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详解精析

2.一样物品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成语 就是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需要处理掉

3.一、 请通过脑筋急转弯,写出各条成语

4.我要根据意思查成语的,能不能办到

5.文言文秋毫

6.明察秋毫的意思是什么?

文言文详解精析

明察秋毫猜一物品名-明察秋毫的意思?

1. 初1语文所有文言文解析,赏析

七年级上册童趣[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

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蚊子当成野兽,把土块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

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而后已,不亦远乎 "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山市原文 奂(huàn )山山市,邑(yì)八景之一也,然数(shù)年恒(héng)不一见。

孙公子禹(yǔ)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míng),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chán)院。无何,见宫殿(diàn)数十所,碧瓦飞甍(méng),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yuán)睥(pì)睨(nì),连亘(gèn)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mǎng)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xiāo)汉。

楼五架,窗扉 ( fēi ) 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shǔ),楼愈(yù)高,则明渐少。

数(shǔ)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àn)然缥缈(piāo)(miǎo),不可计其层次矣。

而楼上人往来屑(xiè)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yú)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shū)忽如拳如豆,遂(suì)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

2. 古文的详解

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是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以便用最少的字承载最多的信息量。

早期的古文多用于统治阶层占卜、祭祀、发布诰文等。

西汉时期,开始用纸代替竹简。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

3. 高中文言文完全解读封面上的文字翻译

高中文言文常用字检索爱 ài ①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尔雅》:“惠,爱也。”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②男女间有情 [love]《古诗四首》之三,见《文选》卷二十九:“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③ 喜好 清·袁枚《祭妹文》:“爱听古人节义事。”

――宋·周敦颐《爱莲说》:“晋陶渊明独爱菊。”――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④ 爱护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三国志·方伎传》:“好自将爱,一年便健。”

⑤ 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如:爱发脾气;爱下雨⑥爱惜,珍惜 《礼记·表记》:“爱莫助之。”

注:“犹惜也。”苏轼《留侯论》:“千金之子,不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也。”

《论语·八佾》:“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柳宗元《驳复仇议》:“不爱,义也。”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⑦ 舍不得;吝惜 《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老子》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汉·贾谊《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⑧ 贪 《宋史·岳飞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天下平矣。”

⑨友爱 《左传·隐公三年》:“兄爱弟敬。”⑩怜悯、怜恤、同情《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按:àn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说文》:“按,下也。谓手抑物使下。”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史记·项羽本记》:“项王按剑而跽曰。”

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

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管子·霸言》:“ 按强助弱。”④查看,巡察。

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

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6.通“安”。安置;安定 《汉书·高帝纪》:“余悉除去秦法,吏民皆按堵如故。”

《三国志·郭淮传》:“按抚柔氐三千余落,拨徙以实关中。”白:bái①白色。

《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

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 《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 《荀子·荣辱》:“目辨白黑美恶。”―― 《战国策·燕策》:“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②光亮,明亮。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李贺《致酒行》:“雄鸡一声天下白。”③纯洁,皎洁。

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④明白;洗雪。 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⑥显著。 《荀子·天论》:“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

⑦真诚;坦白。《庄子·天地》:“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

谤:bàng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说文》:“谤,毁也。” 按:谤者道人之实,事与诬谮不同。

大言曰谤,小言曰诽,曰讥。②毁谤,诽谤。

《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③诅咒 。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进胙者莫不谤令尹。”暴:(一)bào①猛烈。

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②突然,猛然。

《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③暴躁,急躁。

《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凶残,残暴。

《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⑤欺凌,侵害。

《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⑥祸患,祸害。

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7。

暴露,显露。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

(二)pù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卑:bēi①低,低下。 《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

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

④低劣,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

4. 《高中文言文金安节阅读答案及解析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金安节,字彦亨,歙州休宁人。资颖悟,日记千言,博洽经史,尤精于《易》。

宣和六年,由太学擢进士第,调洪州新建县主簿。迁殿中侍御史。

韩世忠子彦直直秘阁,安节言:“今彦直复因父任而授,是自废法也。 ”不报。

任申先除待制致仕①,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秦桧兄梓知台州,安节劾其附丽梁师成,梓遂罢,桧衔之。

未几,丁母忧②去,遂不出。桧,起知严州,除浙西提刑。

迁礼部侍郎。迁侍讲、给事中。

金主亮犯淮,安节陈进取、招纳、备守三策,而以备守为进取、招纳之本。 杨存中议省江、淮州县,安节言:“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

魏明帝云:‘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孙权筑濡须坞,魏军累攻不克,守将如甘宁等,常以寡制众。

盖形势之地,攻守百倍,岂有昔人得之成功,今日有之而反弃之耶?且濡须、巢湖之水,上接店步,下接江口,可通漕舟,乞择将经理。 ”存中议遂格。

孝宗嗣位,龙大渊、曾觌以潜邸③旧恩,隆兴改元,大渊、觌并除知阁门事,时台谏相继论列,奏入不出,上意未回,安节与给事中周必大奏:“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 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

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上意解。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上谕之曰“朕知卿孤立无党。”

张浚闻之,语人曰:“金给事真金石人也。”与秦桧忤,不出者十八年,及再起,论事终不屈,人以此服之。

拜兵部侍郎。逾年,权吏部尚书兼侍读。

乾道六年卒,年七十七。有文集三十卷、《奏议表疏》、《周易解》。

(节选自《宋史》卷三八六)注:①待制致仕:待制,官名;致仕,交还官职。 ②丁忧:遭父母之丧。

③ 潜邸:皇帝即位前的住所。 4.下面对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博洽经史 洽:广博B.梓遂罢,桧衔之 衔:抓住C.存中议遂格 格:被搁置D.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窜:放逐B。

解析衔:心中怀恨5.以下句子中,具体表明金安节心志坚定、忠贞于国的一组是(3分) ( )①任申先除待制致仕,安节劾其忿戾,乞追夺 ②未几,丁母忧去,遂不出 ③庐之合肥,和之濡须,皆昔人控扼孔道 ④ 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 ⑤上怒,安节即自劾乞窜 ⑥潜邸旧人李珂擢编修官,安节又奏罢之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C ②在家服丧;③分析形势,只是间接的;⑤当皇帝发怒时金安杰的自救表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安节认为韩世忠之子凭借韩世忠的官位而将被授官直秘阁一事不符合国家法度,而未将此予以向上报请。

B.金安节嫉恶如仇,因与奸臣秦桧政见不合,于是弹劾在台州任职的秦梓,秦梓最后被罢官。 C.金安节在金主完颜亮率军侵犯淮河流域之际,反对杨存中放弃长江、淮河流域各州县的建议,并呼吁派驻强将防守庐州、和州等地。

D.宋孝宗即位后,时任给事中的金安节与同僚劝谏孝宗广纳雅言,亲贤臣,却因此遭致孝宗的不满,而有的朝中官员赞誉他是心志坚定、忠贞不贰的人。 B 解析弹劾秦梓的原因是秦梓依附梁师成,而不是因为与秦桧不和。

一样物品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成语 就是已经没有了使用价值,需要处理掉

三顾茅庐: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作奸犯科: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危急存亡: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临危授命:出自诸葛亮《出师表》;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计日可待:出自诸葛亮《出师表》;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水落石出: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山肴野蔌: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觥筹交错: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舍生取义:出自《鱼我所欲也》;舍弃生命为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思贤若渴:出自陈寿《隆中对》;比喻迫切地想延揽有才德的人.

心旷神怡: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气象万千: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黔之驴》;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用完了.

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不求甚出自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比肩继踵:出自《晏子春秋》;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不蔓不枝:出自周敦颐《爱莲说》;既不蔓延,也不分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刮目相看:出自司马光《孙权劝学》;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朝发夕至:出自郦道元《三峡》;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途不远或交通方便.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 明察秋毫:意为眼睛明亮得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形容目光敏锐,观察入微.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源于《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2. 怡然自得:形容喜悦而满足的样子.《童趣》:“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 庞然大物:指形体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童趣》:“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源于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4. 温故知新: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源于《 论语 > 十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见贤思齐:看见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一样,形容有好学向上之心.源于《 论语 > 十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源于《 论语 > 十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任重道远:担子沉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奋斗.源于《 论语 > 十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需要或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给别人.源于《 论语 > 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 历历在目: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蒲松龄《山市》:“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0.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也可能变为好事.源于《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1.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源于《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 吴下阿蒙:比喻学识浅陋的人.《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源于《三国志·吴志》.

一、 请通过脑筋急转弯,写出各条成语

、最爱学习的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43、最精明的投资(一本万利)

2、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44、最紧张的阶段(一触即发、剑拔弩张)

3、最贵的话语(一诺千金、金口玉言)45、最急的性子(杀鸡取卵)

4、最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惜字如金)46、最坚韧的头发(千钧一发)

5、最宝贵的时间(千金一刻)47、最快的速度(日行千里)

6、最长的寿命(寿比南山、与天同寿)48、最快的流水(一泻千里)

7、最长的腿(一步登天)49、最快的阅读(一目十行)

8、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与日月同辉)50、最宽阔的胸怀(虚怀若谷)

9、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51、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

10、最长的棍子(一柱擎天)52、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

11、最成功的战斗(一网打尽)53、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

12、最彻底的变化(改头换面、瞬息万变)54、最离奇的想法(异想天开)

13、最彻底的劳动(斩草除根)55、最牢固的城墙(铜墙铁壁、滴水不漏)

14、最惨的结局(一败涂地)56、最秘密的行动(神出鬼没)

15、最大的效益(一本万利)57、最怪的口音(南腔北调)

17、最大的满足(天遂人意)58、最美的情话(甜言蜜语)

18、最大的家(四海为家)59、最美妙的梦(南柯一梦)

19、最大的容量(包罗万象)60、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20、最大的差距(天壤之别)61、最难治的病(肝肠寸断)

21、最大的手(一手遮天、翻云覆雨)62、最难听的歌曲(陈词滥调、油腔滑调)

22、最大的地(方无边无际)63、最难行的礼(五体投地)

23、最大的树叶(一叶障目)64、最能击中要害的话(一针见血)

24、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65、最贫瘠的土地(寸草不生、不毛之地)

25、最多的颜色(万紫千红)66、最漂亮的帽子(冠冕堂皇)

26、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六月飞霜)67、最怕事的人(胆小如鼠)

27、最费时的工程(百年树人)68、最奇怪的动物(狼心狗肺)

28、最繁忙的季节(多事之秋)69、最强壮的身体(钢筋铁骨)

29、最工平的事情(一视同仁)70、最守秘密的人(守口如瓶)

30、最巨的人(顶天立地)71、最突然的变化(一反常态、瞬息万变)

31、最高的瀑布(一落千丈)72、最危险的游戏(玩火自焚)

32、最高明的医术(起回生、改头换面)73、最珍惜时间的人(争分夺秒)

33、最高超的技术(鬼斧神工)74、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

34、最高明的指挥(一呼百应)75、最香的饭菜(回味无穷、香飘万里)

35、最好的记忆(过目成诵)76、最险恶的地方(穷山恶水、险象环生)

36、最好的药方(药到病除)77、最狭义的见解(一己之见)

37、最好的战术(不攻自破 )78、最勇敢的人( 勇者无惧 )

38、最荒凉的地方(寸草不生)79、最有学问的人(博古通今)

39、最华丽的建筑(琼楼玉宇)80、最有毅力的人(锲而不舍)

40、最后的结论(一锤定音)81、最有预能的人(未卜先知)

41、最坏的名声(遗臭万年)82、最有权威的决策(一锤定音)

42、最精彩的表演(有声有色、掌声雷动)83、最有价值的笑(一笑千金、回眸一笑百媚生)

84、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85、最远的邻舍(天涯比邻)

二、 根据成语的意思进行联想各猜一件物品名。

1、铜墙铁壁(防盗门 )2、感人肺腑(辣椒、书 )

3、明察秋毫(眼镜、放大镜、显微镜 )4、一身是胆(暖瓶 )

5、藏访纳垢(鸡毛掸子、吸尘器 )6、相映成趣(相册 )

7、遥相呼应(镜子 )8、不翼而飞(隐形眼镜 )

9、人云亦云( 录音机)10、包罗万象( 电视)

我要根据意思查成语的,能不能办到

我要根据意思查成语的,能不能办到

可以啊。

你可以把成语意思点选选中,然后复制百度搜索就可以了。

你根据搜寻结果选择意思相近的成语就可以了。

根据意思查成语的网站,要输入成语意思能显示出相关成语的那种

还是一个个问吧 这里人多势众 和网站一样方便

而且那样的词语也不是很多 不可能开一个网站啊 你说对吧

帮我根据成语的意思写出成语

水深火热 触目伤怀 和 物竞天择

根据成语的意思,猜物品

铜墙铁壁(保险柜 )

感人肺腑(听诊器 )

明察秋毫(显微镜 )

一身是胆(暖水瓶 )

藏污纳垢(垃圾桶 )

相映成趣(哈哈镜 )

不翼而飞(氢气球 )

遥相呼应(电话机 )

班级最近搞每个同学讲一个成语,大约5分钟能讲完的。要有成语的意思和启示,最好还要根据成语写个故事

读音 hòu shēng kě wèi

解释 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指青年人势必超过前辈,令人敬畏。

出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

近义词 少年老成、长江后浪推前浪

反义词 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称赞年轻人

故事:

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援,但反对的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不支援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著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成语出自 《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根据意思写成语的题目(简单些)

根据意思写成语

1、非凡的机智,巧妙的计谋。(神机妙算 )

2、物的形状,姿态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

3、奇形怪状的石头突起重叠的样子。(怪石嶙峋)

4、天空中到处都是大雾,形容雾气很重,很浓。(大雾弥漫)

5、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

6、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齐心协力)

7、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很盛。 (理直气壮/咄咄逼人)

8、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急不及待)

9、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一件事。 (全力以赴)

10、射箭的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射中目标。 (百发百中)

1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顶天立地)

12、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材。(琳琅满目)

13、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

14、自己做错事,自己品尝苦果。(自食恶果)

15、美好的东西太多了,一时接受不完。(美不胜收)

16、比喻事物(多指诗文)等没有一点破绽。 (天衣无缝)

17、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18、做事非常认真、细致,一丝一也不马虎。( 一丝不苟)

19、比喻假借别人的威势吓唬人。(狐假虎威 )

20、有心事,睡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辗转反侧)

21、雪景美,如白粉装饰,白玉雕琢。(粉妆玉琢)

22、说话、作文描绘得很生动,使人感到就像亲眼看见的一样。(栩栩如生 )

23、在比赛或考试中成绩优异,名次排在前面。(名列前茅)

24、眼光锐利,动作敏捷。(眼明手快 )

25、使国家兴盛安定。(兴国安邦)

26、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高峰耸立 )

27、心跳上跳下,很不安定。(忐忑不安)

28、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

29、自己哄骗自己以为也能欺骗别人,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自欺欺人 )

30、形容一动也不动。(纹丝不动)

31、东看看,西看看,形容四处张望。(东张西望)

32、形容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眼睛一动也不动。(目不转睛 )

33、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目之所及 )

34、严肃而恭敬。(庄严肃穆)

35、态度诚恳而亲切。(和蔼可亲 )

36、贴着地面爬行。(匍匐前进)

37、坚定而有毅力。(坚韧不拔)

38、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随心所欲)

39、说话或写文章,在的地方用一两个警句点明要旨,使内容更精辟。(画龙点睛)

40、抑制不住,禁不住,忍不住。(情不自禁)

41、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 (大难不)

42、比喻彼此相差太远 (天壤之别)

43、立下志愿决不改变 (矢志不渝)

44、形容举止洒脱 (风度翩翩)

45、形容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间 (横空出世)

46、形容全部精神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47、处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处的地势有利.(居高临下)

48、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独一无二)

49、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眼花缭乱)

50、连小草都不生长出来.(寸草不生)

51、形容人的兴致高,情绪饱满,劲头十足 (兴高采烈)

52、形容所有人的说法一致 (众口一词)

53、能过下去,就先过下去,过一天算一天 (得过且过)

54、有开头没有结尾,表示做事情没有完成就不干了 (虎头蛇尾)

55、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茅塞顿开)

56、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千辛万苦)

57、形容极其喜爱,舍不得离开。(依依不舍?爱不释手?)

58、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感到满足。(随遇而安)

59、形容东西太多,来不及看。(应接不暇)

60、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旷神怡)

61、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雪中送炭)

62、一同亡,毁灭。(同归于尽)

63、(行人、车马)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车水马龙)

64、能给人帮助的好老师,能直言相告的好朋友。( 良师益友)

65、形容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辗转反侧)

66、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担后果。(咎由自取/自作自受)

67、比喻物归原主。(完璧归赵)

68、本指水势、风势大,后用来形容广阔或壮大。(浩浩荡荡)

69、仰慕名声而特地前来。(慕名而来)

70、指看得不清楚,不真切。(模模糊糊)

71、形容一个人非常有名。(举世闻名)

72、脸上的神色一点儿也不改变,形容沉着、镇定的样子。(面不改色)

73、生活安定,能愉快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安居乐业)

74、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帮助。(雪中送炭 )

75、一同亡和消灭。(同归于尽 )

76、友谊深厚,感情深。(情深似海 )

77、形容山路不平。(崎岖不平 )

78、立即奋发起来,一直追赶上去。 (奋起直追)

79、形容的有价值有意义。 (得其所)

80、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颠倒了事实,认错了物件。(张冠李戴)

81、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千辛万苦)

82、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不辨滋味。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囫囵吞枣)

83、连声称赞不止。 (赞不绝口)

84、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85、形容学习勤奋刻苦,不舍得放下手中的书本。(手不释卷)

86、说话做事与事实不符,前后矛盾。(自相矛盾)

87、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88、大模大样地离去。(扬长而去)

89、能顺应各种遭遇,不管处在什么情况,都安然自得。(随遇而安)

90、坐不稳,睡不安,多形容心事重重或很着急的样子。(坐立不安)

91、因有所倚仗而无所畏忌。(有恃无恐)

92、非凡的机智,巧妙的计谋。(神机妙算)

93、物的形状,姿态多种多样。(千姿百态)

94、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煞有介事)

95、比喻空欢喜一场。(南柯一梦)

96、比喻人力或物力前后接不上。(青黄不接)

97、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声匿迹)

98、宇宙间的一切景象都更换新貌,呈现一派生气。(永珍更新)

99、形容射箭的技术高明,每次都能射中目标。(百发百中)

100、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应对如流)

101、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应接不暇)

102、说话、作文描绘得很生动,使人感到就像亲眼看见的一样。(绘声绘色)

103、在比赛或考试中成绩优异,名次排在前面。(名列前茅)

104、形容注意力集中在某一点上,眼睛一动也不动。(目不转睛)

105、把枣子整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不认真,不仔细,不理解意思。(囫囵吞枣)

106、形容外面强壮,内里空虚。(外强中干)

107、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拔地而起)

108、每座山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各不相连)

109、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奇峰罗列)

110、各有各的样子。(形态万千)

111、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著。(危峰兀立)

112、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顶天立地)

113、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雨后春笋)

114、哑(口 )无言 — 有如哑巴,无言以对.

115、扬(眉 )吐气 — 形容人久困之后,一旦舒展怀抱的喜悦得意.

116、丰衣(足 )食 — 指生活富裕,衣食充足.

117、有( 口)无心 — 指人做表面敷衍,并无真心.

118、( 手)脚轻快 — 形容举止敏捷.

119、( 口)齿伶俐 — 形容说话清楚,口才很好.

120、比(手)画脚 — 形容说话时,口讲指画的姿态.

121、眼明(口 )快 — 眼光锐利,动作敏捷.

122、花(拳 )绣腿 — 拳术虽然好看,但并不实用.

123、裹(足 )不前 — 指停止不敢前进.

124、( 口)诛笔伐 — 用言语或文字谴责攻击他人.

125、交头接(耳 ) — 凑近耳朵,低声私语.

126、张口结(舌 ) — 张开嘴巴,无言以对.

127、唇亡(齿 )寒 — 用来比喻两种事物彼此的关系密切,互相依靠.

128、(足 )智多谋 — 智识丰富多计谋.

129、(指 )日可待 — 喻等待的时间不必很久.

130、措( 手)不及 — 形容事出仓促,来不及准备.

131、掩人(耳 )目 — 喻存心欺人.

132、( 掌)上明珠 — 指父母所疼爱的女儿.

133、螳(臂 )挡车 — 比喻不自量力.

134、口( 齿)清晰 — 发音清楚,条理分明.

135、举案齐(眉 ) — 喻夫妇相敬有理.

136、束(手 )无措 — 喻无计可施,没有办法应付.

137、(唇 )枪舌剑 — 形容两方面的言词锐利,辩论激烈,互不相让.

138、捉襟见(肘) — 形容一个人穿得很破旧,衣服没法遮住身体.或比喻一个人经济情况不好,没有办法应付事情.

一道根据意思写成语的题目

胸有成竹

英语一定要根据英语的句子结构去说?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简单句的5种基本句型

1、主+谓(s+v)

在此结构中,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

He runs.

She listens carefully.

2、主+系+表(s+v+p)

在此结构中,常见的系动词包括:be动词和(look/ *** ell/sound/taste/feel/get/bee

/turn)

She is a teacher. (n.作表语)

The number is o. (num.作表语)

The bike is hers. (pron.作表语)

It tastes good.(adj.作表语)

3、主+谓+宾(s+v+o)

在此结构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因此有宾语。She saw a film. I like this book.

(回顾前文谓语部分句子,判断主谓宾结构的句子)

4、主+谓+间宾+直宾(s+v+o1+o2)

在此结构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常见的后接双宾的动词有:give/show/buy/ask/bring/send……

She gave me a book. I send him a card.

5、主+谓+宾+宾补(s+v+o+c)

可作补足语的有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

They made the girl angry.

I call her Chun Lin.

这是一道根据意思写成语的题。

闷闷不乐,波澜壮阔,轩然 *** ,悠扬动听

光辉灿烂是什么成语的意思根据意思写成语 璀璨夺目——璀璨:美玉发光。光辉灿烂耀人眼睛。

光芒万丈——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

明并日月——并:齐。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明参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明齐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

万丈光芒——形容光辉灿烂,照耀到远方。

文言文秋毫

1. 在古代的文言文中,明察秋毫的明是什么意思

明在“明察秋毫”中指目光明锐。在语法上用如名词,单音节,表“明锐的目光”。

“明”与“察”的语法结构为主谓关系,意为“明锐的目光足以察觉到(秋毫)”。不同于偏正结构的双音节词“明察”(如“明察暗访”)。

秋毫:秋天鸟兽毛羽下为防寒生出的细微绒毛。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意思是,目光敏锐,观察入微,足以看见秋天鸟兽新长的毫毛,却看不见摆在眼前的一车柴草。这是成语“明察秋毫”的出处。

明察秋毫,用以形容人敏锐的观察判、断事物的能力,辨别是非,观察细微,不受蒙蔽。?

2. 解释文言文《童趣》里的字能张目对日的张;对明察秋毫的明;秋毫藐

能张目对日的张;对 张:睁大 对:直视明察秋毫 的明;秋毫 明:能清楚地看到 秋毫:鸟类新长出来的纤细的羽毛藐小;必;细;纹理;故时;物外;私;拟;群; 藐小:细微 必:必定 细:仔细 纹理:(这个可以直译) 故时:顿时 物外:物体以外的事物 私:私下 拟:想象 群:(这个可以直译)舞于空中 的于 (全句):在空中飞舞心之所向 的向 (全句):果然就真的有几只鹤在空中飞舞昂首观之 的昂 昂:抬头鹤唳云端 的云端 云端:云的顶端定神细视 的定 定神:定下神来庞然大物 的庞 庞:大的(不确定)盖伊癞蛤蟆的盖 盖:原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的尽为 尽为:全部都方出神:正出神不觉:不知不觉。

3. 幼时记趣(文言文)中,明,察,秋毫,藐,必,细,察,其,故,之

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译文我回忆童年幼小的时候,我能张着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能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余:我。

稚:幼小。

纹理:这里泛指花纹

明:明白,清楚

秋毫:细小的物品

藐:小,微小

必:一定

细:仔细,认真

其:它的,指代“藐小微物”

之:的

第一个‘察’:看清。

第二个‘察’:观察、察看。

4. "秋毫"是什么东西

这个成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 孟子对梁惠王说:"能够观察到秋天动物新长出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一车柴草,王同意吗?"惠王说:"不同意。"孟子就又说:"现在恩德足以施及鸟兽,而实际百姓还没得到任何好处,这是为何?一根羽毛都不举,那是没有用力;一车柴草看不见,那是没有用眼睛。

不爱护百姓,那是没有恩德的表现。所以名义上称王却没有王的功德,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好。

5. 文言文阅读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

1、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②又留蚊/于素帐中。

2、①通“僵” 僵硬 ②的 ③鸟鸣 ④驱赶

3、①回想我童年的时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②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个小虫就都被它吞了进去。

4、本文记述了观夏蚊成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观虫斗驱蛤蟆三件趣事。

5、示例:

喜欢的一处是: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理由:夏蚊成雷,人不堪其苦,而年幼的作者却异想天开,将它想象成“群鹤舞于空中”的动人图景,并且看得入了迷。这是一幅凭想象放大的“图景”。他表现了一个孩子幼稚心灵中自发的审美意识。

明察秋毫的意思是什么?

明察秋毫

[成语解释]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典故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译文]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见到细小的物品,一点观察它的纹理。

[近义词]洞若观火、明查暗访

[反义词]不见舆薪

[常用程度]常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洞若观火

[成语解释]洞:透彻。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象看火一样。

[典故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发薪”》:否则怎样,他却没有说。但这是“洞若观火”的,否则,就不给。

[近义词]洞察一切、明察秋毫、一目了然

[反义词]雾里看花、隐隐约约、大惑不解

[常用程度]常用

[感彩]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