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如何回复

2.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

3.关于寺庙的现代诗句

4.古诗赏析(7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5.曲径通幽处,山深不迷踪 ——杜威《经验与自然》阅读随感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如何回复

曲径通幽处下一句搞笑回答-曲径通幽处下一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下一句回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首诗出自唐朝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题破山寺后禅院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

1、这首山水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禅院幽静、脱俗、自由、没有人世烦恼的景象。

2、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空”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

“空”字把诗人由于身处幽静、脱俗、自由的禅院,一下子把心中的种种人世烦恼都除去、

心胸宽阔、俗念顿消的纯净的感受生动地现出来。

3、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天光、山色、澄波不仅使鸟儿欢悦,而且令人杂念顿消的

句子是: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描写佛寺禅院曲径幽静、花木掩映的著名诗句是:曲径

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请赏析其中的妙处。

答:“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曲”、“幽”、

“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5、“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一句妙在何处?

答:这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一个“悦”字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欣。一个“空”

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

1/7

字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

关于寺庙的现代诗句

1. 关于寺庙的诗句

年代:唐作者:常建作品:破山寺后禅院内容: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大林寺桃花内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钱塘湖春行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忆江南内容: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年代:唐作者:孟浩然作品:夜归鹿门歌内容: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年代:唐作者:张继作品:枫桥夜泊内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年代:北宋作者:林逋作品: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内容: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遗爱寺内容: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作品:云居寺孤桐内容: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余,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静老不。自云手种时,一棵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年代:唐作者:岑参作品: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内容: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

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年代:唐作者:崔颢作品:游天竺寺内容: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涧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南州十二月,地暖冰雪少。

青翠满寒山,藤萝覆冬沼。花龛瀑布侧,青壁石林杪。

鸣钟集人天,施饭聚猿鸟。洗意归清净,澄心悟空了。

始知世上人,万物一何扰。 年代:唐作者:戴叔伦作品:三闾庙内容: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年代:唐五代作者:杜牧作品:题木兰庙内容: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2. 跟寺庙有关的诗句

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

七律 寺庙颂

鸣钟香鼎绕红尘,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逢恶鬼,刮来膏血奉诸神。

云 怨 词

(清。陈维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指点前村古寺。

花祭腾:庙宇

避世不须山

空门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陆游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陆游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3. 关于寺庙的诗词

《送灵澈上人》

年代: 唐 作者: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江南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香积寺》

年代: 唐 作者: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 形容寺院很多的诗词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 啼:叫。

2. 山郭:靠山的城墙。

3.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5. 描述寺庙的诗句

江南春

杜 牧bai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du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北岳庙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zhi浩难测。

人来不dao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版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

不雨山权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

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古诗赏析(7分)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

小题1:略

小题1:不矛盾。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只剩下钟磬的声音,其他尘世的声音都没有了,这里抒发的是作者向往佛门清静的心情。

小题1:“诗眼”是“空”。“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空”字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时要扣住诗句的景物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诗句时注意诗句采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诗人的内心旨趣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是个内容的能力。结合诗歌的内容来分析即可。

曲径通幽处,山深不迷踪 ——杜威《经验与自然》阅读随感

曲径通幽处,山深不迷踪

——杜威《经验与自然》阅读随感

那种通过人类与自然的联结应当作为目的而得到促进的东西必须在人本身中发现。

——康德《判断力批判》

为了进一步理解杜威的教育哲学,并借此反思自己的教育思考,我在这十多天重点阅读了杜威的《经验与自然》。这本书是让杜威走上“实验主义者”和“经验主义者”的道路,书中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未能得到完满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他《确定性的寻求》与《艺术即经验》等著作的出发点。所以,我感觉自己阅读此书,是始于疑惑而终于困惑的——既被整片思想的林海所慑服,又沉迷于林中小路上观赏几树繁华,拾掇珍奇或枯枝,未能登岭观赏,只一番“山阴道上行”的感觉。

杜威尝试使用“非哲学的表达”来阐释自己的哲学思想,自然不能像黑格尔那样有结构地建筑的大厦,那么,如何运用现成的、通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杜威是伟大的教育家,所以他的语言中充满着教化的意味,同时又有不少启发性的名句,理解他的“经验”,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浅层的“经验”开始,然后走向“科学”,最终登上“艺术”。他说:“艺术既代表经验的最高峰,也代表自然界的顶点。”当然,在他看来,科学的探讨乃是一种艺术,以纯粹的心灵享受作为终极目的的。整本书读下来,我未能用最简短的语言来给“经验下定义”,因为他已经将“经验”散入“手段”、“知识”、“沟通”、“意义”、“心灵”、“主观”、“观念”、“意识”等概念中。而“自然”的概念,不是我们“热爱大自然”中的“自然”,而类似于并且区别于中国的“天道”。《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地”、“天道”是在人与自然更为密切关联的历史时期产生的,故而未能脱离原始的神秘主义色彩,“天道”只是一个浑然的对象,是解释时序与伦理的终极。而杜威的“自然”,虽然同样意味着“自然的发生性、规范性,乃至目的性”,但更强调在人的理解与实践中的实现,它对人产生意义,又制约着人的思维和行动。因此,杜威说“实践”是“达到自然,揭露自然秘密的(唯一)一种方法”,“自然因经验而得以深化、丰富化”,它“指导经验”,使“经验”在理性上深入到纯粹,在判断上扩展到推论,他对人的历史和生活有着决定性意义。

杜威在本书中批判性地思考各种哲学在探究“自然本性”与“人类本性”方面上的合理性,从批判中建立自己的体系,在思考经验与自然的关系上,他用“沟通”与“意义”来实现。他说:“因为在感触中,一个性质不仅仅是交相作用的一个突然的、分隔的、独特的界限,而且成为一个性质了。”这听起来似乎与王阳明“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一个意思,但王阳明强调的“心外无物”恰恰是杜威极力批判的唯心主义。细看杜威“沟通”与“意义”的界定,他说:“沟通既具有圆满终结的性质,也具有工具的作用,它是建立合作、统治和秩序的一个手段。”他还说:“意义,在言语中作为意蕴而被固定下来以后,就可以在想象中被管理着、操纵者、实验着。”杜威与王阳明式的“静观自得”的“圆满”与“和谐”不同,他更倾向于将“语言”理解为“程序化理解自然世界”的工具,借助语言逻辑地认识自然,在与自然的沟通中调动人的意志与创造力,去挑战不确定的变易。他举了一例来说明人的这种主动性,他说一个孩子去试探火堆,虽然害怕被烧伤,却仍能借助木棍等工具去探究火堆。在原始的动作中,人的本性包含着认识世界的欲望,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经验一直发生着作用。数理科学家、哲学家去确定世界,人类一次又一次意图走进绝对必然的终结,却不得不投入变动不居的动荡之中,总是“意外地闯入未知领域”。

据此可知,杜威的目的不是用哲学去“创造一个‘实在’世界”,或者“发掘常识和科学家所看不见的‘实有’”,而是“把自然产生的经验功能所具有的好加以明确,发挥和推广”。那么,哲学家是不是自然的“立法者”呢?中国的圣人常以“立法者”自居,虽说“道法自然”,却有掌握着“天道”秘密的神圣感,并以此教化民众的道统。《周易·系辞上》说:“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在这里,圣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宣言与其说是某种使命感,不如说是掌握控制之术的野心。杜威和儒家文化在承认自然本在法则上是一致的,但杜威却不以秩序建立者自居,他认为“哲学起源于整个人类的情境”。所以,他的“经验”是落实在整个人类的“自发性”上的,它不是某些知识掌握者所独有的,虽然他认识到哲学家的使命,但他强调哲学家关键是要“觉察到经验所具有的意义的丰富……意识到那种阻止他去分享它们的限制,他就愈会觉察到它们的那种偶然和随意分布的情况”,“哲学实质上就是批评”。

批评是需要尺度的,康德的“人是目的”在这里仍然合用,杜威把“道德中的良心、美术中的欣赏和信仰中的信念”作为“批评的判断”。那么,哲学能否作为动荡与偶然存在的绝对标准呢?概括的理智、永久的真实是否存在呢?因果律已经受到挑战,“这个经验事物的世界,包括着不安定的、不可预料的、无法控制的和有危险性的东西”,人们对知识与美德的信仰一去不返,此时,哲学需要找到新的工具去应对。托马斯·亚历山大说:“杜威在寻求存在的普遍特性与真正意义时提供了一种工具,凭此工具,他可以对经验进行丰富、多元、动态的阐释,也使自身永远存在。它们提示了经验的情境性以及调节的手段,借此手段经验被保留在了反思视野中。”简单来说,杜威用“情境”、“连续性”和“反省”来解释这个烦恼的世界。他说:“从经验上讲,一切的反省都是从疑难的和混乱的情境出发的,它的目的是要求清晰明确……思维乃是在同一个被经验的事物世界之内在时间上不断进行重新组织的一个连续的过程。”可见,人是“有欲望的刻苦奋斗的、有思维的、有感情的动物”,所以总在动荡中努力追求圆满,在经验中期许自由。

人类属于自然,人类的知识就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变化是“向着成为它们自己的圆满和完善状态的对象的内在运动,因而这些对象乃是知识的真正对象”。那么,人类认识的历史,就是自然自我完善的历史,人类在历史的连续中所作出的劳动,就是为了把“一个偶然的结尾转变成为一个对于目的的满足,也使得劳动具有了一种后果和圆满所具有的直接性质”。说到这里,杜威一下子就露出了教育家的本色。认识如何可能与思想如何传递、美德如何养成是教育的三大问题。他解释了知识产生的原因和累积发展的秘密,他思考了习俗的功用与限制,他为“有限的心灵”寻找解释无知、怀疑、错误以及推论和探究的工具。他将“思想”、“理性”、“智慧”放到“存在”上进行确定,认为它们是“活动的意向,是那种预见存在事情的后果并把预见的东西作为管理事情的手段和方法的行为所具有的一种性质”。教育强调真正的对话,因此教学双方就有了进入“情境”的必要性,而要进入“情境”,就必须历史地思考各种命题,在连续中产生理解、领悟,进而形成理智上的熟练,难怪乎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与《经验与教育》中反复强调“学校情境与思维的训练”,认为“任何一个人,只有当他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境的经验,他才能掌握这些符号的意义”,要求教育者要“供给可以引起探究、暗示、推理和验证等的真实情境。”

作为“自然”用于“揭示自己”的“经验”,在人间的真面目又是怎样的呢?杜威在本书第五、六、七、八章中分别用“意义”、“心灵”、“身心”、“意识”等概念交错地阐述了经验的过程。

人类发展史上,语言的诞生可以说是“天雨粟,鬼神哭”的,因为语言与教育,人成为了人,人对意义的追寻也有了确定性。杜威说:“语言中的声音、姿势、或书面记号作为特殊的存在……词因为获得意义而被稳定下来……因为沟通可以对整个社会所珍贵的对象和艺术进行分享,由于这样的分享,意义被充实了,加深了和巩固了。”由此可知,意义是因为语言的产生而被确定下来的,经验的表现之一就是语言的发展。

人作为自然一部分,人的心灵可以映照自然,但人生长在习俗之中,“习俗成了法则,成为情绪、信仰、意见、思想乃至事情的主宰”。获得思想的自由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被“习俗”主宰了自己,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说,我们对摆脱外在于自己的权力,不断获得更大的自由而欣喜若狂,却对内在的束缚、强迫和恐惧置若罔闻。这时候,经验的另一个表现就是人具有从现有秩序标准中释放出来的思考的自由,自我的心灵为人类提供了这样的能力,它“经常地和普遍地以它的动作呈现在一切情境之中”,它外显为“特有的怀疑、探究、悬念、提出和发展暂时的假设,尝试或从事于实验”的能力。

人的本性表现在其生命的感知能力上,这是经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命。斯宾塞说:“生命和心灵,一个内在的秩序和一个外在的秩序是两相符合的。”“身心”的“身”作为自然的其余部分,将各种因素保留并积累下来,“身心”的“心”是“身与环境相互产生情境所创造的意义”。伟大的人,伟大的心灵,是因为突出了他具备“敏感的、丰富的和和谐的参与一切生活情境的性质”,他能给予事物以生命,所以他因为获得意义而通过艺术的形式在时间的流逝中留存下来。

“意识”或者说“反省”,是经验的高级形式,它是“具有语言的动物中系指对于意义的觉察或知觉而言的,从实际事情中认知”的过程。人只有具备“意识”到各种“意义”的能力,才能真正与动物区分开来,这种对一连串强度不同的闪光捕捉到整个生命体系中去考察的能力,就是观念的产生过程,就是创造的能力,其最高形式就是艺术,就是经验的终极。当然,这种能力是在“艰苦练习的学校中经过长期的锻炼之后才能获得的”,有了这种能力,人才能在时间的连续中由果溯因,并由此及彼,由现在预测未来,一句熟练的习俗和技巧表达对于意义的追求,获得新的启示并创造出新的表达方式,这种旁逸的东西最终又符合有机体本身的要求,整体开创一种新的习惯和认知,像观察名家作品,乍看突兀,细究合理,回味无穷。

艺术追求自然的完满,但总在不完备、不确定中挣扎着、奋斗着,当他获得暂时的和谐与欢愉时,它便在连续的实践中找到了存在,所以说,艺术是“在激动中的宁静”,“一个真正的美感对象并不是完全圆满终结的,而是还能够产生后果的”。当然,艺术的包含着科学、思维以及人类用于纪念某个终结的情境的作品。托马斯·亚历山大据此总结道:杜威根据精神性、普遍性的程度给艺术划分等级——“实践的”艺术在最底端,如建筑;然后上升到“物质的”艺术,如雕塑、绘画;再之后是“动态的”艺术,如音乐;最后是地位最高的文学,因为在文学中,意义完全统治感知。

杜威在这本书中构筑了一个神秘的花园,花园中有高树繁花,也有丰茂灌木,但总体是葱翠芳草,看似平常却焕发着生命力。在这里,“意识并不是实有的一个独立的境界,而是自然界达到了最自由和最主动的境界是,存在所具有的明显的性质”。

作为非哲学专业的阅读者,自感未能进入杜威的情境去和他对话,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有艰辛也偶有灵光闪现的喜悦,小文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收获,更不敢妄评其中的矛盾与精彩处,若要问我阅读的感受,可用陶弘景的小诗来作回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愉悦,不堪持赠君。

景祥于2019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