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讳疾忌医的意思-成语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1.讳疾忌医成语典故
2.形容“明知道有病又不愿意让大夫看”的成语是什么?
3.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成语典故
讳疾忌医
出处《韩非子·喻老》。
释义讳:忌讳;疾:疾病。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成语典故
扁鹊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医术非常高名,他只需诊脉,就能知道患者脏腑里的病。
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他仔细端详了蔡桓公的气色以后,说:“大王,您得病了。现在病只在皮肤表层,如果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没有病,也用不着治!”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说:“当医生的就爱给人治病,没病也说你有病,只为显示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几天,扁鹊再去看望蔡桓公。他着急地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去了。可得抓紧治疗啊!”蔡桓公把头一歪,只当没听见,理也没理他。
又过了几天,扁鹊又来见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气色,焦急地说:“大王,您的病已经进入了肠胃,不能再耽误了!”蔡桓公还是不予理睬。
又过了几天,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公。他只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蔡桓公心里好生纳闷,就派人去问扁鹊:“您去看望大王,为什么掉头就走呢?”扁鹊说:“病在皮肤里,可以用热敷;病在肌肉里,可以用针灸;病到肠胃里,可以吃汤药。但是,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病到这种程度只能听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请求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后,蔡桓公的病突然发作了。他打发人赶快去请扁鹊,但是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没过几天,蔡桓公就病了。
成长心语
闭目塞听的人,往往自视甚高,自以为是,结果却背道而驰。蔡桓公因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就一次次拒绝扁鹊的劝告,结果也只能自作自受。古人云:“自古大度之主,不以言罪人。”我们对待批评的态度,应该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要认真接受他人纠正过错的好意,这样才能避免犯更大的错误。
形容“明知道有病又不愿意让大夫看”的成语是什么?
形容“明知道有病又不愿意让大夫看”的成语是: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的相关知识:
(1)拼音: huì jí jì yī
(2)解释: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
(3)出处: 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
(4)举例造句: 患着浮肿,而讳疾忌医,但愿别人糊涂,误认他为肥胖。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
(5)近义词:?文过饰非。
(6)反义词: 知错必改。
(7)歇后语: 曹操杀华佗。
(8)灯谜: 说没病不去医院。
(9)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不认错。
(10)英文: conceal one's fault for fear of criticism.
(11)故事: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见到蔡桓公,发现他有病在皮肤上,劝他早点医治,蔡桓公不高兴。十天后扁鹊又劝蔡桓公趁病在肌肉里赶快医治。蔡桓公采取讳疾忌医的态度对付。过了一段时间后,蔡桓公遍身疼痛,派人怎么也找不到扁鹊了。
讳疾忌医是什么意思?
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
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译为: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不喜欢人们定的规矩,比如患病了不看医生,宁愿消灭自己的身体但是还不觉悟。
讳疾忌医和“文过饰非”,都有“隐瞒自己的缺点或错误”的意思。但讳疾忌医偏重在“怕人批评,不肯接受帮助”。“文过饰非”偏重指寻找各种理由来掩饰错误、缺点。
扩展资料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看了魏建功君的以后的几句声明》:“他虽然是外国的盲人,听不懂,看不见,但我自己也还不肯利用了他的不幸的缺点,来作嫁祸于他的得罪‘大学生诸君’的文章。”
《论十大关系》十:“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那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某个缺点,拥有缺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直面缺点并改正的决心。
百度百科-讳疾忌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