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清明节的成语

2.嫣然摇动,冷香飞上散文

3.冠佩的成语冠佩的成语是什么

描写清明节的成语

水佩云裳-水佩风裳的典故

清明节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节日,是我国祭拜先人的日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描写清明节的成语1

1、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寒食,指寒食节。元宵,指元宵节。全句比喻天天都像过节一样,生活豪奢,无节制的寻欢作乐。

2、井井有条

清明节的折柳、戴柳的习俗,后来就演化为把柳条插在井边。(“井井有条”的成语即源出于此),这也是清明节植树的起源

3、人面桃花

「人面桃花」这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崔护,字殷功,博陵(今河北安平县)人,贞元十二年进士,官岭南节度使。《太平广记》中有一则关于他作此诗的故事:崔护在中进士前的某年清明节,独游长安城南,看见一座桃花盛开的农庄,他上前去叩庄院的大门,想要讨杯水酒来解渴。出乎意料的,一位姿色非凡、艳如桃花的女子开门接待。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情不自禁地前往寻访那位女子。桃花依旧,但大门深锁,芳踪杳然。崔护失望之余,在门扉题上「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记那位姿色非凡的女子。后来「人面桃花」演变为成语,除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外,也被用来形容景色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感伤。

4、大力将军

查伊璜是浙江人,清明节去野寺饮酒,见殿前有个古钟,能装两石多的东西,可是古钟上下土痕手迹,俨然是新近留下来的。从下面向里窥视,见里面有个竹筐,不知装的是什么。让几个人帮忙,想掀开古钟来看看,却无法移动一点。伊璜更加惊讶,决定慢慢喝酒等着;不一会,有个乞儿进来,带着要来的食物。只见他用一只手提起古钟,一只手把食物放进筐内。放完了合上古钟离去,不久乞儿又来,从古钟下探取食物。吃完了再探,轻松的如同打开箱子。大家都很惊讶。伊璜问:“你这样有本事,为什么要行乞呢?”回答说:“我吃的多,没有人雇我。”:伊璜劝他去投军,乞儿担心没有门路。伊璜于是带他回家,给他饱饭吃,估计他可以吃五六人的饭。给他换了衣服鞋袜,送他五十金打发他走了。

十几年后,查伊璜有个子侄在闽南当县令,忽然有个叫吴六一的将军前来拜见。攀谈间,问:“伊璜先生是你何人?”回答说:“是我叔父。他与将军有旧吗?”说:“是我的老师。一别十年了,很是想念。希望能见上一面。”那个子侄胡乱答应了,但私下想:叔父是名贤,怎么会有武家弟子?不久伊璜来了,告诉了他,伊璜也是茫然没有记忆。因为对方问讯的很殷勤,于是前去拜会。将军疾出,到大门外来迎接。伊璜仔细看,素昧平生,怀疑将军搞错了。但是将军态度越发恭敬,打发走了别的客人,连请伊璜进了三四重门,看见有女子往来,知道是私宅,伊璜止步。将军作揖,请伊璜登堂就座。有人捧来朝服,将军遽起更衣,伊璜不知他要干什么。数人将伊璜按在座位上,将军以参见父君的大礼向他朝拜。伊璜大惊,更加不解。将军换了便服,陪了坐下,笑道:“先生不记得那个举钟的乞儿了吗?”

后来查伊璜在修史一案(清朝初年的.一场文字狱)中受株连,被收监,最终能够得以幸免,都是因为将军出的力。

描写清明节的成语2

1、九原可作: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者再生。

2、墓木已拱: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了很久。

3、一抔黄土: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势力。

4、冢中枯骨: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5、自掘坟墓: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路。

6、柴毁灭性: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7、充栋汗牛: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8、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9、奋发踔厉: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10、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11、三迁之教: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12、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13、杀衣缩食:“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14、水佩风裳: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15、投阱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16、委委佗佗: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17、悬门抉目: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18、赢金一经:谓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典出《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

19、椎理穿掘: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20、椎牛发冢:亦作“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21、墓木拱矣:〖解释〗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了很久。

22、一掊土:〖解释〗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势力。

23、椎埋穿掘:〖解释〗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描写清明节的成语3

1、冢中枯骨——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犹言人,用以讥讽志气卑下、没有作为的人。

2、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3、惠子知我——比喻朋友相知之深。

4、地负海涵——指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

5、赢金一经——指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

6、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7、椎埋穿掘——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拓展阅读:描写清明节的诗句1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唐)杜牧

2、赏芳时节清明日,清明把酒释别愁。《清明祭诗》

3、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闾门即事》

4、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

5、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

6、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宋)王禹俏

7、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清明祭诗》

8、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9、欲清明把酒释别愁,欲赏春花且忘忧。《清明祭诗》

10、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11、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清明》

12、清明节气杏花天,诗酒清吟祭华年。折尽长条倚春雨,为君垂泪小窗边。《清明祭诗》

13、轻红沾雨不胜衣,才回倦眼又迷离。《清明祭诗》

14、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清明》

15、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长安清明》

16、漫见新柳娇眼垂,疑君逸影踏风归。《清明祭诗》

17、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

18、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清明》

1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20、撩乱春风惹杏花,断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诗》

描写清明节的诗句2

1、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2、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3、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5、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郑刚中《寒食》

6、熟睡起来,宿酲微带。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7、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8、绿柳朱轮走钿车。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9、记前度、刘郎曾赋。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0、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1、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12、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13、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4、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5、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16、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李甲《帝台春芳草碧色》

17、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8、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19、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散文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宋·姜夔

 词家之有白石,犹书家之有逸少,诗家之浣花。盖缘识趣既高,兴象自别。邓廷桢在《双砚斋词话》中将姜夔与王羲之、杜甫相提并论,以示其在词家中的地位,其实也并不无道理。姜夔为人耿介清高,一生清贫自守,然襟期洒落,气貌若不胜衣。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其词风清空而骚雅,集两宋雅词之大成,特具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

 初读姜夔之词是在初三的时候,那时年纪太小,远不能体味其词中幽微缅邈的韵致。惟独对这首《念奴娇》情有所钟,尤其“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一句,更是惊为神来之笔。

 荷花历来是诗人骚客笔下所喜见之物,除了周邦彦的那首《苏暮遮》外,苏轼、蒋捷、纳兰性德亦有不少写荷花的佳作,却都不及这首《念奴娇》来得空际传神。白石曾在该词的小序中写到: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而词人亦充分运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达了一种襟怀清旷的高古情操。

 上阕写的是夏日荷花盛开的情景。起句的闹红一舸,简单四字,便将乘一只小船行于绚烂的荷花中的景象,点染得出尘入境。闹红二字,不仅写出荷花之娇媚形态,更细腻地展现了词人幽闲的心志,及对荷花的满怀慕恋。此句不仅色泽轻艳,香芬迷人,且静中蕴动,动中寓静,传神地点染出了诗人最幽微的心理变化。再接以“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便动静更大,意趣也益发昂然,直是一幅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景象。

 水佩风裳无数,则运用了“风为裳,水为佩”的典故。从眼前荷花幽雅洁净,联想到苏小小这位绝代美人的倾城风华,既是实写以状物,也是虚写以传情。用一代名妓的妆饰比荷花,把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形象鲜明地展现出来。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从那碧绿青翠的荷叶间,吹来阵阵凉风,那鲜丽的荷花,酣红如美人醉酒,不胜娇艳。恰在此时,又是下起了一阵密雨,似自那菰蒲丛中飘洒过来。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花倩影娉婷,嫣然含笑,吐出幽幽冷香,渗入诗人的情思中,连写出的诗句都似染上这清馨的幽香,绝俗逸尘。

 嫣然摇动,既传神地描绘了荷花妩媚的静态美,又生动地渲染出娉婷的动态美。继而冷香飞上诗句,不但从视觉的美顺接上嗅觉的清芬,更将这种赏心悦目的'情致融入诗句的人文情致中,独创一种光景奇绝、清幽空灵的人花合一的意境,将通感的艺术手法运用得传神之极。荷香清幽,美人冰清玉洁,花如美人,美人如花,恍惚迷离,极具朦胧之美。

 下阕写的是衰荷之景,传递的是词人怜花惜花恋花之情。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不觉光阴飞逝,转眼便已是日暮时分。见那绿荷含情脉脉地亭亭玉立,就像那等候情人的凌波仙子。情人未见,我心伤悲,欲去却还留。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只怕当西风起时,舞衣般的荷叶,经不住这秋寒的萧瑟,而黯然凋残。想到那无情的秋风,就要将这分手之地,变成一片萧条,便忧愁不已。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还有那高高的柳树,垂垂然的绿阴,肥大的老鱼吹波吐浪,这一切的一切,都叫我对这光景奇绝的荷花田,恋恋不舍。这相依相连的荷叶呵,可曾知晓,我多少回在沙堤旁边的归路上,依恋徘徊。

 本词的艺术手法运用已臻如火纯青之境,充分运用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写情状物,侧面着笔,虚处传神,将多种感官的感受交叠在一起,互相转化、渗透、互通,令人挹之无尽。

 孤云野飞,去留无迹。姜词之妙,便在于其心极清澄,其情极幽眇,其志极高洁,故下字运意,归于醇雅;用词制曲,音韵谐婉;工而不显,舒卷自如。暗线结构,时空的转换,意境的切换,情绪的变换,均笔断意连,看似无迹可求实,则有暗脉潜通。构思之妙,无如白石。

 少时浮躁,对于这样幽微朦胧的词,总是表现得缺乏耐心。静不下心来,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便也雾里看花,不甚分明。也沉不下意绪来,用最细腻的情思,去体味词中缘情触绪,百端交际的幽丝哀意。不得不承认,没有一番细慎的释义辩味,便很难体认和感知到诗词之中所传达出来的特殊意味、韵致、情致、情味及作者的用心。

 以前最是不喜欢清真之词,现在倒越来越喜欢品读其词中的真切之意。身世飘零之感,仕途沦落之悲,情场失意之苦,在周邦彦的词中,漂泊的孤独疲倦,人世沉浮的憔悴失意,细细品来,总教人欲罢不能。但如“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这又是何等的愁肠万种、离绪万千。

 有过经历,方有相同分量的积淀。这些年下来,经历的事多了,看的书也多了,便也不再像少时那样,只迷恋诸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惊心动魄。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更是一番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透彻玲珑,吟味无穷。或如其“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波心荡、冷月无声”,“千万缕、藏鸦细柳,为玉尊、起舞回雪”等,均是一番不可奏泊的清刚雅和之致。

 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则动而为沾滞之音矣。中国文化的意境之美,便在于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交合融汇,既有离骚式的缠绵悱恻,又有逍遥游般的超旷空灵。缠绵悱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万物的核心。超旷空灵,才能得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纵观这首《念奴娇》,既有水佩风裳、凌波微步这样绮丽缜密的使事用典,翠叶吹凉、玉容销酒的纤秾描摹,也有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的清奇疏宕,更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的超逸悲慨。既尽缠绵悱恻之幽眇绵密,又显超旷空灵的灭迹出尘。无怪乎其能与周邦彦《苏幕遮》,并举为宋词中咏荷的两大绝唱。果是意象幽闲,不类人境。

冠佩的成语冠佩的成语是什么

冠佩的成语有:怀黄佩紫,水佩风裳,倒冠落佩。

冠佩的成语有:衔华佩实,带牛佩犊,水佩风裳。2:拼音是、guānpèi。3:结构是、冠(上下结构)佩(左右结构)。4:注音是、ㄍㄨㄢㄆㄟ_。

冠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亦作"冠佩"。2.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3.指官吏。4.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

二、引证解释

⒈见“冠佩”。亦作“冠_”。⒉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引南朝梁江淹《杂体诗·效魏文帝<游宴>》:“月出照园中,冠_相追随。”宋苏辙《次韵姚道人》之一:“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⒊指官吏。引宋范成大《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诗:“汉家麟阁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清顾炎武《十庙》诗:“_见十庙中,冠佩齐趋_。”⒋妇女用的帽子与佩饰。引元郝经《天赐夫人词》:“负来灯下惊鬼物,云_欹斜倒冠佩。”

三、网络解释

冠佩冠佩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anpei,是指古代官吏的冠和佩饰。

关于冠佩的诗词

《武仙·冠佩严严坐绛云》《宫词·未明冠佩集龙楼》《瑞伯仙尉·冠佩追随倏半生》

关于冠佩的诗句

冠佩日相逢强把冠佩整常看冠佩压清班

关于冠佩的词语

带牛佩犊感佩交并佩弦自急纡佩金紫怀黄佩紫戴鸡佩豚衔华佩实水佩风裳纡青佩紫佩紫怀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冠佩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