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 意思-勇冠三军封狼居胥
1.霍去病作为西汉名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2.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是谁?他是怎么的?
3.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分别是哪些?
4.简述霍去病的三大战役
5.霍去病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霍去病作为西汉名将,他到底有多厉害?
霍去病作为西汉的名将是十分厉害的。年纪轻轻就敢带兵讨伐匈奴,并且大胜而归,而且在仅仅几年的时间之内,就把往常不可终日的匈奴打的瑟瑟发抖,不得不选择臣服于西汉。并且共军奋战千里,最终封狼居胥。并且在古代几千年都被武将视为最高荣耀。由此就可以知道霍去病的厉害所在。但是英年早逝,仅仅24岁就去世了。史书上没有记载为什么霍去病会亡,所以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们现在也是无从考证。
霍去病生于建元元年,是西汉的名将。在他17岁的时候,被汉武帝派遣跟随卫青大将军出兵讨伐匈奴,他仅仅率领手下的八百士兵久在漠南一战之中杀敌两千余人,并且站舍了匈奴单于的祖父,因此被封为冠军侯,勇冠三军。从此就开展了他传奇的一生。
元狩二年,霍去病就被提升为骠骑将军。两次带领西汉的军队,占据河西,并且收回了河西走廊,其中就包括酒泉等地方。并且在这两次战争之中,总共杀敌四万,俘虏了匈奴王,单于,王子以及重要大臣一百多人,这在古代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战绩了。而且霍去病的进军比较激进,更容易使匈奴人惧怕。
两年之后,霍去病再次奉旨,与舅舅卫青各自率领五万汉军前去攻打匈奴,在进军过程中,遇到了匈奴的左贤王的部队,展开激烈的对战,共斩敌七万余人,并且又俘虏了大量的匈奴重臣,其中还包括了匈奴的一位王。紧接着霍去病久率领骑兵深入,一路杀到了瀚海,并且封狼居胥,荣耀而还。
但是这样的英才早逝,的确让人惋惜,但是史记也没有关于他为何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我们也无法知道。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战神是谁?他是怎么的?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将星如云,但是能够成为一代战神的屈指可数,霍去病就是最年轻的一代战神!十七岁时第一次出征亲自率领八百铁骑深入敌镜数百里,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随后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此时霍去病完全超过了卫青,是大汉王朝当之无愧的战神!然而令人无比心痛令人无比遗憾的是公元前117年,年仅24岁(虚岁)的霍去病离奇的英年早逝,那么一代战神霍去病英年早逝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
对于霍去病的亡众说纷纭,主要说法三种。
第一种说法认为:霍去病是正常病的,病的原因是在打仗的时候沾染上了瘟疫。
第二种说法认为:是汉武帝令人除掉了霍去病,目的是为了维护皇权稳定,打压卫青家族在朝廷中的强大实力。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卫青家族势力下的手,因为在汉武帝的扶持下,再加上霍去病的战功卓著,霍去病已经渐渐取代了卫青在军中的地位,纵然卫青心胸宽广能够容忍,但是卫青家族的人肯定不会放过他的人,特别是卫青家族背后有着平阳公主和太子皇后的势力,他们绝不会容忍卫青的军权被剥夺、卫家的势力被打压,从而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第一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
1、所有的史书中从未见霍去病身体有何不适的记载,而且与霍去病同一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关于此事的记载也颇值得玩味。他在《史记》中只用了一个?卒?字来写霍去病之,却详细记载了汉武帝为霍去病举行盛大葬礼的全过程。以其写史的态度,这只能解释为他根本就不知道霍去病的因,也就是说官方有意隐瞒或者封锁了消息。至于病之说,只怕司马迁本人也是不相信的,所以才没有将这种说法写在《史记》中。
2、霍去病十七岁就纵横沙场,身体素质非常过硬,20多岁正是身体最健壮的时候,而且他亡的日期距离最后一次征战沙场已经过去了两年,是什么样的瘟疫可以潜伏两年才致人于地?
3、如果是在长安爆发的瘟疫,那绝对不可能只有霍去病一个人感染上,同时期史书中没有任何关于长安附近爆发瘟疫或者发生重大亡人事件疾病的记载。
第二种说法更是不可能的,理由如下:
1、汉武帝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扶持了一个可以同卫青家族相抗衡的军中战神,怎么会令人除掉霍去病让卫青家族势力一家独大呢?
2、当时匈奴势力还是非常强大,霍去病是大汉王朝最擅长长途奔袭骑兵作战的军神,大战在即汉武帝怎么会自毁长城?
3、有人认为霍去病不愿意当做制衡卫青势力的棋子,反而不断讨好卫青家族,让汉武帝觉得卫青霍去病二人结盟对抗自己,所以忍痛动了杀心。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但经不起推敲,汉武帝为什么不杀掉威胁更大的卫青保留霍去病呢?退一万步说汉武帝就是要杀掉霍去病,当霍去病当着众人的面杀掉九卿之一的郎中令李敢的时候,按照法度为了安抚人心,汉武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名正言顺杀掉霍去病,然而汉武帝救了霍去病。
第三种说法高估了卫家的势力,低估了汉武帝对朝堂的控制力,理由如下:
1.后来的江充害的卫家家破人亡,最后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太子和皇后,太子刘据在没有退路的情况造反才杀掉江充,一个小小的江充都要太子造反才能杀掉,名震天下掌握大军的大汉帝国的战神岂是江充之鼠辈可以比的?
2.如果霍去病真的是被人害,以汉武帝为人就算没有证据也会在长安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但是在霍去病去世后长安城很安静,并没有异常发生。
3.后来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为汉武帝任命为辅政大臣权倾朝野,霍光后来还立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为皇帝。如果霍去病真的是被卫家害的,霍光怎么会拥立刘据的孙子为皇帝?
所以以上三种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那么霍去病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翻阅史书仔细推敲,笔者认为霍去病是于错综复杂政治环境的逼迫、性格孤僻心高气傲的人生缺陷、年轻气盛冲动的结果、无法抗争甘愿放弃的人生悲剧,所以在经过长达两年的痛苦煎熬中,一代战神霍去病郁郁而终。具体理由如下:
一、霍去病是于错综复杂政治环境的逼迫。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卫青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把他培养成人,教会他打仗,从霍去病作为私生子的角度来说他心中把卫青当做父亲一般对待。后来卫青把霍去病介绍给了汉武帝,汉武帝非常喜欢霍去病的性格和军事能力,但是后来汉武帝逐渐把霍去病当做制衡卫青家族的棋子。
一面是培养自己长大如同父亲一般的舅舅,一面是破格提拔自己天威不可测的皇帝,这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该如何办?他两面都不愿意得罪,最后却把两面都得罪了,来自两方面的压力和指责让他痛苦不堪。
二、霍去病是于性格孤僻心高气傲的人生缺陷。
他这样性格的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朋友的,他的手下又大多是匈奴降将,跟着他只是为了功名利禄,不可能有什么感情。而漠北大战之后,卫氏集团跟霍去病的矛盾也激化了,几乎没有亲情可言。这样一个缺乏情感、孤独的人,又心高气傲不愿意示弱于人,只能折磨自己,纵情声色犬马拼命放纵折磨自己。
三、霍去病是于年轻气盛冲动的结果。
霍去病是一个重情的人,漠北之战后,由于汉武帝刻意地尊霍抑卫,卫氏集团的权力受到了威胁,对霍去病也疏远了许多,这让霍去病感觉到了亲情的缺失。他急于同卫家搞好关系,此时有人暗中挑拨他就不计后果在朝堂上挑头请立三皇子为王,从而铸下大错。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武将干预皇帝家事,霍去病作为汉武帝亲自培养出来的,他却公然带头站在太子一边,给汉武帝带来的震怒可想而知。霍去病在事后必然后发现自己已经酿成大错,更加自暴自弃只求一。
四、霍去病是于无法抗争甘愿放弃的人生悲剧。
漠北之战后,李广自杀,李氏族人都认为是卫青从中捣鬼,是以大多心有不忿。李敢怒而击伤卫青,但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起来。后来霍去病在极度痛苦煎熬中决定为舅舅做最后一件事,霍去病故意当着所有人面在皇宫中公然射杀了李敢,求之心暴漏无疑。虽然汉武帝没有杀他,但是他的心已经了,永远救不活一个一心求的人。
千古江山,英雄少年,勇冠三军,
封狼居胥,大汉统帅谁敢当?
出身卑微,性格孤僻,环境逼迫,
内心煎熬,一代战神霍去病!
就这样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最年轻的战神(没有之一),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千年来让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世人永远记得是他打破匈奴骑兵天下无敌的神话,对捍卫大汉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世人永远记得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少年第一次征战就大破敌军,几年时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长为一代战神!
霍去病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字,从未改名并沿用至今,分别是哪些?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霍去病在大多数人眼中,霍去病是一个年少冲动的武夫,虽然军事能力很强,但是缺乏文采。司马迁还记载汉武帝给霍去病教兵法的时候,霍去病说,只要知道大概框架就可以了,打仗怎么能够完全靠兵书呢?这下一个飞扬跋扈、不学无术的少年将军就跃然纸上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霍去病文武双全,文首的那首诗就是他的创作,充满了汉朝独有的贵族奢华、豪迈的气魄。
霍去病作为私生子,出生之后父亲就没有怎么管过他。但是他的舅舅当上了大将军,出入宫廷之内,他受到了他舅舅和汉武帝的直接指导,读书、学习是不可避免的。据说霍去病的名字还是汉武帝给敲定的,当时霍去病刚出生,还是婴儿,他的母亲卫少儿抱着他在卫子夫这里来串门。汉武帝当时正在生病,听到霍去病哇哇大哭的声音,居然病就去除了,于是将他取名为?去病?。
由于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让汉武帝特别有好感,长大之后的他更是陪伴在汉武帝身边,汉武帝喜欢在上林苑涉猎,以前是他舅舅卫青陪伴,等到他年纪大一些也跟着前去见识猛兽的威力。他在这个过程当中展示了过人的骑射本领,使得汉武帝对他刮目相看。为了给自己的王朝培养人才,汉武帝亲自给他讲解自己的军事战略、思想,霍去病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闪电战的军事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霍去病的文化素养,从他写诗当中也能看出来他的文采斐然,不仅如此,他打下城池,常常为城池取名字,有4座城池的名字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从他给城池取的名字当中,我们也能看到霍去病的文采斐然。
公元前123年,为了锻炼这位未来可能成为帝国将星的少年,汉武帝让卫青带着17岁的霍去病一起参加对匈奴人的战争。这一次不论是汉武帝还是卫青都是抱着带他去见见世面的目的去的,谁知17岁的霍去病一出场就是大阵仗:他带着八百人深入敌境,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许多匈奴人的王室,比如伊智斜的叔父、祖父,勇冠三军!
这一仗让汉武帝和卫青开始重新审视霍去病,卫青开始将他看作自己的同辈,汉武帝也觉得霍去病有了与卫青一样独当一面的能力。于是在公元前121年,19岁的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单独带兵攻打河西走廊,歼敌4万,俘敌5万,让汉朝彻底掌控了祁连山、焉支山,匈奴人哀叹到: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人发起总攻。他令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步兵数十万对匈奴的大草原进行扫荡。霍去病带兵长驱直入2000多里,与匈奴左贤王交战,歼敌70400人。然后他又北上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那里进行祭天大礼,再往北追逐匈奴残余势力,一直到达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从此匈奴人再也没有与汉朝比权量力的实力,?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也成了后世历代武将的终身追求目标和最高荣誉。
霍去病短暂的一生为汉朝开辟了广阔的疆土,有的重要城池他占领之后还来不及向朝廷汇报,就要自己给它取名字,其中有4个城池的名字流传至今,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耳熟,只是不知道它们背后的故事。
第一个就是酒泉。公元前121年,霍去病领兵攻打河西走廊,在这里占领了一座城池,为了庆功,霍去病把汉武帝送给他的御酒拿出来给大家喝。但是御酒只有一瓶,这么多人根本喝不了,如何分呢?于是霍去病将酒全部洒在河水里,让大家跟他一起饮用河水,以示分享皇帝的御酒,军心大振。因为这个缘故,这座城池就被命名为?酒泉?。
第二个则是武威,这座城池也在河西走廊上,公元前121年被霍去病占领。为了向天下宣示中国的武功赫赫,霍去病将它命名为武威,这个名字直接、霸气,现在也被许多人赞不绝口。
第三个是张掖,张掖这个词听起来不怎么好理解,不过《汉书》当中有更为明确的解释:?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当时汉朝与匈奴人战争,河西走廊如同匈奴人的右臂放在汉朝的脖子上,它帮助匈奴连通着西域地区,也深刻地威胁着汉朝的都城?长安。而占领张掖之后,彻底断绝了匈奴人和那边羌人的联系,使得匈奴处于战略孤立的地位,好似汉朝的左手伸出去打在了匈奴人的身上,所以叫?张掖?,《大明一统志》直接写道:?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第四个是敦煌。?敦煌?有伟大、辉煌的意思,它也处在河西走廊附近,那里物产丰富,文化灿烂,过着跟中原人差不多的生活,所以被命名为?敦煌?。
《汉书》评价霍去病:?冠军,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作为一个武将,为国家开疆拓土,自己打下来的城池自己命名,并且流传千秋万代,这估计也是后人难以企及的荣誉吧!
简述霍去病的三大战役
霍去病
(前140—前117)
西汉名将,军事家。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票姚校尉 ,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00余人 ,受封冠军侯。元狩二年(前121)任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西域道路。四年夏,与卫青各率5万骑过大漠(今蒙古高原大沙漠)进击匈奴。霍去病击败左贤王部后,乘胜追击,深入2000余里,歼7万余人。后升任大司马,与卫青同掌兵权。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敢,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元狩六年(前117)病卒。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及八百骑兵,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袭”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等人全身而返。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的春天,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独自率领精兵一万出征匈奴。这就是河西大战。
19岁的统帅霍去病不负众望,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迂回战。六天中他转战匈奴五部落,一路猛进,并在皋兰山与匈奴卢侯、折兰王打了一场硬碰硬的生战。在此战中,霍去病惨胜,一万精兵仅余三千人。而匈奴更是损失惨重——卢侯王和折兰王都战,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被俘虏,斩敌八千九百六十,匈奴休屠祭天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在这一场血与火的对战之后,汉王朝中再也没有人质疑少年霍去病的统军能力,他成为汉军中的一代军人楷模、尚武精神的化身。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胜追击,展开收复河西之战。
此战,霍去病成为汉军的统帅,而多年的老将李广等人只作为他的策应部队。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配合作战的公孙敖等常跑大漠的“老马”还不如两年前的长安公子霍去病,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起到应有的助攻作用。而老将李广所部则被匈奴左贤王包围。霍去病遂再次孤军深入,并再次大胜。就在祁连山,霍去病所部斩敌三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五人以及匈奴大小瘀氏、匈奴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共计六十三人。
经此一役,匈奴不得不退到焉支山北,汉王朝收复了河西平原。曾经在汉王朝头上为所欲为、使汉朝人家破人亡无数的匈奴终于也唱出了哀歌:“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
这时的霍去病,已经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汉军的王牌。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能力无比信任,在这场战争的事前策划中,原本安排了霍去病打单于,结果由于情报错误,这个对局变成了卫青的,霍去病没能遇上他最渴望的对手,而是碰上了左贤王部。
然而这场大战完全可以算是霍去病的巅峰之作。在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的过程中,霍去病率部奔袭两千多里,以一万五千的损失数量,歼敌七万多人,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大约是渴望碰上匈奴单于,“独孤求败”的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暂作停顿,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举行,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举行。这是一个仪式,也是一种决心。
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继续率军深入追击匈奴,一直打到翰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方才回兵。从长安出发,一直奔袭至贝尔加湖,在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沿路大胜,这是怎样的成就!
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和他的“封狼居胥”,从此成为中国历代兵家人生的最高追求,终生奋斗的梦想。而这一年的霍去病,年仅二十二岁。
霍去病打仗到底有多厉害?
提到霍去病,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的词:汉朝,名将,打匈奴……没错,霍去病的一生完全与匈奴挂钩,不过,这样的词语还远远不够用来形容霍去病。
作为汉代名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从小就生活在军营里,耳濡目染再加上卫青的教导,霍去病在战场上可谓是年少成名。但恐怕就连卫青也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外甥竟是个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从17岁第一次跟随舅舅卫青出征,上演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八百骑兵直闯匈奴腹地歼敌两千多人起,霍去病就开启了他战神一般的军事生涯。
霍去病第二次出征匈奴时,才不过19岁,作为一军统帅,霍去病每逢大战总是冲在最前面,在河西大战中连续两次重创匈奴,一举收复了北匈奴霸占已久的河西走廊。
等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大战,21岁的霍去病已经能跟舅舅大将军卫青齐名。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汉武帝派出了大汉朝所有的精兵强将,只为擒杀匈奴单于。这次大战中,卫青和霍去病双剑合璧,一口气杀到了蒙古肯特山,并在这里的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典礼。从此之后,“封狼居胥”就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在此之后,不甘心让匈奴单于溜走的霍去病又孤军深入,全凭感觉一路杀奔瀚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贝加尔湖。霍去病的穷追不舍,彻底打没了匈奴最后的那点心气儿,同年秋天就跑来投降了。
可以说,霍去病在那个时代基本上是无敌的存在,尤其是在和匈奴的交手中,更是苦于“独孤求败”的烦恼。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匈奴宣布投降汉朝不久,霍去病就去世了,年仅23岁。
也许,这就是他生命的意义所在吧,战争爆发时横空出世,战争结束后潇洒而去,只为战争而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