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桓公北征,经金城,见为琅铘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翻译)

2.“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自哪首古诗?

3.“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处

4.成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近,反义词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为琅铘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翻译)

人何以堪什么意思-人何以堪

桓公北征的时候,到了金城,看到自己在琅邪任职时种下的柳树,已经有十围粗了,感叹道:“树木尚且如此,人怎么能经得起岁月的消磨呢?”攀着树枝,抓着柳条,泪流不止。

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泪下。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刘裕对其恩遇有加。公元424年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刚登基便先后杀了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拥立功臣。宋文帝性情猜忌狠辣,因为担心自己重蹈少帝被弑的悲剧,严格控制并杀戮了大量功臣和宗室成员,这其中就包括名将檀道济。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义庆不得不加倍小心谨慎,以免遭祸。本传言“太白星犯右执法,义庆惧有灾祸,乞求外镇。”这实际上是刘义庆借故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地。尽管文帝下诏劝解宽慰但架不住刘义庆“固求解仆射乃许之”。

刘义庆终于得以外镇为荆州刺史。外镇后的刘义庆仍然如同惊弓之鸟,心有余悸。他处在宋文帝刘义隆对于宗室诸王怀疑猜忌的统治之下为了全身远祸,于是招聚文学之士寄情文史编辑了《世说新语》这样一部清谈之书。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自哪首古诗?

世说新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引用: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出处

是《长亭怨慢·渐吹尽》作者是宋代的姜夔。

长亭怨慢·渐吹尽

? 宋代:姜夔

余颇喜自制曲。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见,只见乱山无数。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怕红萼无人为主。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扩展资料:

长亭怨慢,词牌名,姜夔自度曲,又名“长亭怨”。以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五仄韵。

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五仄韵;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六仄韵,后段九句七仄韵等变体。代表作品有周密《长亭怨慢·记千竹》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成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近,反义词

shù yóu rú cǐ,rén hé yǐ kān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是东晋大司马桓温以柳自比而发出的感叹。意思是树都这样(长这么大了),人就更不用说了。用于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衰老,表达了自然规律让人无奈、感伤。

成语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之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