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看齐。

2.见贤思齐的由来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看齐。

见贤思齐出自于哪里-见贤思齐出自哪本书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其中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有贤德、有才华的人。齐:与......看齐。焉:于加之。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思:思考,心里想。见贤思齐焉:见到有才华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

这句话指明了两条修身路:“思齐”之路和“自省”之路。一正一反,辩证统一,内容方法明确,既向正面的贤者榜样学习看齐,也注意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不重蹈他人覆辙。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解读: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在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能做出什么伟大功业,而是能否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就是促使自己内心向善力量的增长,去除心中的不良念头,塑造和重建自己的人格,而要做到这一点,没有自省是办不到的。

自省的方法很多,比如慎独和曾子的三省吾身,这两个方法都注重内在的感悟。而孔子这里提出的方法则是由外而内,避免了独坐枯思可能带来疲倦和迷茫,从而使自省变得生动和活泼起来。

百度百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的由来

见贤思齐的由来如下

"见贤思齐"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罕》一章,其中孔子讲述了他学习圣人的经历。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看到有才德的人时,应该会想要追赶他们;当我们看到不够优秀的人时,应该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这句话成为了后来"见贤思齐"这个成语的由来。

"见贤思齐"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和自我反思的精神。首先,当我们看到有才德的人时,应该倍加珍惜并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欲望,促使我们在道德、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都不断提升自己,追求更好的人生。其次,当我们看到不足之处的人时,不应该嘲笑或指责他们,而应该用他们的不足敲响自己内心的警钟,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不断改正错误,完善自己。

"见贤思齐"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正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所以通过和优秀的人交流学习,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更加完善。同时,在与不足之处的人相处时,也要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用他们的不足教育和警示自己。

"见贤思齐"是对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的一种要求,它强调了追求卓越、反思自省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个人发展中,我们都可以从这个成语中得到启示:在看到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时,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并吸取其中的教训,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并付诸行动去改变和完善自己。

总之,"见贤思齐"这个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句名言,它在道德修养和个人成长方面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通过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学习他人,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于孔子的《杂言》。

1、部分内容为: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不食鲵鱼。”程太子曰:“乃君子否,子何事焉。”南瑕子曰:“吾闻君子上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于恶自退之原也。”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岂敢自以为君子哉,志向之而已。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观于吕梁,悬水四十仞,环流九十里,鱼鳖不能过,鼋鼍不敢居;有一丈夫,方将涉之。

2、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