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奴故态也的翻译-狂生文言文翻译
1.表示很想发火的成语?
2.形容一个人很急躁的成语
3.严先生祠堂记文言文的情感
4.文艺类·卷六原文_翻译及赏析
5.疑开头的文言文
6.形容人情绪复杂的成语?
表示很想发火的成语?
A. 形容“发火”的成语有哪些
忿然作色、勃然变色、怒火冲天、雷嗔电怒、瞋目切齿、怫然作色。
B. 形容生气的成语,有哪些。
暴跳如雷、大发雷霆、无名孽火、怒发冲冠、怒不可遏
一、暴跳如雷
白话释义: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
翻译:严贡生越想越生气的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
二、大发雷霆
白话释义: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五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三、无名孽火
白话释义: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朝代:清
作者:文康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四、怒发冲冠
白话释义: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朝代:春秋
作者:司马迁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翻译: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
五、怒不可遏
白话释义: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七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C. 形容突然发怒的成语有哪些
1.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2.横眉怒目 形容怒视的样子。
3.赫然专而怒 形容大怒。属火冒三丈的样子。
4.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5.怒火中烧 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
6.怒目切齿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7.怒发冲冠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D. 表示发脾气的成语
勃然大怒,咬牙切齿,火冒三丈,愤愤不平,七窍生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气急败坏 大发雷霆 恼羞成怒 怒发冲冠 怒气冲冲 怒不可遏
E. 形容发脾气的成语有哪些
暴躁如雷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
暴跳如雷 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样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发脾气的样子。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大发雷霆 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故态复萌 故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季常之癖 宋朝人陈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气暴躁,醋性很大,陈很怕她。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狂奴故态 狂奴:对狂士的亲昵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旧称狂士的老脾气。
怒目而视 睁圆了眼睛瞪视着。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
弄性尚气 指凭感情办事,好耍脾气。
严气正性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直眉瞪眼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旧态复萌 旧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
使心别气 发脾气。
使性谤气 亦作“使性傍气”。亦作“使性掼气”。发脾气;撒气。
性烈如火 性:性情,脾气。形容性情暴躁。
F. 什么成语可以表示很想发火却又不能
逆来顺受
近义委曲求全、犯而不校
反义以牙还牙,以眼还眼、针锋相对回
释义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答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
用例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
G. 形容发脾气的成语
暴躁如雷
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
暴跳如...后称人怕老婆就说有“季常之癖”。
烈火轰雷
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H. 表示发脾气的成语
勃然大怒,咬牙切齿,火冒三丈,愤愤不平,七窍生烟
怒发冲冠
怒火中烧
气急败坏
大发雷霆
恼羞成怒
怒发冲冠
怒气冲冲
怒不可遏
I. 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非常生气的成语有怒火中烧、怒不可遏、怒发冲冠、火冒三丈、雷霆之怒、大发雷霆、愤愤不平、怒气冲冲、暴跳如雷、咬牙切齿、艴然不悦、恼羞成怒、令人发指、拂袖而去、冲冠眦裂、敢怒敢言、义愤填膺、赫然而怒、万目睚眦、勃然变色。
1、怒火中烧,读音是nù huǒ zhōng shāo,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古龙《长干行》:“这时见四个师弟非欲置自己和师父于地,不由怒火中烧。”
2、怒不可遏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nù bù kě è,意思是愤怒得难以抑制,形容十分愤怒。
梁衡《壶口瀑布》:“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3、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nù fà chōng guān,意思是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译文: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像要把帽子顶起来。
4、火冒三丈,读音huǒ mào sān zhàng,汉语词语,指火势大,也形容愤怒到极点,怒气特别大。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5、暴跳如雷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ào tiào rú léi,释义:形容人盛怒时的样子。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三回:他哥哥知道了,气得暴跳如雷。叫了他去骂。
J. 发火的成语有哪些
1、忿然作色:由于愤怒而变了脸色。
2、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3、大动肝火:指大怒。
4、雷嗔电怒:暴怒的样子。
5、瞋目切齿: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6、怫然作色:怫然:愤怒的样子。脸上现出愤怒之色。
7、怒火冲天: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
8、怒发冲冠:指愤怒得(成语大全)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9、暴躁如雷:暴:暴烈;躁:急躁。形容大发脾气或十分着急的样子。
10、七窍生烟:七窍:口和两眼、两耳、两鼻孔。气愤得好象耳目口鼻都要冒出火来。形容气愤到极点。
形容一个人很急躁的成语
心急火燎、迫不及待、如坐针毡、心急如焚、飞扬浮躁
一、心急火燎
白话释义: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也说心急如焚、心急如火。
朝代:清
作者:吴璿
出处:《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二、迫不及待
白话释义: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朝代:清
作者:李汝珍
出处:《镜花缘》第六回:“且系酒后游戏;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
翻译:暂且等酒喝完后在来游玩戏耍,这位仙子怎么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三、如坐针毡
白话释义: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朝代:明
作者:罗贯中
出处:《三国演义》:“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翻译: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好像坐在插了针的毡子上
四、心急如焚
白话释义: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朝代:元
作者:王实甫
出处:《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金圣叹:“心急如火,更不能待。”
翻译:金圣叹道:“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一时半刻都等不了
五、飞扬浮躁
白话释义:轻浮急躁。
朝代:宋
作者:朱子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一》:“飞扬浮躁,所学安能坚固。”
翻译:轻浮急躁,所学习的知识怎么能牢固
严先生祠堂记文言文的情感
1. (《严先生祠堂记》)“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世上”的译文
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到《赤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归隐江湖,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 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盅》卦的“上九”爻都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屯》卦的:“初九”爻,阳气正开始享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
2. 古文严先生祠堂记严先生是一个具有怎样品格的人严子陵(公元前37—43),名光,又名遵,字子陵,西汉末余姚人。少年时代就到外地投师,刻苦好学,博学多才,性格耿直。在学时与南阳人刘秀是同学,两人白天探讨奥旨,夜来抵足而眠,结下深厚友谊。当时因朝廷腐败,王莽篡位,赤眉、绿林纷纷起义,严子陵见天下大乱,便 回到余姚,隐居不出。后来刘秀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光武帝知严子陵贤能,便派人四出寻访。有人见他反穿裘皮袄在泽中钓鱼,光武帝急忙派使者,备了华丽的车马,请他入朝为官,但接连三次都被绝然回绝。光武帝没法,便亲自到他的住处去请,岂料他竟躺在床上假寐不起,光武帝走到了他的身边,抚着他的肚腹说:“你这个怪人,难道不肯助我治理天下吗?”他忽然番身坐起,答道:“从前尧帝那样有德有能,也还有巢父那样的隐士不愿出去做官,读书人有自己的志趣,你何必一定要逼我进入仕途呢?”光武帝听了直摇头,说:“子陵,我终究不能说服你吗?”
然而,光武帝并没有心,仍然把他请到洛阳。他虽被安置住在富丽堂皇的大院深宅,却绝不肯与朝廷显贵往来,光武帝去拜见他,他也不行君臣之礼。光武帝对他没有办法,说他是“狂奴故态”。
一天光武帝把他请进宫中,促膝谈心,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严子陵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光武帝听他论古涉今,说理精辟,喜得眉飞色舞。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光武帝便留他同床睡觉。严子陵也不推辞,躺在床上,叉开双腿,沉沉入睡。睡到半夜,竟把一条腿搁到皇帝身上,光武帝为了不惊动他,竟一夜没有睡好。
次日清晨,严子陵还在梦乡,光武帝就起了床。只见钦天太监惊慌失措的 闯 进 宫门,奏道:“臣昨夜仰观天象,发现有客星冲犯帝座,恐怕于万岁不利,特进宫面禀”。
光武帝沉思片刻,勿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那里是什么客星冲犯帝座,是朕与好友子陵同床而眠,他的一条腿搁到了朕身上了。”
从此严子陵这个“客星”的雅号就名扬四海。他家乡的山陈山被称为“客星山”,桥被叫作“客星桥”。如今还保留在余姚四碑亭的严子陵碑文中,也有“依然城廓客星高”之句。
光武帝十分钦佩严子陵的人品才学,要他担任谏议大夫,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但他还是不肯接受。后来干脆不辞而别,回到家乡余姚隐居。
建武十七年(公元48年),光武帝又派使者到了余姚请严子陵进京做官。他听到消息,赶紧躲避起来,使者只得泱泱而返。为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烦,他索性带着家人,迁居桐庐富春江边种田、钓鱼。他钓鱼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子陵滩”。“严子陵钓台”至今遗迹犹在。严子陵回到余姚直至终老,享年八十,后葬于余姚陈山。南宋丞相史浩有《严先生墓》诗道“玉匣蛟龙已草莱,一邱马髦尚封培,云台若也标名姓,千古谁知有钓台。”陈允平“严墓”诗也写道:“山高石怪水冷冷,三尺孤墓葬客星,遥想陵原松桧色,晓烟暮雨为谁青。”
严子陵视富贵如浮云的气节,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北宋名臣范仲淹仰慕严子陵高节,特意为他造了祠堂,并写了一篇传颂千古的《严先生祠堂记》,赞他“云山茫茫,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明著名学者徐渭在《严先生祠》诗中写道:“碧水映何深,高踪那可寻,不知天子贵,自识故人心。山霭消春雪,江风洒暮林,如闻流水引,谁听伯牙琴。”
3. 严先生祠堂记 的翻译严光先生,是汉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以道义相结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顺时应变,统治的臣民,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接着严光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动了星象,后来又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礼敬重他。在《易经》蛊卦上九的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节操自守。严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易经》屯卦初九的爻辞中说,在帝德正亨通的时候,却能以尊贵的身份去敬重卑贱的人,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严先生的心,比日月还要光明;光武帝的气度,比天地还要广阔。没有严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没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严先生的清高呢?而严先生的德行能使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这对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仲淹来睦州任太守,开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严先生后代子孙四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去奉行祭祀的事。还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苍茫一片,江水浩大无边。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像山一样崇高水一样长远。”
注:本文选自〈古文观止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763页
参考资料:
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
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
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
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5. 严先生祠堂记 的翻译注释,中心《严先生祠堂记》
——宋·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工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 *** ,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翻译:
严光先生,是汉朝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以道义相结交。等到光武帝赤符在握,当了皇帝,顺时应变,统治的臣民,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严光先生凭他高尚的气节超过了他。接着严光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动了星象,后来又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天下有谁能超过他呢?只有光武帝能以礼敬重他。
在《易经》蛊卦上九的爻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只有他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的节操自守。严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易经》屯卦初九的爻辞中说,在帝德正亨通的时候,却能以尊贵的身份去敬重卑贱的人,这是大得民心的。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因为严先生的心,比日月还要光明;光武帝的气度,比天地还要广阔。没有严先生不能成就光武帝的博大,没有光武帝又怎能成全严先生的清高呢?而严先生的德行能使贪婪者清廉,怯懦者自立,这对于名教是大大有功的。
仲淹来睦州任太守,开始建造祠堂祭祀先生。于是又免除严先生后代子孙四家的赋税徭役,让他们去奉行祭祀的事。还作了一首短歌云:“云山苍茫一片,江水浩大无边。先生的高风亮节,就像山一样崇高水一样长远。”
中心:
记叙严先生和光武帝以道义结交,光武之“大”与先生之“高”相得益彰,并记叙了作记的缘由。
6. 《秋声赋》《严先生祠堂记》的翻译秋声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幼年丧父,家境贫困,读书刻苦,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后以右正言(谏官)充任知制诰(主管给皇帝起草诏令)。
由于上疏为先后被排挤出朝的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名臣分辩,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又知扬州、颍州,再回朝廷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晚年曾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等高官,后追赠太子太师、谥文忠。欧阳修继承唐代韩愈“文以载道”的精神,发扬唐代古文运动传统,被公认为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散文、诗词、史传等方面都有较高成就,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尤以散文对后世影响最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下面是他的《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拜,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 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故之兵,街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胶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 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百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馀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本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零。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为其代表作。
《秋声赋》则为其文赋佳作。[简注与简介]悚(sǒng)然:惊惧。
(cōng):金属相击声。 (lì)冽:寒冷。
砭(biān):剌。黟(yī):黑。
戕(qiāng):。此赋作于1059年秋,描绘了山川寂寥、草木零落的萧条景象,借景抒写了对人事忧劳和与秋关连的音声情象的悲感,但最后“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却转喻祸根在人。
全篇语言流畅、声情并茂,不愧为佳作。译文:欧阳先生我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啊!”这声音初听时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江河夜间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发出铿锵之声,好像金属相互撞击。
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听不到到任何号令声,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
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唉,可悲啊!这就是秋声呀,它为什么而来呢(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的情景是:它的色调凄凄惨淡,烟霭飘散,云气密集;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
秋风未起时,绿草彼此争盛,丰美繁茂;树木葱茏青翠,令人心旷神怡。然而一旦秋风吹过,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
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秋天是刑官执法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
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西方之声,夷则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
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唉,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
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无穷无尽的忧虑煎熬他的心绪,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
更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并非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应当仔细考虑究竟是谁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磨难,又何必去怨恨这秋声呢?” 书童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只听得四壁虫鸣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赏析一:文章用第一人称的笔法来写。一开始作者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从静到动,令人悚惊的秋夜奇声,营造了一种悲凉气氛。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倏然而听之。”作者正在秋夜专心致志地读书,忽听一种奇特的声音从西南方传来。
作者惊讶于这。
7. 严先生祠堂记赏析,原文,翻译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 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
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
又从而歌曰∶“云山苍 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大。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8. 严先生祠堂记的原文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既而动星象,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先生以之。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 *** ,大得民也”,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量,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而使贪夫廉,懦夫立,是大有功于名教也。
仲淹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乃复为其后者四家,以奉祠事。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9. 严先生祠堂记的译文严先生是光武帝的老朋友,他们之间以道义互相推崇。后来光武帝得到预言天命所归的《赤伏符》,乘驾着六龙的阳气,获得了登极称帝的时机。那时他统治着千千万万的人民,天下有谁能比得上呢?只有先生能够以节操方面来尊崇他。后来先生与光武帝同床而卧触动了天上的星象,后来又归隐江湖,回到富春江畔隐居,清操自守,鄙弃禄位,达到了圣人自然清静的境界。先生视官爵为泥土,天下又有谁比得上呢?只有光武帝能够用礼节对待他。
在《盅》卦的“上九”爻 (yáo) 辞中说,“大家正当有为的时候,偏偏显示不事奉王侯,保持自己品德的高尚。”先生正是这样做的。在《屯》卦的:“初九”爻辞中说,阳气(帝德)正开始亨通,因而能够显示“以高贵的身份交结卑贱的人,深得民心。”光武帝正是这样做的。可以说先生的品质,比日月还高;光武帝的气量比天地还广阔。如果不是先生就不能成就光武帝的气量的宏大;如果不是光武帝,又怎能促成先生品质的崇高呢?先生的作为使贪婪的人清廉起来,胆怯的人勇敢起来,这对维护礼仪教化确实是很有功劳的。
我到这个州任职后,开始建造祠堂来祭奠先生,又免除了先生四家后裔的徭役,让他们负责祭祀的事情。从而又作了一首歌:
云雾缭绕的高山,郁郁苍苍,大江的水浩浩荡荡,先生的品德啊,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
文艺类·卷六原文_翻译及赏析
文艺类·卷六
葛虚存
◎袁子才作书为 *** 关说
苏州太守孔南溪,风骨冷峭,权贵不敢以情干。青楼金蕊仙,以事挂法,一时交好无能为之道地,乃遣人至白下求袁简斋关说。袁寄札云:“仆老矣,三生杜牧,万念俱空,只花月因缘,犹有狂奴故态。今春到治下欲为寻春之举,而吴宫花草,半属虚名,接席衔杯,了无当意。惟女校书金某,含睇宜笑,固是矫矫于庸中者,遂同探梅邓尉而别。刻下接萧娘一纸,道为他事牵引,就鞫黄堂,将有月缺花残之恨,其一切颠末,自有令甲,凭公以惠文冠弹治之,非仆所敢与闻。只念此小妮子,蕉叶有心,虽知卷雨;而杨枝无力,只好随风。偶茵溷之误投,遂穷民而无告。似乎君家宣圣复生,亦当在少者怀之之例,而必不以杖叩其胫也。且此辈南迎北送,何路不通,何不吁请于有力之家,而必远求数千里外之空山一叟?可想见夫子之门墙壁立万仞,而非仆不足以替花请命耶。元微之诗云:‘寄语东风好抬举,夜来曾有凤凰栖’,敬为明公诵之。”
孔得札后,复云:“凤鸟曾栖之树,托抬举于东风,惟有当作召公之甘棠,勿翦勿伐而已。”袁又尝游苏州,过京口,已解缆矣,适有妓与太守阍狎,守觉,逐阍而置妓。妓感之,为谒庙祝厘。守怒其张,更逮妓,将荷以杖。客有告袁者,袁素好事,且与守善,因寄诗曰:“东风吹散野鸳鸯,私爇神前一瓣香。为祝长官千万福,缘何翻恼长官肠。樊川行矣一帆斜,那有情留子夜家。只问千秋贤太守,可曾几个斫桃花。”越旬日,守书复袁,启视只七字,曰:“桃花依旧笑东风。”
◎赵瓯北戏控袁子才
赵云松观察,戏控袁简斋太史于巴拙堂太守,太守因以一词为袁、赵两家息讼,并设宴郡斋以解之,想见前辈风趣。
其控词云:“为妖法太狂,诛殛难缓事。窃有原任上元县袁枚者,前身是怪,括苍山忽漫脱逃,年老成精。阎罗殿失于查点,早入清华之选,遂膺民社之司。既满腰缠,即辞手版,园偷宛委,占来好水好山;乡觅温柔,不论是男是女。盛名所至,轶事斯传,借风雅以售其贪婪,假觞咏以恣其饕餮。有百金之赠,辄登诗话揄扬;尝一脔之甘,必购食单仿造。婚家花烛,使刘郎直入坐筵;妓宴笙歌,约杭守无端闯席。占人间之艳福,游海内之名山。人尽称奇,到处总逢迎恐后;贼无空过,山门必满载而归。结交要路公卿,虎将亦称诗伯;引诱良家子女,蛾眉都拜门生。凡在胪陈,概无虚假,虽曰风流班首,实乃名教罪人。为此列款具呈,伏乞按律定罪。照妖镜定无逃影,斩邪剑切勿留情。重则付之轮回,化蜂蝶以偿夙孽;轻则递回巢穴,逐猕猴仍复原身。”
其罗织之词,虽云游戏,亦实事也。
◎袁赵蒋
简斋大令、云松观察、苕生太史,一时齐名。桐乡程春庐同文心仪三公,而蒋以未见而没,因绘拜袁、揖赵、哭蒋图,以志景仰。昭文孙子潇太史原湘,则专推袁、蒋二公,其诗云:“平生服膺止有两,江左袁公江右蒋。庐山瀑布钟山云,一日胸中百来往。”
钱塘张仲雅太令云?敖,又瓣香袁、赵二公,颜所居曰“简松草堂”,后即以名其诗集,盖性情之地,各有沆瀣也。阳湖洪稚存太史亮吉,评三公之诗云:“袁诗如通天老狐,醉则见尾;赵诗如东方正谏,时杂诙谐;蒋诗如剑侠入道,犹余杀机。”洵称确论。
稚存先生诗才奇险,好作惊人之句,有人仿其体调之,云:“黄狗随风飞上天,白狗一去三千年。”闻者绝倒。洪聚生平所识诗人,作为诗评,凡数十家。或问之曰:“公诗如何?”洪自批云:“仆诗如急湍峻岭,殊少回旋。”
◎钱竹汀兄子之篆学
竹汀詹事之家学,其兄子坫实为嫡传。坫字献之,邃经学、国小、金石之学,篆书尤空绝前后,然在家未尝学篆也。初入都省詹事,詹事授以李阳冰城隍庙碑,昼夜习之,三月不能成字。忽患痈,医者诊之,脉无病,而手足厥冷,目瞠视,鼻微有息而已。如是者七日,忽中夜跃起,濡墨作篆,书乾卦象毕,不胜饿而寝。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疑开头的文言文
1. 文言文,严光开头原文
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使用权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腰领绝。”霸得与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良久,乃张目熟视曰:“昔唐光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竟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逍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差增:稍微胖了一点)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臣尔。”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年八十,终于家。
2. 以刘子玄,本名知几为开头的文言文刘子玄,名知几,以玄宗讳嫌,故以字行。年十二,其父为授《古文尚书》,业不进,父怒,楚督之。及闻为诸兄讲《春秋左氏》,冒往听,退辄辨析所疑,叹曰:“书如是,儿何怠!”父奇其意,许授《左氏》。逾年,遂通览群史。以善文词知名,擢进士第。
武后证圣初,诏九品以上陈得失。子玄上书,言:“君不虚授,臣不虚受。妄受不为忠,妄施不为惠。今群臣无功,遭遇辄迁,至都下有'车载斗量,杷椎碗脱'之谚。”又谓:“刺史非三载以上不可徙,宜课功殿,明赏罚。”后嘉其直,不能用也。时吏横酷,*及善人,公卿被诛者踵相及。子玄悼士无良而甘于祸,作《思慎赋》以刺时。
累迁凤阁舍人,兼修国史。中宗时,擢太子率更令。介直自守,累岁不迁。会天子西还,子玄自乞留东都。三年,或言子玄身史臣而私著述,驿召至京,领史事。迁秘书少监。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萧至忠数责论次①无功,又仕偃蹇②,乃奏记求罢去。因为萧至忠上书,言著史之“五不可”,又言:“朝廷厚用其才而薄其礼。” 萧至忠得书,怅惜不许。楚客等恶其言诋切,谓诸史官曰:“是子作书,欲致吾何地?”
始,子玄修《武后实录》,有所改正,而武三思等不听。自以为见用于时而志不遂,乃著《史通》,讥评今古。徐坚读之,叹曰:“为史氏者宜置此坐右也。”
开元初,迁左散骑常侍。会其子为太乐令,抵罪,子玄请于执政,玄宗怒,贬安州别驾。卒,年六十一。子玄善持论,辩据明锐,视诸儒皆出其下,朝有论著辄豫。殁后,帝读《史通》,称善。追赠工部尚书,谥曰文。
(取材于《新唐书》)
3. 梁惠王曰:晋国、、、、王请勿疑“对”有对应、对答的意思,如“对答如流”,但在古汉语中,“对”不只是正确的意思,还有对答、对齐等意思,古汉语很少用“对”这个字来表达肯定,而答则只是单纯的回答,哪怕答非所问也有可能,但“对”在文字交谈中,是具有针对性的对应回答的意思,所以用“对”而不用“答”。
顺便说点题外话,这个文言文本身应该是有错误的,孟子生于战国而非春秋,而春秋时期只有楚国称王,只是不被承认,古徐国和古濮国曾经称过王,但都被周所灭,所以春秋有记载的王只有楚王,而没有“梁惠王”。战国时期魏国首先称王,然后是齐国、秦国、赵国等先后称王,但战国时期晋国已经被魏、赵、韩三家所分,实际并不存在。
4. 以“王颁,字景彦”开头的文言文翻译贺循,字彦先,会稽山阴人也。
其先庆普,汉世传《礼》,世所谓庆氏学。族高祖纯,博学有重名,汉安帝时为侍中,避安帝父讳,改为贺氏。
曾祖齐,仕吴为名将。祖景,灭贼校尉。
父邵,中书令,为孙皓所杀,徙家属边郡。循少婴家难,流放海隅,吴平,乃还本郡。
操尚高厉,童龀不群,言行进止,必以礼让,国相丁乂请为五官掾。刺史嵇喜举秀才,除阳羡令,以宽惠为本,不求课最。
后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回避岁月,停丧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邻城宗之。
然无援于朝,久不进序。著作郎陆机上疏荐循曰:「伏见武康令贺循德量邃茂,才鉴清远,服膺道素,风操凝峻,历试二城,刑政肃穆。
前蒸阳令郭讷风度简旷,器识朗拔,通济敏悟,才足干事。循守下县,编名凡悴;讷归家巷,栖迟有年。
皆出自新邦,朝无知己,居在遐外,志不自营,年时倏忽,而邈无阶绪,实州党愚智所为恨恨。臣等伏思台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显路,惠及外州而已。
诚以庶士殊风,四方异俗,壅隔之害,远国益甚。至于荆、扬二州,户各数十万,今扬州无郎,而荆州江南乃无一人为京城职者,诚非圣朝待四方之本心。
至于才望资品,循可尚书郎,讷可太子洗马、舍人。此乃众望所积,非但企及清途,苟充方选也。
谨条资品,乞蒙简察。」久之,召补太子舍人。
赵王伦篡位,转侍御史,辞疾去职。后除南中郎长史,不就,会逆贼李辰起兵江夏,征镇不能讨,皆望尘奔走。
辰别帅石冰略有扬州,逐会稽相张景,以前宁远护军程超代之,以其长史宰与领山阴令。前南平内史王矩、吴兴内史顾秘、前秀才周?等唱义,传檄州郡以讨之,循亦合众应之。
冰大将抗宠有众数千,屯郡讲堂。循移檄于宠,为陈逆顺,宠遂遁走,超、与皆降,一郡悉平。
循迎景还郡,即谢遣兵士,杜门不出,论功报赏,一无豫焉。 及陈敏之乱,诈称诏书,以循为丹阳内史。
循辞以脚疾,手不制笔,又服寒食散,露发袒身,示不可用,敏竟不敢逼。是时州内豪杰皆见维絷,或有老疾,就加秩命,惟循与吴郡朱诞不豫其事。
及敏破,征东将军周馥上循领会稽相,寻除吴国内史,公车征贤良,皆不就。 元帝为安东将军,复上循为吴国内史,与循言及吴时事,因问曰:「孙皓尝烧锯截一贺头,是谁邪?」循未及言,帝悟曰:「是贺邵也。
」循流涕曰:「先父遭遇无道,循创巨痛深,无以上答。」帝甚愧之,三日不出。
东海王越命为参军,征拜博士,并不起。 及帝迁镇东大将军,以军司顾荣卒,引循代之。
循称疾笃,笺疏十余上。帝遗之书曰: 夫百行不同,故出处道殊,因性而用,各任其真耳。
当宇宙清泰,彝伦攸序,随运所遇,动默在己。或有遐栖高蹈,轻举绝俗,逍遥养和,恬神自足,斯盖道隆人逸,势使其然。
若乃时运屯弊,主危国急,义士救时,驱驰拯世,烛之武乘缒以入秦,园绮弹冠而匡汉,岂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虚薄寡德,忝备近亲,谬荷宠位,受任方镇,餐服玄风,景羡高矩,常愿弃结驷之轩轨,策柴筚而造门,徒有其怀,而无从贤之实者何?良以寇逆殷扰,诸夏分崩,皇居失御,黎元荼毒,是以日夜忧怀,慷慨发愤,志在竭节耳。前者顾公临朝,深赖高算。
元凯既登,巢许获逸。至于今日,所谓道之云亡,邦国殄悴,群望颙颙,实在君侯。
苟义之所在,岂得让劳居逸!想达者亦一以贯之也。庶禀徽猷,以弘远规。
今上尚书,屈德为军司,谨遣参军沈祯衔命奉授,望必屈临,以副倾迟。 循犹不起。
及帝承制,复以为军谘祭酒。循称疾,敦逼不得已,乃轝疾至。
帝亲幸其舟,因谘以政道。循羸疾不拜谒,乃就加朝服,赐第一区,车马床帐衣褥等物。
循辞让,一无所受。 廷尉张闿住在小市,将夺左右近宅以广其居,乃私作都门,早闭晏开,人多患之,论于州府,皆不见省。
会循出,至破冈,连名诣循质之。循曰:「见张廷尉,当为言及之。
」闿闻而遽毁其门,诣循致谢。其为世所敬服如此。
时江东草创,盗贼多有,帝思所以防之,以问于循。循答曰:「江道万里,通涉五州,朝贡商旅之所来往也。
今议者欲出宣城以镇江渚,或使诸县领兵。愚谓令长威弱,而兼才难备,发惮役之人,而御之不肃,恐未必为用。
以循所闻,江中剧地惟有阖庐一处,地势险奥,亡逃所聚。特宜以重兵备戍,随势讨除,绝其根带。
沿江诸县各有分界,分界之内,官长所任,自可度土分力,多置亭行,恒使徼行,峻其纲目,严其刑赏,使越常科,勤则有殊荣之报,堕则有一身之罪,谓于大理不得不肃。所给人以时番休,役不至困,代易有期。
案汉制十里一亭,亦以防禁切密故也。当今纵不能尔,要宜筹量,使力足相周。
若寇劫强多,不能独制者,可指其纵迹,言所在都督寻当致讨。今不明部分,使所在百姓与军家杂其徼备,两情俱堕,莫适任负,故所以徒有备名而不能为益者也。
」帝从之。 及愍帝即位,征为宗正,元帝在镇,又表为侍中,道险不行。
以讨华轶功,将封乡侯,循自以卧疾私门,固让不受。建武初,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又以老疾固辞。
帝下令曰:「孤以寡德,忝当大位,若涉巨川,罔知所凭。循言行以礼,乃时之望,俗之表也。
实赖其谋猷,以康万机。疾患有素,犹望卧。
5. 以元祐初开头的文言文的答案元佑初 山谷与末坡
元佑初,山谷与末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祜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释义
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叙》,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佑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了。所以山谷曾经自己认为是在涪陵深得草书的真谛,遗憾的是穆父未能看到自己的书法。
6. 经典的几句文言文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龋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夸?耀自己。?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1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1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18.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9.好学而不罚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2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形容人情绪复杂的成语?
A. 形容人各种情绪的词语…越多越好
心灰意冷、垂头丧气、郁郁寡欢、黯然神伤、闷闷不乐、其乐融融、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心满意足、欣喜若狂
一、心灰意冷
白话释义: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朝代:清
作者:
出处:《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翻译:没有坚定的力量,就会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二、垂头丧气
白话释义: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翻译:主人于是情绪低沉;只能拱手称谢
三、郁郁寡欢
白话释义: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朝代:战国
作者:屈原
出处:《九章》:“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翻译:心头闷闷一团忧思啊;孤独地唉声叹气添加悲伤
四、黯然神伤
白话释义:指心神悲沮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淮阴百一居士
出处:《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之黯然神伤。”
翻译:点灯询问母亲;就像秋蝶心神悲沮的样子。
五、闷闷不乐
白话释义:因有不如意的事而心里不快活
朝代:明
作者:罗贯中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八回:“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翻译:又恐怕会被人耻笑;所以整天心里不快活
其乐融融、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心满意足、欣喜若狂
六、其乐融融
白话释义:融融,形容和乐自得的心情。
朝代:战国初期
作者:左丘明
出处:《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翻译:和乐自得的心情。
七、笑逐颜开
白话释义:眉开眼笑,十分高兴的样子。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
翻译:妈妈这才转忧为喜;十分高兴
八、心花怒放
白话释义:形容内心高兴极了。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君臣上下,自以为江南的产业为长远的安全,心满意足。”
翻译:君臣上下,自认为长江以南的产业为长远的安全,心满意足。”
九、心满意足
白话释义:非常满足。
朝代:宋
作者:吕祖谦
出处:《晋论》中:“君臣上下,自以为江东之业为万世之安,心满意足。”
翻译:君臣上下,自以为江南的产业为长远的安全,心满意足。”
十、欣喜若狂
白话释义: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朝代:唐
作者:杜甫
出处: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翻译: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B. 形容心情很复杂的成语
坐立不安、七上八下、心烦意乱、百感交集、心潮澎湃等。
1、坐立不安
解释: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示例:萧状元终日在此来往,吾等见了坐立不安。◎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2、七上八下
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示例:他就感觉得七上八下,心里老不自在。◎沙汀《烦恼》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3、心烦意乱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自:《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释义:心情烦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示例: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
4、百感交集
解释: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释义:看见这茫茫大江,不觉百感交集。只要还有点感情,谁又能排遣得了这种种忧伤。
示例: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有许多感想不知如何表达的场合
5、心潮澎湃
解释: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出自: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激动不已。”
示例:这特大喜讯怎能不让我们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C. 形容情绪 多的成语
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感到惊讶.
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爱莫能助:莫:没有谁,不.语出《诗经》“爱莫助之”.(爱:隐藏)原意是因为隐而不见,所以谁也不能帮助他.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爱:同情.
暗送秋波:指女以目传情(秋波:秋水清澈明净,比喻明亮的眼睛),喻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黯然神伤:情绪低落,精神沮丧,心情忧伤(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
黯然失色:暗淡地失去光泽(黯然:阴暗的样子),形容相形之下显得逊色,也形容神情沮丧,无精打采.
白头如新:白头:老年,这里形容时间很长;新:新近.相识已久,还同才认得的一样.形容交情不深.
百无聊赖:(思想感情)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有意思(聊赖:依赖,寄托).
百爪挠心:一百只鸟兽的爪子在心里抓.喻指痛心,担心,伤心,心情不安.
班荆道故:班:铺开;荆:黄荆,一种落叶灌木;道:谈说;故:过去的事情.用黄荆铺地,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话旧情.
不动声色:话音和表情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有所变动.多形容冷静、镇定.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不露声色:思想感情不从语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
不能自已:自己无法停止(已:停止).多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不情之请:不近人情的请求.常用作向人求助的客气话.
不上不下: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无着落,事情不好办.
不省人事:省:知道.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不为已甚:为:做;已甚;过火的事.指不做过分的事情.
藏头露尾:形容遮遮掩掩怕暴露真情.
侧隐之心:同情遭受不幸的人而引起的怜悯的心理.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对人鄙视、憎恨或畏惧.
插科打诨:穿 *** 一些逗趣的动作、表情或话语(科: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恢谐逗趣的话).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苦闷难以排遣,也指诗文等感情深沉,言辞婉转.
怅然若失:心中迷离恍惚,没有了主意.形容神志迷乱,心情忐忑的样子.
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表情.
痴男怨女:沉醉于情爱中的青年男女.
愁眉苦脸:皱着眉头,苦丧着脸(苦脸:愁苦的面容).形容忧愁苦恼的脸部表情.
愁眉锁眼:双眉紧锁,眼皮下垂.形容忧愁苦恼的表情.
楚楚有致:整洁鲜明,富有情趣.
楚楚动人:鲜明整洁,洒脱出众,使人觉得生动可爱(楚楚:鲜明整洁,洒脱出众的样子).
楚楚可怜:原指幼松丛生柔弱可爱,后形容姿态娇美妩媚,令人怜爱.
捶胸顿足:敲打胸口,跺着双脚.形容悲伤、悔恨的情态.
春风得意:旧时形容士子考中进士后的得意心情.现亦形容事成后心满意足的情态.
从一而终:始终如一.多指感情专一,不三心二意.封建社会还指一女不事二夫,夫终身守寡的封建教条.
打情骂俏:相互假意打骂,借以调情.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感到难为情(惭:害臊,惭愧).
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抵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多愁善感:善:好(hào)经常忧愁,容易感伤.形容感情脆弱.
恩断义绝:恩爱、情义断绝.多指夫妻间感情破裂,而致离异.
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样深重.
儿女情长:青年男女恋情缠绵,难分难舍.
耳鬓厮磨:鬓:面颊两旁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比喻声势或力量巨大,也比喻情绪、心思波动得厉害.
甘极如饴: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
甘心情愿:完全出于自愿.形容自愿作出某种牺牲.
甘之如饴:甘:甜,引申为情愿,乐意;饴:麦芽糖浆.像饴糖似的甜美.比喻甘心情愿受苦或就.
肝脑涂地:形容人惨的情景.也表示尽忠竭力,万不辞.
高歌猛进:大声歌唱,勇猛前进.形容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大踏步地前进.
槁木灰:槁:枯干.枯干的树木,冷了的炉灰.比喻毫无生气或心情极端消沉.
耿耿忠心:非常忠诚的思想感情.
古道热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形容待人真挚、热情.
归心似箭:形容返回的心情十分迫切.
海誓山盟:男女指山、海发誓,表示爱情要像山、海那样永恒不变.
含情脉脉:深沉的温情从眼神中流露出来.多形容女子微含娇羞而又无限关切的情态.
含饴弄孙:嘴里含着饴糖逗小孙子(饴:麦芽糖).形容老年人的闲情乐趣.
豪放不羁: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豪情壮志:豪壮的心情,雄伟的理想.
好景不常:景:光景,时机.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常用来表达感伤的心情,现多用于贬义.
好景不长:美丽的风景不能永远存在;表示对美好的光景消逝的感伤、惋惜.
呼天抢地:呼喊苍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的情状.
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情态.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患难之交:交:交情,朋友.指同在一起经历忧患、困难的朋友.
灰心丧气:丧失信心,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魂牵梦萦:在梦魂中还在牵挂萦绕.形容思念情切.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忍耐.形容形势紧急、心情急切.
急不择言:急得来不及选择语句.形容心情急切或形势紧迫时没有把话说清或说对.
疾言厉色:言语急迫,神色严厉.多形容发怒或发窘的情态.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情意融洽在聚集在一起(堂:大厅).
交浅言深:言深:话说得恳切.指对交情不深的人恳切地加以劝说.
桀骜不驯:性情倔 *** 烈,不顺从人,不服管教(桀骜:性情倔 *** 烈).
戒骄戒躁:警惕防止骄傲或急躁的情绪的产生(戒:防止,警惕).
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金兰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金:喻坚固;兰:喻芬芳).后也指结拜兄弟.
惊魂未定:受惊的灵魂没还有安定下来.形容受惊之后,心情尚未平静.
精神焕发: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高涨.
慷慨陈词:情绪很激动地发表意见.
慷慨激昂:精神振奋,正气凛然,情绪激动,意气昂扬(慷慨:精神振奋,充满正气;激昂:情绪激动,昂扬).
口惠而实不至:惠:给以好处.口头上虚情假意地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在实际上却不兑现.
狂奴故态:狂:纵情任性,不受拘束;奴:这里是亲狎的称呼;故态:老样子,老脾气.指所谓狂士的老脾气.东汉隐士严光跟光武帝刘秀本来是同学.
老牛舔犊: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在旁边看(冷眼:观察事物时的冷静或冷淡的神情).
冷言冷语:从侧面或反面说含有讽刺意味的冷冰冰的话.讽刺讥笑的话语.
冷若冰霜:冷淡得跟冰霜一样.形容人不热情或不温和.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可接近.
礼轻人意重:礼品是很轻微,情意却很深厚.参“千里送鹅毛”.
两厢情愿:双方都出于本心地愿意.
六亲不认:六亲:指所有亲属.形容不通人情世故,跟任何亲属都不来往.有时指对谁也不讲情面.
略变原情:撇开表面的事实,从情理上加以原谅.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一方有意,一方无情(旧时指恋爱事).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反应迟钝或情绪淡漠.
满面春风:满脸是和蔼愉快的表情(春风:春天的风,比喻喜悦舒畅).
D. 形容“复杂”情绪的词语
坐立不安、七上八下、物是人非、百感交集、心潮澎湃、徒乱人意、心烦意乱、思绪万千、忐忑不安、心乱如麻、熏风解愠、浮想联翩、悠然自得、心神不宁、悲欢离合、怅然若失
E. 形容人的情绪有哪些成语
心花怒放 满心欢喜 归心似箭 心旷神怡 心潮起伏
心悦诚服 心事重重 忧心忡忡 心如刀绞 悲痛欲绝
怒火中烧 心惊胆战 心慌意乱 心急如焚 心灰意冷
心急如焚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定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满心欢喜----心里面全装着欢喜,形容非常欢喜的样子。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
归心似箭----形容想回去的心情万分急切。
心旷神怡----解释意思 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心潮起伏----起伏:时上时下。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心悦诚服----悦:愉快。诚:真心。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愉快地接受某种观点、事实等,诚心诚意地信服或服从。
心事重重----心里有很多顾虑放不下。
忧心忡忡----忡忡:非常忧虑不安的样子。忧愁得心情不能安静。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忧虑。
心如刀绞----内心好像有刀子在绞动一样,形容非常痛苦的样子。
悲痛欲绝----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常用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情的成语
怒火中烧----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心中怀着极大的愤怒。
心惊胆战----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心急如焚----焚:烧。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心神不定----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心猿意马----心里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心慌意乱----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F. 形容人心情复杂的成语
形容人心情复杂的成语有:心乱如麻、心烦意乱、忐忑不安、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一、心乱如麻
1、拼音:xīn luàn rú má
2、释义: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对事拿不出办法和主见来。
3、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此其心乱如麻可知也。(翻译:这样我们可以知道他的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
二、心烦意乱
1、拼音:xīn fán yì luàn
2、释义:形容心情烦躁,思绪纷乱。
3、出处:战国·屈原《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翻译:心情烦躁,思绪纷乱,不知到该怎么办。)
三、忐忑不安
1、拼音:tǎn tè bù ān
2、释义: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3、出处: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翻译:两边听了这些话,心里十分担心,心神极为不安。)
四、百感交集
1、拼音:bǎi gǎn jiāo jí
2、释义:感触很多,形容心情十分复杂。
3、出处: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翻译:看到这茫茫江水,不禁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
五、思绪万千
1、拼音:sī xù wàn qiān
2、释义: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3、出处:南朝·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翻译:伤感地望着天空泪水在眼中转动,思虑复杂多端的思念着故乡。)
G. 形容人情绪的成语
哀感中年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一夜稳睡。”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我看二嫂子如今倒是安心乐意的孝敬我妈妈,比亲媳妇还强十倍呢。”
按捺不下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黯然伤神 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黯然失色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百无聊赖 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H. 形容心情复杂的成语有哪些
坐立不安、心烦意乱、思绪万千、心乱如麻、忐忑不安
1、坐立不安
读音:zuò lì bù ān
解释: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回:“自从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无路可救。”
2、心烦意乱
读音:xīn fán yì luàn
解释:意:心思。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出处:《楚辞·卜居》:“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白话释义:心思烦乱,不知怎样才好。
3、思绪万千
读音:sī xù wàn qiān
解释: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
出处:南朝·陈·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
白话释义:惆怅地远望,思想的辛酸头绪相当多。
4、心乱如麻
读音:xīn luàn rú má
解释:心里乱得象一团乱麻。形容心里非常烦乱。
出处:宋·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莫使身心乱似麻。”
白话释义:不要让自己心里乱像麻。
5、忐忑不安
读音:tǎn tè bù ān
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出处: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九:“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白话释义:两人听了这句话,心里面极为不安。
I. 形容内心情绪复杂的成语
心烦意乱,心乱如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