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义江西江月翻译

2.兰桂齐芳是什么意思

3.椿萱并茂兰桂齐芳是什么意思

4.红楼梦的结局好不好?

蔡义江西江月翻译

兰桂齐芳家道复初-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是什么意思

蔡义江解西江月二首

西江月·嘲贾宝玉二首(第三回)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说明]

林黛玉初见贾宝玉,作者对宝玉的外貌作了一番描绘,接着说:“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的极确。”就是这二首。

[注释]

1.皮囊——外表,长相。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

2.草莽——杂草,无用之物。这句意思是:肚子里没有儒家那套仕途经济学问。

3.潦倒——困顿。

4.世务——一般社会的一套人情世故。程高本作“庶”,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今从甲戍、庚辰诸本。

5.文章——这里特指那些“诗云子曰”儒家书籍和八股之类的时尚之学。

6.偏僻、乖张——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乖张,性情古怪。这里说宝玉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

7.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

8.不肖——不像(肖)自己祖先的子孙,即所谓逆子。

9.寄言——告诉。

10.纨袴、膏粱——指代富贵人家子弟。纨袴,细绢裤。膏粱,见《好歌注》注。

11.莫效——不要效法。

[鉴赏]

这两首词里说贾宝玉是“草莽”、“愚顽”、“偏僻”、“乖张”、“无能”、“不肖”等等,看来似嘲,其实是赞,因为这些都是借封建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作者用反面文章把贾宝玉作为一个封建叛逆者的思想、性格概括地揭示了出来。

在曹雪芹的时代,经宋代朱熹集注过的儒家政治教科书《四书》,已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具有莫大的权威性。贾宝玉上学时,贾政就吩咐过“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然而贾宝玉对这些“最要紧的东西”偏偏“怕读”,以至“大半夹生”,“断不能背”。这当然要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草莽”、“愚顽”、“无能”、“不肖”了。但贾宝玉对《西厢记》、《牡丹亭》之类理学先生所最反对读的书却爱如珍宝;他给大观圆题额,为芙蓉女儿写诔文,也显得很有才情。在警幻仙姑的眼中,他是“天分高明,性情颖慧”。可见,思想基础不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也不一样。

贾宝玉厌恶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嘲笑道学所鼓吹的“文谏、武战”的所谓“大丈夫名节”是“胡闹”,是“沽名钓誉”。贾宝玉这些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偏僻”、“乖张”、“大逆不道”的言行,正是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而“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那种傲岸倔强的叛逆性格的颂扬。

贾宝玉的叛逆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他毕竟是一个生长在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他厌恶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情世故,不追求功名利禄,却过惯了锦衣玉食的剥削阶级生活。所以,一旦富贵云散,家道败落,也就必然“贫穷难耐凄凉”了。

细究词意,宝玉后来不幸的遭遇,是与他始终不改其“偏僻” 、“乖张”的行为有关的(当然,贾府之败还与王熙凤等人的劣迹有关)。他挨父亲板子那次,贾环告他逼*母婢,这还不过是“手足耽耽小动唇舌”,然已足使“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旦真正遭到“世人诽谤”,后来当然要严重得多。袭人曾因宝玉“心迷”黛玉,错向她诉说了“肺腑”之言,而“吓得魄消魂散”,禁不住掉泪暗想:“如此看来,将来难免不才之事,令人可惊可畏……如何处置,方可免此丑祸!”(第三十二回)看来,在曹雪芹笔下,这个所谓“不才之事”和由此招来的“丑祸”确是没有能够避免,因此宝玉才会落到我们在《好了歌注》中已说过的那种“贫穷难耐凄凉”的境地。

宝玉惹出祸来,“累及爹娘”,这才叫做“孽根祸胎”,(第三回脂批:“四字是血泪水盈面,不得已,无可奈何而下,四字是作者痛哭。”)才可以在这首词中用“古今不肖无双”这样重的话。倘若他如续书所写,能接受老学究讲经义的开导和钗、袭(居然还有黛玉!)的劝谏,终于去读《四书》、学时艺、考科举,改“邪”归“正”,这还能说他是“愚顽”、“偏僻”、“乖张”吗?他在“却尘缘”之前,自己既能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了个“贵子”继承祖业,“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怎么还能说他是“天下无能第一”呢?该说他“于国于家有望”才是!从封建观点看,如此终于没有“辜负”“天恩祖德”、“师友规训”的回头浪子,岂不正可作为“纨绔与膏梁”效法的榜样吗?可见,续书所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不但使我们在理解曹雪芹这两首词时产生矛盾,而且也歪曲了《红楼梦》原来的主题思想。

兰桂齐芳是什么意思

芝兰和丹桂,旧时比喻子侄辈。芝兰和丹桂一齐散发芳香。比喻子孙兴旺发达。

用桂花和兰草合成吉祥图画,特指对家中子弟个个成才的祝愿,图称《兰桂齐芳》。此外,民间亦有专以却诜之言为本的《蟾宫折桂》图,画小儿嬉戏桂树之下,预祝子弟锦绣前程。

事实上,这是不符合曹雪芹创作原意和取名习惯的。根据前80回作者的设计,贾家的败落结局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表现是“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中兴”,更不会有“二次抄家”。

椿萱并茂兰桂齐芳是什么意思

“椿萱并茂,兰桂齐芳”意思是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又比喻子孙后代一起取得荣华富贵。改编自《庄子·逍遥游》。

造句:

1、椿萱并茂儿孙喜,兰桂齐芳父母欢。

2、后,何氏养蚕织布供子求学,直到“兰桂齐芳”,当地乡坤为教化后代,历时两年修此牌楼,以示德范。

3、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红楼梦的结局好不好?

这是一个别人认为不好,但是我认为十分好的地方。这就是后四十回中贾府的结局。高鹗在续补中,没有把贾府写的“一败涂地”,反而来了一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依旧是“烈火烹油”。 为什么我会在大家公认的写的不好的情况下说它好呢?难道是我在故意唱反调,借以标新立异,从而显得自己与众不同吗?绝对不是!我有的是实事求是之心,绝无哗众取宠之意!我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多少带有异端色彩的看法,唯一的理由就是,我对它作了我自己的仔细具体的“研究”。接下来,我就对我说出的话作出解释说明。 受传统的、十分流行的观点和理解的影响,我们一直这么认为:贾宝玉林黛玉等一干人象征了叛逆的新生命力,而贾府以及贾府的族长还有所谓的四大家族,则是封建旧恶的社会及其体制的象征;最后的结局,不仅是新生命力自身灭亡的悲剧,也应该是象征封建社会的贾府的灭亡,从而象征了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必然结局;甚至可以严肃地说,《红楼梦》就是一部借助一系列爱情悲剧来反封建的旷世政治奇书。这就是我们传统的观点和理解方式,把《红楼梦》放在了反封建的政治地位来研读。不过,似乎我们知道的名著,大都被我们以前的所谓文人放到了政治的地位上来研读了。可是,这里我们不探究这个“到底该不该放到政治的角度来研读”的问题,我们只是按着上面的观点和理解方式,来探究贾府的这个结局到底好不好。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杰出的悲剧。那我就按照上述的观点和理解方式来看这出悲剧。于是就产生了第一个问题:许多研究《红楼梦》的人在批驳高鹗以及他的后四十回写的不好时,到底是凭什么说高鹗没有把贾府写的“一败涂地”是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的?顺着这样一个疑问,结合我们所处的环境,还有我一次又一次地对《红楼梦》的阅读和思考,我又产生了许多其他的疑问:假如高鹗在续补中把贾府写的“一败涂地”了,是否就真的好,或者这真的就合乎曹雪芹的原意?是否就真的能反映出大清朝、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必然灭亡?是否真的就彻底地揭露来了整个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否真的就算作第五回里提到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预示?这个“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真的是在说《红楼梦》中对立的双方都灭亡了吗?对于曹雪芹这样一个对当时社会深感绝望、又对生活极具观察力和再现力的文学大师而言,他真的会在结局中把贾府写的写的“一败涂地”吗?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个人认为,它们的答案都应该是否定的!也就是说,我认为高鹗对后四十回中贾府“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的写法,不仅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更符合文学创作上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红楼梦》算不算一部优秀的悲剧?我想,任何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肯定的。因为鲁迅先生说了嘛,“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楼梦》里的那些人,不是正有价值嘛吗?鲁迅先生的这句话用来证明《红楼梦》的悲剧性,恐怕再合适不过了。其实,鲁迅先生这句话,本身就具有了四重含义:首先,悲剧的价值和被毁灭者的价值成正比,也就是说,被毁灭者的价值越高,悲剧本身的价值就越高;其次,这个毁灭东西的施动者,我们姑且称为毁灭者---毁灭者的结局和悲剧的价值成反比,也就是说,毁灭者的结局越好,悲剧的价值就越高;再次,观众的悲剧快感和悲剧的的价值成正比,也就是说,观众的悲剧快感越强烈,悲剧的价值就越高;最后,被毁灭者被毁灭的原因以及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悲剧的价值大小。 在这里,我完全没有必要将这四点全部用上来说明我的观点,相反,我只需要用前两点就可以充分说明我的看法了。那么,我就带着鲁迅先生的话,还有它的前两点含义来说明这个问题。 首先,按照传统的看法,以宝黛为首的一干人等是叛逆的新生命力的代表,于当时的社会、甚至是当今的社会而言,无疑都是价值巨大的。但是当时的环境---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封建制度和社会---却在最后将他们“赶尽杀绝”。这无疑是一个悲剧,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因为这些实质上预示着未来希望的新生命,被残忍地毁灭了。从这一点上来讲,《红楼梦》的的确确是一部优秀的悲剧。因而,这就理所当然地牵扯到刚才说的第二层含义。 其次,作为当时的的制度和社会象征的贾府及其族长们,在扼杀了以宝黛为首的新生命力后,他们的结局、或者说下场,也应该符合生活上的、甚至是文学上的悲剧规律,才能体现《红楼梦》的优秀悲剧思想。可是,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按照鲁迅先生那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贾府应该有一个好的“下场”,也就是高鹗所续补的“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烈火烹油”的结局。只有这样,《红楼梦》的悲剧思想才更完整、更伟大。由于用理论来为理论作解释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我不妨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究竟是那些杀了人以后被明正典刑的罪犯可憎,还是那些杀了人以后依旧逍遥法外的罪犯可憎?或者说的明确一些:我们如此的憎恶日本,仅仅是因为日本侵华时在我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吗?如果,如果日本承认了他们的罪行---就像德国人向犹太人认错一样,我们还那么憎恶日本吗?(“憎恶”是悲剧带给我们的感情之一,所以这里用了这样的例子---尽管它们不恰当。) 事虽是异,然情同此理。真正的悲剧不在于贾府毁灭了新生命力以后自己也随之毁灭了,而在于毁灭了新生命力以后自己仍然过着“烈火烹油”的繁华日子。毕竟,“玉石俱焚”的悲剧,远远抵不过“玉焚了、石还在”的悲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的不仅是对“毁灭者”“逍遥法外”的憎恶,更会油然而生一股悲悯之情---这正是悲剧所要带给我们的最基本的情感。其实,更可悲的还不止于此,而是那些毁灭者自己。他们亲手杀了自己孕育的新生命力,也就是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成为了自己的“掘墓人”,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切---这正是起可悲之处!所以,我认为高鹗在续补的后四十回里给贾府来了个“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并不代表高鹗是在维护封建社会,而是在完全符合“悲剧”二字的内涵以及外延---毕竟,文学不等同于生活,更不等同于历史或是政治。 说到这里,我不禁要说一句,一些缺少哲学和艺术修养的人,在批评一个悲剧理论或是一出悲剧时,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爱把现实生活中的苦难以及偶然性的“悲剧”,同艺术形式上的悲剧混为一谈,而不是把艺术形式的悲剧和前两者加以区别。艺术形式上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人为化”、“组合化”、“理想化”的虚构生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艺术形式上的悲剧和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加以区别看待---尽管我无法否定二者之间有着莫大的关联。另外,那些一直以来都在用治学的人,居然会说高鹗没有把贾府写的“一败涂地”是一种错误的举动。这更加可笑---新生命都毁灭了,贾府怎么会没有灭亡呢?这些人实在是“为了完美而悲剧”。其实说的很清楚,事物是永远朝前发展的。新生命都灭亡了,旧事物的时间还会多吗?他们有的,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所谓的“家道复初”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贾府的灭亡,是必然的。难道作者一定要把事情的各个细节都交代清楚吗?在这一点上,我倒觉得高鹗、或者说曹雪芹是“现代作家”的先驱---尽管他根本不可能知道马克思。 至于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再坚持认为贾府“一败涂地”了,这出悲剧才会完美,我觉得不过是我们国人固有的“潜意识下的无意识思维”方式在作怪(这种“潜意识下的无意识思维”方式和我们特有的文化环境息息相关,或许这就是朱光潜先生说我们中国自古以来没有悲剧的原因吧)。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讲究的就是,凡事要有个圆满,讲究个完美与心理上的平衡。比如,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不打紧,每年七夕见上一次面;梁山伯祝英台了,没有事,化成蝴蝶一块飞---我们一直都在为这些悲剧性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但是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结局说明了什么?一旦这些悲剧有了这么一个结局,悲剧带给我们的悲伤感和教育性就会在无名中减少,悲剧本该带给我们的“心理上的落差”就会莫名地降低。所以,正是这个我们固有的“潜意识下的无意识思维”方式,左右了我们对贾府结局的看法:如果贾府随着新生命的毁灭也消亡了,那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上有一种满足感;如果贾府在新生命毁灭之后依旧繁华,就引发不了我们的“仇恨快感”,就不能使我们在心理上有一种平衡感和满足感,也就不能使我们满意,所以我们要去批判它,甚至想要推翻它(这可真是不该要求平衡的时候寻找平衡、该要求平衡的时候又寻找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