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的《心书》中有“识人七法”,讲解如何识人,都写了些啥?

2.反其道而行之出自何处

3.议魏延之悲剧

4.张良经典战役

诸葛亮的《心书》中有“识人七法”,讲解如何识人,都写了些啥?

反其道而行之的经典故事-反其道而行之的名言

诸葛亮的成就,不仅只表现在军事等领域,在识人方面,也是非常有心德的,并为此写了一部书,名叫《心书》,共24章。其中的第三章,便涉及到了诸葛亮的识人术。

也就是说,被诸葛亮重用或赏识的人才,都出自这里。因为诸葛亮为筛选人才,专门设置了七道考题为考验,能通过一个便会被重用。下面结合着事例,看下到底是哪七道考题。

其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这句话重点在?是非?这两个字,因为诸葛亮这里,都是家国天下层次。故而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就是说:被考察之人,其是非观,必须是要以蜀汉为重,以蜀汉的利益为出发点。具体例子,便是邓芝!

邓芝本事东汉名将邓禹之后。刘备占据益州后,发掘出来了他,成为广汉太守。但跟诸葛亮的关系,最初很一般。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蜀汉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邓芝主动找到诸葛亮,坦言道:?如今的皇上岁数还小,但局面却很危机,我们应尽快调整跟东吴的关系,重启孙刘联盟。?诸葛亮二话没说,就指定邓芝出使东吴,去完成这个任务。

由此邓芝在蜀汉内开始了升跃,并在诸葛亮一出祁山时,出任中监军,同赵云一起兵出箕谷。显然,邓芝进入到了诸葛亮的核心圈了。而参考他的发迹,正是因邓芝出色完成了这第一道考题。

其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这个重点考察的应是文人或智谋之士们随机应变的能力。经典的例子便是秦宓。

秦宓是文人狂士,刘备发起夷陵之战前,武将中赵云阻止,文臣里他反对。对赵云,刘备绝不为难,对秦宓刘备可就动了杀心,亏得诸葛亮求情,这才保下了秦宓。

但秦宓敢跟刘备顶牛,指出刘备错误,却给诸葛亮留下了深刻印象。故而当孙刘联盟重启,孙权派舌辨牛人张温为特使,前来蜀汉时,诸葛亮就让秦宓,来对付东吴特使张温。

由此发生了三国中著名的一次嘴炮大战。张温问:天有脚吗天有脑袋吗天有姓名吗等等刁钻问题,都被秦宓一一妙答过去,让张温赞佩非常。

其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这道考题,是诸葛亮为封疆大吏等有实权人物布置的。最著名的却是个失败案例。《三国演义》中,刘备取西川时庞统遇难,急调诸葛亮入川,暗示让关羽镇守荆州。这时,诸葛亮便出了这类题,问关羽:面对曹操和孙权,怎样才能保住荆州?

关羽答案是:曹操来了,我揍曹操,孙权来了,我打孙权。诸葛亮当时就后悔了,因为关羽答错了。但碍于是刘备指定,只得劝告: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可惜,关羽最终还是?大意失了荆州?。

至于历史中的实例则更是著名,就是马谡!马谡一直跟着诸葛亮,被诸葛亮当成接班人培养,必然诸葛亮经常出这类题考马谡。比如,诸葛亮南征时,马谡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等。可惜马谡说得好,却做不好!搞出了失街亭,最终被诸葛亮挥泪斩首了。

所以,千万不要只听一面之词,更要注重实地考察,看看被考察人,到底是不是如赵括或马谡这类,只会耍嘴皮子的把式。不然,损失可就大了

其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

马谡失街亭,虽使马谡被杀,同时也让诸葛亮发掘出了一位,不识字的将才,这就是蜀汉后期,重量级的大将:王平!在马谡兵败逃跑后,在如此巨大的祸难面前,王平临危不惧,率领一千多人,吓阻住了曹魏名将张郃进攻的脚步。

随后王平从容收拢逃亡兵士回归。由此,王平进入到了诸葛亮的圈内,斩杀马谡,提拔王平。这次诸葛亮没看走眼,王平在蜀汉后期,堪称是蜀汉不可逾越的一道屏障,尤其是大败曹爽,保住汉中那一战,王平是首功!

其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所谓酒后吐真言,这个考题在如今,依然被采用,毕竟酒后除了吐真言外,还有一个?酒后乱性?的大问题。所以一位酒醉后,依然能保有节操的人,其定力是可想而知的。受到重用,那是理所应当。

至于诸葛亮这方面的例子,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张飞大战严颜时,得知张飞还是醉酒后,反其道而行之,亲自给张飞送来美酒,里面却用蜡丸包着一张纸条,上书:酒能败事,亦能成事。张飞得意非常,还是诸葛亮懂我。最终张飞用酒醉这种办法,骗出严颜,取得了胜利。

其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所谓,手莫伸,伸手必被擒。虽说人都是追逐利益的,但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无论是谁,只要见利忘义,最终无不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那些手握权力的人,几乎无不因此最终惹祸上身,输得更惨!

所以,诸葛亮这第六条,就不举例了只说一句:廉才能生威!有了威,才能履行职责,成就自己的人生高度。

其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所谓人无信不立!至于诸葛亮的例子,其实就是他劝刘备杀刘封。

刘封拒绝援助关羽,致使关羽兵败荆州被杀,造成了蜀汉不可挽回的损失。虽刘封有诸多理由,可他身为刘备义子,却辜负了刘备对他的期望,这就失去了做人的信誉。并间接证明了,刘封心里藏着小算盘呢。

故而诸葛亮用刘备百年后,无人能制约刘封,恐引起?帝位之争?劝刘备杀之,完全是出于公心,是刘封咎由自取,失去了做人的信誉,纯属咎由自取。

反其道而行之出自何处

反其道而行之fǎn qí dào ér xíng zhī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

示例:只是宗兄劝你去做教习,你却去做学生,未免~.◎清·吴趼人《痛史》

近义词:反治其身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采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议魏延之悲剧

不少人为魏延打报不平,甚至把魏延的不幸归罪于诸葛亮,我个人不是很赞同这种说法。我曾看过一些学者的文章,对其中内容还有些大致印象,就参照那些评论发表一下个人看法。

一. 论魏延的个性和将才

西方有一句谚语:“英雄的悲剧往往是由于他的个性所造成的”。任何事情发生都由其各自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因素经常和‘个性’有关。我们在研究古人的时候,都要了解他们的个性。那么魏延的个性如何呢?三国志魏延传提到:‘延每随亮出,轧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魏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由此可看出:魏延个性相当高傲自大,除了杨仪以外,大家都很怕他,杨仪传说杨仪个性狭抑,他们当然会水火不容。费纬传提道:‘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纬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纬匡救之力也。’从此更可以说明魏延个性相当粗暴冲动,居然动不动就拔刀相向。诸葛亮后,魏延更是夸张地做出烧毁栈道的蠢事。大家研究三国历史常常苦恼正史的资料太少,但从以上的记载就足够我们判断魏延‘勇武有余,将才不足’,因为一个自制力不够的人,头脑怎么可能冷静,头脑不冷静又如何有良策。有人也许会说,如果魏延不够冷静那刘备为什么还提拔他当汉中的太守?其实这就好比魏国夏侯渊。夏侯渊传记载:“渊虽然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也就是说魏延和夏侯渊一样是个猛将,如果领军冲锋陷阵作战,的确是难以抵挡,但是谈到谋略策划就差多了。令人非常遗憾的是,魏延个性冲动又自以为是,整体评分就远远不如夏侯渊了。从魏延在诸葛亮后的表现,我们也可以证明他所谓的将才是漏洞百出。

1. 魏延烧栈道攻击杨仪率领的军队,这种头脑发热的做法实在太明显。即使成功的杀了杨仪,消息也会传到成都。蒋琬当时率中央部队各营向北迎丧赴难,已走了数十华里,得到魏延已消息,才行回军。很明显,蒋琬出兵是为了讨伐魏延。魏延鲁莽行事,反而让自己成为蜀汉的公敌。不管如何,魏延就算罪可免,重罪难逃。蜀汉自从诸葛亮从法家思想治国以来,已经成功建立一套法治的制度。杨仪即使当上诸葛亮的接班人,也没那么大的权利任意危害魏延。魏延贸然就使出这种玉石俱焚的举动,实在是太欠周详了。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由此可见,他实在称不上优秀的武将。魏延在孔明后会做出如此大的动作,一方面是基于对杨仪想要独自撤兵所引发的新仇旧恨,同时也是认为天高皇帝远,在战区杀了杨仪,成都方面在事实已经造成而且非常需要自己才能的条件下,会默认他的做法。可惜他这个策略不但有欠周详(同时也证明魏延才略不足),甚至导致被夷三族的命运。为什么说这个策略欠周详呢?因为在孔明的苦心经营下,蜀汉已经变成相当成熟的法治国家,‘王公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规早已定型,魏延岂能例外。况且诸葛亮后从后主到各大臣在战略上都偏向于以守代攻,所以魏延作战勇猛的优点相对就变得不太重要了,魏延想要恃才而骄,反而是一相情愿和不切实际的想法。

2.魏延和杨仪连续几次派使者到成都互控对方谋反,可是成都的大臣都只敢保杨仪,不敢保魏延。魏延的人际关系和个人形象本来就不太好,魏延传提到:‘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可惜他却没有自知之明。

3.王平在阵前对魏延部队的将士晓以大义,将士们知道魏延理亏,结果一哄而散。魏延身为蜀汉一代猛将,居然没有考虑到军队的向心力就从事这么冒险的举动,以致于仗未打,王平的三言两语就让其手下的士兵跑的差不多。魏延自视甚高,还常常批评诸葛亮,没想到自己却落到如此此不堪的地步,实在只有“惨不忍睹”可以形容。从以上事件,我实在找不出魏延在才略上可圈可点的地方,而后主给他的惩罚就是:夷三族。魏延的下场令人同情,但如果说他是智勇双全,能够独当大任的统帅,我是不敢苟同的。

在说完魏延的个性和才略之后,一些疑点就可以解释了。诸葛亮为何老是不同意魏延让他另率一军团独立作战,也就是魏延为何总是直接在诸葛亮指挥下作战。我认为以孔明的智谋指挥魏延的勇猛战斗力,这是个很好的搭配,而这种搭配在第四次北伐中大败司马懿得到了充分证明。当然,杨仪的后勤支援的功劳也不能忽视。反之,假使孔明如魏延所愿,让他独自带领一军作战,这个主意表面上非常妙,实际上却是非常凶险,甚至是一场灾难。一来魏延个性冲动又少谋略,二来当时蜀汉缺少优秀谋士来辅助魏延,况且魏延自大的个性恐怕容不下别人的建议。马稷就是不理王平的劝告以至于有街亭之败。魏延提议让其自领5千兵马从子午谷突袭长安的策略我认为本身就不大可行(这个大家基本认同,晓林大哥对魏延策略的内容有不同看法,在这就不考虑了)。

二.诸葛亮是否亏待了魏延

有些人认为诸葛亮亏待了魏延这个好人才,连带使得北伐大业屡次遭受挫折,这大概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误导。从没看过哪篇正史记载诸葛亮因为魏延脑后有反骨而要杀他。史书也从未提到孔明临前密令马岱杀魏延。那是老罗为了夸饰孔明的神机妙算因而虚构的情节,没想到反让孔明蒙受不白之冤。

蜀书杨仪传提到:‘亮深惜仪之才干,冯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可见诸葛亮一直珍惜并公平地对待魏延和杨仪。正史记载两人不和的是魏延传说到:‘延每随亮出,轧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诸葛亮为何不用魏延的计策,上文已经说明,如果我是孔明,我也不准魏延独自领兵作战,毕竟‘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魏延个性上的缺陷不亚于关羽,放纵魏延等于让他重蹈关羽的败亡之路,爱之适足以害之,如果说诸葛亮糟蹋魏延才干并不公道。我们何不逆向思考一下,魏延是否有足够的才干做他想做的事。刘备义子刘封在关羽之事件后败逃回成都,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杀了刘封。刘备后,诸葛亮的权利更是无人能及,如果他对魏延有半点私心的话,魏延就算有九条命都保不住。再看看,孔明杀了自己的爱将马稷,却对‘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的魏延加以重用,这可不是一般人的肚量做得到的。演义中孔明和魏延的恩怨情仇绝大多数是虚构的。正史上的孔明对魏延可说的上是仁至义尽,可惜魏延最后还是因为私人恩怨辜负了孔明。

三.魏延被诛三族,究竟是谁的过错?

魏延一生功绩彪炳,最后竟然落到了被诛三族的命运,这到底是谁的过错呢?是诸葛亮?是杨仪?我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魏延莽撞冲动的个性害了自己,魏延、杨仪的宿怨则是导火索。魏延传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纬、护军姜维等作身(一字不会打)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由此可知,孔明在生前就料想到魏延很可能会在他后抗命,因为没人没人压得住他。因此,孔明绝不可能没有事先三令五申知会魏延一定要遵守撤军命令。因为魏延态度阳奉阴违、暧昧不明,所以谨慎的孔明还特地与其他人密商告知因应之道。孔明后,杨仪在秘密探知魏延真的不愿撤兵时,于是在不通知魏延的情况下独自准备撤兵。他们两人本来就行同水火,沟通自然会有问题,两人也都有错,但是基本上还是魏延违反丞相遗命之罪大于杨仪的不能因公忘私之过。魏延得知杨仪在不告知的情况下就准备撤兵后,勃然大怒,于是‘率所领径先南归’,更糟的是,魏延还‘所过烧绝阁道’。《魏延传》提到:‘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也就是魏延烧栈道无非是要阻止杨仪率领的军队南撤,以便自己取代孔明继续北伐,当然魏延极有可能会杀掉杨仪。魏延和杨仪在当时都屡次派人回成都互相诬告对方谋反,这表明两人有一人非不可(两人当然都没有谋反,但是只有人是不会申辩的。钟会后,卫环还派兵追杀邓艾,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发生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场面,魏延实在要负起大半的责任。不管什么理由,魏延烧栈道,并且主动攻击同属蜀汉阵营的杨仪军队,就已经罪不可赦,杨仪再怎么令人讨厌,至少他还是依照诸葛亮的遗命撤军的。魏延在‘理’字上站不住脚,在‘法’上更是严重违反军令。烧毁栈道断友军归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万一司马懿军队知道消息后乘机攻击,魏延岂不是毁了蜀国。凡是聪明的人至少会懂得避免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惜魏延莽撞无知,不但因此身首异处,还连累了自己的家族跟着陪葬。从这再次说明了“魏延勇猛有余,才略不足”,孔明不让他独自率军突袭长安绝对是正确的。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最后居然破天荒地被夷三族(蜀汉自诸葛亮治国以来,极少听说有武将被夷三族),遭遇实在很悲哀。很多人认为后主诛杀魏延三族似乎有点过分,但是换个角度来看,魏延让自己有充分的罪状(违反丞相遗命、烧栈道、攻击友军、意图谋反等)被夷三族,虽然他无意要谋反背叛(攻击自己的友军不管是谁都会认为他要谋反。 就算魏延杀了杨仪,之后姜维等人也不一定听从他,魏延又做的太过火,所以他也可能投魏以求保命。实际上,魏延最后是逃到汉中被杀,所以说魏延并无意谋反。魏延非常类似太平天国中的东王杨秀清,他们皆因依恃自己的才干,恣意乱搞而招来大祸;却没有紧密的心计阻止灾难降临己身。他们的确有些能力,但却比庸才还糟糕,至少庸才再怎么笨也不会因此被抄家灭族。)至于谁应该为他的悲剧负责?与其说是指控他的杨仪等人,倒不如说是魏延莽撞到近乎白痴的个性害了他自己。孔明虽是魏延的顶头上司,若是硬要把魏延的不幸记孔明头上,不但不合情也不合理。

四.在这场悲剧中,孔明究竟有没有过错?

1.孔明撤军的遗命对不对?

撤军当然是对的。孔明后,代理人不是杨仪就是魏延〔姜维、费纬在那时资历和职位都不如两人,而蒋琬当时在成都〕杨仪属于文官,擅长后勤,不太懂得打战。魏延猛于战斗,谋略将才实在不足。一个是后勤首脑,一个是前军大将,两人举足轻重、缺一不可,但都不能服众,甚至彼此还水火不容。非常明显的,不管是魏延或者杨仪代替孔明继续北伐,必定内讧不止,仗肯定打不下去。因此,孔明撤军的遗命是相当正确合理的。其实魏延的如意算盘是:“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也就是让杨仪护送孔明的遗体回成都,自己留下来继续北伐。问题是军队缺少了孔明和杨仪,魏延本身才略不足,个人声望不佳,难以服众。以这种条件却想要留下来对抗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突显了魏延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特点。王平一句“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而!”就让魏延的士兵一哄而散,如果真的让魏延留下来对抗司马懿,恐怕是蜀汉将士的灾难。

2.魏延到底知不知道该撤军?他又为何如此冲动?

魏延传记载:“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纬、护军姜维等作身(这一字还是不会打)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从这段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来,孔明的遗命是撤军,而不是继续北伐。既然孔明在病重时,有和属下密商过:“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表示孔明有想过魏延可能抗命。依照孔明事必亲躬的个性〔魏晋春秋记载孔明:“罚二十以上,必亲手为。”〕,必定会三令五申知会魏延要遵守撤军的命令。撤军乃是大事,说孔明没有在生前告诉魏延,或者说魏延一点都不知情,那是严重违反常理和逻辑。魏延非常清楚知道孔明的遗命是撤军,但是他很不以为然,‘延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加上魏延认为孔明后,自己理所当然接替统帅的位子,要撤要留当然能够自由作主,也就是因为如此,当魏延得知杨仪居然自行撤军,所以才怒不可揭,便以自认为是孔明继位者的身分‘清理门户’,做出一堆自己认为理所当然,实际却荒诞不堪的行为。魏延传记载魏延当时的想法:“仪令纬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说明了魏延一来不苟同孔明撤军的遗命,二来不齿被杨仪指挥,问题是这两点都是正确而且合理的,魏延的反对反而显得自己不理性。杨仪虽然个性狷狭,但他自行撤军是因为事先探知魏延想继续北伐,所以杨仪根据孔明遗命‘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杨仪在做法上或许可以亲自与魏延沟通,但在法理上绝对站的住脚。孔明的‘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也没有错。如果魏延抗命不撤,只要其他人都撤军,魏延自己玩不下去,自然也会撤军。孔明是否可以预防魏延会在撤军时乱来?我认为除非杀了魏延,否则依照魏延冲动的个性,连神仙都无法预防魏延不会做出荒诞不经之事。况且孔明又不是神,我们实在不应过分苛刻求全他。

3.如果不是杨仪带来撤军,是否悲剧就不会发生?

为什么撤军是由杨仪带领?蜀军每次的出兵的后勤方面,都是杨仪一手主办的。在职位上,杨仪身为长史〔差不多是丞相府的秘书长〕,孔明后,由长史杨仪临时代理丞相的事务,并非不妥。加上魏延和杨仪的资历和职位最高,魏延既然不能保证贯彻遗命,当然非杨仪带领大军撤兵不可,若由姜维等尚未成气候的官员领军,魏延然道就会听命?因为魏延连孔明都不太能管得住,况且他“常谓亮为怯,饮恨己才用之不尽。”这表示魏延很想留下代替孔明继续北伐。如果让其他菜鸟级的人物领军,闹情绪胡闹的恐怕不只是自大的魏延、还会加上心狭的杨仪。所以我认为孔明真的很辛苦,他的左右手都是很奇怪的人,而且互相不和到了极点。偏偏蜀汉人才极度缺乏,孔明非依靠他们不可。有了这些奇怪的部属,孔明最后会积劳成疾而亡,并不令人意外。假使用其他人代替杨仪主持撤军,会抵触到军中论理和职责,而且不但魏延的问题无非解决,更会滋生一堆新的事端。4.魏、杨不和就像不定时炸弹,孔明何不分开他们〔一个留在成都,一个北伐〕?

魏延和杨仪都是孔明北伐不可或缺的左右手。或者有人会说:孔明何不在病重将亡之时,立刻把魏延调回成都,让他无法乱来?这是典型的‘事后诸葛亮’,用结果来反推原因。诸葛亮绝非神仙,他怎么知道自己何时会,又怎么知道魏延竟会如此夸张的行动。就算孔明未卜先知如此做,那也只是把魏延、杨仪的斗争延后,根本没有解决这个大问题。

5.魏延会乱来,会不会是因为他认为杨仪回国后会继承诸葛亮的位置,自己会被他除掉。

但是孔明并无意让杨仪接替。那孔明何不事先告诉延以安其心?魏延究竟是否考虑到这点?三国志里头找不到答案。就算他有想过,也不该做出这么愚蠢而且令自己万劫不复的事情。魏延就算成功杀了杨仪,但是其他将官之口又该如何堵住?前面已经说过,蜀汉自孔明治国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赏罚分明的制度,魏延并非司马昭之类可一手遮天的权臣,又和其他大臣不契合〔魏、杨两人互控谋反,蒋琬和董允都只敢保杨仪清白,不敢保魏延。〕在众人指控之下,魏延除非效法孟达投奔魏国,否则性命难保。也就是说,魏延轻则身败名裂,重则被夷三族,所以再怎么样都不该冲来。司马懿曾被曹爽削权和无情打压,在情势力不利的情况下,他足足忍了相当长时间才发动政变〔如果从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傅,实际上被剥夺兵权,一直到政变,共有十年;如果从称病退隐算起,则有一年多。〕也为晋王朝开了有条大路。可见智者和愚者做事的方式不同,结局自然也大大不同。孔明确实不知道魏延会如此乱来〔所以才会命令魏延断后护军〕。至于孔明继承人的问题,一来按照君臣伦理,这应该由后主决定,孔明最多只能提议,无权宣布指定。二来一旦公布自己属意某人或排除样仪,必会造成一人欢乐众人士气低落,或者杨仪的闹情绪和猜忌〔即使只是偷偷告诉魏延,也难不会传到杨仪耳朵。公布接班人会乱了君臣之礼,孔明没有权利告诉魏延,除非后主派人询问,孔明不应该也不会告诉任何人。

综上所述,魏延在失败后逃到汉中,而不是投奔他国,证明魏延确实无意谋反(但也证明了他的头脑似乎并并不了解他惹出事端所招致的严重性,至少他可以考虑暂时避居三不管地带的羌部落。〕不过魏延再怎么不幸,灾祸也是自己冲动惹出来的,所以我对魏延是惋惜多过同情,蜀汉人才极度缺乏,因此造就了不少恃才傲物的武将。魏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鹤立鸡群,也因为自己本身的缺陷而招来灾祸。如果真要为这样的人物叫屈,邓艾的冤屈比魏延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良经典战役

下邑奇谋 画箸阻封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春,刘邦接连收降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阳、韩王昌、魏王豹和殷王印五个诸侯,得兵56万。同年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振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于是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楚军兵围汉王于荥阳,双方久战不决。楚军竭力截断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通道。汉军粮草匮乏,渐渐难撑危机。汉王刘邦大为焦急,询问群臣有何良策。谋士郦食其献计道:“昔日商汤伐夏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秦王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之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六国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称霸,楚人只得敛衽而朝。”这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夸夸其谈,当时刘邦并没有看到它的危害性,反而拍手称赞,速命人刻制印玺,使郦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这关键时候,张良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一边吃饭,一边把实行分封的主张说与张良,并问此计得失如何。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问:“这是谁给陛下出的计策?”他沉痛地摇摇头接着说:“照此做法,陛下的大事就要坏了。”刘邦顿时惊慌失色道:“为什么?”张良伸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连比带划地讲了起来。他说:“第一,往昔商汤、周武王伐夏桀殷纣后封其后代,是基于完全可以控制、必要时还可以致其于地的考虑,然而如今陛下能控制项羽并于必要时致其地吗?第二,昔日周武王克殷后,表商容之闾(巷门),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是意在奖掖鞭策本朝臣民。现今汉王所需的是旌忠尊贤的时候吗?第三,武王散钱发粟是用敌国之积蓄,现汉王军需无着,哪里还有能力救济饥贫呢?第四,武王翦灭殷商之后,把兵车改为乘车,倒置兵器以示不用,今陛下鏖战正急,怎能效法呢?第五,过去,马放南山阳坡,牛息桃林荫下,是因为天下已转入升平年代。现今激战不休,怎能偃武修文呢?第六,如果把土地都分封给六国后人,则将士谋臣各归其主,无人随刘邦争夺天下。第七,楚军强大,六国软弱必然屈服,怎么能向陛下称臣呢?”

张良的分析,真是字字珠玑,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古今时移势异,因而得出绝不能照抄照搬“古圣先贤”之法的结论。尤其重要的是,张良认为封土赐爵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奖掖手段,赏赐给战争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励天下将士追随汉王,使分封成为一种维系将士之心的重要措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还靠什么激励将士从而取得胜利呢?张良鞭辟人里的分析,较之昔日请立韩王,处心积虑地“复韩”的思想认识,显然是一个飞跃,而且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页。难怪1700年之后,还被明人李贽情不自禁地赞叹为“快论。”

张良借箸谏阻分封,使刘邦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以致辍食吐哺,大骂郦食其:“臭儒生,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然后,下令立即销毁已经刻制完成的六国印玺,从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尔后汉王朝的统一减少了不少麻烦和阻力。不能不承认,张良是一位洞察秋毫的谋略家和富有远见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