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蚕头燕尾是什么书体?

2.行.草.篆.楷.隶书,五者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3.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对吗

蚕头燕尾是什么书体?

蚕头燕尾是用来形容什么书-蚕头燕尾的是哪种书体

蚕头燕尾专指曹全的长横写法,蚕无二色,燕不双飞。

随唐楷的兴起,隶书逐步变成少数人的爱好,退出主流的舞台,而到清代,再次迎来复兴的高潮。

其中有一位民间高手,所写隶书《千字文》,颇有汉隶的“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犹如《曹全碑》再现!

他就是默默无名的席夔,历史有两个席夔,一个唐代的唐代书法家、诗人,还有一个就是这位民间书画高手!

席夔的隶书,与《曹全碑》一脉相承,师古但不拘泥于古,他在书写中,加上提按的方法,让隶书变得更加生动而又意趣,在保持古意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时代的气息!

单从席夔的笔法而言,点画、横波、波挑、波磔各类笔画形态完美,情趣多端,颇有《曹全碑》的古意,实为难得!席夔的隶书做到了动静结合,曲直相谐,以横取势,遒丽多姿,颇有几分古意。

行.草.篆.楷.隶书,五者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行书特点: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

草书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篆书特点: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有小篆大篆之分。

楷书特点: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隶书特点:庄重、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篆书:秦代李斯所规范的书体,笔划纤细,转折处圆滑,是秦代的官方书体。名家有秦相李斯,代表作有《会稽石刻》

隶书:秦汉时期监狱中狱官多用,故名隶书。汉代时隶书的高峰时期,隶书风格多变,有粗犷的风格,如汉礼记碑,石门颂碑;有灵动清秀的风格,如汉曹全碑等。名家有蔡邕,钟繇。代表作有《熹平石经》

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隶书演变而来的书体,字迹清秀,从唐宋至今都是流行的书体,字迹端庄,笔划稳重。名家有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米芾等,代表作颜真卿《多宝塔碑》

行书、草书:产生时期大体同楷书相同,笔划灵动,不拘一格,多用连笔,笔势粗犷,名家有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颜真卿,代表作有王羲之《兰亭集序》,张旭《春草帖》,颜真卿《祭侄文稿》等。

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对吗

隶书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对。

隶书,历史上也称左书、史书、八分,是打破篆书屈曲回环的形体结构并改变其笔道形态以便书写的字体。相传这种字体是秦代一个叫程邈的隶人创造的,因此叫隶书。

其实,据现在已出土的文字资料看来,早在秦始皇推行小篆之前,已有隶书的萌芽,程邈只是做了一番整理加工的工作罢了。

隶书始用于秦代,盛行于两汉,是汉代官方的正式书体,直到魏晋楷书广泛流行之后,才被楷书所取代。但是作为书法艺术,隶书独具一格,依然为人们所喜爱,历代都有专攻隶书的书法家。

隶书在它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体势、风格先后是有相当大的变化。在秦代初创阶段,可以说是篆书的潦草写法,结体和用笔多带有篆书的意味,长扁不一,波磔也不明显,这样的隶书称为秦隶。

汉初承用秦隶,后来经过两汉(特别是东汉)文化人的不断加工、美化,才逐渐形成一种结构讲究、波磔特别雄健、体势超拔挺秀的独特字体,这样的隶书称为汉隶。汉末以后,形体由扁而方,波磔隐蜕变态,便演化成了楷书。自从楷书盛行以后,人们再写隶书,往往会不自觉地带出楷书的笔意。隶书作为一个时代的典型字体,主要是指鼎盛时期的汉隶。

从书法的角度来考察隶书的结体,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内紧外松;二是内松外紧;三是折中于前二者之间。