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2.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3.常说心怀恻隐之心,为什么叫恻隐之心啊?

恻隐之心是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的意思

恻隐之心意思是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

拼音:cè yǐn zhī xīn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同情心。

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译文: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是人人都有的。

造句:此人为官清正,作事廉明,有恻隐之心。

扩展资料:

恻隐之心的近义词:

1、悲天悯人

拼音:bēi tiān mǐn rén。

意思: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译文:可谓是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2、慈悲为怀

拼音:cí bēi wéi huái

意思:用于劝诫人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自: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

译文:今日就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经常快乐为根本。

恻隐之心什么意思

恻隐之心(拼音:cè yǐn zhī xī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公孙丑上》。[1]?

恻隐之心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恻隐之心”。[1]?

成语故事

编辑播报

有一次,告子和孟子进行辩论,告子先提出他的看法:“人性,好比急流的水,水路的决口在东面就往东流,决口在西面就往西流。人性不能分善或恶,正像水在流向决口之前不能分东西一样。”[2]?

孟子立刻驳斥告子说:“是的,水的确不能分东或西,但难道不能分清它的本性是向上流或者向下流吗?水总是向下流的。人性也是这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下流一样。但是,水可以用拍击、遏阻的办法使它从平地流向高山,人性也可以用外力使它成为不善。”[2]?

告子又说:“人性的善或不善,都是由外界影响决定的。周朝的文王、武王是仁德的君主,百姓就向善了,到周朝的后代幽王、厉王,是暴虐无道的君主,百姓就跟着了。”[2]?

孟子回答道:“从你说的例子来看,也仍然证明人的本性是善的。百姓跟着君主而变得,这不能说是他们的本性不善。请想一想,‘恻隐之心’是人人都有的;‘羞恶之心’,也都是人人都有的。还有,看到值得尊重的事而生的‘恭敬之心’,看到某件事情而作出判断的‘是非之心’,更是人所共有的。这些,正是人性本善的证明。”[2]?

告子还没有来得及回答,孟子又补充说:“但是,人的善良本性是存在于内心的,必须有意识地去探索它、发展它,才能成为一种美德。如果放弃它,那就会失掉或被埋没。”孟子和告子的辩论最终并没有分出胜负,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却已经作为名言流传下来了。

请点击输入描述(最多18字)

常说心怀恻隐之心,为什么叫恻隐之心啊?

出处 《孟子·卷十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解释 解释 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成语词典中:

词目 恻隐之心

发音 cè yǐn zhī xīn

释义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出处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