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代王永彬经典诗句诗词

2.乌头马角是什么意思

3.乌白马角的典故

4.盼乌头马角终相救是什么意思

5.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6.央视9.2分的殿堂级素材,偷偷用在作文里可太香了

清代王永彬经典诗句诗词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是什么意思-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全诗

年代:清朝

王永彬作品:《围炉夜话》

王永彬简介:

清咸丰时人,具体行藏不详。其所写《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

王永彬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为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石门坎人)。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治版本《枝江县志》,担任“分修”。后候选教谕,因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在教学中,先令学生修身,次教其治学,不以科举应试为唯一目的。并能身先士卒,修养己身而后教。同时对于乡人,见善必赏;见过必反复规劝,一定要使其彻底改正。

王永彬涉猎广泛,在著述授业之余,经史诸子书法医学皆习,尤好吟诗,其同郡文友王柏心为其撰写《勅授修职郎宜山王公传》记载:“公著述外,尤好吟咏,与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

王永彬为人不爱荣华富贵,生性纯茂冲远。光绪《荆州府志·卷五十七·艺文志》记载:“王永彬,字宜山,岁贡生,性孝友,隐居教授。邑令朱锡绶耳其名,虚心造访,永彬凿坯而遁。”与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论,说到古忠孝义烈之事,则沾襟涕泗不能止。

清代王永彬经典诗句诗词

1、身无饥寒,父母不曾亏我人无长进,我以何对父母——王永彬《围炉夜话》

2、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王永彬《围炉夜话》

3、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王永彬《围炉夜话》

4、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王永彬《围炉夜话》

5、人生待足何时足?未老得闲始是闲。——王永彬《围炉夜话》

6、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始觉冷淡处趣味弥长。——王永彬《围炉夜话》

7、朋友,不如终日读书。解读:随随便便就交朋友,不如在家里闭门读书。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个思想者对话,也是在认识朋友,而且还是了不起的朋友。——王永彬《围炉夜话》

8、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解读:很大的过错,往往都是因为一时的冲动造成的,因此不能不学会谨慎。——王永彬《围炉夜话》

9、东坡忍痒《围炉夜话》中记载了苏东坡的一句话: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林语堂在写苏东坡的故事的时候,就讲了这样一段趣闻:苏东坡是一个性格豪爽的人,他每次睡觉之前,都会先找一找睡觉的状态,直到摆出一个舒服的姿势后,他才会安心地抓痒痒,等到连痒痒也抓完了,就说:“这下再有什么痛痒我也不管了。”然后呼呼大睡,鼾声如雷。——王永彬《围炉夜话》

10、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解读: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就好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忠”可以于人于事不失,“厚”可以于人于事有利,因此处世只要以忠厚作为标准即可。真正的传家之宝,唯有“勤俭”。明白了勤俭的美德,子孙永世都不致困窘。——王永彬《围炉夜话》

11、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解读:凡事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不会有抱怨了。这就是孟子说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王永彬《围炉夜话》

12、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王永彬《围炉夜话》

13、博学笃志,神闲气静。——王永彬《围炉夜话》

15、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弟立根基。解读: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安身立命之本在于扬善弃恶,“诗”既无邪,“书”也无邪,故能成为读书人处世的根本。做人由最基本的孝悌做起,自然能逐渐推广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仁境界。——王永彬《围炉夜话》

16、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王永彬《围炉夜话》

17、饱暖则气昏志惰,饥寒则神紧骨坚。——王永彬

18、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19、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王永彬《围炉夜话》

20、聪明不外露,耕读可兼营。——王永彬

21、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王永彬《围炉夜话》

22、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23、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暗昧处见光明世界——王永彬《围炉夜话》

24、白云山岳皆文章,黄花松柏乃吾师——王永彬《围炉夜话》

25、学长者助人之道,识君子修己之功——王永彬《围炉夜话》

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经典诗句诗词

年代:清朝

顾贞观简介: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明崇祯十年(1637)顾贞观出生于无锡。曾祖顾宪成,是晚明东林学派的领袖;祖父顾与渟,四川夔州知府;父亲顾枢,才高博学,为东林学派另一领袖高攀龙的门生。母亲王夫人也是生长于诗书之家。贞观禀性聪颖,幼习经史,尤喜古诗词。长兄景文、次兄廷文、姊贞立、弟衡之,都具才名。少年时代,贞观即参加了由吴江名士吴兆骞兄弟主盟的“慎交社”。该社中他年纪最小,却“飞觞赋诗,才气横溢”,与声望甚隆的吴兆骞齐名并结为生之交。顺治十一年(1654)又与同乡数人结“云门社”于家乡无锡惠山,此社会聚了姜宸英、汪琬、汤斌等江南诸多名士。

大约在顺治末年,贞观辞亲远游,到达京师,康熙元年(1662)以“落叶满天声似雨,关卿何事不成眠”之句而受知于尚书龚鼎孳和大学士魏裔介。清康熙三年(1664),顾贞观任秘书院中书舍人。康熙五年(1666)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书。次年康熙南巡,他作为扈从随侍左右。在国史院任典籍期间,曾修订其曾祖顾宪成的年谱《顾端文公年谱》,又为其父编定文集《庸庵公日钞》。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自称“第一飘零词客”。

康熙十五年(1676)经国子监祭酒徐元文推荐,入内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住塾师,与权相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相识,成为交契笃深的挚友。《清稗类钞》作者徐珂说:“容若风雅好友,座客常满,与无锡顾梁汾舍人贞观尤契,旬日不见则不欢。梁汾诣容若,恒登楼去梯,不令去,不谈则日夕。”二人曾合力营救以“丁酉科场案”而蒙冤被遗戍宁古塔的好友吴兆骞,轰动大江南北。

康熙二十年(1681),顾贞观回无锡为母丁忧期间,曾帮助修订《庐州郡志》。又按惠山听松庵竹茶炉旧制,仿造了一只竹茶炉,不少名士题词赋诗以记其事,后由纳兰性德汇成《竹炉新咏》。

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四年(1685),兆骞、性德先后病故,令贞观悲痛不已,在性德逝世的第二年即回归故里,在家乡无锡的惠山脚下、祖祠之旁修建了三楹书屋,名之为“积书岩”。从此避世隐逸,心无旁骛,日夜拥读,一改风流倜傥、热衷交游的生活。

康熙五十三年(1714),贞观卒于故里。临终前将平生之诗选出四十首,授门人杜诏谋刻问梓。自称此作皆“味在酸咸外者”。故其著述虽丰而存诗不多。

顾贞观经典诗句诗词

1、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顾贞观《金缕曲》

2、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孱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顾贞观《金缕曲·我亦飘零久》

3、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顾贞观《金缕曲·季子平安否》

4、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北平无战事》

5、我亦飘零久,留取心魂相守。——顾贞观《金缕曲》

6、物外幽情世外姿,冻云深护最高枝。小楼风月独醒时。一片冷香惟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待他移影说相思。——顾贞观《浣溪沙·梅》

7、金缕曲作者:顾贞观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潺愁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从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顾贞观

8、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金缕曲》

9、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顾贞观《金缕曲》

10、落下霜寒落雪亭,孤灯犹伴独孤影。——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平生万事,那堪回首。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顾贞观《金缕曲》

11、但结托,来生无悔。——顾贞观《金缕曲》

12、天然一帧荆关画,谁打稿,斜阳下?历历水残山剩也。乱鸦千点,落鸿孤咽,中有渔樵话。登临我亦悲秋者,向蔓草平原泪盈把。自古有情终不化。青娥冢上,东风野火,烧出鸳鸯瓦。——顾贞观《青玉案·天然一帧荆关画》

清代金圣叹著名诗句诗词

年代:清朝

金圣叹简介:

金采(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一说本姓张,名喟,享年五十三岁(虚五十四岁)。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都有评点。

金圣叹生于1608年三月三日(4月17日),幼年生活优裕,后父母早逝,家道中落。他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岁试作文怪诞而被黜革,后应科试。改称金人瑞考第一,但绝意仕进,以读书著述为乐。评注不少古典,奇才也。传在今河北省阜城县曾有衣冠冢一座。

顺治十七年(1660年),皇帝对金圣叹的作品加以赞美“此事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他听说后,随即“感而泣下,因向北叩首”。随后苏州府吴县调来新县令任维初对欠税者用重刑又高价售出公粮于百姓,激起民怨。民众假借顺治驾崩契机,组织反贪游行,后百多名秀才于第三日往孔庙哭庙,发泄不满,后向巡抚朱国治呈揭帖告发县令。谁知朱任二人早已勾结,捕18名核心人物,反向朝廷告秀才们抗纳兵饷,鸣钟击鼓,聚众倡乱,震惊先帝之灵,要求严惩。处“斩立决”(顺治十八年七月十三日)(1661年8月7日),法场-江宁-三山街,其中一人为金圣叹也,后任维初因犯另案被斩,朱国治被吴三桂兵杀并分食其肉,骸骨无存。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他的评点很注重思想内容的阐发,往往借题发挥,议论政事,其社会观和人生观灼然可见。他斥责“犯上作乱”,释“水浒”之名为“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反对“以忠义予之”;然而他又同情民生疾苦,痛恨鱼肉良民的官吏和行同盗贼的官军,并意识到“一高俅”之下还有“百高廉”,“千殷直阁”及其狐群狗党,结成祸国殃民的社会势力,108人“不得已而尽入于水泊”是“乱自上作”,因而肯定了梁山英雄的反抗。他认为,“居其邦,不窃议其大夫之得失,恶伤治也”,“非圣人而作书,其书破道,非天子而作书,其书破治,破道与治,是横议也”;然而又承认天下无道则庶人敢议,“庶人之议皆史也”。他宣扬“忠恕”、“孝悌”之类儒家道德规范;然而又揭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讥讽冬烘秀才目《西厢》为*书,而推《西厢》为“天地妙文”。他接受佛教的虚无思想,视人生若梦幻,所谓“天地梦境”,“众生梦魂”;然而他又直面现实,并孜孜于述作,以为“生迅疾,人命无常,富贵难求,从吾所好,则不著书其又何以为活也”。可以看出,金圣叹的思想中是充满着矛盾的。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精彩之处在于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他的诗文评比较平常,如强分律诗为二解,套用八股文起承转合之法说诗,颇为人所诟病。他评《水浒》、《西厢》二书时的艺术见解则独出手眼,继李贽、叶昼之后将小说戏曲评点推进到新的高度。

清代金圣叹著名诗句诗词

1、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金圣叹

2、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金圣叹

3、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滋味。——金圣叹《金圣叹临刑前遗言》

4、"消磨傲骨惟长揖,洗落雄心在半酣——金圣叹《评点西厢记的开首》"

5、有日月而后昼夜成,有昼夜而后寒暑判,有寒暑而后历数定,有历数而后系统分,有系统而后兴亡见。——金圣叹

6、"大小子,上下街,走南到北买东西;少老头,坐躺椅,由冬至夏读春秋。——金圣叹"《金圣叹》

7、杀头,至痛也,而圣叹于无意中得之,亦奇。——金圣叹

清代文学家赵翼诗句诗词

年代: 清朝

赵翼简介: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赵翼论诗重“性灵”,主创新,与袁枚接近。他反对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倾向,也不满王士禛、沈德潜的“神韵说”与“格调说”。他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闲居读书作六首》之五)“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所著《瓯北诗话》又名《瓯北诗钞》,系统地评论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苏轼、陆游、元好问、高启、吴伟业、查慎行等十家诗,他重视诗家的创新,立论比较全面、允当。赵翼存诗4800多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如《古诗十九首》、《闲居读书六首》、《杂题八首》、《偶得十一首》、《后园居诗》等,或嘲讽理学,或隐寓对社会的批评,或阐述一些生活哲理,颇有新颖思想。七古如《将至朗州作》、《忧旱》、《五人墓》,七律如《过文信国祠同舫庵作》、《黄天荡怀古》、《赤壁》等,都独具特色,并在造句、对仗方面见出功力。另外,造语浅近流畅,也是一大优点。其诗的缺点,是有时议论过多,过于散文化,形象性较差。赵翼的文学著作有诗集53卷及《瓯北诗钞》。赵翼与袁枚、张问陶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

赵翼史学著作有《二十二史札记》、《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皇朝武功纪盛》、《瓯北诗钞》等。由于《二十二史札记》把《旧唐书》、《旧五代史》罗织在内,实际为廿四史。他单披阅廿四史就达3200卷,加上正文和夹注中引用的稗史笔记4000多种,工作量浩瀚。赵翼从40多岁动笔,到1796年方完成。成书时他已经是七旬老翁了。《廿二史札记》一书考证史籍著述体例的演变和历史事实的真相,显示出特有的经世意识和对大量历史问题的深刻见解,堪称是乾嘉朴学时代创造性思维的出色成果。赵翼生前史学著作因与时风不同而未受重视。后多年,却声名大涨,以为赵翼“用归纳法比较研究,以观盛衰治乱之原”。《二十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三大史学名著。

清代文学家赵翼诗句诗词

1、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赵翼 《野步》

2、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赵翼

3、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赵翼

4、 矮人看戏何曾见,只是随人说短长。 ——赵翼 《论诗》

5、 枉为耽佳句,劳必费剪裁。平生得意处,却自自然来 ——赵翼

6、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7、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 《论诗》

8、 触景生情,涸事起意 ——赵翼

9、 一人知己足平生 ——赵翼

10、 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赵翼

11、 "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 ——赵翼 《爆孛娄诗》"

乌头马角是什么意思

乌头马角是什么意思如下:

乌头马角是一个比喻性的词语,形容某个事物或观点非常独特、奇特,与众不同,甚至有些离奇。它源自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乌头马出现在了历史上的白姑山之战中,它长着乌黑的马头和弯曲的牛角,形象奇特,因此成为了形容奇异之物的代名词。

所以当我们用乌头马角来形容某事时,意味着这个事物很特别,很奇怪,与众不同。乌头马角,汉语成语,拼音是wū tóu mǎ jiǎo,意思是就是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同“乌白马角”。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出自清代文学家顾贞观的《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意思是期望出现奇迹,救友而归。燕太子丹为人质被拘秦国,求归。秦王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后人曾以“乌头马角”比喻不可能实现之事。

在这里的意思是,即使是困难重重也要营救你回来,一个“盼”字,表现了作者(顾贞观)渴望奇迹出现的心情。作者(顾贞观)在词中又一次信誓旦旦,要不惜一切拯救朋友回关。十七年的奔波。

十七年的徒劳,他没有颓丧,没有放弃,他要像申包胥救楚国那样,哪怕乌头马角,也要救友回来。从词中“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句子看,顾贞观在朋友流放发配时已立誓营救,而且以此为终身使命!二十年为期,不再给自己留多少退路。

《金缕曲·季子平安否》年代:清作者:顾贞观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座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解救。置此札,只怀袖。

乌白马角的典故

  典源出处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丹仰天叹,乌即白头,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风俗通》卷二亦载,文略。

  释义用法

 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想归国,秦王不许,说要乌鸦头变白,马生出角才放他回去,他仰天长叹,果然乌头变白,马生角。后以此典指不可能出现的事或难以实现的愿望; 也借指人处于困境,无法归还。

  用典形式

 乌白 南朝梁·简文帝:“转山犹可遂,乌白望难期。”

 角马 南朝梁·刘孝威:“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待乌 唐·李商隐:“待乌燕太子,驻马魏东阿。”

 马未角 宋·梅尧臣:“燕丹未归马未角,卞子抱玉无两脚。”

 马生角 唐·杜牧:“晓粥还分钵,青云马生角。”清·周杭:“紫髯如虬悲白发,雄心难待马生角。”

 马角生 金·元好问:“频年但觉貂裘敝,万古何曾马角生。”清 ·钱谦益:“身为马角生来客,梦作龙胡坠下人。”

 生马角 清·王士禛:“万古龙荒生马角,几人乐府唱刀环。”清 ·吴兆骞:“可怜丧乱识凫毛,敢道精诚生马角。”

 乌白头 金·元好问:“行役鱼赪尾,归期乌白头。”

 乌头白 宋·范成大:“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明 ·高启:“妾今能使乌头白,不能使郎休作客。”

 头白乌 金·元好问:“何时斗酒欢相劳,惊看燕家头白乌。”

 马头无角 唐·元稹:“鹏翼张风期万里,马头无角已三年。”

 马头觅角 唐·白居易:“马头觅角生何日,石火敲光住几时?”

 马角乌头 清·曹贞吉:“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乌白马角 三国·曹植:“子丹西质秦,乌白马角生。”南朝宋 ·:“洁诚洗志朝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乌头马角 清·钱谦益:“乌头马角何足叹,头白始解看残书。”清·顾贞观:“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乌头未变 唐·元稹:“鹏翼已翻君好去,乌头未变我何如?”

 乌头暗雪 清·郑文焯:“乌头 暗雪,马角生埃,念凤楼久迟。”

 乌改白头 清·龚鼎孳:“书因入雒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乌盼头白 清·麦孟华:“年华逝波渐掷。叹蓬山路阻,乌盼头白。”

 白尽乌头 清·郑文焯:“故山多少夕阳楼。莫待繁霜归国日,白尽乌头。”

 毕逋头白 金·元好问:“南冠累累渡河关,毕逋头白乃得还。”

 林乌白头 清·黄景仁:“奋飞常恨身无翼,何事林乌亦白头。”

 待乌头白 唐·元稹:“望鹤眼穿期海外,待乌头白老江濆。”

 瀚海乌头 明 ·唐寅:“越裳雉尾姬周化。瀚海乌头汉使归。”

 马角望燕丹 清·王夫之:“莫将马角望燕丹,合用狼渊警范山。”

 乌头有白时 唐·白居易:“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

 头白岂无缘 唐·杜牧:“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变彩救燕质 南朝梁 ·刘孝威:“岂如变彩救燕质,入梦祚昭公。”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是什么意思

成语:乌头马角

拼音:wū tóu mǎ jiǎo

解释:比喻不能实现之事。同“乌白马角”。

乌白马角wū bái mǎ jiǎo

解释: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出自:《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示例:洁城洗志期暮年,~宁足言。 ◎南朝宋·《代白紵舞歌》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原文: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大概是在说,期盼有一天能够获救,虽然希望很渺茫。

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金缕曲二首原文: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已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只看 一作:试看)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金缕曲二首翻译及注释

翻译 你近来平安吗?即便你回来,回首以前令人悲债的事,你又怎能够承受!昔日朋友形同陌生的路人,又有谁安慰你?你母老家贫子幼,早记不起杯酒相娱的时侯。魑魅搏人的事应该可空见惯,正直人却总是输在覆雨翻云的小人之手。我们与寒冷的冰雪,打交道已经很久很久。劝你不要让泪水把牛衣滴透。请你数一数天下的戌边人,仍旧和家人团聚二堂的,又有几家?比起早已冤的红颜薄命人,更不如你如今生命还有。只是在那极远的边塞,四季冰雪的苦寒难受。你在边塞已经二十年,·我要像申包胥那样实现诺言,像燕丹盼归使乌头白马生角样,一定把你营救。我就以这首词代替书信,请你妥善保存不要忧愁。

我也漂泊他乡很久。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之交的师友。从前你我齐名并非名不副实,试看曾为怀念李白而瘦的杜甫,忧闷不下于流放夜郎的李白。我的夫人已经去世,又与知己的你分别,试问人生在世,到这步田地凄凉不?我将千种怨、万种恨,向你细细倾吐。你生于辛未年我生于丁丑,都受了一些时间的冰雪摧残,已经成了早衰的蒲柳。劝你从今要少作词赋,多多保重与我长相守。但愿黄河变清人长寿。你归来定会急忙翻阅戌边时的诗稿,把它们整理出来传给后世,但也只是忧患在前空名在后。满心的话语说不尽,我在此向你行礼磕头。

注释 吴汉槎(cha):名兆骞,江苏吴江人。顺治举人,工诗文,以科场事为人所陷,于顺治十六年谪戍宁古塔(今松江省宁安县)。书:书信。丙辰: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季子:指春秋时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号延陵季子,素有贤名。后常称姓吴的人为「季子」。这里代指吴兆骞。行路:过路人。悠悠:关系很远,不相关。慰藉:安慰之意。杯酒:即杯酒言欢的缩语。魑(chī)魅搏人:魑魅,传说里的山林妖怪。搏人,打人,抓人。据吴兆骞子吴振臣在《秋笳集》的跋中说,吴兆骞「为仇家所中,遂遣戍宁古。」覆雨翻云手:指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陷害好人的阴毒小人。牛衣:乱麻编制的给牛保暖的披盖物。据《汉书·王章传》载,王章贫困的时侯,曾与妻子卧于牛衣上对泣。数天涯,依然骨肉:吴兆骞被遣戍肩,其妻至戍所相陪十余年,生有一子四女。绝塞:极远的边塞。苦寒难受:吴兆骞《秋笳集》卷八《与计甫草书》中有:「塞外苦寒,四时冰雪。」廿(nian)载包胥承一诺:廿载,二十年。从1657年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到作者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二十年。包胥承一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载,春秋时,楚国大失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后果然如愿。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史记·刺客列传》索引:「丹求归,秦王曰,『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燕太子丹仰天长叹,上感于天,果然乌头变白,马也生角。札:信札,书信。我亦飘零久:飘零,漂泊。作者康熙五年(1666年)中举,掌国史馆典籍,五年后因父病告归,康熙十五年(1676年)又入京在纳兰性德家教书,两度客居京师,故有飘零异乡之感。十年来:从康熙五年(1666年)作者中举,到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十年。「宿昔」四句:宿昔,过去。非忝窃,不是名不副实。《感引集》卷十六引顾震沧的话说:「贞观幼有异才,能诗,尤工乐府。少与吴江吴兆骞齐名。」杜陵消瘦,杜甫在《丽人行》中自称「杜陵野老」、「杜陵布衣」,李白戏杜甫诗中有:「借问别采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夜郎僝僽,李白曾被流夜郎(今贵州省西部),受到摧残。这里以杜甫和李白比喻作者和吴兆骞。薄命长辞知己别:指作者夫人去世和与昊兆骞分别。兄生辛未吾丁丑:吴兆骞生于辛未年,即明崇祯四年(1631)。作者生于丁丑年,即明崇祯十年(1637年)。早衰蒲柳:蒲柳,即水杨,是凋零最早的树木。《世说新语》载:「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早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诗赋」二句:古人认为创作诗文损伤人的心魂。桓谭在《新论》里说,他和扬雄都因作赋,「用精思大剧而得病」。作者和吴兆骞创作都很勤奋,尤其是吴兆骞,儿童时就作胆赋,「累千余言」。(见《国朝先正事略》)但愿得,河清人寿:河,指黄河。黄河水浊,古时认为黄河清就天下太平。古人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认为黄河千年一清,而人寿有限。这里是希望一切好转,吴兆骞能归来的意思。行戍稿:在戍边时所写的稿子。

金缕曲二首创作背景

 吴兆骞于顺治十四年(1657)参加江南乡试中举,涉入丁酉江南乡试科场案。福临(顺治帝)大怒遂于次年将该科已考中的江南举子押解至北京,由福临在 *** 瀛台亲自复试,复试合格者保留举人资格,不合格者治罪。两名主考官被斩,17名同考官处绞。吴兆骞系著名江南才子,少有隽才亦傲岸自负,愤然拒绝复试,因而下狱。后虽经礼、刑两部多次严审,查明吴确无舞弊行为,顺治十五年(1658年),仍被流放宁古塔。身为朋友的顾贞观,在他被充军时,曾承诺必定全力营救,然而20多年过去了,一切努力始终无用。顾贞观自己也是郁郁不得意,在太傅纳兰明珠(纳兰性德的父亲)家当幕客,想起好友在寒冷偏塞之地受苦,于是向纳兰性德求救,但性德与吴兆骞并无交情,一时未允。

 康熙十五年(1675年)冬,作者离居北京千佛寺,于冰雪中感念良友的惨苦无告,为之作《金缕曲》二首寄之以代书信。纳兰性德读过这两首词,泪下数行,说:「河粱生别之诗,山阳友之传,得此而三!」当即担保援救兆骞。后经纳兰父子的营救,吴兆骞终于在五年之后获赎还乡。

金缕曲二首赏析

 二作系以书信格式入词,十分别致。「季子平安否?」写信先须问对方安好,这首句正是问安口气。不过用「季子」二字却有深意。这里用「季子」二字既切合吴兆骞的姓氏,又使 *** 想其才德,而且还表明吴地人。(一说,吴兆骞有二兄,季子言其排行。)拿吴季子比吴兆骞,其人才德令人钦佩,而却受了这种冤枉,就更令人同情。所以五个字看似寻常,实则有力地领起全篇。「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这是用假设语句极力同情吴兆骞的痛苦经历。即使现在就能回到家乡,这段经历中的千难万苦,又那堪回想。何况现在没有归来,还在经受着这些不堪回首的痛苦。「行路悠悠准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这是就不堪回首的痛苦中特别提出充军关外的遭遇,没有谁能加以安慰,家庭又是如此困难——母老家贫子幼。过去的一切欢乐都无影无踪,「记不起、从前杯酒」。朋友的文酒之会,杯酒相欢,不要说现在没有了,就连过去的记忆也消失了,令人伤心。「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搏人」,这是含蓄地为吴兆骞鸣不平。「魑魅搏人」,比喻坏人以卑劣的手段陷害人。桂甫诗:「纷纷轻薄何足数,翻手为云覆手雨。」这里用杜意,就是说,君子总要吃小人的亏。应该提出的是 清代 文字狱频繁,士人往住转喉触讳。吴兆骞是朝廷谪戍的,既要同情兆骞,又要回避触犯朝廷,只能笼统地这样解说,这在当时已经算是大胆的了。「冰与雪,周旋久。」这是切题中宁古塔的特点。塞外苦寒,作者此时在京师风雪之中,想像好友塞外,只能与冰雪周旋,而一过就是多年,定令人难受。这上片痛快淋漓地为吴兆骞的痛苦倾诉,下片一转变成多方安慰开脱,希望他不要为痛苦所摧垮。

 汉时王章夫妻牛衣对泣的事,作者反用为「泪哀莫滴牛衣透」,劝也不要过分伤心,原因何在,「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没有几家能够骨肉团聚,吴兆骞虽远在关外,却还能牛农对泣,骨肉一处,这是骨肉分散的还好些。再说红颜命薄,古今一辙,有才往往命途多舛。这样退一步想,也就得些宽慰。但劝慰要有分寸,只能说到这地步,笔锋一转又为他难受:「只绝塞、苦寒难受。」这和上片结尾「冰与雪,周旋久」相呼应。「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化用春秋后期申包胥立誓救楚和燕太子丹质于秦而后得归的典故,作者把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起,表示不管多大困准,一定要像申包胥那样尽力救他回来。沉痛感人。「置此札,君怀袖」:这封信请你保存。就是凭证。这几句表现生不愉的友情,感人肺腑,催入泪下。

 第一首从吴兆骞写,第二首换个角度从自己发感慨:「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生师友!」说得沉痛,「亦」字勾留上首,不是泛泛。「宿昔齐名非泰窃,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从自己又说到两人。杜甫《长沙送李十一衔》:「李杜齐名真悉窃,朔云寒菊倍离忧。」杜甫是客气话。历史上李杜齐名有好多个,东汉的李固杜乔、李膺杜密等等, 唐朝 诗人李白杜甫,这儿反用杜诗说「非忝窃」,以杜甫自比。「试看杜陵消瘦。」以李白比吴兆骞,李白曾被长流夜邹(中道放归),比吴兆骞之滴戍宁古塔,「僝僽」,指受折磨和愁苦烦恼。自己虽然没有谪戍,却和吴兆骞一样痛苦,备受析磨。「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红颜薄命,长辞指亡。顾贞观曾有悼亡之戚,薄命长辞,知已远别,人生逢此,是妻凉。人生之中没有多少人曾到这样凄凉境地。「问人生」这一反问句就包含上两层意思。「千万恨,为兄剖,自然收束半片。

 换头处,从年龄诉说,「兄生辛未吾丁丑」。辛未、丁丑到作此词时,两人都过了四十,「四十曰强,仕。」但「共些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身体都受到摧残而早衰了。蒲柳是用《世说新语》顾悦与晋简文帝同岁而先老的典故,而「蒲柳」就变成自指身体的谦词了。这里用个「共」字,表示两人都一样,这是回应上文「试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 既然年过四十,身体早衰,就应注意保养:「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两句语重心长。既然可以「相守」,表明前途仍有希望。「但愿得、河清人寿。」(「俟河之情,人寿几何?」「黄河清,出圣人。」)这句祝愿,字面用前一句,意思在后一句。希望圣主施恩,远人归老家园。政治清明,相应地人民应该生活安定,终其天年,所以说「河倩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吴兆骞的诗必传于后是作者的预言,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吴兆骞流放以后,诗歌增加了悲壮苍凉的气氛,为人传诵,在 清代 前期也算重要作家。这表现作者对吴兆骞的信任和安慰。不说「声名」而说「空名」,这个「空」字把上文一系列苦痛都括在其中,大名没有使吴兆骞免除生前的苦难,所以说「空名」,这个「空」字可以算一字千金。「言又尽,观顿首」,仍然是书信格式。

诗词作品: 金缕曲二首 诗词作者: 清代 顾贞观 诗词归类: 友情

央视9.2分的殿堂级素材,偷偷用在作文里可太香了

金句素材

1.凡于此世间之人,无一能避免亡。 历史 佯装成巧合,他和你、我一样,来过、生活过,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痕迹。

2.这些普通人无碑无传,是大千世界真正的小人物。小人物的文字,却在冥冥之中成为自己的传奇, 历史 的注解。

3.人间有情,亘古未变。两个人共同诠释的一生,有欢喜也有悲伤,有风雨也有阳光,是一封封书信,描绘出人间爱的模样。

4.遥远的距离,也无法阻止我们心意相通。不同的志向,也不影响我钦佩你的才华。再大的风浪,也无法阻止我去迎接你。人生路漫漫,有一个挚友,一个知己,不枉此生。

5.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遵循约定俗成的规范,生活在既定的轨道上。但总有少数人,他们不同流俗,特立独行,他们用智慧之眼,勇敢之心,点燃了一个时代的光。

6.家风,是一个家族的脊梁,一个家族如果秉承正气,便是国之栋梁。

7.有国才有家,一个强大的国,其人民才会有尊严。

8.一封古老的书信,激活了2000多年前塞上的一段记忆,一抹温暖,一缕阳光。

9.他们史无记载,但这些穿越时间的书信,将他们的人生如雕塑一般,凝固在人间。毫无修饰的语言,让 历史 不再抽象而苍凉,让时间开始善解人意。

10.从前的从前,车马很慢,道路很远,信上的人,也是心上的人。爱怜之意、别离之苦,从古至今并无不同。一纸薄薄书信,却可以道尽一生的相思。

人物素材

01 特立独行者联盟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每个时代,都有异类。他们的观点,大大超前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用自己的“叛逆”,撕破传统的禁锢,给时代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

要说明代最有个性的人,非李贽莫属。他嘲笑孔孟,讽刺先贤,以头皮痒为理由剪去古人最重视的长发,对“男尊女卑”更是深恶痛绝。

李贽和女学生梅澹然的师徒关系,在当时 社会 上引起了一场大地震。

明清时期,是对女性最为禁锢的 历史 时期。李贽在写给天下人的公开信中,据理力争,为女性谋求平等的权利和地位。那不羁的言谈,今天的男性看了恐怕都要惊叹。

李贽刚烈的结局,也如带血的利刃,刺穿了那个时代最后一点虚伪。

夫溘云逝,骨铄魂销,帷殡而哭,不知之久矣。岂能视息人世,复有所谓缘情靡丽之作耶?

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在家庭的这个苗圃中,女性永远是无法替代的园丁。

“她们”在言传身教中涵养质朴家风,在潜移默化中传递文明风尚,在润物无声中播撒道德种子。

明末清初的女诗人顾若璞是一位独立女性。丈夫去世后,她选择独身,做了单亲妈妈。在为家计奔波的同时,她读书充实自己,做孩子们的导师。更与众不同的是,她还鼓励女子读书学习,关心时事。

在她的带动下,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女性文学团体——蕉园诗社成立。

正是因为有顾若璞这样的女性,千年来严苛的 社会 规范被打破,女性有了赢得更多尊重和认可的机会。随着学问渐深,顾若璞不仅能教两个孩子学习,而且能作诗赋,写文章。

到九十岁,还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正是她的独立与坚韧,撑起了一个家族,也成就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02 我亦飘零久

初识于江南,顾贞观谦和有礼,吴兆骞桀骜不驯,二人互相欣赏,结为知己。

日后吴兆骞中举,不料该考有人徇私舞弊,顺治帝大怒,下令重新考核。

复试刀枪林立,年轻气盛的吴兆骞看不惯,认为对清白之人是冒犯,有失公允。他交了白卷,被没收全部家产,流放宁古塔,付出了一生的代价。

顾贞观许下了救他回来的承诺。一刻也没有忘记,顺治年间,他只做了低级官员,人微言轻,仍四处寻人相助。

康熙年间,顾贞观经人举荐到纳兰明珠府上做教师,与纳兰性德互相欣赏。纳兰性德读到了顾写给吴的信潸然泪下,在顾贞观的跪求下,最终答应伺机营救吴兆谦。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50岁的吴兆骞终于回来,顾贞观二十年前的承诺得以兑现。人生路漫漫,有一位挚友、一个知己,不枉此生。

经典时评

“让文物活起来”,让厚重的 历史 变轻,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下文化热点相契合。

《书简阅中国》的破圈,获得豆瓣9.3的评分,不仅在于叙事主题上普遍的人性探微,更在于叙事手法上带着互联网气质的表达。

简言之,文以载道、见字如面的人伦 情感 借助三维动画、演员的剧情表演、文史知识点的 游戏 化陈述等媒介化方式,转译成现代人熟悉的电视艺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