的犬儒主义, 它们都只能存在于公共话语的边缘或之外。对大众犬儒主义的评价当然也就不能只是着眼于它与并不存在的民主理性政治文化是否和谐。大众犬儒主义明显的边缘性和不自由状态, 凸现了它相对于官方话语的受制性和由此生发的不满。

表示不满的民间大众犬儒主义, 其冷嘲热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市井流传的笑话、传言、歌谣、顺口溜和种种异类文艺。它所包含的拒绝和抵抗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伪装性。对于它来说, “公开表现的条件是, 它相当隐晦和曲折, 可以作两面不同的阅读。其中一面是不招惹当局的, 这一面也许有些乏味, 但却因此留下了一条全身而退的后路。”除了隐晦和曲折, 这类民间或大众文化存在的另一个条件是不与统治性的公开语本正面冲突, “民间文化的暧昧和多义, 只要它不直接与统治者的公开语本对抗, 就能营造出相对独立的自由话语领域来。”

民间犬儒主义是一种扭曲的反抗, 它折射出公众生活领域的诚信危机及其公开话语的伪善, 但它却不是在说真话, 更不是一种公民们公开表示异见的方式。犬儒式反抗对于建立理性、诚实的民主公众话语的正面贡献是极为有限的。民间犬儒主义的某些形式, 包括一些痞子文学( 如王朔的一些作品) 和异类艺术( 如“波普艺术”和“玩世绘画”),在反对政治神话的同时, 往往借助大众消费文化制造出一个新的神话——市场神话。异类思想在面对政治和经济双重挤压的时候, 无法依靠犬儒表现来保持独立的批判理性。市场本身就是当今中国最主要的权势犬儒的本源之一。市场操作不择手段地谋利, 唱的却是发展社会福利和提升中国地位的爱国高调, 它的说一套做一套并不比政治权势逊色。就其犬儒主义操作而言, 大众商业文化对异类文化的利用和它对爱国主义话语的利用并无性质上的区别。在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言论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大众商业文化不可能为民间犬儒主义提供一个转化为独立批评的理性空间。要想改变民间犬儒主义扭曲性的反抗, 或者甚至改变当今中国上下互动的体制性犬儒主义, 最终还得从建立允许说真话、鼓励说真话、必须说真话的理性公民社会秩序着眼。

人老了,为什么儿女都嫌弃?

这句问话虽简虽短,牵扯的怨言却太多太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个个皆存在羞道的情,吐不完的是非曲直,倾不尽的酸甜苦辛。

要说人老了,儿女都嫌弃,这结论未免太绝对,不能一杆子扫倒所有人。只能说存在这种现象,一部分或少数家庭中是这种情形,但应该算不上普遍,也许要经过调查统计,才能让人信服。

冷静分析个中缘由,个人觉得有以下原因:

一、老少之间性格不合,说话做事处世观念不一样,相互认可度低、融合沟通达成一致难,久则生怨,互瞧不顺眼,抱怨天天见,小事爱计较,大事难了断;

二、老来没钱罩儿女,或节约到家吝啬顽,落得儿女一身怨。不信你看许多富裕老人,儿女眉开眼笑多灿烂。

三、老人年老多病、吃穿住行不便,给儿女添了负担、增了困难。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自古忠孝两难全。

四、老年人因生理原因,话多还啰嗦,唠叨没个完,肯定讨人烦。

五、受不良风气影响,或儿女从小没教育好,或儿女太自私自利,严重缺乏孝顺敬老之心、知事明理之德,不愿或少许承担赡养老人之义务。

六、不排除儿女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太大、负担太重而导致其性情变异、脾气变暴戾等其它原因。

排解此现象的办法:

老年人要自我看得开、想得通、放得下,这三得很重要。多体谅自己儿女,多找自身原因,多找快乐理由,这三多是秘诀。

人生风雨几十年,黄昏眨眼到跟前。是非成败烟云过, 健康 开心最值钱。放下情结心舒坦,乐呵笑对每一天。

人老了,为什么儿女都嫌弃,

有一老人因为年轻时丈夫不负责任,从不管家,所以那个年代要和儿女生存下去,这做母亲的必须要坚强,要能吃的了别人吃不了的苦,这母亲也好强,上班尽量多做产量,下班后加班,后来下岗出去摆摊,供儿子上到大学毕业,儿子结婚又为他买了婚房,她帮着操持家庭,又带孙子,那时的儿子很崇拜母亲,可婚后没多久,母亲看出了儿子有嫌弃自己,其实他很自悲,做不到母亲那能吃苦能坚强,那时母子矛盾不大,十多年后,儿子在工作上有点成绩,那时他更嫌弃母亲,他总和母亲比,现在的年代要和上一代比,母亲肯定是不如儿子了,所以这母亲做啥事他总说错,母亲说啥话都不对,后来小房换大房,那时家庭事务母亲都交给他了,他为了要证明比母亲强,买到房不让母亲看,装修房子不让母亲参与,他要做出比亲母更胜一步的成就来证明他比母亲强,等房装好后带母亲去看房,当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他搬出很多理由来证明他对的,豪华的装修,显示了他的本事,从此他不把母亲放在眼里,可以说母亲每说一句话都是错的,每做一件事是错的,他总有一大堆理由反驳母亲,好像这母亲是白痴,傻瓜,什么都不懂,这就是儿女嫌弃老人吧,总说你们那年代都是错,老人年纪越大错越多,他所做的,什么都是对的,好像他是万能的,这母亲从此就被嫌弃的对象,有很多视频里媳妇有句经典的话,她又臭又脏,他又臭又脏,难道是老人身上有一大堆屎啊,其实有的媳妇房里像垃圾桶一样的脏,她还在嫌弃老人脏,因为现在的儿女认为他们有都大的本事一样,那个老人没有年轻过,那个老人没有过年轻的貌美,那个老人没过年轻时的智慧,那个老人没拼搏过,难道是现在的儿女将来不会又臭又脏吗?难道是他们不会智力减退,变成白痴吗?。

嫌弃有很多种,儿女不是真的“嫌弃”父母老了。而是嫌弃生活细节吧?比如我,我们姐弟都“嫌弃”我妈妈,也是指的事和她做的事,不是嫌弃她老了。我妈妈的吃穿用度的标准比我现在还好。

希望老人看了这个文章对比一下自己,不要学我妈妈。如果有子女看到这个文章,可以发给自己的父母看一下 ,好多都是沟通问题和老人的敏感、多心。

我弟刚结婚的时候,跟我弟弟两个对我妈很好 。但是我弟弟出差了不在家,我弟媳妇儿她话少,我妈问一句答一句。有一次她买了一些水果,贵的那种(因为她娘家条件好,她平时也是买贵的水果)。我弟媳妇儿就放在厨房门口一个放水果的地方, 没叫我妈吃,我妈就不吃。开始弟媳妇记得吃,后来忙了没吃。结果水果就放坏了,我妈的气的不行,说我弟媳妇不吃。 然后弟媳妇说她以为早吃完了,怎么还这么多?她自己忙了忘了吃,妈妈在家可以吃的啊,怎么会坏了?

我到我妹妹家去的时候 ,因为我妈妈跟我妹夫也不说话,所以我妹夫跟我妈也不怎么说话,他就最多是刚到的时候叫一声“妈,来了”、“大姐,来了啊”。平时也没什么聊的,我无所谓。我妈自己以前和我妹夫吵过架,随着妹夫官越来越大,我也无所谓。反正吃什么喝什么,也没苛待我们。

有一天,我妹夫和孩子在厨房里面炸果汁,我跟我妈两个在客厅看电视。 我妹夫炸了果汁以后就端去房间了,然后我妈就小声说:你看,他都不叫我们的 。我说我不喜欢喝果汁,喜欢吃水果。他进去了书房很块出来了说:大姐,厨房里有果子。我说好,因为我也不怎么爱喝苹果汁 ,然后我妈妈也不爱喝。就没厨房,等晚上去做饭,厨房还有四杯果汁,两杯橙汁,两杯苹果汁。

我妹妹生孩子的时候,小区二个平时和我妈一起带孩子认识的老太太买了二盒子衣服过来。妹妹的婆婆就做的陕西的哨子面,她做这个面还要做哨子肉,还有鸡蛋皮, 还有豆腐丁,还蒜薹末,还有自己做的辣椒面。总之,对我来说挺正宗的,而且工序也挺多的,我觉得对于月子期间,招待小区的邻居完全不丢人。人家二个老太太各吃了一碗说吃饱了,挺好的。

我妈就说两碗面稀汤寡水的,怎么能吃的好呢?然后就叫她们坐着,我妈就去哗啦哗啦炒了6个菜 ,因为人家拉我妈说吃饱了,要回家。我妈就非要在人家坐着,她说她炒的快快的,结果鱼也没煎好, 那个肉也炒老了,然后别的菜炒糊了 ,反正那六个菜都不是我妈妈平时的水准 。后来人家搞得不好意思了,觉得挺难堪的,然后就吃了一点儿走了,后面就剩着。

然后我妈和我别人又是客气又是挽留的,妹妹婆婆收拾厨房。没人去房间看看孩子,我妹虽然顺产,也才第五天,就说我妈妈不该怎样的。满月了,还要去酒店请客吃饭。做一大桌子吃不完浪费还两个老太太伺候两个客人,孩子没人管,客厅吵的她都没法休息。

然后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我妈就说我妹妹是不舍得别人吃了那个海鱼,说老家小时候好东西都是待客什么。我妹说,我姐来了几天你不拿出来招待,怎么两个老乡这么客气。

我妈说你姐是自己人,老乡是外人。说着说着,我妈就数落在妹妹家做牛做马,连拿个鱼招待老乡都做不了主。又是哭又是拿头撞门(我妹怕她像以前一样出去了,找不到,把门反锁了。)

我妈妈总是嫌弃弟媳妇吃猪蹄把皮啃掉,吃馒头撕皮。给我说了好多次,我说你可以让儿子问她为什么?是不是怕你没弄干净,还是别的原因。大不了,你下次把猪蹄的皮弄下来,或者让我弟弟啃了给她。

但是我妈就不这样做,也不给我弟弟沟通。有次,弟媳妇说妈妈做的猪蹄好吃,怎么好久没做了。我妈冷嘲热讽的说:人家不爱吃,嫌弃我, 我还做什么啊?

弄得我弟弟也莫名其妙的,以为没钱了。问了我妈也不说,后来弟弟从我这里知道了,问弟媳妇,她说是怕猪蹄皮里脂肪多容易胖,因为她和她妈妈一样,是易胖体质。

给我妹妹带孩子,天天说现在她能动,抢着要她,以后老了她干不动了,没用了,没人养她。妹妹说,如果老了不养你,你可以去告子女。你现在说这些不是添堵吗?还没到老的时候,我们的亲戚朋友和小区也没有几个不养不管父母的啊?你天天这样有意思吗?

妹妹周末经常带我妈出去外面下馆子,我妈生气给亲戚说妹妹不会过日子。妹妹说,教高三特别紧张,也没空回来做饭,怕妈妈天天在家做饭累了,出去换个口味,怎么就不领情呢?

经常给她钱嫌多,怕丢,然后你说,没有就要啊。每个星期给,每个月给,总有忘的时候。她每次买了东西回来都说一下花了多少钱,我们说没事,小菜什么的又不会被坑。然后问她还有钱不,她说:我就说一下买了东西了,又不是找你要钱。我们会说,没事的,没有就说。然后我们以为她没有了会说,结果她总觉得我们都记得她的钱花了多少。哪天不高兴就说我们还是上个月给的钱,然后她买了几次牛肉没有了,买了几次鸡没有了,然后又是吵又是哭的。

我家姐弟三个我是最喜欢给她钱的,因为她不喜欢别人买的东西。我给钱让她自己买。去年,我给了她一张卡,里面有4000,我说你买什么自己的东西用。生活费我把钱给我妹妹,因为她说拿多了现金不安全(超过3000她不拿)。过年前吵架,她说从来没见过我的钱,然后把我的银行卡扔给我,说她没动里边的钱……年后五一,她来了住妹妹家。她来我家给了我600块钱,说去年的生活费没用完!多么的“清廉”

她总是给我说,什么命里注定只有8分,挣不到10分(指财运)我从小到大都叫她不要说,我这人本来也易受影响。然后,她又给我儿子说,我是羊,老公是蛇,不合。我说我结婚前三个月把八字给她了,她自己算过。她算了后说以后子嗣兴旺,老年有福的,怎么现在我们吵架了,她就这样说?而且给我小儿子说这个,惹我郁闷。

又说我弟弟不应该找属虎的,应该找个属猪的,害我弟弟前边找对象先问生肖,被领导狂批(领导为了挽留他,一直在当地给他找对象 )

以前写过,不想写了,就是,你带去步行街,她看到贵的不试。每次去之前都做了思想工作,喜欢的就试,又不是奢侈品名牌,贵不到哪里,步行街可以讲价。每次一看到标价几百的就不试,跑了。每次逛街前半部分时间她在跑,后部分时间孩子在再闹。然后你告诉:如果今天不挑好,明天就没空再来了,然后她就匆忙挑一件,回家她就说她不喜欢。

几年前,我和妹妹给她买的红呢子大衣,她去年拿来给我妹妹穿,我说妹妹穿得也好看,我妹妹说穿一次气一次。

我去年不在一起,我让她自己去步行街买,她说没空,冷,不想出去。我在网上买,我也把给她说了,我说这种松紧腰系带的裤子也不存在不合适。买回了她说宽松的嫌胖,要给妹妹婆婆,我妹生气,说你扔了吧?然后她说198块钱步行街比这个好看的多呢,她去买了一条牛仔加绒的,结果穿着特别冷,而且硬,后来还是穿我买的那个宽松的。给她讲了羽绒服的空气保温的原理,她不听。

综上所叙,你看我妈妈,怎么形容她?就是难讨她欢心。

她是不是很见外?有的没的,总是惹的大家不高兴。

我们一直劝,总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到最后,大家都“嫌弃”她“难伺候”,你说怎么办?

我给的钱她去年存了2万6,带了8个月孩子 ,我给了1.6万,我老公又给了她1万,生活费是另外的。给钱她就存,不舍得买衣服。我们陪她买衣服也怕了,不敢陪她。

我婆婆和我妹妹的婆婆,子女给他买衣服,只要她合身,她高高兴兴的穿。然后我婆婆大家给她买什么衣服她都要,然后她拿回来她给我穿。我怀孕的时候,都是穿我婆婆的衣服,全是没拆吊牌的。因为子女和姐妹给她买的都是好的,她即使不喜欢,也高高兴兴的收下了。大家都喜欢给她买。

1、当然啦,很多子女都会这样。因为两三代人之间都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分歧,观念不同有代沟,话说不到一起事办不到一起。

2、现在已经变老的一代人,年轻时赶上低薪制,物质匮乏的年代,吃苦过来的。现在的年轻人和上一代过的是不一样的生活,生活方式有很大差异,老年人会被他们反感。

3、老年人上了七八十岁开始衰老了,耳聋眼花,反应迟钝,步履蹒跚,小脑萎缩,老年痴呆。吃个饭干点活上个厕所都离离罗索,埋埋汰汰,很容易被他们厌烦呵斥。

4、他们说话老人插不上嘴,老人说话他们不爱听,有时候你讲个笑话他们都不笑,很严肃一本正,弄的老人很尴尬。

5、老年人退休了,养老金也不多,真正高薪的不多。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购物买菜买便宜的,吃剩饭剩菜,旧物舍不得扔,还满街去捡拾废品。年轻人就不一样了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不怕花钱。这样两代人的消费观念产生分岐,让年轻人嫌弃看不起。

6、特别是老人各种疾病都来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日久天长哪有不厌烦的。年轻人上班工作,小家庭,下一代的读书学习补习班,车贷房贷,已经压力山大了,外加上老人这一块,这让他们疲于奔命力不从心,能不烦躁吗。

7、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有位退休的老部长,一天儿孙辈都来家聚餐,快开饭时他心血来潮,想看看孩子们对他是否重视,于是他藏了起来看是不是有人会找他。结果呢半天没人找,后来自己灰溜溜地走出来了,一看大家都吃完饭了,只剩下残羹剩饭勉强自己吃了一口。

8、还有就是老不像老小不像小,老的要立棍耍大牌,老子当年如何如何,倚老卖老愤世疾俗,七个不服八个不愤,看不惯年轻人的一些做法。而年轻人有的真不把老人当回事,看不惯他们总提当年勇,很嫌弃他们那套做法,特别是埋汰不卫生不洗澡不换衣服有老人味儿,常常反感有时呵斥不耐烦。真正做的好的十全十美也有但不是很多,中华传统美德还是应该传承发扬之。

别唠叨别管人家的闲事儿,特别是不要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最重要的是经济独立。做到这几点基本上就没有矛盾的。

遭嫌弃的可能不完全是因为老,也可能是因为从年轻时候一贯的做法导致的嫌隙

人老了,讨人嫌弃,主要儿女们的嫌弃,儿女都知道他们迟早都有这一天的,老人就是要有这一天的。咋个办?老人就是这个样子,总是要老的。提到这些,老人就是需要安慰,老人不像年轻人,恢复不起力气,而且,到了一定的时候,再是什么人都不得阻碍他们老去。老来的人,也不同于以前,身体不听使唤,怎么也不可能达到他们想象的时候,那才是一个人老的象征,全身都不好使了。骨头骨节变得僵硬起来,真的是老的不可抗拒,但是,人到这个时候,为什么会这样,变得孤立无助,看起来什么都好,做起事情来就会变得僵硬无比,不想做任何事情……

人老了遭儿女嫌弃很正常啊!因为人老了,不中用了,所以不受儿女待见了。每一辈人都是这样,倒也还算公平!

人老了,要麻烦子女干这干那的,占用子女一些时间,消耗子女一些精力,花费子女一些钱财。如果失能失智了,还要牵连子女忙前忙后,端屎倒尿,喂饭喂水,搞得子女个人生活自顾不暇,小家庭一地鸡毛,你说这算什么活发?

人老了就算生活可以正常进行,但也是不受子女待见的。人老话多,往往和子女话说不到一起,而子女和手机的感情比对爹妈要亲。你如果可以下厨房做饭,还能洗晒收衣服,能拖地,能整理家中杂务,子女们在轻松享受父母的劳动成果以外,基本上对父母的存在感不经意。因为年轻人对老年人的依赖程度已不同于小时候。老年人随时随地会给他们的子女造成一定的 健康 负担,这才是他们所忧的。

子女嫌弃老人,是因为老年人是拖累,是负担,让子女的生活不轻松。这样也好,嫌弃你,你才能知道人世的艰难!嫌弃你,你才能知道老了的滋味。嫌弃你,你才知道这人世间除了自己,谁都

靠不住!

人老心不老呗!人上了年纪的都还会觉得自己年轻,还想着什么事情都做主,最不好的就是替儿女做主,因此很容易产生矛盾!时代变化太快了,老人的思想跟思维方式固化在自己的时代!

人老丑树老朽!

人不管是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人老了白发多了牙齿少了腰也驼了,走路也不稳了,听力视力也不行了!万物都涨价人老不值钱!人老了身上就有一种老人味,岁数大了有的行动不便卫生情况也就不用说了!

谁都不想老,谁都希望自己永远年青,可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皱纹已爬满额头,一根拐杖伴着蹒跚脚步!年青时代的健步如飞已消失无影!

社会 在变化时代在变迁,人也随之衰老,一代赶一代,人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年青时浪漫的时光多美妙!老了什么都不艳了!人老儿女嫌弃只要给吃给喝也就说得过去了,一老养十小,十小不养一老!

我们都在变老路上,所以要保持好心态,心态年青身体棒棒就是财富!有的人活着没钱老了儿女更嫌弃!

这儿有个例子!老太太教师退休一月五千退休金,儿媳妇整天甜言蜜语要她手中的小本子,不给就张口骂,老太太只好给她一半退休金,人心不足蛇吞象,媳妇不让非整要!老太太无法忍,被闺女带回家了!

这样的媳妇将来老了还不如老太太!

有关郑板桥作品《墨竹画》的介绍

郑板桥墨竹作品欣赏

在清代初期我国书画艺坛上,升起一簇闪耀着奇光异彩的艺术巨星,这就是画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他们在继承我国古代书画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了我国的文人画,积极倡导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从而开创了我国绘画崭新的画风,为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而在这些著名的群星里,最为皎皎者应首推郑板桥。

郑板桥(1 695—1 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县人。他生于日渐破落的书香门第,从小失母,由乳母抚养成人。父之本(字立庵),县禀生,家居授徒众多,板桥幼随父学。1 6岁随邑人陆震学作词。约25岁,因娶妻有了子女,再加上父亲年迈,为谋生计遂设塾于真州之江村(又称西村),从事教馆生涯三四年。30岁时,父亲去世,生活更加困顿,教书的微薄收入已难以养家糊口,于是就以卖画为生,在扬州当了十年职业画家。雍正十年(1 752),板桥到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i 736),板桥到京师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并特作《秋葵石笋图》以自贺。乾隆七年(1 742)春,赴任山东范县县令,5年后调潍县又做了7年知县,前后共当1 2年县令。据史料记载,他在做范、潍知县时很有一些惠政,案无一积牍,无一冤民,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郑板桥为政清廉,节衣缩食,是位颇有政绩的清官。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间作梅花、古松等。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的书法,标新立异,自成一体,堪称稀世之珍。故时人称他“三绝诗书画”,不为过誉。

郑板桥的绘画是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究其渊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师古人,主要宗法郑思肖、徐渭、陈淳、石涛和高其佩,但不为陈法所拘,而是活学活用。他在《兰竹石图》中题记:“平生爱所南先生及陈古白画兰竹,既又见大涤子画竹,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添缝其间。虽学出两家,而笔墨则一气也。…‘遂取其意”这就是他学古人的奥妙所在。他极力主张学画.“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学一半,撇一半”“不宗一家”。二是更多的是向大自然学习,他在《墨竹图》中题记:“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学习社会.宗法自然,但不搞纯自然主义,而是把从自然中搜集的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反复地分析对比,找出其中的规律来,然后进行创作。同时.他还根据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眼中之竹”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实景,是对自然观察和从中体验的灵感;“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构思,一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正由于郑板桥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故在他一生创作的大量的优秀作品中形成了清新、秀逸、劲健的艺术风格.从而为文人画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郑板桥画墨竹,多为写意之作。一气呵成.生活气息十分浓厚,一枝一叶.不论枯竹新篁,丛竹单枝,还是风中之竹。雨中之竹.都极富变化之妙.如竹之高低错落,浓淡枯荣.点染挥毫,无不精妙。画风清劲秀美,超尘脱俗,给人一种与众不同之感。他自题《墨竹图》:“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此番竹竿多于竹叶其摇风弄雨,含霜吐露者,皆隐跃于纸外平!

他又说:“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如其然而然者,盖大化之流行.其 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实际上,板桥“胸无成竹”与文与可“胸有成竹”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郑板桥注意的是在创作之前,构思要与熟练的技巧相结台, 但这种写意画与文与可高度写实墨竹画在技法上又是有区别的,即有写意与写实、抽象与具象、神似与形似的不同。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郑板桥画竹还讲究书与画的有机结台,“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他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去 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为此,人们都能从他的字画中体味到。郑板桥画的怪石,先勾石约 轮廓,再作少许横皴或淡擦,但从不点苔,造型如石笋,方劲挺峭,直入云端,往往竹石相交,出奇制胜,给人一种“强悍”“不羁”“天趣淋漓,烟云满幅”之感《竹石图》。郊板桥画 的兰花,多为山野之兰,以重墨草书之笔,尽写兰之烂漫天性,花叶一笔点画,画花朵如蝴蝶纷飞,笔法洒脱秀逸,十分有趣,画风取法石涛而又有创新。

郑板桥的画,构图奇险,不拘一格,有的高耸入云,有的平淡天真,比如他画的兰花,有的生在悬崖峭壁之中,有的生在平坡荆棘之畔,生机蓬勃,意趣横生。不仅有完美的艺术形 式,而且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他说:“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入也。”在封建专制的时代,这些以“劳人”为重的思想,无不闪烁着民主思 想的火花。他又在《竹石图》中题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者由萧萧飘动的竹叶子而联想到民间的疾苦,说明作者确有同情下层人民的思想感情。他把不为人知的 荆棘和高雅的兰花画在一起,并在画中题记:“满幅皆君子,其后以荆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容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其棘中之兰,其花更茂矣。”《荆棘丛兰图》其“民重”。君 轻”的思想明显可见。他不满现实,愤世疾俗,他在《梅花图》中题记:“一生从未画梅花,不识孤山处士家。今日画梅兼画竹,岁寒心事满烟霞。”他在一幅《墨竹图》自题诗:“秋风 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他从竹子的劲节坚韧,比喻和旧势力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的一幅“难得糊涂”之字题传播很广.不仅寓有很深的 哲理,而且表现了作者对官场黑暗的愤懑之情。

郑板桥除了绘画、书法外还对诗、词、歌、赋、小唱等均有精深的研究,尤其他的诗文,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清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郑板桥的诗摆脱了清初一些诗词专讲神韵 格调的束缚,继承了《诗经》和唐代“杜诗”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具有民主性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表现形式。郑板桥的代表诗作.如《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思 归》等,都是积极关注社会的忧国忧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