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求仁得仁成语造句和典故

2.求仁得仁的讽刺意思

3.“求仁得仁”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吗?

4.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求仁得仁成语造句和典故

求仁得仁出自哪里-求仁得仁的意思是什么

成语名称: 求仁得仁 qiú rén dé ré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求仁得仁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求仁得仁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求仁得仁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近义] 如愿以偿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指如愿以偿

[例句] 君所谓~,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百科解释如下: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亦指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目录 ? 基本含义

? 释义

? 典故

? 解读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基本含义[回目录]

发 音 :qiú rén dé rén

 释 义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无愧于心便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亦指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用 法 :作定语、谓语、宾语。

 示 例 :君所谓 求仁得仁 ,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

释义[回目录]

1、 原指伯夷、叔齐兄弟让国,本是求仁的表现;既然让国而心安理得,已经得仁,就没有怨言了。

 2、今用来比喻理想和愿望均实现。

 3、也比喻一个人的作为恰如己愿,自然能心安无怨了。

 4、 后人引用孔子的话,把“求仁得仁”四字用在志节上,来称为仁义而的人,但也有人用在其他事情上,不专指杀身成仁;更有人用轻薄的口吻,把这话以“自作自受”四字来代替,去讥笑别人的。

典故[回目录]

出 处 :

 《论语·述而》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伯夷、叔齐是古时候的贤人,他们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耻于吃周武王的粮食,饿在首阳山上。孔子评价他们是古代贤人,为求仁德,不惜艰难,毫无怨言。

解读[回目录]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孤竹 (国名)君的二个儿子,孤竹君未的时候,想传位给小儿子叔齐做国君。 后来他既, 叔齐不肯即位,认为兄为长,应该让给哥哥伯夷就位才是。伯夷遵守父亲的遗命,也不肯接受,暗暗地溜走了。叔齐见哥哥避走,也马上逃避到外面去。孤竹国的人没法只好拥立孤竹君第二个儿子当国君。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 (文王)很敬爱老人,于是不约而同的去投奔他,到了那里,西伯侯文王却已了。他的儿子武王,拿他父亲的神主,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兄弟见武王父亲了,还没有殡葬,就用兵器去打仗,不是做儿子应有的道理,并且他攻伐的人又是商王,认为这样做不是忠臣。于是跪在马前,扣住武王的马,劝止武王。武王不听,并想杀他们。姜太公见二人很有义气,把他们释放了。后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天下百姓也都归附。 但伯夷、叔齐兄弟却认为武王的行为不正,不但不肯事奉周朝,且立志不吃周朝的东西,逃到首阳山去隐居,摘些野菜充饥,当时有人讽刺他们说:“ 既然不吃周朝的东西,所吃的野菜还不是周朝领土上所长的东西吗?”于是二人竟饿在首阳山。 后来孔子说:“伯夷、叔齐这两人,追求仁德,便得到仁了,他们有什么怨恨呢?”

 卫灵公治国有方,但为人无道,其夫人南子品行不端,臭名远播。“治国者必先齐其家,齐家者必先修其身”。卫灵公身不修,家不齐,教子无方,其太子蒯聩仇视南子,并欲加害。卫灵公知道后发怒,欲行惩治,蒯聩跑到晋国。卫灵后,国人推立蒯聩的儿子蒯辄为国君,即卫出公,也就是本章的“卫君”。卫出公的父亲蒯聩知道儿子立为国君,于是借晋国兵力攻打卫国,以期夺回国君之位,卫出公率兵拒之。父子相残,祖孙三代如出一辙。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19620.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求仁得仁的讽刺意思

“求仁得仁”的讽刺意思:自己做的事自己就要承受后果。自己选的路,含着泪也要走完。含有某种“罪有应得”的意味。

“求仁得仁”,汉语词语,拼音是qiúréndérén,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近义词:如愿以偿。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

造句:

1、这下我可是求仁得仁了,一切都已满足,何必再生奢望。

2、二十来岁往往最矛盾的时候,都以为求仁得仁,想要的又实在多,受了挫人容易无望。

3、所谓幸福快乐,其实只是求仁得仁。

“求仁得仁”一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吗?

求仁得仁意思就是说,付出了仁德就会得到仁德,是说的古时候的贤人伯夷和叔齐兄弟,认为邹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以吃他的粮食为耻,最后饿在山上,后来人们称他们是,为求仁德,不惜艰难,毫无怨言。

伯夷叔齐是商朝时候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在孤竹君还没的时候,本来想把位子传给他的小儿子叔齐来当国君的,但是叔齐不肯。叔齐认为兄为长,国君之位应该让给他的哥哥伯夷才是,伯夷虽然遵守了他父亲的一命,但最后还是偷偷的溜走了,叔齐见他哥哥走了,他也偷偷的溜到外面去了。

他们兄弟俩一起去投奔西伯侯姬昌,等到那里才知道西伯侯已经了,他的儿子武王奉西伯侯的命令去讨伐商纣。但是伯夷叔齐两个兄弟,认为武王父亲了,但是没有下葬,却拿着兵器去打仗,不是做儿子应该有的道理,而且他又是去讨伐商王,这样做是属于不忠,于是他俩就劝武王不要去,武王不听,还想杀了他们,后来是姜太公见他们两个很有义气,就把他们给放了。

后来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但伯夷叔齐两个兄弟,看不惯武王的这种行为就立志说不吃周朝的东西,他俩逃到了首阳山去隐居,平时就吃一些野菜但是有人讽刺他们说野菜也是周朝领土上长的东西,最后这兄弟两个竟然就饿在了首阳山上。后来孔子说他们两个人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他们有什么怨恨呢。

求仁得仁,是什么意思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成语故事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扩展资料

近义词:如愿以偿

读音:rú yuàn yǐ cháng

意思: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他终于如愿以偿,考上的北京大学。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