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理一篇人物素材 不少于1500字

2.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3.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因傲慢而失败或丢命?

整理一篇人物素材 不少于1500字

欺世盗名的历史人物-欺世盗名的成语故事

《鸿门宴》是《史记·项汨本纪》中的名篇,也是多年来中学语文教材必选的名篇。然而,因为大多数学生并不会去看原文和刘邦、张良、樊哙等人的传纪,所以大家往往把项羽当做英雄,把刘邦当做*人,把范增、张良当做智者,把项伯当做小人,把樊哙当做莽夫。那么在历史上他们的真实面目是什么样呢?这里先看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项羽和刘邦。

项羽自小狂傲,少年得志后更是刚愎自用,自矜功伐。项羽杀了一辈子人(包括众多的无辜者),只在鸿门宴上忍住没杀刘邦,后人论之,或讥笑他是“妇人之仁”,或赞誉他是“为人不忍”。其实从楚汉战争的形势看,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是他入关后所做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正是这次项刘言和,才奠定了项羽得以马上着手分封诸侯的基础,才使他得以自称“西楚霸王”。刘项逐鹿,刘邦杀的英雄比项羽多得多,但他最终得了天下;天下也不认为他是暴君。可见,容易,关键是在什么时机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怎么杀,杀完以后如何跟公众解释。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峰会完全暴露出了项羽的致命弱点,这注定了他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

项羽不杀刘邦,绝不是简单的“为人不忍”,而是源于他杀伐起家和欺世盗名的本性。他侍奉怀王而杀怀王,属宋义部下又杀宋义;刘邦入关灭秦当称王关中,他却改封其为汉中王;田荣率众归附,他又斩杀夺掠。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在于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他爱慕虚荣,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他凡事勇字当头,目空一切,残忍有余,仁善不足;他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这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武夫枭雄,却不具备帝王的胸怀,就算他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以后也一样会败他人。对于项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杀掉刘邦,而是赶紧利用自己的优势,抓住时机,分封诸侯,除掉对手,获取人心,建立霸业。

刘邦则成熟多了,他能言善辩、工于心计,又虚心果断、知人善任。刘邦一路智取力夺,兴仁者之兵,行诡谋之用,才打进关中。他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他既机智又狡诈,拉拢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则诈;他能屈能伸,先破秦反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他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显示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素养,这也暗示着将来的胜局。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全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思缜密,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总之,拉开历史的帷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氛围让人窒息。面对宴席上刘邦集团的表演,面对项羽叔侄的政治短见,年逾古稀的谋士范增从心底发出了一声怒吼:“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是欺世盗名之辈吗?

孟尝君这个人,是担不起“君子”之名的,不过话说回来,春秋战国时代,没有爱国主义教育,大家为了抱负和前途跑到其他国家做官,然后反过来打自己国家的事情并不罕见,魏国人才诸如商鞅、张仪之类跑到秦国反过来干魏国就是个典型事例。

不过,孟尝君与这些人不同,大多人投奔敌国都是怀才不遇,而孟尝君作为宗室,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一生的所作所为,可谓是精致的利己主义的代表。

孟尝君在齐国为相数十年,因为他长期“有齐权”,以致天下人“闻齐之有田文,不闻有其王”。但是,在她当政期间,齐国却失去了“一天下”的机遇,这固然是齐闵王的过错,但与孟尝君执政的内政外交方针也不能说没有关系。如果说,这还属于他政绩方面的问题,那么他为了一己私利,伙同燕国合纵破齐,使齐国几乎亡国,就只能说没节操了。

大贵族养士之风是从春秋后期开始的。所谓士,在战国时代,指的已然不是春秋时候贵族阶层中的最低一级,而是转变为了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通称,分为文士、武士。

孟尝君养“士”达数千人,其实确切的称谓应叫“食客”、其中“亡人有罪者”、“任侠奸人”、“暴桀子弟”、“鸡鸣狗盗之徒”这四类人构成了孟尝君食客的主体。而这些人,怎么看都不像是知识分子。

孟尝君一生为了个人利欲不择手段,他养士纯粹是为了个人的私利服务,他与士人,是一种豢养与被豢养、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他的名声是靠养士得到的,但实际上他养这些人,全都是利欲熏心之辈。比如田骈,号称不当官,被齐国人讥为行年三十不嫁而又七子的“邻人之女”,他十分有钱,比当官的贵族还要有钱。在齐获罪逃到薛(孟尝君封地)后,却说话自己在齐国过的是苦日子,吃不饱,穿不暖,冬天被冻得要,夏天又被晒得要。其实他的意思就是吹捧孟尝君,言下之意要不是投奔孟尝君,自己是过不上好日子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之为“士”呢,而他寄居在孟尝君门下却成为了“亡人有罪者”中的头面人物。

贵族养士虽然是春秋战国间社会变革的产物,但不能说每一个贵族养士都具有积极意义。孟尝君养士的事实说明,他养士与一般贵族养士是背道而驰的。

信陵君魏无忌所养多贤士,他们平时保国安边,当国家利益需要时,不惜得罪魏王而窃符救赵,在亡居赵国十余年后,当秦兵犯魏,大梁危机时,他们不计个人恩怨,“告车趣驾归救魏”,逐秦兵于函谷关内“不敢出”。在秦人离间,魏王再度猜疑时,信陵君“谢病不朝”,最终“病酒而卒”。信陵君对魏国之功和魏王对他的不公正对待都远远超过了孟尝君与齐王的情况,但信陵君和他的士人们则始终以魏国利益为重,这与孟尝君及其“士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难怪刘邦当了皇帝后,独独为信陵君“置守冢五家”了。

再如平原君赵胜,他虽然平庸无奇,当政也或有失误,但毕竟能忠于赵国,门下中也有毛遂、李谈那样敢为国家利益赴汤蹈火的人才。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孟尝君指责他爹田婴“门下不见一贤者”,而事实上是他自己不识贤士。他爹田婴得益于士人貌辨之力,相位失而复得,维护了齐国大局。

孟尝君养士与其他贵族养士的目的不同,结果也不同。他养士是为了拼凑一个私人帮派体系,目的在于搞分裂割据,是逆“一天下”的历史潮流而动的,是春秋战国贵族养士作用的反面教材。孟尝君的养士组织完全可以称之为“”了。

荀子对孟尝君的评价是“篡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是对其一番讥讽挖苦,北宋时政见不同的两个宰相司马光和王安石,一个称其为“奸人之雄”,另一个称之为“鸡鸣狗盗之雄”。

历史上有哪些人物因傲慢而失败或丢命?

恃才傲物,方有此祸的杨修啊。跟着曹公智商那么超群,有霸气凌然的主公,却偏爱都在抖机灵,花样作。曹公这样给杨修其父杨彪写信中提到:“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曹公杀他的理由是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之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