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江西诗派

2.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诗人是

3.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句

4.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名词解释是什么?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江西诗派

“点铁成金”是哪个诗歌流派的主张?-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谁提出的

“夺胎换骨”与“点铁成金”——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宋代诗歌流派。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虽然他的创作成就比不上苏轼,但是他的诗歌更加突出地体现了宋诗的艺术特征。他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给后学。所以,追随和仿效黄庭坚的诗人颇多。因此,一个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就逐渐形成了,这就是江西诗派。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诗人是

提倡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诗人是:黄庭坚

黄庭坚的介绍: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始祖。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起居舍人。绍圣初,新党谓其修史“多诬”,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旋迁戎州(今四川宜宾)。

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羁管宜州卒。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于宜州(今广西宜山)贬所。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首,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

兼擅行、草书,楷法自成一家,为“宋四家”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极大。

词与秦观齐名,号秦七、黄九。词风疏宕,俚俗处甚于柳永。于孝悌身体力行,时以“孝友”著称,名列“二十四孝图”中。著有《豫章集》《山谷词》。

黄庭坚点铁成金的诗句

北宋文豪黄庭坚的金句很多,其中一句是,“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这也是点铁成金这一成语的由来。这句话的含义是,要把文章写好,就得有陶冶万物的本领,其中包括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使之出彩和出众。古为今用,巧为匠心,所谓的灵丹一粒,指的灵感,指的是创新与创造的能力。点铁成金并不难,难就难在把普通的材料加工成艺术品,而且能让众人交口称赞。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名词解释是什么?

名词解释如下: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是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提出的创作理论和写作纲领,其要旨在于强调诗人要在学习古人诗文精华的基础上创造升华出新的诗歌意境。这种理论主张将学力和才力结合起来,开拓了古代学者诗人诗论的先河,对宋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特点

一般地认为“点铁成金”是师前人之辞,“夺胎换骨”是师前人之意。而无论师辞与师意,都不是单纯的模仿和抄袭,从“铁”到“金”和“换骨”的过程都需要有一番“陶冶”的工夫,其目的在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山谷极为强调学习古人的重要性,他常说闲居时应当多读《左传》、《国语》、《楚辞》、《庄子》《韩非》等书,细细体会古人用意精细曲折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