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俞伯牙与钟子期资料

2.古代音乐典故(20分哦)

3.古代 著名乐师

4.满井游记有关习题

俞伯牙与钟子期资料

六马仰秣的谜底是什么生肖-六马仰秣跟哪种艺术有关

1、伯牙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抚琴的故事。

经考证,伯牙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2、钟子期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钟子期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3、伯牙与钟子期:

史载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君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

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

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

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扩展资料:

1、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2、伯牙绝弦:

伯牙因为钟子期了,就把琴摔碎了,再也不弹琴。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伯牙最擅长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古时有伯牙摔琴以谢知音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

如今子期已,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百度百科-伯牙

百度百科-伯牙子期

百度百科-钟子期

古代音乐典故(20分哦)

《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韶》乐是上古的圣贤君王尧舜时代最为著名的乐舞。孔子对它的评价是:“《箫韶》者,舜之遗音也,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孔子集语·子观》),以及非常著名的“尽善尽美” 和“三月不知肉味”(原文附后)。“九成”是指音乐的进行婉转九段而成,“凤凰来仪”的说法最早见于《尚书·皋陶谟》(原文文字古奥,暂略),因音乐传达了作者和演奏者光明美好、内在充实的智慧境界,故而唤起百鸟共鸣,凤凰来礼。 “大乐与天地同和。” (《礼记·乐论篇》)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中心思想,故事说明了人的中心(内在精神)光明充实,与天地精神相通,可与吉祥美好的事物感应、共鸣。

“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

类似的故事还有师旷鼓琴而白鹤舞于庭(见《韩非子·十过》)等,这些典故不仅透出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境界与风骨,也反映了中国音乐文化精神的一些基本特色。万物有灵,心体相通,人心若能广大无碍、归于本源,所出之乐亦可与含灵共舞。对高超的乐师而言,弹琴也是谈心。音乐语言本是心灵语言,动物对音乐语言的感知能力是很自然的。还有一些古代一直传下来的说法,不少典籍中都可见到的,如:“瓠巴鼓瑟,沉鱼出听,伯牙鼓琴,六马仰秣”。(见于《荀子-劝学》,《淮南子·说山训》、《论衡·感虚篇》等等,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大致相同),“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见于《尚书·尧典》,《尚书·皋陶谟》等)都是形容音乐的动听,以致于动物也被打动和吸引的境界。

[注:六马仰秣,是说正在吃草的马儿听到乐声传来,不禁从草料堆中抬起了头;游鱼出听,是讲水中的游鱼被乐声吸引,浮出水面,好象也在倾听。]

海上移情

伯牙跟成连先生学琴三年,尚未能精神专一、通于神妙,于是,成连先生说:“吾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之情。”一起到了海岛上,成连先生又假装说:“吾将迎吾师”,独自驾船而去,经旬不返。伯牙心悲,举目四望,山林幽静,寂寞无人,但听海水汩没、群鸟啁啾,终于领悟师父的用意,仰天叹道:“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援琴而作《水仙操》,曲成之后,成连先生才来接他返回,伯牙于是成为天下妙手。 [注:这里的水仙不是花的名字,而是类于水神的称呼。]

这个故事见于《琴史》、《通志》、《太平御览》、《乐府古题要解》等不少史书上关于琴曲《水仙操》来由的记载中,它体现出心归无极、师法自然的中国文化精神,以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法则,强调了人本身的精神境界直接决定着音乐创作和艺术表现的境界这个基本规律。

孔子学琴

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还在弹,师襄子说:“可以继续了。”孔子说:“曲子虽然已经能走下来,但还没能把握其中韵致规律和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韵致已经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说:“可是我还没能得其心志。”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志趣已得,现在可以学别的了。”孔子说:“此曲志趣虽然已得,但我还没能完全进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为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终于,他说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颀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系苍生,王者气度,胸怀天下,除了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师也认为这正是《文王操》呵。”

这个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后),《韩诗外传》、《孔子家语》、《列子》上都有记载,它不仅给后人树立了一个难得的学习音乐的榜样,也反映出身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学、善学的精神和品质。“孔子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韩诗外传》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过的“知音”的问题。

学琴的过程一般要经过: 1、读谱,熟悉全曲风格和大致结构,并熟记下来;2、不断琢磨,反复咀嚼,一段一段学习、体会,在磨练中达到技艺纯熟,并掌握乐曲的内在韵致,把握乐感;3、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彻底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得心应手,再将它表达出来;这样几个阶段。然后,音乐才会随意之所至,自然地从心中流淌而出,而不再圄于技艺雕琢的包袱。这个过程中技艺的增进显而易见,一般也不会被忽视,而对于反复咀嚼,找到音乐本身的韵致、乐感,完全消化,融入音乐的境界这个过程却是唯知音者知,孔子的善学可见其知音之深,也可见孔子作为文王、周公一系的中国上古文化人文传统的继承、整理和弘扬者,其志意、心性与古圣贤的心心相印、一脉相承。

古代 著名乐师

师延:相传为商纣王时期的乐师。曾为纣王作靡靡之乐。周武王伐纣时,师延东逃,投濮水而。

师涓:春秋卫灵公时期的宫廷乐师。《韩非子。十过》记述师涓随卫灵公赴晋事,途中住宿在濮水之上,灵公夜半闻鼓新声者,以为鬼神,就命师涓记录下来。至晋国以后,师涓为晋平公援琴演奏此曲,曲未终了,被晋国乐师师旷打断,说是商纣王的靡靡之音,并说“闻此声者必削”,因此不可弹奏。

师襄:春秋时期的乐官。清代梁玉绳《〈汉书人表考〉四》认为同名者有两人。其一,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韩诗外传》[五]、《史记。孔子世家》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其二。鲁国乐官,称击磬襄。见于《论语。微子》。但王肃《孔子家语》则以为师襄就是击磬襄。

州鸠:周景王[公元前544---前520年在位]时的乐官。称泠州鸠霍伶州鸠。伶[泠]为职官称呼。周景王因将铸无射钟,曾向州鸠请教乐、律。《国语》中详细记载了州鸠的回答,使历史文献中论述乐、律问题的名篇。其中所载十二律名称以及七律的解释,是这方面最早的史料。

苌弘:生卒?-----公元前492年。又称苌叔。周景王姬贵、周敬王姬匄时[公元前544---前476]的大夫。传说孔子曾经向他问乐,作有《苌弘》十五篇,今佚。

孔子:春秋时著名的教育家、音乐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生卒:公元前551---前479年。儒家创始人。祖先是没落贵族,他幼年孤贫,成为平民出身的士。后做过管仓和看管牛羊的小吏,54岁时做过三个月鲁国管刑法的大司寇。其后周游列国十余年,未得禄位,回鲁国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开我国私人讲学之先河。言行主要见于《论语》;事迹主要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也是一位音乐家,热爱并精通传统音乐,用音乐作为教育课程六艺之一。他曾从师襄学琴,又相传他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还能鼓瑟、吹笙、击磬,喜唱歌,“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他推崇夏、商、周的古乐,35岁时在齐闻《韶》,“学之,三月(日)不知肉味”。还称赞《韶》:“尽美矣,又尽善也。”59岁左右在卫国击磬遣怀。卫国的“荷篑人”听了都知道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在此期间,他曾向师襄学琴弹《文王操》,学习刻苦,多方面探索音乐的各种表现。晚年回鲁国,鉴于周室礼乐废、《诗》、《书》缺,从事正乐。他曾说:“吾自卫返鲁,然后正乐,<雅>、〈颂〉各得其所。”并在整理以后,使〈诗〉“三百五篇”,都能和乐弦歌。

孔子一生酷爱唱歌,除了有丧事,随时都uchangge;听人唱得好的就跟着学。离开鲁国前,他还即兴编唱过对“女乐 ”表示不满的歌;在周游列国途中,他被困在陈、蔡之间,在断粮的情形下,依然不断弹琴唱歌。直到去世前七天,他还唱了一首哀悼自己的歌。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聚徒三千,传授"六艺",尤其重视《乐》教和《诗》教,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还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十分强调音乐的修养作用。孔子他突出音乐的政治教育作用,认为"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强调礼、乐的等级性,不能容忍僭越混淆施礼用乐的等级。为此他提倡雅乐、古乐,推崇三代的典章制度和礼乐,反对流行的"郑声"和新乐。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因为鲁国的当权者季桓子接收了齐国馈赠的女乐,愤而离鲁,也可见孔子反对郑声的坚决。

大约公元前481年,孔子创作了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等,后人相传均为孔子的作品。

由于孔子世儒家的创始人,而儒家思想又成为历代的统治思想,所以孔子的音乐思想,经他的后学者孟子、荀子等人发扬,以《乐记》为代表形成系统的儒家音乐理论,成为我国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主流,对后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师旷:春秋后期晋国著名宫廷乐师。名旷字子野。历事晋悼公、平公。主要活动时间当在公元前558-前532年的三十多年间。其事迹传说散见于先秦至两汉多种文献中。目盲,精于审音调律,对于音感极为敏锐。汉以前的文献中常以他代表音感特别敏锐的人。《吕氏春秋.长见》篇记载,晋平公铸大钟,乐工们都认为钟已调准,只有师旷说钟"不调"(不准),要求重铸。后来卫国乐师师涓听了,果然也说钟不调。《淮南子.汜论训》中以师旷安放瑟柱(码)为喻,说他"所推移上下者,无尺寸之度,而靡不中音"。《左传.襄公十八年》中记载,晋国听说楚国要来进犯,大家非常担心,师旷却说不用怕,因为他吹律管,听律而知"楚必无功"。《周礼》曾以听律预知吉凶为最高乐师的职责,实际是对精于审音的神化。《韩非子.十过》载晋平公宴请卫灵公,师涓为他们弹奏"新声",师旷当场指出这是师延为殷纣王所作的靡靡之乐亡国之音《清商》。师旷自己则弹奏了《清徵》、《清角》等高超美妙的乐曲。《国语.晋语》还记载他批评晋平公喜欢"新声"是平公趋于昏庸的反映,会影响到公室使之没落;还说音乐要通过各地民歌(风)的交流,传播德行,才能使远近各处归化。后世对师旷推崇有加,明、清琴谱中说《阳春》、《白雪》等琴曲是他的作品。

秦青: 先秦歌手,秦国人,以教唱为业。秦青的事迹见于《列子》。据说薛谭是他的学生。薛谭非常自负,自以为已经掌握了老师歌唱艺术的奥妙,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他。临行时,秦青在郊外的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演唱了一曲,声音响亮,情感饱满,甚至连远处的树木都瑟瑟作响,天上飘荡的白云都停留下来。这时薛谭被老师的歌声所打动,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请求回去继续向老师学习。这个故事就是后世人们常用的典故“遏云”的来源。

薛谭:先秦歌手。曾拜秦青为师学习唱歌。参见“秦青”。

韩娥:先秦女歌手。韩国人。据《列子。汤问》记载:她歌艺超绝,曾在齐国雍门卖唱,到她走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据说雍门一带的人由于学习了韩娥的歌唱,而以擅长歌唱著称。

韩娥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女歌唱家。《列子》一书说她曾路经齐国的临淄。当时,临淄是一个有七万户居民的大城市,那里人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音乐生活十分活跃(《战国策》)。韩娥因为断粮就在临淄的雍门一带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还感觉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因此后世就有“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由于贫困,有一次,她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在悲愤之中歌唱一曲,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了,三天之后还不能自拔。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人们才被欢快的情感所激荡,并且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相传与韩娥同时或稍晚的民间歌唱家还有秦青、薛谭、侯同、曼声等人。

绵驹: 春秋时齐国著名歌手。见于《孟子。告子》。“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讴。”是说他的歌唱艺术影响到当地人都擅长唱歌。

王豹:春秋时卫国歌手。见于《孟子。告子》。据说王豹的歌唱艺术影响到当地人都擅长唱歌。

邹忌:战国琴家、政治家。他以琴游说齐威王,被任命为相国,封于下邳[今山东藤县],称成侯。见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伯牙:先秦琴师。《荀子。劝学篇》中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的话,可见当时人们对他的琴艺的赞许。《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而能为钟子期领悟的故事。据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听后赞叹说:"巍巍乎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也听出其意,赞道:"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子期被称为"知音"的范例。后世相传琴曲《高山流水》为伯牙所作。

《琴操》记载了伯牙学琴三年不成,老师成连带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实地领略"移情"的功夫,于是创作出《水仙操》。现存琴曲《高山》、《流水》、《水仙操》都是源于这些传说中的作品。后人还创作有《伯牙吊子期》的琴歌。

钟仪:专业琴师。继承父业为楚国伶人。据《左传》成公九年[前582年]记载,他曾经被郑国俘获,献给晋侯,晋侯命其弹琴,“操南音”,因此认为他“乐操土风,不忘旧地也”,因而把他礼送回楚国。

雍门周:战国琴师。名周,居于齐国的雍门,因以为号,又称雍门子或雍门子周。善鼓琴,尝为孟尝君田文鼓琴。相传他是最早发明琴谱的人。

高渐离:战国末年燕人。善击筑。早年就与荆轲唱和于燕国街市。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命荆轲赴秦刺杀秦王政[即秦始皇],送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易水歌》。为变徴之声,士皆垂泪涕泣。秦朝建立后,高渐离改名换姓,躲藏在宋子[今河北赵县]作雇工。后为主人击筑,名声大噪,为秦始皇所知,惜其善击筑,重敬之,命人熏瞎其眼,使其击筑。高渐离乃以铅置于琴中,乘秦始皇近前听筑之机,举筑袭击秦始皇,不幸被杀。

满井游记有关习题

记叙了作者游历满井所看到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希望在公事之余能够继续出游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心中愉悦,轻松的感情!以及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编辑本段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第一段:城中 余寒犹厉 的景象

第二段: 满井的早春景色 第三段:表感受 袁宏道生于江南(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的。作者从理性上知道“燕地寒”,但“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则是他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了。一个“余”字,一个“犹”字,两相映衬,把寒流不肯罢去的情状描述无遗。那么,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这样恶劣的天气,只好“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从“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来看,作者不知做过多少次尝试,都无奈而归。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郊游的所见所感。“欲出不得”的压抑并没有打消作者出游的念头,反而激发了他出游的热情。等待“天稍和”,作者就偕同“数友”,如脱笼之鸟,飞出城门,来到郊外。但见长堤高柳,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派生机。作者写景,主要写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以及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其中写水写山的部分是重点。作者先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娟然如拭,鲜妍明媚”画出春山之态。然后,分别用两个长句作喻,水如新开之镜,山如髻鬟始梳,新奇而生动。写柳条突出其“将舒未舒”的姿态,写麦田说其“浅鬣寸许”,都是典型的早春景致。写人虽寥寥数语,却颇为传神。“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镜头,虽曰“未盛”,已是热闹非凡。更有晒太阳的鸟,吸水戏浪的鱼,它们的快乐不亚于游人,仿佛羽毛鳞鳍之间“皆有喜气”。最后作者总括一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这一句回应首段,是对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 文章最后一段以议论作结,再次表明作者寄情山水的兴趣。“能不以游堕事”,这是对那些热衷仕途功名的官僚而言的。至于作者本人,本无意于在政治上进取。何况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教官,当然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记?”这完全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的口吻。但所不同的是,柳宗元果然一游再游,写出了《永州八记》;袁宏道也许再没有重游满井,因为第二年八月,他就告假回乡,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以后虽又出仕,终非所愿,年仅四十二岁病逝。

二、问题研讨

1.郊田之外未始无春:一个孤独者的漫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一句,是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句话看似为作者不经意之谈,是在为自己出城郊游找借口,实则大有深意。袁宏道25岁中进士,不受官,请假归家,又与兄宗道、弟中道遍游楚中,纵情山水,访师问学,可见他追求自由的天性。袁宏道的游记散文,也充满了疏放不羁的精神,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对官场的厌倦,是个性的张扬和抒发。他是一个漫步郊原的孤独者,“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遗落世事,在与自然风物的对话中,感受自由的可贵。 2.白描的笔法。 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如写水为“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3.拟人的写法。 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如他说苏州虎丘“如冶女艳妆”(《上方》),写杭州西湖为“山色如娥,花光如颊”(《初至西湖记》)。在《满井游记》中这种写法也很突出。 4.比喻的妙用。 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袁宏道运用起来自有他的新奇之处。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如上文分析过的写水写山的句子;但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相关阅读

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 ——读袁宏道《满井游记》 袁宏道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针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字摹句拟,制造赝鼎伪觚的风气,他大声疾呼:创作要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不要从人脚跟,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小修诗序》)他把学古人的做法斥之为“粪里嚼渣”、“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与张幼宇书》)。他强调文学要“真”,要有真知卓见、真情实感,要从“假人假言”,也就是从“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中解放出来。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满井游记》可算其代表作,我们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 燕地寒, 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名为“游记”,下笔不写游,而写不得游,宕开一笔,背面傅粉。以“出不得”,引起人们对出游的关注。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笔锋一转,进入游记实写。交代了时间:廿二日,地点:满井。满井系北京东北郊的地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该地有一古井,……并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 简捷而准确地点明游记的时间地点后,作者便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层次分明地记游: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鸪。 这是满井鸟瞰。只用十二个字,就凝练、洒脱、富于感彩地把春景勾勒出来。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笼子中飞出来的天鹅。寥寥数语,完成了面的描绘,即移步换形,以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东鳞西爪地点染满井的秀丽风光: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始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勾魂摄魄地凸现了早春二月独有的特点。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真切观察,抓住了最能体现早春生机盎然特点的景物:河面浮冰刚刚溶化;山峦积雪刚刚消融;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另一方面,借助于遣词用字的高度技巧,突出这些景物的个性,加重早春色彩。“冰皮始解”,一个“始”字,使时间性更加鲜明,柳条将舒未舒也是早春的特点,不会是暮春的景物。这些特征性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作者意犹未尽,更给这些景物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使之可感、可触、可信: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境、出匣宝剑;座座青山秀丽得好像晨妆少女。正写侧写并用,辞采藻饰渲染,“如剥蕉心,愈剥愈出”,明媚秀丽的满井如在目前。 唐朝张彦远《论画体》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便符合这种艺术辩证法。他不是把满井春景纤毫毕露地一一罗列,而是攫取最具典型性的事物,“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刘勰语)。只用山、水、田野三个点,与“一望空阔”的面结合,便尽形尽致地写活了初春的满井。 良辰美景,令作者如“脱笼之鹄”。 随后,作者写出了移情入景的神来之笔: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真是珠排字字圆!袁宏道的山水游记善于把人的感情与景物水融,此文则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这就是黑格尔讲的:“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物里。”(《美学》)清代江湜《彦冲画柳燕》诗说的:“柳叶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本无质不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服堂诗录》)以有形状无形,曲径通幽。《满井游记》中“毛羽鳞鬣”的“喜气”,曲折、巧妙而韵味十足地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欣慕喜悦之情。这也是一种夸饰手法。王充《论衡·感虚》说:“瓠艺鼓瑟,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以生物的反映极写音乐的魅力;“曝沙之鸟,呷浪之鳞”的喜气,更显出春光的和煦。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 古代散文家常有意无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散文如折光镜,映出作者,映出时代。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记恰如他任性而发、狂放不羁的为人。他把做官看作是“猢狲入笼中”,“世人莫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述内》)《满井游记》是他晚年之作,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其时,他在礼部作官,虽然官务清闲,不像当吴中县令时“苦瘦苦忙”、“进退狼狈”,但污浊的官场仍使他尝尽百暖百寒、乍阴乍阳的人间恶趣。“春在溪头芥菜花”,当他偶见嫩柳迎风、鱼翔浅底的青山绿水时,他仿佛恍然大悟:人间不是没有春光,人生不是没有乐趣!在游记的最后,他便直抒感兴: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之弟袁中道说中郎的文章“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颖,萧萧泠泠皆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甚至说袁中郎晚年之作“无一篇不警策”。这或许爱屋及乌,有过誉之嫌。但《满井游记》的确当得起“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的赞语,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山水小品。 (选自《散文名作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编辑本段练习说明

一、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这篇游记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如“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柳枝初展的神韵。熟读课文,试找出几处这样的景物描写,略加分析,想一想,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渗透了怎样的感情。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本文写景的特点。 文中这样的景物描写还有几处,如“土膏微润”,写冬去春来大地解冻复苏的情景,简练而传神;“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写天气转暖湖冰消融的情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麦田浅鬣寸许”,写麦苗破土初芽的情景,准确而生动。作者在这样的描写中,无不渗透了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二、你能从本文描写中再找出几例运用比喻吗

本文在记叙描写中多处运用比喻,比如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你能从文中再找出几例吗?结合上下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题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课文中比喻句的用法,体会其恰切生动的表达效果。 文中这样的比喻句还有几处,如“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光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如“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如“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

三、课文中助词“之”的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下列三组短语中的“之”字,有的表示修饰关系,可译成“的”;有的表示限定关系,可译成“以”;有的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试加以辨析,并说说这些用法现在是否还在用。 设题目的是让学生注意课文中助词“之”的用法,体会它在结构或语气上的作用,并作一些古今对比,加深印象。 一室之内 郊田之外(表示限定关系,可译为“以”。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还常用,如“四海之内”“国门之外”。) 脱笼之鹄 曝沙之鸟(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这种用法现在的书面语中也常用,尤其保留在成语中,如“惊弓之鸟”“一丘之貉”。以上两种,也都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但主要起结构作用。) 倩女之面 髻鬟之始掠(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这种用法现在已不用。)

编辑本段教学建议

一、 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并结合完成课后练习,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教学中,可以以提问的方式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解说或订正。 二、 袁宏道的山水游记更注重对大自然的客观描写,也揭示出人们游山玩水的愉悦心情,这与唐宋时代的游记重寄托重理念的写法完全不同。可将本文与本单元前几篇课文作比较阅读,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袁宏道的游记散文现存九十多篇,成就很大。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选本作扩展阅读。 三、 组织一次春游,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 解词 。

编辑本段有关资料

一、公安派(胡小伟)

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1560—1600)、袁宏道(1568—1610)、袁中道(1570—1623)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焦、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公安派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实为中坚,是实际上的***物,袁中道则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公安派的文学主张主要是: ①反对承袭,主张通变。公安派诸人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倾向,他们对文坛“剽窃成风,众口一响”的现象提出尖锐的批评,袁宗道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复古派的病源“不在模拟,而在无识”(《论文》)。他们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极其变,各穷其趣”(袁宏道《叙小修诗》),“世道改变,文亦因之;今之不必摹古者,亦势也”(袁宏道《与江进之》)。不但文学内容,而且形式语言亦会有所变化而趋于通俗,这是因为“性情之发,无所不吐,其势必互异而趋俚,趋于俚又变矣”(袁中道《花雪赋引》)。因此,“古何必高?今何必卑?”他们进而主张:“信腔信口,皆成律度”,“古人之法顾安可概哉!”(袁宏道《雪涛阁集序》)冲破一切束缚创作的藩篱。 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接近于李贽的“童心说”。他们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而“性之所安,殆不可强,率性所行,是谓真人”(袁宏道《识张幼于箴铭后》),进而强调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则不下笔。因此他们主张“真者精诚之至。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雷思霈《潇碧堂集序》),这就包含着对儒家传统温柔敦厚诗教的反抗。他们把创作过程解释为“灵窍于心,寓于境。境有所触,心能摄之;心欲所吐,腕能运之”,“以心摄境,以腕运心,则性灵无不毕达”(江盈科《敝箧集序》)。只要“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灵无涯,搜之愈出,相与各呈其奇,而互穷其变,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间”(袁中道《中郎先生全集序》),就能实现文学的革新。 ③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公安派重视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袁宏道曾自叙以《打枣竿》等民歌时调为诗,使他“诗眼大开,诗肠大阔,诗集大饶”,认为当时闾里妇孺所唱的《擘破玉》《打枣竿》之类,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又赞扬《水浒传》比《史记》更为奇变,相形之下便觉得“六经非至文,马迁失组练”(《听朱生说水浒传》)。这是和他们的文学发展观与创新论相联系的,对提高那一时期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的社会地位有一定作用。 公安派在解放文体上颇有功绩,“一扫王、李云雾”(《公安县志·袁中郎传》),游记、尺牍、小品也很有特色,或秀逸清新,或活泼诙谐,自成一家。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消极避世,多描写身边琐事或自然景物,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创作题材愈来愈狭窄。其仿效者则“冲口而出,不复检点”,“为俚语,为纤巧,为莽荡”,以至“狂瞽交扇,鄙俚大行”(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后人评论公安派文学主张的理论意义超过他们的创作实践,是为公允之论。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二、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

──读袁宏道《满井游记》(马瑞芳) 袁宏道(1568—1610)是明代公安派代表人物。针对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字摹句拟,制造赝鼎伪觚的风气,他大声疾呼:创作要充分发挥自己个性,不要从人脚跟,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小修诗序》)他把学古人的做法斥之为“粪里嚼渣”“顺口接屁”“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与张幼宇书》)。他强调文学要“真”,要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要从“假人假言”,也就是从“文以载道”的封建文学观中解放出来。这种尊重个性、要求解放,反对传统的文学主张,使他的创作充满着由儒、道、禅混合的自由放纵思想。袁宏道一生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在他笔下,秀色可餐的吴越山水,堤柳万株的柳浪湖泊,风清气爽的真州,春色宜人的京兆,皆着笔不多而宛然如画。这些山水游记信笔直抒,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物我交融,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利,俊美潇洒,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满井游记》可算其代表作,我们试对此文作一粗浅分析。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名为“游记”,下笔不写游,而写不得游,宕开一笔,背面傅粉。以“出不得”,引起人们对出游的关注。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笔锋一转,进入游记实写。交代了时间:廿二日,地点:满井。满井系北京东北郊的地名,据《帝京景物略》记载:“该地有一古井,……并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 简捷而准确地点明游记的时间地点后,作者便由远及近,由面及点,层次分明地记游: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这是满井鸟瞰。只用十二个字,就凝练、洒脱、富于感彩地把春景勾勒出来。即景生情,初睹春光的作者感到自己像笼子中飞出来的天鹅。寥寥数语,完成了面的描绘,即移步换形,以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东鳞西爪地点染满井的秀丽风光: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始写水;继写山;后写田野。三组优美的特写镜头,勾魂摄魄地凸现了早春二月独有的特点。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真切观察,抓住了最能体现早春生机盎然特点的景物:河面浮冰刚刚溶化;山峦积雪刚刚消融;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另一方面,借助于遣词用字的高度技巧,突出这些景物的个性,加重早春色彩。“冰皮始解”,一个“始”字,使时间性更加鲜明,柳条将舒未舒也是早春的特点,不会是暮春的景物。这些特征性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山川氤氲,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作者意犹未尽,更给这些景物一些生动、贴切的比喻,使之可感、可触、可信: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境、出匣宝剑;座座青山秀丽得好像晨妆少女。正写侧写并用,辞采藻饰渲染,“如剥蕉心,愈剥愈出”,明媚秀丽的满井如在目前。 唐朝张彦远《论画体》说:“夫画物特忌形貌采章,历历具足,甚谨甚细而外露巧密。所以不患不了,而患于了;既知其了,亦何必了。”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便符合这种艺术辩证法。他不是把满井春景纤毫毕露地一一罗列,而是攫取最具典型性的事物。只用山、水、田野三个点,与“一望空阔”的面结合,便尽形尽致地写活了初春的满井。 良辰美景,令作者如“脱笼之鹄”。 随后,作者写出了移情入景的神来之笔: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真是珠排字字圆!袁宏道的山水游记善于把人的感情与景物水融,此文则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这就是黑格尔讲的:“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人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物里。”(《美学》)清代江《彦冲画柳燕》诗说的:“柳叶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本无质不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服堂诗录》)以有形状无形,曲径通幽。《满井游记》中“毛羽鳞鬣”的“喜气”,曲折、巧妙而韵味十足地表达了作者对春景的欣慕喜悦之情。这也是一种夸饰手法。王充《论衡·感虚》说:“瓠艺鼓瑟,渊鱼出听;师旷鼓琴,六马仰秣。”以生物的反映极写音乐的魅力;“曝沙之鸟,呷浪之鳞”的喜气,更显出春光的和煦。有“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意味。 古代散文家常有意无意地在文章中塑造自己的形象,散文如折光镜,映出作者,映出时代。袁宏道清新俊逸的山水游记恰如他任性而发、狂放不羁的为人。他把做官看作是“猢狲入笼中”,“世人莫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述内》)《满井游记》是他晚年之作,写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其时,他在礼部作官,虽然官务清闲,不像当吴中县令时“苦瘦苦忙”“进退狼狈”,但污浊的官场仍使他尝尽百暖百寒、乍阴乍阳的人间恶趣。春在溪头芥菜花,当他偶见嫩柳迎风、鱼翔浅底的青山绿水时,他仿佛恍然大悟:人间不是没有春光,人生不是没有乐趣!在游记的最后,他便直抒感兴: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袁宏道之弟袁中道说中郎的文章“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颖,萧萧泠泠皆足以荡涤尘情,消除热恼。”甚至说袁中郎晚年之作“无一篇不警策”。这或许爱屋及乌,有过誉之嫌。但《满井游记》的确当得起“健若没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的赞语,是一篇令人百读不厌的山水小品。

赏析

一、选择题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两组是( ) A.茗míng 罍léi 髻鬟jì huán 汗出浃背jiā B.偕jiē 膏gāo 娟然juān 飞砂走砾shuò C.蹇jiǎn 靧huì 倩女qiàn 脱笼之鹄hú D.呷xiā 廿niàn 明媚mèi 毛羽鳞鬣liè 2、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两项是( ) A.饮少辄醉 未百步辄返 B.波色乍明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于时冰皮始解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冻风时作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E.风力虽尚劲 游人虽未盛 3、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 ) A.若脱笼之鹄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二、问答思考题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第一段描写了何时何地何景? 3.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4.找出第二段中与第一段相呼应的景致与情致。 5.从第二段的景物描写中可看出作者游览满井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6.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