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纨鲁缟典故起源-齐纨鲁缟的历史故事
1.开元盛世到底有多繁华.?
2.一段丝绸之源史话,一个周村传奇
3.“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表现在哪些方面?
5.关于棉布的诗句
开元盛世到底有多繁华.?
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文化泰斗高尔基视察一个监狱,每个与家属都笑容满面,告诉高尔基他们无比幸福,他很满意。就在高尔基准备离开的时候,有个小孩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谎言,他们活得很悲苦。故事结尾是高尔基特别撰文热情赞美生活在新时代的无比幸福,而那个小孩却被莫名其妙地处了。当然,高尔基没有看到那座华丽的大厦在20世纪末叶轰然倒塌。人类社会对高尔基式的幸福也要有足够警惕。那些整天高唱“自汉唐所未有的盛世”的中国或国外的高尔基,也应该醒醒了。
经过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以及女皇武则天数代人的精心开拓,伴随着一系列骨肉相残,被晚明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先生不齿为“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的宫廷阴谋与斗争,武则天的乖孙子李隆基坐上了大唐王朝的第一把交椅,开创了所谓“开元盛世”。为了这把交椅,李隆基杀了婶婶、姑姑、妹妹、逼退了自己的亲爸爸。李隆基登基之初,基本上延续了先辈们的执政风格,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宋璟和姚崇被老百姓称作“有脚阳春”、“救时宰相”。大唐君臣历精图治,财富不断累积使社会出现了空前繁荣。全国户口从贞观时380万增至760多万,人数超过5290万人。更有人认为当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7000万。全国实际耕地面积约850万顷,约合今天的6.6亿亩。同期的东法兰克福王国从塞纳河到莱茵河之间的人口才200多万。大唐首都长安占地8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过10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市。开元年间,大唐王朝四海升平,到处莺歌燕舞。诗人杜甫有点夸张地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在举国皆唱“太平盛世”歌的气氛中,杜工部不会想到转眼间会上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的悲剧。表面繁荣的帝国其实危机四伏,看似坚如磐石的王朝脆弱无比,经不起多大的风雨。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整个社会弥漫着消极的奢靡气氛。皇亲国戚与文武大臣们纸醉金迷,不思进取。史书中爆光的大多是李林甫等所谓奸臣的奢靡,其实帝国的官员基本上是一丘之貂。“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公众人物李太白以此为荣,大概是时尚使然。李隆基的二哥申王李成义在外边醉酒,就让宫妓用锦缎结成一个兜子抬回来,美其名曰“醉舆”,冬天让宫妓们围在周围为其取暖,所谓“妓围”。商人王元宝家用金银砌墙,为了防止路滑,就把铜钱铺在地上。最能反映全民同乐的,怕是要算斗鸡了。李隆基不但成立了“乐坊”,养一堆歌妓供其取乐,以装点所谓太平盛世,还成立了所谓“鸡坊”,养了几千只从全国挑选的斗鸡。民间的斗鸡就更为疯狂,为斗鸡不惜一掷千金,甚至为斗鸡倾家荡产。这种奢靡之风挥霍了不断累积的社会财富和社会前进的勃勃生气,全社会完全缺乏危机意识,自然也丧失了危机处理的能力。所谓“生于忧患,于安乐”,表面上气象万千,其实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开始烂透了。
其次,自秦汉以来,中国是以松散的小农经济社会为基础,实行中央集权的皇权政治模式。要维系社会的稳定性和进取性,就必须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即以儒学为主体的宗法道德伦理体系。在近代社会以前,它对中国社会具有类似宪法的作用,对皇帝、官员、布衣百姓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从而为帝国的基本秩序提供保证。但在所谓的大唐盛世里,这种思想制约被急速弱化,自由开放的同时也是道德精神的堕落。杜甫曾热情赞颂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种李白式的洒脱实际上是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公然挑衅。作为帝国官员却无视皇帝命令,至少应该是渎职,但这种行为在当时却被目为洒脱。即便在今天,谁受得了李白这种水准的公务员?作为帝国未来的青年才俊,新科进士接受的第一课并不是“安邦治国”之术,而是所谓“雁塔题名,曲江流饮”,青年才俊们带着平康坊的在曲江池醉生梦,太平天子竟然是这场嘉年华会的主持。在这种气候中成长的士大夫阶层,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水准和责任心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作为国家最高道德模范的皇帝,大唐的天子们把对现实社会具有类宪法效力的宗法道德伦理体系撕成粉碎。李隆基公然霸占自己的儿媳妇,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李瑁戴上天下第一号绿帽子,等等。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开元盛世表面繁荣底下是人心的混乱与道德的严重缺位。当自由超越了历史与社会所能承载的极限,必然会引发严重的道德与政治危机,时髦一点可以甚至说是宪法危机。开元盛世就是这样的典型。但这一点却往往被历史家所忽略,甚至把这高标为自由和开放。这种肚皮上的自由并不是真的自由,而是更大的不自由,大家早被贪欲专制了,何谈自由。
中国历史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政治现象,在下称之为“政治黑洞效应”。所谓政治黑洞效应就是国家在通过政治官僚体系落实公共政策时,政治官僚利用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把这些公共政策和资源改变了方向,不是应用到普通民众的身上,而是导向了围绕着官僚体系形成的食权阶层。经过政治黑洞的处理,同一个政策暗自分流,食权阶层获得权利和利益,民众承担了成本与风险,所得甚少或者以此为借口被掠夺。包括官僚在内的食权阶层占有了原本属于民众的公共资源,变成了暴发户。他们为了维护特定政治集团的利益,或骄横跋扈,或横行不法,挑战中央政府或朝廷的权威和控制力。维持政治黑洞效应的核心力量是灰色法则,就是所谓利益和恐怖平衡。时至开元,大唐已走过了不短的历史阶段,在太平盛世的气氛中,形成了行行色色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表面上是为国驱驰,实则为谋求集团利益的最大化。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是这样的人,朝中的正人君子又何尝不是。书呆子司马光之流总把王朝兴衰归结为奸臣与贤良的消长,其实皇帝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笨。他知道所谓贤良与奸臣都可能属于各色利益集团,对此他束手无策,最保险的就是维持各个利益集团的平衡。在书呆子们看来,朝廷就应该是正人君子的舞台,可任何政治力量在权力结构中一支独秀都会危及到皇权。除了正人君子、道德模范,帝王也需要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不够道德标准的干练人才。李林甫、和珅就是这样的人。只有抽象的道德说教不能带来天下太平,政治也是个技术问题。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有的,但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这等福气。大唐衰落并非李林甫之过,他跟各种政治集团周旋16年,怕不是后人所谓的马屁精那么简单,给他贴上奸佞的标签也有失公道。问题是在所谓太平盛世的表面下,政治黑洞效应这个毒瘤已经转为恶性,除非通过激烈的暴力革命进行洗牌,很难通过自身力量得到缓解。李隆基的大舅子杨国忠权倾一时,他曾无数次提醒妹夫要除掉安禄山这个祸根,但妹夫迟迟没有动手。不见得李隆基真是老眼昏花、什么都不明白,因为朝廷中为安禄山叫好的大有人在。如果举朝皆欲杀,即便是干儿子,李隆基怕也是不会手软。与其说李隆基是笨,倒不如说他是投鼠忌器而已。
所谓开元年间的太平盛世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次华丽的演出而已。当这场演出在血雨腥风中落下帷幕,大唐实际上已经彻底失去了原先的气象,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旅途。尽管其间有人希望通过社会改革改变大唐衰落的命运,但都无济于事,大唐王朝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勃勃生气。开元以后,原本统一的帝国事实上走向了政治分裂,开始了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数百年战火纷飞的历史岁月。如果没有那场自欺欺人的太平盛世的闹剧,后来的故事将应该是另一种结局。如果李隆基玩得没那么邪乎,他的子孙就不会受那么多屈辱。历史是公正的,不管当时多热闹,最终人们会给出公道的评价,大唐之亡实亡于玄宗,就像明王朝实亡于神宗一样。
一段丝绸之源史话,一个周村传奇
你知道八百里秦川,西安是黄土地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你知道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各个缤纷洋场,连通湖海,丝绸集散行销海外;你知道苏杭比天堂,丝绸柔顺如吴越女子......
可是,你不知道,在山东省淄博市的西部,有一处北临黄河、南依泰山、西临省府济南、东通青岛、烟台沿海的所在,在这里户户司织,家家坐事,丝绸被赋予厚重而典雅的印象,与依依江南相映成趣。千百年走过,在辽阔的齐鲁大地上,这里如历史散落的一颗沧海遗珠,这就是周村。
周村丝绸,莫非是来自七仙女的技艺?
周村的历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商代的於陵侯国。这里是远古炎帝时候的爽鸠氏之后,是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史书记载,於陵是中国桑蚕丝绸业重要发源地之一,如果从於陵古城算起,周村丝绸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然而周村丝绸声名鹊起的时间节点,却不免让人有着另一番猜测。
神话传说天仙配中,有个孝子董永为厚葬父亲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便发生在当年的於陵城也就是今天的周村。七仙女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是诸多仙女中最心灵手巧、善于纺织的一个。七仙女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成婚后,用巧手金梭织出了十匹锦绢赎出了董永,虽然最后玉皇大帝震怒,七仙女不得不回归天庭,但她的织布机和纺织的技巧都留在了周村。
董永的故事发生在西汉年间,董永后所埋葬的周村城东南方的大埠山上的墓穴,至今仍保持原样。这不免让人揣测周村丝绸逐渐鼎盛与七仙女的神迹大有瓜葛。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村就开始形成家庭手工丝织作坊。成语“齐纨鲁缟”和“纨绔子弟”中的纨,指的就是古代周村出产的一种高档丝绸产品。与其说西汉董永的故事是周村丝绸繁盛的开始,不如说神话传说间接反映了当时周村人从事纺织的盛况。
始于丝绸,成于商贸,终于繁华
由丝绸起,周村渐渐有了自己的故事,有了自己的历史。
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民谣“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也正是在明清时期,中国政治版图北移,统治者更加重视山东的地理、经济、政治地位,清朝官马大路的修建、多项交通工程的改善、多位皇帝的巡视,使山东的南北交通线在周村路过,周村成了连接济南府、青州府以及泰山、沂蒙山区重要转口。
周村从专精丝绸的小村落,从只有若干店铺的街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和居民,丝绸的力量犹如星星之火,在交通和区位的帮助下,一触即发。烟火鳞次,泉贝充轫,商业繁盛,百货云集,就这样,周村深处内陆却有了各“旱码头”之名,甚至被称为“山东唯一市场”。
观如今周村不难发现,大大小小青砖灰瓦的商铺在三条主干商业街上鳞次栉比,左右林立。在丝绸的带动下,除了各色“祥”字号丝绸铺之外,经营药材生意的“德字号”等诸多商号、金店、票号等也奔着商机聚集于此。
大德通、大德恒、日升昌等闻名全国的山西银号,相继在这里开店经营,在不足五米宽的银子市街上,金光闪闪的大小元宝、叮叮当当的银币铜元吞进吐出,劈里啪啦的算盘声响彻整条大街,可谓“金钱如流水,银子响闹市”,连当年烜赫一时的乔家大院的东家想在此找一处门店也需走街串巷。外国商人蜂拥而至,银子市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如今,走在周村街道上看大大小小商铺的名称,百年老店瑞蚨祥、大染坊拍摄地、古色古香的状元府......仍然可以感受到“东方商都”的昔日风华。
血泪峥嵘,看今朝婀娜身姿,丝路之源再现
也许是周村太享誉内外、太引人瞩目,这份美好和繁华也吊起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周村列为经济、文化、军事侵略的重点目标。抗日战争爆发前,周村商埠的日商达到100多家。
1937年,日军占领周村,将其作为驻军要地、物资储备供应基地和调度转运枢纽。周村民族英雄马耀南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组织民众成立抗日武装与侵略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周村终于又回到中国人自己的手中。
无法想象,千古丝绸商都经历了怎样的枪林弹雨,平日里盛产丝绸这样最柔弱、最娇嫩的商品的周村人怎样拿起镰刀斧头与洋枪利炮斗争。总之,岁月走过,血泪峥嵘,周村再不是那样不经事而单薄。
1949年,在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样庄重而盛大的时刻,再一次出现了周村的身影。开办全国知名商号“瑞蚨祥”、有“东方商人”之称的近代著名商人孟雒川,从周村出发,把这里的丝绸带到全国各地,也让周村诞生的“瑞蚨祥”成为了第一面国旗的制造者。
今日周村,历史已经作古,无论是曾经的荣光还是苦痛。当我漫步在这座百年商埠,吸引我的已经是另一派崭新的景象。旗袍女子穿行于这古镇,如像山涧间的溪流,细细流淌,润物无声。那不必言说的优雅与沉静,是身上周村丝绸赋予她们的磨砺岁月依旧芬芳的气质。笑颜回眸中,依稀可见周村当年的繁华盛景、流年芳华。
“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盛世的大唐,曾两度出现过明治的王朝,继唐初的“贞观之治”后,在中期又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关于唐朝的开元盛世图景,平民诗人杜甫曾经写 下诗作《忆昔》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 失。 ?>诗中说的是,即使一个小城镇,人口也达万家之多。开元盛世时期,“海内富实”,此时国家粮仓充满,“陈腐不可较量”;私仓亦是如 此,“人家良储,皆及数月”。唐开元年间,全国人口已经达5000万之多,国家势力十分强盛,四海咸服,八方来仪。全国安定太平,盗匪几无踪迹。朝廷上下 吏治清明,官场严。文教事业十分发达,《新唐书》载,“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 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此外, *** 提倡教育,广设公私学堂,玄宗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下令天下州县,每乡都要置学校一所,以教授学生。这样推行政 教的结果是:“于时垂髫之倪,皆知礼让。” >唐玄宗李隆基是在“武韦之祸”的背景下继位的。对于这样一个年轻的皇帝来说,他的王朝有太 多需要他事必躬亲的事务去处理。事实看来,李隆基是一个相当有作为的皇帝,他登基之后,即决心改革王朝目前的困境,效仿曾祖李世民以“改中宗之政,依贞观 故事”,期冀在自己的皇帝生涯中也能够有一番作为。 >唐玄宗继位之后,飞扬跋扈的太平公主仍旧幻想自己能够和她的母亲一样成为一代“女 皇”,并为了这个梦想上下打点,誓不罢休。因此,唐玄宗上台伊始,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他姑姑的篡位阴谋。开元元年(713)唐玄宗先发制,一举铲除了太平公 主及其党羽谋反团体,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后宫乱政局面。在巩固了自己的帝位之后,一心想要图强的唐玄宗开始了他的治世过程。 >武则天 以周代唐,使李氏大唐的皇位继承陷入一片混乱。而且在武则天直到逝世之前,对于由谁继任皇帝她还在犹豫之中。女皇的犹豫,加大了每一个有机会继任皇位的竞 争者的紧张和谋划,史料记载,在唐玄宗即位之前,宫廷政变竟达六次之多,可见皇室的混乱局面。得来不易的皇位使得李隆基上台伊始便着手开始了巩固皇权的行 动。他首先将威胁自己的几位较有威严的皇兄弟们下放到各地去任官,从而瓦解了他们在京城中的势力。同时禁止外来人员与皇室来往,有违反的一律革职拿问。待 到他皇权真正稳固下来之后,唐玄宗又改变了一次策略,他决定将之前下放的诸王又招了回来,而是给了他们一个闲职,此后将他们永久地圈在了京城中的宅院里, 规定不许于外来人交往。至此,李隆基才真正将这块心病去了。 >唐玄宗的“依贞观故事”,还表现在他任用了相当大一批的军师,主要以姚 崇、宋为代表的择贤模式,形成了推陈出新的辅佐班子。开元五年(718)唐玄宗下令恢复贞观时期谏官参加皇帝议会的制度,让其专门监督皇帝的行为,“有 失则匡正,美恶则记之”。唐玄宗依赖这一系列强大的官员力量力争“革中宗弊政,进忠良,退不肖,赏罚尽公,诸托不行,纲纪修举”,自上而下开始着力整顿朝 纲,拨乱反正,严吏治,收到了显著效果。 >其第一步便是先将武后时期的残局收拾干净,毁天枢,改明堂。在官员制度方面,唐玄宗强劲地 看是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把武周、中宗以来所置的外官、斜封官均一律撤销不用。开元十年(723)他又果断将20万军队改归农事。这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大 减轻了朝廷负担,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一个新兴的有生命力的新朝政局开始了他茁壮的成长之路。 >“食而为天,富而后教”,这是唐玄宗 贯彻其君主生涯的经济思想。他认为国家致富最重要的方式还是发展农业生产,因此唐玄宗一直将劝农课税放到了他发展经济的首要位置。开元二年(714),他 即督地方官员一定要劝课农桑;开元二十二年(734)他又对地方官员说到:“农桑之时,不可妨夺。州县长官,随时劝课。”唐玄宗继续推行均田制,维护了 小农的利益。他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的修建,在他当政期间,全国共修建了56项水利工程。 >开元年间,每逢民间发生水旱灾害,唐玄宗都将亲 自命宰相去大力赈济灾民,减免当年赋税。开元三年(715),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接连3年都发生了大规模的蝗灾,唐玄宗即命宰相宋前去处理赈济事宜, 并着令给予当地百姓十分丰厚的优恤。开元年间,四川等地虎患严重,当时“大虫,村野百姓,颇废生业,行路之人,常遭失”,为此唐玄宗曾委派专人到淮 南开办学习班,传授捕虎方法,并令地方州县长官学习捕虎方法,组织百姓“同除其害”。此事记载在《全唐文·命李全确往淮南授捕虎法诏》里。唐玄宗的忧民爱 民思想完全可与其祖辈曾祖李世民的民本思想相媲美。 >唐玄宗还大力提倡节俭,要求自皇室到普通百姓人家,均不得骄奢*逸。开元二十五年(737),朝廷减少杂物开支达400万两之多。在对外关系上,唐玄宗继续禀称贞观年间积极进取的外交政策,广泛加强和周边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礼节交往。开元二年(71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机构—— 安南市舶司设立了,这是我国与国外交往被纳入国策的一个重要体现。此后,大量外国货物输入我国,如香料、琉璃、棉布等,进一步坚强了我国与国外的交流往 来。 >在唐玄宗积极上进的治国热情下,在身边智谋过人的宰相辅佐下,再加之一系列的保农政策和进取的外交政策下,自贞观之治之后,大唐帝国第二个新兴的王朝以雄劲的姿态再一次出现了盛世的繁华景象。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绩卓著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宫廷斗争中,唐玄宗深知宰相的重要,所以对宰相的选拔极其谨慎。开元之初,踌躇满志的唐玄宗决心“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他迫切需要的是一个精明干练的宰相作为得力助手,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启用姚崇。姚崇其人,不仅文才出众,而且通晓军事,史称其“吏道敏捷”、“善应变成务”,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强。他曾在武则天和睿宗时期,先后两度出任宰相,政绩卓著。当唐玄宗提出要姚崇出任宰相时,姚崇针对中宗朝存在的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著名的“十事要说”。姚崇提出的十件事,大致的意思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仁义治国,改变“以刑法理天下”之弊,结束酷吏政治;二是要稳定政局,整顿吏治。不许国亲、外戚、幸臣、宦官干预朝政,败坏朝纲;三是要礼贤下士,从谏如流;四是要开源节流,发展经济。减少军费开支,不求边功。禁止滥建寺观宫殿,劳民伤财。唐玄宗对姚崇提出的十件事,都深表赞同。于是,历史上便有了圣君贤相的伟大合作,而这一合作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姚崇赢得了“救时之相”的美誉。姚崇的继任者宋璟,为官刚直,守法持正,在位期间继续执行姚崇制定的各项政策,继往开来,“萧规曹随”传为一时佳话。史称:“姚、宋相继为相,崇善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力辅佐,使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唐世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把姚崇、宋璟和唐太宗时期的贤相房玄龄、杜如晦相提并论,评价是颇高的。
唐玄宗选拔宰相谨慎小心,但使用起来却大胆放手,很少干涉具体事务。他和姚崇之间有个常被人征引的有趣故事,正好说明了他对宰相的充分信任。说是姚崇有一次就郎吏一职的升迁奏请皇上,唐玄宗“仰视殿屋”,任凭姚崇反复说,就是不吭气。姚崇有点害怕,悻悻退下。罢朝以后,高力士就向皇上进谏说,皇上虽然日理万机,但宰相奏事,皇上应当面加可否,怎么能够不予理睬呢?唐玄宗说,我既然任用他当宰相,就是让他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和我商议,郎吏这么小的官职,难道也值得来烦我?后来,高力士把皇上的话告诉了姚崇,姚崇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为了让宰相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唐玄宗在宰相的搭配上也颇费心思。既然用了能力很强的姚崇,就搭配一位能力不强,但却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卢怀慎同时为相。唐玄宗甚至直言不讳地对卢怀慎说,我把天下大事交给姚崇办理,用你不过是借重你的人品和声望罢了。言外之意是,并没指望你有什么作为。同样,既然用了宋璟,就搭配一位能力稍弱,但配合意识很强的苏頲同时为相。但总的来说,唐玄宗选用的宰相,都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像他先后还使用过的宰相如张说、杜暹、裴光庭、韩休、宇文融、张九龄等等,都无不如是。正是在这些各有所长的宰相辅佐之下,唐玄宗把唐王朝的繁荣和昌盛推向顶峰。他用姚崇、宋璟、宇文融这些长于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整顿吏治、严明法纪、强大军事、发展经济;用张说、张九龄这些长于文学的人,大兴文治、繁荣文化。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姚崇、宋璟除了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文才也是非常出众的。张说、张九龄不仅文采飞扬,同时具有经世治国的卓越才能。
颇为有趣的是,唐玄宗选拔宰相,还很看重人的气质风度。唐玄宗任命宋璟为相后,派内侍将军杨思勖前往迎接。《旧唐书》对杨思勖迎接宋璟的经过有一段精彩的描写:“璟风度凝远,人莫测其际,在途竟不与思勖言。思勖素贵幸,归,诉于上,上嗟叹良久,益重璟。”宋璟的这种“凝远”、“莫测其际”的“风度”无疑是这位先朝元老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人格的外化。宋璟之后,另有一位风度翩翩的宰相走进唐玄宗的视野,他便是进士出身、以文学著名的张九龄。玄宗欣赏张九龄的文才,常当着群臣的面夸奖不已。不惟文章,玄宗更欣赏的是张九龄的“风度”。每当他看到张九龄早朝时,雄姿英发、风威秀整,大异于文武百官,便心生敬慕,常对左右侍臣说:“我只要看见九龄,便感觉神情朗然,精神倍增。”以后有人要推荐人才,玄宗总要问:“风度和张九龄相比如何?”史书记载唐玄宗“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所以他对气质、风度的看重,大约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吧。
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局面,在天宝二年(743年)举办的广运潭盛会上得到了全面的展示。这年三月二十六日,长安城东的广运潭烟波浩渺,春意盎然。唐玄宗登上望春楼,检阅了满载全国各地珍宝特产的二三百艘船只。从广运潭盛会的物资大展示和史书对开元年间国家财政状况的详细记载,我们看到的确实是“海晏河清、物阜民丰”的盛世景象。政府仓库的粮食、钱帛不断增加,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杜甫《忆昔》一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盛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盛世不仅仅表现在财政经济方面,同样表现在文化方面。由于唐玄宗本人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且深知文化建设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意义,所以他不仅倡导整理图书、编纂典籍,而且能够身体力行,著书立说,写诗作文。至今唐玄宗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六十多首。他和许多著名诗人都有交往,和大诗人李白的交往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中国古代诗歌到盛唐出现了所谓的“盛唐之音”,与唐玄宗的爱好和助推是分不开的。而唐玄宗对音乐舞蹈的酷爱,则直接促进了唐代乐舞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艺术。他大力倡导燕乐(俗乐),亲自指导宫中的梨园子弟,亲自作曲、亲自指挥、亲自导演,成为宫中梨园名副其实的“歌舞团团长”。由玄宗主持改编的乐舞有《破阵乐》《上元乐》《圣寿乐》等。由他新创作的乐舞有《光圣乐》《龙池乐》和《霓裳羽衣曲》等,其中以《霓裳羽衣曲》最为有名。杨贵妃在宫中常常表演这个乐舞,深得玄宗喜爱。
然而,繁华日久,早已潜伏着封建专制时代无法规避的危机。“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发动叛乱,一派繁华的盛唐气象,在叛军铁蹄的蹂躏之下,转瞬间变成了历史。时过境迁,人们在讨论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时,出现了多种说法,从制度层面批评封建专制导致的绝对权力,固然正确,一针见血,但却不免太过笼统,不切实际。因为那个时代的土壤,没有也不可能长出“民主”的“苗”。也有人认为是唐玄宗晚年荒于朝政,用人不当,使用李林甫、杨国忠这样的奸臣为相,且权力过分集中,致使腐败丛生;重用安禄山、史思明,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客观地说,从唐玄宗本人身上找原因,怎么说都不算过分。但却总有人把屎盆子往杨贵妃身上扣,重弹“败以女子”的“女祸”老调,不免令人心寒。把一个王朝的衰败,归罪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亏你想得出来!
唐朝由盛转衰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但唐玄宗和他开创的开元盛世更是留给我们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盛唐时期人们充沛激越的感情基调和昂扬壮大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在诗歌、音乐、舞蹈、书画等诸多领域创造出的辉煌成就,直到今天也是我们赖以自豪、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关于棉布的诗句
1.关于棉布的诗词
一、子夜四时歌(“夏歌”之七)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
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乐府诗集》共收《子夜四时歌》75首,其中,“春歌”20首,“夏歌”20首,“秋歌”18首,“冬歌”17首。
这里所选的是“夏歌”中的第七首。这首南朝乐府民歌,写思妇对客居异地的丈夫的怀念,也委婉地反映了思妇的辛苦与怨恨。
这位思妇,显然也是个丝妇,她辛辛苦苦地养蚕缫丝,结果“田蚕事已毕”,而她却所获甚微,“犹苦身”。是谁掠夺了其劳动果实,诗中虽未明言直说,但我们不难想象得出这掠夺者当是彼时彼地的豪富。
思妇的劳动果实大都被剥夺了,她只得自己服用粗疏的葛布,而将稍为细密的葛布寄给客居异乡的丈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全诗语言凝练,委婉含蓄,运用双关语也自然贴切,较能体现出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诗中已有唐代诗人杜荀鹤“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蚕妇》)与宋代诗人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的怨恨不平,只是不似后者那般直率罢了。
二、读曲歌(之八十二)登店卖三葛,郎来买丈余。合匹与郎去,谁解断粗疏?《读曲歌》,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六)归入《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共89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八十二首。
这首南朝乐府民歌,以一位卖布女的自我表白委婉曲折地抒写了此女对前来买布的情人深挚爱情。前两句叙事,是卖布女自述她登店卖布,其情人前来买布,为下文抒情张本。
“郎”,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多用于女子称自己的情人,如“郎为傍人取,负依非一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十五),“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子夜四时歌·夏歌》),此歌亦然。歌中叙事,以此女的“登店”与“郎来”并提,以“卖”与“买”对举,以“三葛”与“丈余”相照应,令人一目了然。
后两句抒情,语意双关,委婉曲折。从字面上看,这两句似乎是于反诘的语气中承前叙事,写卖布女不因葛布的粗疏而断绝之,而让其情人将“合匹”的葛布带走。
其实,这是抒情,是卖布女向情人委婉地表明自己的心迹:“虽说你的性格有些粗枝大叶,犹如这葛布较为粗疏,可我却不想跟你割断关系,如同不割断葛布,让你整匹带走一般。”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咀嚼。
读这首乐府民歌,我们从“登店”可知,南朝的布店有较高的柜台;从“三葛”获悉,南朝织布仍以葛藤为原料;从此诗中也可窥见彼时彼地的女子向情人表达情愫的别具一格的方式,获得“委曲”这一诗美的享受。三、采桑度(之五)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这首诗是写男女同往采桑之情事。
前两句描写一对恋人同往采桑,时值阳春三月,桑叶茂盛,可他们却顾不上采桑,在林间尽情相悦,饶有情趣。这两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人相悦之态,如闻其人嬉笑之声。
后两句未承前具体描绘采桑男女相悦的场面,而将笔锋一转,写采桑女向沉湎于欢乐之中的情郎发话,以委婉的语言提醒他不要光顾了相悦而耽误了采桑的正事。这两句用墨经济,与前两句之间,情节发展跳跃大,“语不接而意接”。
这首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全诗将一对青年男女的劳动与爱情生活结合起来描写,构思巧妙。
诗中虽未点明人物,却“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诗语清新活泼,字里行间渗透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读此诗,我们不仅能获得艺术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形象地领略彼时彼地的风土人情。关于白居易三首纺织诗一、新制布裘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这首诗,大约作于元和初年。全诗围绕新制布裘来布局谋篇。
前八句,从新制布裘着墨,反映诗人优裕的生活,为下文表现其愿望张本。后八句从新制布裘生开去,抒写诗人的感慨,表达其“推身利以利人”的愿望,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代可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脉相承。白居易另一首诗《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怀:“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白居易的思想也可知我国的一些地方在中唐时已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制衣了。诗中“桂布”四句主要写新制布裘用料考究:一是洁白似雪的桂布,一是柔软如云的吴绵,且布重绵厚,取喻新颖贴切。
“朝拥”四句承接“为裘有余温”具体描叙新制布裘保暖性能好:在数九寒天,诗人白天拥着它,夜里盖在身上,浑身温暖如春。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以勤劳的双手裁制出如此用料考究、保暖性能好的布裘,不能不令人赞叹不已。
二、红线毯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练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
2.关于“棉布”的诗词有哪些1.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2. 竹枝
唐皇甫松
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
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
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
3. 李卫公
唐李商隐
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
4. 燕台四首·夏
唐李商隐
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
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
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
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
5. 金缕曲/贺新郎
宋刘辰翁
叶叶跳珠雨。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采涧绿,久延伫。
3.关于“棉布”的诗词有哪些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唐白居易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蹋雪行。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竹枝唐皇甫松槟榔花发鹧鸪啼,雄飞烟瘴雌亦飞。
木棉花尽荔支垂,千花万花待郎归。芙蓉并蒂一心连,花侵槅子眼应穿。
筵中蜡烛泪珠红,合欢桃核两人同。斜江风起动横波,劈开莲子苦心多。
山头桃花谷底杏,两花窈窕遥相映。李卫公唐李商隐绛纱弟子音尘绝,鸾镜佳人旧会稀。
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鹧鸪飞。燕台四首·夏唐李商隐前阁雨帘愁不卷,后堂芳树阴阴见。
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绫扇唤风阊阖天,轻帷翠幕波渊旋。
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桂宫留影光难取,嫣薰兰破轻轻语。
直教银汉堕怀中,未遣星妃镇来去。浊水清波何异源,济河水清黄河浑。
安得薄雾起缃裙,手接云輧呼太君。金缕曲/贺新郎宋刘辰翁叶叶跳珠雨。
里湖通、十里红香,画桡齐举。昨梦天风高黄鹄,下俯人间何许。
但动地、潮声如鼓。竹阁楼台青青草,问木棉、羁客魂归否。
盘泣露,寺钟语。梦回酷似灵均苦。
叹神游、前度都非,明朝重五。满眼离骚无人赋,忘却君愁吊古。
任醉里、乌乌缕缕。渺渺茂陵安期叟,共鄗池、夜别还于楚。
采涧绿,久延伫。
4.描写棉花的诗句《七绝·咏棉花》
(作者:左河水)
不恋虚名列夏花,洁身碧野布云霞。
寒来舍子图宏志,飞雪冰冬暖万家。
注:
(1)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一般为1到2米。花朵有乳白色、蛋**的。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锦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至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棉织物保暖性好,坚牢耐磨,吸湿和脱湿快速,穿着舒适。
(2)夏花。棉花通过夏季开放乳白色或紫红色的花朵后结果。
(3)舍子。棉花在使用前须将其在纤维中的棉籽分离出去。
第一句:“不恋虚名列夏花”。棉花在夏季开放出美丽的花朵,有乳白色、蛋**、红色的。这时,蜜蜂也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但是,在人们的记忆里及百花的名列之中,也包括“夏花”之中,并没有列入棉花的名字,人们所说到的棉花只是它可供人们使用的纤维。对于诗人笔下采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棉花,自身也是“不恋”其芬芳之“虚名”,它与社会中某些贪图和追求个人名利的人是截然不同的。
第二句:“洁身碧野布云霞”。形象地描绘了棉花的白色纤维在碧野的万丛之中表现得洁白无瑕,犹如白云一片;又在阳光的辉映之下如彩霞般的美丽壮观,以“布”来装点中国美丽的山河。但它的装点过程中是洁身自爱的,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廉洁自律的精神风貌以及美德与职业操守。
第三句:“寒来舍子图宏志”。棉花的纤维在使用前必须把其中的棉籽分离出来,以便纺纱织布或做成棉衣棉被等。而诗中的意象是,棉花要服务于大江南北的人们,或者说它要“图宏志”,为温暖千家万户,还需忍心“舍子”,与“爱子”分离,从而奔向神州大地的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无私的精神,这正是千百年来我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献身精神。而现实社会中,却有些人不仅无“宏志”,还为了自己的子女贪财害民,不惜以身试法,使人感到痛心。
第四句:“飞雪冰冬暖万家”。这是棉花最终的重要价值,也是棉花的“宏志”,是它一生一世的归宿与奋斗目标。诗中的意象表达了我们人生的价值与目标取向,而不是个人贪图享乐。全诗短短四句,意味深长,表象为笔致细腻地写棉花,实则意味深隽地暗喻了人的仁者爱人的情怀和献身精神。
全诗28个字,写了棉花从开花朵到用于保暖的整个过程,用了“不恋虚名”、“洁身”、“舍子”、“暖万家”11个字,将棉花人格化,行为化,通过托物言志,谱写了一曲爱国爱民的诗篇。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写棉花的诗词已不少,其中也不乏有许多好作品,但这首咏棉花诗可谓是其中的绝唱。
此诗发表在中国《词刊》2012年第9期。由于诗情感人,意境高远,引用者较多。
5.关于布的古诗词它是淳朴的劳动人民以纯棉为原料、千变万化,粗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织布,昔日的老粗布经过现代工艺的创新和改变,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衣服,用原始的纺车,质感也较为粗糙,色彩更丰富,成为适合现代人群需求新型家纺用品,曾母使用的斜织机既是今日遍及齐鲁,以二十几种其本色线经过精心设计可以变幻出近两千余种绚丽多彩的图案、落线。
在西方纺织技术传入中国之前,触感更舒适。穿纯棉布衣曾在皇家贵族上层社会中甚为盛行,近百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现代化、吊机子、经线,木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栓布,“绿色,正是取意“曾母投杼”图,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什么是粗布,后中原及京师周边一带、刷线,由于这种布纺出的衣服线条简单、纺线、浆染,齐鲁大地已是我国产棉的中心、弹花,家家户户使用的立式织机的先祖、了机等大大小小70余道工序。
堪称巧夺天工,环保,床铺都是用粗布手工纺织而成,纯棉粗布亦作为向朝廷进贡以及外族友邦邻国的贵重传统礼品交换。汉代。
外婆坊品牌、沌线。这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作综、打线。
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就有“齐纨鲁缟夺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的诗句,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上的“曾母投杼”图中,色彩单调、掏综。春秋战国到汉时期,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
“齐纨鲁缟”号称“冠带衣履天下”?粗布又称“土布”。手工粗布纺织工艺极为复杂、闯杼。
国安民安纯棉老粗布非常不错。
6.关于章丘老粗布的诗句什么是粗布?粗布又称“土布”,它是淳朴的劳动人民以纯棉为原料,用原始的纺车,木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编织而成,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
手工粗布纺织工艺极为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大小小70余道工序,以二十几种其本色线经过精心设计可以变幻出近两千余种绚丽多彩的图案。堪称巧夺天工、千变万化。
在西方纺织技术传入中国之前,中国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床铺都是用粗布手工纺织而成,由于这种布纺出的衣服线条简单,色彩单调,质感也较为粗糙,近百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现代化,粗布逐步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几年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绿色,环保,自然”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昔日的老粗布经过现代工艺的创新和改变,色彩更丰富,触感更舒适,成为适合现代人群需求新型家纺用品。
春秋战国到汉时期,齐鲁大地已是我国产棉的中心。“齐纨鲁缟”号称“冠带衣履天下”。
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就有“齐纨鲁缟夺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的诗句。汉代,在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上的“曾母投杼”图中,曾母使用的斜织机既是今日遍及齐鲁,家家户户使用的立式织机的先祖。
外婆坊品牌,正是取意“曾母投杼”图。穿纯棉布衣曾在皇家贵族上层社会中甚为盛行,后中原及京师周边一带,纯棉粗布亦作为向朝廷进贡以及外族友邦邻国的贵重传统礼品交换。
国安民安纯棉老粗布非常不错。
7.描写女红的诗句女红——属于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
在过去多半是指女子的针线活方面的工作,像是纺织、编织、缝纫、刺绣、拼布、贴布绣、剪花、浆染等等,举凡妇女以手工制作出的传统技艺,就称为“女红”。中国女红艺术的特点是讲究天时、地利、材美与巧手的一项艺术,而这项女红技巧从过去到现在都是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称为"母亲的艺术"。
大体上分纺织、浆染、缝纫、刺绣、鞋帽、编结、剪花、面花、玩具等九类。 女红,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女红”最初写作“女工”,后来随时代发展,人们更习惯用“女工”一词指代从事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的女性工作者,它的本义反而被置于从属地位,为避免混淆,人们用“红”为“工”的异体,“女工”的本义被转移到“女红”一词上,而它本身则转型成功,借另一意义获得重生。《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
《辞海》的解释要全面的多:女工,(1)亦作“女功”,“女红”。旧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
(2)旧指做女红的妇女。今泛指女工人。
女功,同“女工(1)”。文献记载 《淮南子·齐俗训》:“锦绣篡组,害女工者也。”
《礼记·郊特牲》:“黼黻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史记·货殖列传》:“太公劝其女功,极伎巧,通鱼盐。”
《汉书·哀帝纪》:“齐三服官,诸官织绮绣,难成,害女红之物,皆止,无作输。”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红亦工也。”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女工吟咏于机杼。” 《桃花扇·栖真》:“庸线懒针,几曾作女红。”
历史 从养蚕栽棉到纺纱织布,从穿针引线到缝衣置服,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在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中,纺织和服饰是两朵艳丽夺目的奇葩,所以,与之密切相关的女红活计,它的历史应该是很悠久了。
据考古发现,一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已经使用骨针缝缀兽皮;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不但会使用骨针,而且会使用捻线和纺轮;而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则出现了麻线和绸片,丝线和丝带等原始的纺织品,这些都形成了女红及其用品的雏形。我国三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不仅树立了以农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形成了男耕女织的传统,女子从小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在江南一带尤为重视。
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夫家对于择妻的标准,都以“德,言,容,工”等四个方面来衡量之,其中的“工”即为女红活计。再加上当时手工业高度发展,女红在这个时期才从普遍的意义上真正广泛的流行起来。
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女红活计,在古代的艺术作品中亦有所反映,最脍炙人口的诗赋,莫过于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这首千百年来被人们用来勉励自己知恩图报的绝妙好诗,同时也描述了慈母为儿子缝衣纳衫做女红的画面。
同是唐代的另一位诗人秦韬玉,一首《贫女》诗,把一位擅长针黹的女红巧手贫家女的闺怨刻画的淋漓尽致,同时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感:“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在绘画作品中反映女红图景的,最早的可追溯到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再有河北井陉县出土的金代墓室中的粉绘《捣练图》。
它们分别再现了宫廷和民间的女红场景。清代画家任薰所绘的绣花仕女扇面,则展示了一位古代千金**以绣房女红为消遣,养性的奢华生活。
另外,有关女红的神话传说,名人逸事亦不少。战国时期荀子的《蚕赋》和晋代干宝《搜神记》中都有蚕神马头娘的神话;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织女的传说;孟母用停机断织比喻废学来教育孟子的故事,被汉代的刘向编进了《列女传》中;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元代女纺织家黄道婆的事迹。
当然,自古以来的女红高手亦是层出不穷。据说三国时期的吴王赵夫人就有“三绝”绝活:可在指间以彩丝织成龙凤之锦是为“机绝”;能用针线在方帛之上绣出“五岳列国”地图是为“针绝”;又以胶续丝发作罗丝轻幔是为“丝绝”。
相传唐代永贞元年有一奇女子卢眉娘,年仅十四就能在一尺绢上绣七卷《法华经》,字仅粟粒之大,且点划分明,然品题章句,竟无遗漏。到明代,上海的顾绣出类拔萃,名扬四海,其中的刺绣高手代表人物为韩希孟。
清末民初也有一位较出名的女红刺绣专家沈寿,曾入宫廷传授绣艺,办过绣校和女红传习所,为了更好的研究刺绣,甚至还东渡日本考察。另有《雪宦绣谱》女红专著出版问世,影响深远。
在服饰方面,登峰造极的服装恐怕莫过于皇宫贵族的龙袍官服,凤冠霞帔了。然而,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随著时光的流逝,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机械化替代了手工活,女红也因此受到很大冲击,原本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